期中综合测试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综合测试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期中综合测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位诗人说过:“我是长城的砖石,我是长江、黄河的浪花……”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启示我们( )
A.个人与社会无关
B.人是社会的人
C.个人是社会的保障
D.个人离开社会生存得更好
2.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
①节假日去外婆家的菜园里锄草、采摘蔬菜,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②周末去科技馆参观,神奇的科技成就让人震撼
③在电视上观看神舟二十号发射过程,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④宅在家里玩手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做一个积极的社会成员,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广东省某中学积极组建学生社团,深入社区、工厂、农村,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 )
①能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②能够找到致富路
③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能够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体现的社会关系与其建立的基础对应正确的是(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血缘关系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业缘关系
C.“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地缘关系
D.“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业缘关系
6.(2025·广州二模)北京儿童医院的10位患儿,或罹患疑难肿瘤,或难以确定病因,该院通过网络进行了一场“AI儿科医生+多学科专家”双医并行多学科会诊。AI儿科医生有效解决了中国家长的“号难挂、假难请、队难排、大病跨省”的“心病”,更是解答了医改进入深水区的必答题。由此可见网络( )
①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②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④方便信息传递和交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互联网让你能够将手伸向世界,伸向未来。现代化的网络,会让人的生活更加丰富,更方便、更快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的信息,也拓展了我们的交往渠道,把交往的范围扩展到世界
B.网络世界奇妙无穷,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C.在没有国界的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D.在交往中真正让互联网发挥积极的作用,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8.当下网络中流行的短视频、APP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诱发了一些低俗的、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这提醒我们应该( )
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②传播网络正能量 
③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 
④宣泄情绪,无拘无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生活被“微信化”,无论是在工作、开会、旅行还是吃饭,大家总会不自觉地掏出手机查看微信、发微信。享受网络微信生活,我们应该( )
①抵御网络,杜绝网瘾,做生活的主人
②拒绝听父母和老师不玩游戏的建议
③增强自制力,不沉溺于网络微信空间
④遵守网络微信法律,恪守网络微信道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凡人善举在网络上赢得的点赞越来越多,“上热搜”越来越多。这启示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 )
①传播网络正能量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表达自己的诉求
④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某中学放学时门口混乱不堪,来接孩子的家长和车辆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这主要说明( )
A.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维护秩序是成年人的事
C.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自律
D.扰乱秩序要受法律处罚
12.某市一男子出火车站时贴靠跟随其他旅客,引起民警怀疑。经查,其在两年时间内买短乘长168次。目前男子已被行拘,偷逃票款被追回。这警示我们( )
A.遵守规则需要他律
B.遵守规则,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C.社会规则离不开社会秩序的维系
D.无论何时何地,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3.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骑行和步行的需求日益增加。为让大家拥有更好的体验,不少公园将原有的混行道路,调整为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专用道,但个别人随意乱用,影响他人安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公园改进、完善规则
②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③专用道使用者应自觉遵守规则,加强自律
④人们有使用道路的权利,可按个人意愿任意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秩序就是交通秩序
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④有了社会秩序,就不会出现违法乱纪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2025·佛山二模)即使主人说“随便坐”,也不要擅自进卧室或翻看书架、冰箱等私密区域;遇到大份菜品(如整条鱼、炖菜),夹靠近自己的一侧,不用筷子扒拉挑拣。注意这些细节是( )
A.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
B.诚实做人、信守承诺的行为
C.以礼待人、尊重他人的表现
D.明辨是非、弃恶从善的选择
16.某公司负责人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时,发现少了一份材料,工作人员递上一份承诺书:“您的企业信用良好,只要在上面签字,就可以办理审批。”这说明诚信是( )
A.道德规范和品质
B.企业的无形资产
C.民法的一项原则
D.个人的价值准则
17.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眼中亮丽的风景线,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情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你就会有新的发现,承认维纳斯的缺陷美,不是比紧紧盯住她那对残缺的双臂更好吗?这主要启示我们( )
A.要文明有礼,尊重他人
B.要求同存异,宽容他人
C.要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D.要与人为善,帮助他人
18.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享受到了大数据带来的种种便利,但不法商家对大数据的违规滥用,又让消费者很是“受伤”。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 )
A.树立法治观念,依法办事
B.出台法规,规范商家的行为
C.拒绝网络,远离网络生活
D.善于维权,与商家势不两立
1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 )
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②敬畏法律,就能避免侵权问题
③学习法律知识,做到依法办事
④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公民要不断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面对不法行为,以下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遇到入室盗窃,不动声色,寻找时机及时报警
B.遭受校园暴力,以暴制暴,纠集他人进行报复
C.发生交通纠纷,保留证据,第一时间提起诉讼
