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飞天”,原为敦煌著名壁画之一,画面内容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这里喻指中国跳水队员吕伟。“凌空”,意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在空中,通常用来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课题交代了人物,概述了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妙用比喻,形象描写,展示了我国年轻跳水新秀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瞬间。
一、情境导入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主要由亚洲地区举行,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最初由亚洲运动会联合会主办,1982年后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花落杭州。杭州成为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
(1)关于亚运会
知识卡片
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它是从高处用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是从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定动作姿势,并以特定动作入水的运动。跳水运动包括实用跳水、表演跳水和竞技跳水。跳水运动在跳水池中进行。跳水运动员从1米跳板,3米跳板,或从3米,5米,7.5米和10米跳台跳水。
(2)跳水知识 :
知识卡片
中国首位奥运跳水冠军
周继红
施廷懋/王涵
女子双人3米跳板
(4)2021年东京奥运会 跳水项目获奖情况
金牌
陈宇汐/张家齐 女子双人10米跳台
王宗源/谢思埸 男子双人3米跳板
施廷懋 女子3米跳板
谢思埸 男子3米跳板
全红婵 女子10米跳台
曹缘 男子10米跳台
(4)2021年东京奥运会 跳水项目获奖情况
银牌
曹缘/陈艾森 男子双人10米跳台
王涵 女子3米跳板
王宗源 男子3米跳板
陈芋汐 女子10米跳台
杨健 男子10米跳台
1、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及参考书,读通课文。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及作者情况
3、了解本文文体及其特点
4、自学生字词,给读读写写注音
5、完成导学 自主预习 部分
自主预习




第9届亚运会于1982年11月19日-1982年12月4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共有33个国家4500队职员,3345名运动员,参加21种运动196项比赛。该届运动会共破90多个亚运会纪录,参赛国家和选手规模都超过以往各届亚运会。中国运动员比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队,首次居于第一位。其中跳水姑娘吕伟在十米跳台跳水比赛中夺得冠军。本文就是对她夺冠的特写。




夏浩然,男,汉族,光明日报体育记者。2009年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获荣誉奖。
樊云芳,女,汉族,1945年5月生,光明日报社湖北记者站原站长、主任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共十三大代表。
一、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
2、读了这则消息,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读了这则消息,我感受到吕伟跳水动作的优美。
读了这则消息,我感受到吕伟跳水技艺的精湛。
读了这则消息,我感受到我国运动事业的蓬勃发展。
读了这则消息,我为祖国而骄傲、自豪。
……
3、总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
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
吕伟跳水后的观众反应,
裁判评分等情况。
4、朗读课文,再填空。
阅读__________《“飞天”凌空》,好像欣赏一组色彩绚丽、气韵流动的________,更像观看一场慢速放映的形象活脱、声情并茂的__________,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这篇被评为________________的体育报道,是光明日报记者_______、_______1982年11月24日在第___届亚运会现场(印度新德里)采写的。
新闻特写
速写画
立体电影
全国好新闻作品
夏浩然
樊云芳
9
标题:
副标题:
5、这篇新闻特写的标题和副标题分别有什么作用?
用文学性的写法表现我国运动员跳水的优美动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概括说明新闻的主要内容,解释说明标题含义。
6、概括《“飞天”凌空》这篇新闻特写的主要内容。
文章叙写了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上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赛冠军的精彩表现。
文章把吕伟跳水的姿态比作“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跳水的全过程,感动裁判和在场的观众,赢得了高分,获得了冠军。
7、如何理解标题“‘飞天’凌空”的含义?
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屏息敛声的一刹那。”简要分析句子的表现手法。
二、课文精讲
a 神态描写。体现了新闻特写生动而集中地再现人物的特点。
b 以动衬静。以白云、飞鸟之动来衬托吕伟之静。
c 侧面描写。用观众“屏息敛声”来渲染赛前安静、紧张的气氛。
2.品读课文二三四段动词的精妙。
第二段“轻舒双臂”“向上举起”“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
一连串的起跳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体现了吕伟起跳动作连贯、一气呵成的特点
第三段“向前翻腾一周半” “空中转体三周”
“‘哧’地插进碧波”
用特写镜头展现吕伟跳水时的精彩表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表现吕伟跳水技术精湛。
手法+解释+特点
3、吕伟跳水动作连贯流畅,全程只有1.7秒,但作者却解说得十分清楚,这里使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吕伟完成跳水动作只是瞬间的事,想要解说清楚十分困难,所以,作者采用了动作分解的写作技巧,把完整连贯的动作分解为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犹如慢镜头回放,精彩地再现了跳水的全过程,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一般。
4、课文标题是“‘飞天’凌空”,能不能只写吕伟跳水的内容,把其他内容删去?
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对白云和飞鸟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伟的沉静。跳水后观众的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等,是侧面表现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5.“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试分析句子运用的修辞及其作用。
比兴。写吕伟宛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写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巧妙的比兴,不但写出了运动员完美的跳水技术,而且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
1.文章中写到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这些不都与“飞天”关联不大吗?
三、深入探究
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的赞叹声,对于特写的主人公——她——“飞天”来讲,都属于侧面描写,起烘托作用,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2.新闻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这篇新闻特写的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
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时怎样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因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
这篇特写仅靠记者现场观察,所摄取的只是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如“轻舒双臂,向上高举”、“轻轻一蹬”、“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插进碧波之中”等等。
把吕伟的“5136”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特写形态。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这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生动地描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精彩瞬间,体现了中国健儿的沉静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四、主旨归纳
“飞天”凌空
主体
正面描写
拼搏 爱国
起跳 舒 举 蹬 飞
腾空 疾步流星 潇洒自如
入水 展 插
似仙女 修长美妙
如“飞天” 凌空翔舞
导语——走板 沉静自若 风度优雅
结局
9.5分 金牌
旁人的反应
外国记者 跳
观众 如梦初醒
印度观众 惊讶不已
侧面描写 烘托“飞天”
五、结构梳理
1.分解动作,细致描绘。
作者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巧妙地把一个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然后加以描绘,犹如慢镜头回放,既便于描绘,又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别具匠心。
2.多种写法,表现力强。
本文作为一篇新闻特写,以现场观察为描绘的基础,捕捉运动员吕伟跳水这一细节,运用多种文学手法,如比喻、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运动员的精彩表演。
六、写作特色
新闻特写与消息的比较 共同点 不同点
消息 简要和迅速 地报道新闻 事实 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新闻 特写 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作业布置
看下面这段视频,描写一个特定的场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