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级高一年级 10 月学情检测 答案政 治1. B【详解】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决定了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使得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B 符合题意。A: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出现分工,A 错误。C:原始社会还没有出现文字,也就不存在用文字记载狩猎等日常事务,C 错误。D: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只能靠集体狩猎或采集活动获得维持生存的肉食,D 错误。故本题选 B。2. A【详解】①③:“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仔细察看何尊、速盘等珍贵青铜器”“‘何尊’——铸有铭文122 字,记载了武王灭商、周成王营建成周的史实”等信息表明这一时期属于奴隶社会时期。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①③正确。②④: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使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了平等互助的关系,原始社会末期,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确立起来,而材料反映的是奴隶社会,不是原始社会,②④排除。故本题选 A。3. C 4. B【解析】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现象,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①:封建社会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①错误。②④:“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现象表明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②④正确。③:反映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而不是基本矛盾,③错误。故本题选 C。4.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现象,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AD: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的君主专制是封建国家的特征,不是造成地主阶级对农民剥削的根本原因,AD 排除。B: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B 正确。C: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不是根本原因,C 排除。故本题选 B。5. A【详解】①②:通过此次罢工以表达最新劳资协议的不满,这属于经济斗争,不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罢工者受剥削的地位。要从根本上改变罢工者受剥削的地位,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①正确,②错误。③:工人对最新劳资协议的不满,表明工人想通过此次罢工达到增加工资、改善生活条件的目的,③符合题意。④:材料不能说明工人摆脱了工会的控制,④排除。故本题选 A。6. C【详解】②④:自从 1925 年第一次普遍危机爆发以来,整个工商业界差不多每隔十年就要出轨一次,可见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难以适应日益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②④正确。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①排除。③:市场经济因其自身局限性并不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③排除。故本题选 C。7. C【详解】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①错误。②③:《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③正确。③: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错误。故本题选 C。8. A【详解】A:社会主义在 20 世纪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波三折,乃至大起大落,体现了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故 A 正确。BC: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潮。但这并不能表明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少数国家,落后国家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故 BC 不选。D:资本主义不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故 D 不选。故本题选 A。9. B【详解】①③: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③正确。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不是近代人民的历史任务,②不符合题意。④: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不是近代人民的历史任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10. B【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①: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不是必要准备,①说法错误,入选。②: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②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③说法错误,入选。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11. C【详解】②④:这里的“换了人间”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人民翻身当家作主;这也可极大鼓舞和推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②④符合题意。①: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未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①表述错误。③:这里的“换了人间”指的是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排除。故本题选 C。12. C【详解】②④: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这一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②④符合题意,①:材料中这一探索并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是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错误。③:这一探索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不是证明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③错误。故本题选 C。13.B【详解】A: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的提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 A 不符合题意。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故 B 正确。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党的八大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C 不符合题意。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从 1987 年 10 月中共十三大开始,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逐步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14.D【详解】①:第一次全国人大的最重要贡献是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错误。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错误。③④:根据教材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③④正确。故本题选 D。15.C【详解】A: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意味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 错误。B: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党的八大正式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 错误。C: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C 正确。D:2012 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D 错误。故本题选 C。16.C【详解】A:以 1992 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A 错误。B: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 年开放了沿长江 5 个城市,后又开放了内陆 17 个省会城市,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B 错误。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C 正确。D:1997 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体制,不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贡献,D 错误。故本题选 C。17.D【详解】③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说明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败的关键一招,③④入选。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①排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②错误。故本题选 D。18. D【详解】①:“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符合 20 世纪 90 年代的生活实际,①不选。②:改革开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共发展和完善,②表述错误。③④:20 世纪 90 年代是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时期,改革开放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19. B【详解】①:邓小平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正确。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②错误。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三个代表”的主题。以胡锦涛通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错误。④:以习近平通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④正确。故本题选 B。20. B【详解】①: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不能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①错误。④: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④错误。②③: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某校组织开展湘潭韶山红色研学活动,接受革命文化洗礼;《忆江南》《只此青绿》等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接连刷屏,属于增强文化自信,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二、材料分析题21.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5 分)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5 分)22.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 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5 分)③新中国的诞生,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5 分)23. ①改革开放 46 年来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4 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3 分)②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2 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 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2 分)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 分)因此,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日和未来。2025级高一年级10月学情检测政治(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弹歌》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全诗一共八个字,描写了古人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由此推断,处于该社会形态的人们(断竹续竹飞主逐央(xòu,肉的古字)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出现分工B.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C.会用文字记载狩猎等日常事务D,简单劳动就能获得丰盛肉食2,9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仔细察看何尊、速盘等珍贵青铜器。“何尊”一一铸有铭文122字,记载了武王灭商、周成王营建成周的史实,这一时期()①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明时代②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确立起来③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④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了平等互助的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古有诗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帷有乳下孙,有孙母术去,出入无完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对于诗句中描述的“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现象()①说明封建社会农民没有任何生产资料②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③反映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成为基本矛盾④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一政治试卷第1页共7页4,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森严的等级制度B,封建土地所有制C.残酷的地租剥削D.封建的君主专制5,2024年9月,美国B公司在西雅图和被特兰地区的组装工厂有约3.3万名工人决定罢工,以表达对该公司此前与其最大工会“机械工人和航天工人国际联合会”达成的一项最新劳资协议的不满。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此次要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罢工者受剥削的地位②此次罢工属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③工人想通过此次罢工达到增加工资、改善生活条件的目的④此次罢工说明工人摆脱了工会的控制,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述观点表明()自从1925年第一次普遍危机燥发以来,整个工商业界..…差不多每隔十年就要出轨一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机制在它自己创造的生产力的压力下失灵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可支配的工人一生产和一般财富的一切因萦,都过剩了。一恩格斯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难以适应日益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③市场经济因其自身局限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④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宜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之所以要反复学习,深入研究,是因为《共产党宜言》(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②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③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高一政治试卷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级高一年级10月学情检测政治答案.docx 高一政治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