D.购物买到假货,忍气吞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小方与同学约好周日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早上八点在校门口集合。早晨,闹钟响了,但是小方翻身又睡了。妈妈来催他:“赶紧起床,要迟到了!”“没事,我不到,他们不会走的。”结果小方迟到了。
材料二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中国的建设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列举日常生活中不讲诚信的行为。(2分)
(2)结合两则材料,谈谈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8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文明礼让 安全出行】
材料一 2024年12月2日是第13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连日来,各地围绕“文明交通 携手共创”的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在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来临之际,湖北襄阳、浙江温州交警走进校园,通过情景示范、安全宣讲等方式向师生们介绍了交通安全知识。在天津市北辰区集贤里小学,一场针对交通事故的模拟“庭审”正在开庭,参与的同学们根据所学交通安全知识展开辩论,在你来我往的讨论中,大家对交通法律法规有了更深的了解。陕西、福建、江苏等地公安交管部门在中心城区设立了专门的活动场所,通过车辆盲区展示、食用含酒精食物等互动体验,呼吁市民加强交通安全意识。
(1)请列举两例身边常见的不文明交通行为。(6分)
【诚信网络 共同建设】
材料二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8月28日至29日,以“弘扬时代精神 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成都举行。作为社会秩序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网络诚信建设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会期间发布的《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网民诚信认知提升,网络诚信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守法尊德、守信互信成为社会共识。
(2)请你就如何加强网络诚信建设献计献策。(至少两个方面)(8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某校八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老师组织学生们开展以“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感受社会生活】
班会上,小华跟大家分享了他在暑假期间的有趣经历。他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了一天的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竭,却很有成就感。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感受社会生活。(答出一点即可)(4分)
【参与社会实践】
同学们积极参与以“体验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农事体验中收获了金灿灿的稻谷……有的同学却认为初中生距离社会还很遥远,参加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的事情,没有必要。但小林坚定地认为,走进社会大课堂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有利于自身成长。
(2)结合所学知识,从亲社会行为意义的角度,分析小林这一认识的合理性。(6分)
【提出合理建议】
在本次探究活动的总结会上,班长向同学们发出号召:中学生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3)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就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提出建议。(答出两点即可)(6分)期中综合测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位诗人说过:“我是长城的砖石,我是长江、黄河的浪花……”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启示我们( B )
A.个人与社会无关
B.人是社会的人
C.个人是社会的保障
D.个人离开社会生存得更好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题干“我是长城的砖石,我是长江、黄河的浪花……”诗人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B项正确;A项错误,个人离不开社会;C项夸大了个人的作用;D项错误,个人离开社会无法生存。故选B。
2.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A )
①节假日去外婆家的菜园里锄草、采摘蔬菜,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②周末去科技馆参观,神奇的科技成就让人震撼
③在电视上观看神舟二十号发射过程,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④宅在家里玩手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节假日去外婆家的菜园里锄草、采摘蔬菜,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周末去科技馆参观,神奇的科技成就让人震撼;在电视上观看神舟二十号发射过程,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宅在家里玩手机不是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④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做一个积极的社会成员,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 )
①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属于亲社会行为,①②③说法正确; “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是自私自利的做法,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4.广东省某中学积极组建学生社团,深入社区、工厂、农村,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 C )
①能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②能够找到致富路
③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能够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题目要求选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作用,①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②的说法是错误的,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不是为找到致富的道路,排除。故选C。
5.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体现的社会关系与其建立的基础对应正确的是( A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血缘关系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业缘关系
C.“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地缘关系
D.“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业缘关系
【解析】A体现的是血缘关系,对应正确;B体现的是地缘关系,对应错误;C体现的是血缘关系,对应错误;D体现的是地缘关系,对应错误。故本题选A。
6.(2025·广州二模)北京儿童医院的10位患儿,或罹患疑难肿瘤,或难以确定病因,该院通过网络进行了一场“AI儿科医生+多学科专家”双医并行多学科会诊。AI儿科医生有效解决了中国家长的“号难挂、假难请、队难排、大病跨省”的“心病”,更是解答了医改进入深水区的必答题。由此可见网络( B )
①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②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④方便信息传递和交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影响。分析材料,通过网络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表明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网络方便信息传递和交流,①④说法正确;②③也是网络的积极影响,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7.互联网让你能够将手伸向世界,伸向未来。现代化的网络,会让人的生活更加丰富,更方便、更快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的信息,也拓展了我们的交往渠道,把交往的范围扩展到世界
