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卓越联盟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①爆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
8.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
A.①2②
B①④
Cc.②3
D.③④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思想政治试题
4.《共产党宣言)在分析资本主义阶级对立状况以后,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
①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
③推动我国成为先进工业国
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件.”这一论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注意事项:
①主张以理性、正义原则实现社会和谐
②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蓝图
9.毛承东同志警促地提出:“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应该“标新立异'”他说,现在我们有了自己
L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遗励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的韧步实我,又有了苏联的经验和教训,应当更加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开动脑筋,强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A.①②
B.①④
C.②3
D.③0
调侧造性,在结合上下功夫,务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这表明
黑。如需政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1917年11月7日,时任中国北洋政府驻俄公使刘某在发回国内的电报中说:“近俄内争益
①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烈,广义派(布尔什维克)势力益张,要求操政权,主和议,并以暴动相挟制。政府力弱,镇压为
②苏联权式的社会主义建设帮助我们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我们无须再借鉴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1一3课,
难,恐变在旦夕.”次日,刘某又发了一个电报,对彼得格勒起义作了详细的报告。刘某在电报
③中国可以照数照抄与之社会性质完全相同的国家成然的发展极式和发展经验
中描述的这一事变
④中国共产党要结合本国国情,艰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①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A①③
B.OO
C.②3
D.②④
合题目要求的。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10.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瑞,很大一部分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建
L.原始社会末期,制陶、冶金、铸造等手工业种类日益增多,生产技术日益复杂,如此多样的复杂
③推动杜会主义实现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此期间培
活动已不能由同一个人来进行.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一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这
④建立起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可见,这一时期
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使财富在人醉中开始发生分化,推动了私有制的形成。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说明
6.1939年9月,毛泽东同志会见美国记者斯诺,在谈到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问题时指出,“中国
②党的工作没有任何失误,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①杜会分工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
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上篇‘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下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目前
③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政造
③私有制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④生产技术的复杂化直接催生了私有制
是民族民主革命,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关于“上篇”和
④取得的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宝贵经验
A①②
R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篇"的论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毯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
①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11.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移密签订“大包干”契约,将集体土地承
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节选自白居易(杜陵叟))下列对诗中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包到户,实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的分配方式。1979年,该村粮食
现象理屏正确的是
③表明从民族民主革命到牡会主义革命是自发的过程
产量大幅增长,结束了20多年吃国家救济接的历史,这一事件
①浓民被迫依附于地主,完全没有人身自由
④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标志著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②苛捐杂税的我雷性直接源于封建等级制度
A.①②
B.①3
C②a
D.③
B.拉开了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序幕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受地主到削的基础
7.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最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始终坚
C开启了我国城市经济体改革的进程
④封建地主阶级通过收取地租残酷剥倒农民
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屏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中国草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A①②
B①
C.②④
D.③④
命经验的过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杜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丰富
12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下列事件技时间先后顺序接列正确的是
3.1929年,美国堪发经济危机,大批银行倒闭,企业胶产,市扬萧条,生产锐诚.失业人数澈增,
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可见
①开发开放上海潮东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人民生话水平聚降,美国经济道受重创、此后每隔一段时间,美国便会爆发阶段性的经济危
①毛泽东同志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③开放内陆省会城市
④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机。下列关于经济危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②毛泽东思想是科学杜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具有可贵的理论品质
&①④②—③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瘤疾
③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智慧的结品
A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②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
④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③经济危机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一思想豉治第1页(共6页】
【高一思想政治第2页(共6页】
【高一思想政治第3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卓越联盟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思想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原始社会末期,制陶、冶金、铸造等手工业的发展,促使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促进了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和财富的分化,推动了私有制的形成,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私有制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②③正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①错误。生产技术的复杂化推动了社会分
工,社会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财富的分化,最终才催生了私有制,④错误。
2.D【解析】本题考查封建社会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反思与评价的能
力。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农民受剥削的根本原因,③正确。“典桑
卖地纳官租”反映农民为了向封建国家缴纳租税,不惜典当桑树、变卖土地,说明封建地主阶
级通过收取地租残酷剥削农民,④正确。在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①错误。苛捐
杂税的残酷性直接源于封建土地所有制,②错误。
3.A【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反思与评
价的能力。美国在1929年爆发经济危机后,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爆发阶段性的经济危机,说明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①正确。经济危机中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
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等现象,本质上都是生产相对过剩的体现,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的基本特征,②正确。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体现,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
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③错误。爆发经济危机的
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
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④错误。
4.D【解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反思与评价的
能力。材料中的论断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激励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③④正确。《共产党宣言》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社会和谐,①错误。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
形态,其具体的实现形式、发展阶段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共产党宣言》无法给出
具体蓝图,②错误。
5.D【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反思与评价的能
力。材料中描述的是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即俄国十月革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
历史舞台的标志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①排除。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
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发生在二战后,并非十月革命的成果,②排除。十月革命将
【高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