B.网络世界奇妙无穷,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C.在没有国界的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D.在交往中真正让互联网发挥积极的作用,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A、C、D说法正确;在网络中生活中,我们应该恪守道德,遵守法律,B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8.当下网络中流行的短视频、APP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诱发了一些低俗的、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这提醒我们应该( D )
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②传播网络正能量 
③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 
④宣泄情绪,无拘无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共建网络美好家园。宣泄情绪要在道德和法律的范围内,④说法错误;①②③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9.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生活被“微信化”,无论是在工作、开会、旅行还是吃饭,大家总会不自觉地掏出手机查看微信、发微信。享受网络微信生活,我们应该( B )
①抵御网络,杜绝网瘾,做生活的主人
②拒绝听父母和老师不玩游戏的建议
③增强自制力,不沉溺于网络微信空间
④遵守网络微信法律,恪守网络微信道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营造清朗空间。依据题文描述和所学知识,享受网络生活,我们应该增强自制力,不沉溺于网络微信空间;遵守网络微信法律,恪守网络微信道德,③④说法正确;抵御网络没有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①说法错误;适度玩游戏可以益智,可以放松身心,调节学习,但不要沉溺于游戏之中,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0.凡人善举在网络上赢得的点赞越来越多,“上热搜”越来越多。这启示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 A )
①传播网络正能量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表达自己的诉求
④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传播网络正能量的相关知识。凡人善举在网络上赢得的点赞越来越多,“上热搜”越来越多,启示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网络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②符合题意;题干与表达自己的诉求无关,③不符合题意;题干与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1.某中学放学时门口混乱不堪,来接孩子的家长和车辆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这主要说明( A )
A.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维护秩序是成年人的事
C.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自律
D.扰乱秩序要受法律处罚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材料的描述向我们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体现了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A说法正确;维护秩序人人有责,B说法错误;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C说法错误;扰乱秩序违反法律的,要受法律处罚,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2.某市一男子出火车站时贴靠跟随其他旅客,引起民警怀疑。经查,其在两年时间内买短乘长168次。目前男子已被行拘,偷逃票款被追回。这警示我们( D )
A.遵守规则需要他律
B.遵守规则,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C.社会规则离不开社会秩序的维系
D.无论何时何地,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解析】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题干材料中男子的行为没有遵守社会规则,没有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这警示我们应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在行动中自觉遵守规则,D项符合题意;A、B两项题干材料未体现;C项错误,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故选D。
13.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骑行和步行的需求日益增加。为让大家拥有更好的体验,不少公园将原有的混行道路,调整为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专用道,但个别人随意乱用,影响他人安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B )
INCLUDEPICTURE "26Q8SD-31.TIF" INCLUDEPICTURE "26Q8SD-31.TIF" \* MERGEFORMAT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公园改进、完善规则
②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③专用道使用者应自觉遵守规则,加强自律
④人们有使用道路的权利,可按个人意愿任意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遵守规则。根据题干材料分析,这则材料体现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公园改进、完善规则,专用道使用者应自觉遵守规则,加强自律,①③符合题意;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②错误;专用道路不能按个人意愿任意使用,④错误。故选B。
14.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社会秩序就是交通秩序
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④有了社会秩序,就不会出现违法乱纪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秩序。社会秩序包括交通秩序、生产秩序等,①说法错误;依据教材知识,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②③说法正确;④夸大了社会秩序的作用,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5.(2025·佛山二模)即使主人说“随便坐”,也不要擅自进卧室或翻看书架、冰箱等私密区域;遇到大份菜品(如整条鱼、炖菜),夹靠近自己的一侧,不用筷子扒拉挑拣。注意这些细节是( C )
A.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
B.诚实做人、信守承诺的行为
C.以礼待人、尊重他人的表现
D.明辨是非、弃恶从善的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文明有礼、尊重他人的表现。不要擅自进卧室或翻看书架、冰箱等私密区域;夹靠近自己的一侧,不用筷子扒拉挑拣的做法是文明有礼、尊重他人的表现,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诚信、弃恶从善的品质无关,A、B、D说法与题意不符,C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
16.某公司负责人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时,发现少了一份材料,工作人员递上一份承诺书:“您的企业信用良好,只要在上面签字,就可以办理审批。”这说明诚信是( B )
A.道德规范和品质
B.企业的无形资产
C.民法的一项原则
D.个人的价值准则
【解析】题文中某公司负责人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经历,说明了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B正确;材料未体现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一项民法原则,是个人的价值准则,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7.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眼中亮丽的风景线,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情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你就会有新的发现,承认维纳斯的缺陷美,不是比紧紧盯住她那对残缺的双臂更好吗?这主要启示我们( C )
A.要文明有礼,尊重他人
B.要求同存异,宽容他人
C.要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D.要与人为善,帮助他人
【解析】本题考查友善待人。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情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体现的是换位思考;承认维纳斯的缺陷美告诉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C说法正确;A、B、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18.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享受到了大数据带来的种种便利,但不法商家对大数据的违规滥用,又让消费者很是“受伤”。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 A )
A.树立法治观念,依法办事
B.出台法规,规范商家的行为
C.拒绝网络,远离网络生活
D.善于维权,与商家势不两立
【解析】本题考查与法同行。不法商家对大数据的违规滥用,又让消费者很是“受伤”。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树立法治观念,依法办事,A正确;消费者不能出台法规,排除B;“拒绝网络”说法太绝对,忽略了网络的积极作用,排除C;与商家势不两立,这不是正确的维权方式,不利于解决问题,排除D。故本题选A。
1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 A )
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②敬畏法律,就能避免侵权问题
③学习法律知识,做到依法办事
④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会依法办事。依据题干分析选项可知,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学习法律知识,做到依法办事,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①③④说法正确;“就能避免”说法太绝对,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0.公民要不断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面对不法行为,以下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 )
A.遇到入室盗窃,不动声色,寻找时机及时报警
B.遭受校园暴力,以暴制暴,纠集他人进行报复
C.发生交通纠纷,保留证据,第一时间提起诉讼
D.购物买到假货,忍气吞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解析】本题考查学会依法办事。分析选项,遇到入室盗窃,不动声色,寻找时机及时报警,这种做法值得提倡,A正确;以暴制暴,纠集他人进行报复,这会导致新的伤害,不合法,B排除;发生交通纠纷应该第一时间报警,不是提起诉讼,C排除;忍气吞声,会纵容违法行为的发生,D排除。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小方与同学约好周日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早上八点在校门口集合。早晨,闹钟响了,但是小方翻身又睡了。妈妈来催他:“赶紧起床,要迟到了!”“没事,我不到,他们不会走的。”结果小方迟到了。
材料二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中国的建设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列举日常生活中不讲诚信的行为。(2分)
(2)结合两则材料,谈谈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8分)
【答案】(1)①考试作弊;②欠债不还;③言而无信;④抄袭作业;⑤以次充好;⑥缺斤短两;⑦弄虚作假。(任写两个即可)
(2)①人以诚信立身,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②诚信促进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③诚信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④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文明礼让 安全出行】
材料一 2024年12月2日是第13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连日来,各地围绕“文明交通 携手共创”的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在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来临之际,湖北襄阳、浙江温州交警走进校园,通过情景示范、安全宣讲等方式向师生们介绍了交通安全知识。在天津市北辰区集贤里小学,一场针对交通事故的模拟“庭审”正在开庭,参与的同学们根据所学交通安全知识展开辩论,在你来我往的讨论中,大家对交通法律法规有了更深的了解。陕西、福建、江苏等地公安交管部门在中心城区设立了专门的活动场所,通过车辆盲区展示、食用含酒精食物等互动体验,呼吁市民加强交通安全意识。
(1)请列举两例身边常见的不文明交通行为。(6分)
【诚信网络 共同建设】
材料二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8月28日至29日,以“弘扬时代精神 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成都举行。作为社会秩序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网络诚信建设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会期间发布的《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网民诚信认知提升,网络诚信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守法尊德、守信互信成为社会共识。
(2)请你就如何加强网络诚信建设献计献策。(至少两个方面)(8分)
【答案】(1)闯红灯;车辆乱停乱放;破坏共享单车;车窗抛物;驾车不礼让行人,鸣笛催促行人;驾驶摩托车追逐竞速;等等。(列举符合要求即可)
(2)①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严惩不法网站。②企业:增强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依法规范经营行为,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③网民: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文明上网;不发布、不传播谣言,做到对自己负责;坚持理性上网,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某校八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老师组织学生们开展以“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感受社会生活】
班会上,小华跟大家分享了他在暑假期间的有趣经历。他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了一天的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竭,却很有成就感。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感受社会生活。(答出一点即可)(4分)
【参与社会实践】
同学们积极参与以“体验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农事体验中收获了金灿灿的稻谷……有的同学却认为初中生距离社会还很遥远,参加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的事情,没有必要。但小林坚定地认为,走进社会大课堂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有利于自身成长。
(2)结合所学知识,从亲社会行为意义的角度,分析小林这一认识的合理性。(6分)
【提出合理建议】
在本次探究活动的总结会上,班长向同学们发出号召:中学生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3)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就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提出建议。(答出两点即可)(6分)
【答案】(1)阅读报纸;观看电视;去菜园种菜;参观博物馆。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3)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