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锦瑟》李商隐
《无题》 李商隐(爱情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作者-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 。
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李商隐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他生活在唐朝末年“牛李党争”的时候。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为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他的个人生活也很不幸,结婚不到12年,爱妻便去世。就在那短暂的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常常团聚。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李商隐在郑州病故,葬于故乡荥阳。
李商隐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但部分诗歌(以“无题”为题以及风格类似无题诗)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解题——“锦瑟”
【瑟】: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瑟在先秦便极为盛行,汉代亦流行很广,南北朝时常用于相和歌伴奏,唐时应用颇多,后世渐少使用。琴与瑟可以联合起来演奏,“琴瑟和鸣”“琴瑟甚笃”,用来形容夫妻感情和睦。《诗经·关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锦瑟】:指漆有织锦纹的瑟。(《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整体感知诗歌
1)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主要内容的诗眼来吗?
内容之眼:思华年
2)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诗人情感的诗眼来吗?
情感之眼:惘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呀,你为什么无缘无故要有五十根弦?每根弦上奏出的乐音都让我回想起那逝去的美好年华。
起兴
【无端】:没有来由地、平白无故、无缘无故。怨怪、嗔怨之词。
【五十弦】:瑟有二十五弦、五十弦之说。
【柱】:n,乐器上用以架弦的小木柱。
【一弦一柱】:借代每一声乐音。形容乐音繁复绵密。
【华年】:n,青春年代。
【思华年】:动宾结构,追忆青春年华。此三字点出诗的主旨。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起兴
起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
南宋朱熹《诗集传》:“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曾经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却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之情托付给杜鹃。
用典
情感:表达对过去的怀恋以及惆怅、迷惘之情。
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他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一会儿梦醒了,却仍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在这里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后以“庄生梦蝶”比喻梦幻迷离、往事追忆,或梦中佳趣。
望帝啼鹃
【望帝】是古代神话中古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禅位于人,自己隐居山中,后来的国君昏庸、国家衰亡,他悲痛异常,死后魂化为杜鹃,暮春而鸣,泣血哀啼( “不如归去”),啼声悲凄。
【春心】,一般指对爱情的向往追求,也可借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春心”,除了“伤春之心”,还常指情爱之心、思恋爱慕之心:“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血”,诗人借冤禽托写遗恨,表达了无限的悲怆、难言的愁绪与怨愤、对情感的无限执着、殷切的思念。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蓝色的大海在明月的照耀下,鲛人其泪化为珍珠。蓝田美玉在暖日的照耀下升起了缕缕烟雾。
情感:这两句寄寓了诗人悲伤嗟悼之情。
手法:用典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沧海】:大海。海色青苍,故名。
【珠有泪·鲛人泣珠】:《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古代传说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良玉生烟】: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阳光下见得分明——我曾经亲自到蓝田玉川勘察过,那里河川都是玉组成,清流穿过山涧,在日光照耀下,山崖上的带玉的石头,映着水光,确实有一股朦朦胧胧的蓝色雾气如炊烟那样袅袅娜娜,恍如仙境一般。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
【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盛产美玉。蓝田玉名列“四大名玉”, “蓝田玉”之名是因其产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蓝田山而得名,相传秦始皇传国玉玺即为蓝田水苍玉所制。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哪里是在今日追忆时才有的呢?在它发生的当时就已经让我感到怅然若失了。
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怅惘痛苦,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可待】:岂待,哪里等到。
【只是】:犹“止是”“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
【惘然】:怅然若失的样子。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起兴
用典
用典
直抒胸臆
《锦瑟》李商隐
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诗歌通篇追忆往事,以朦胧的意象表达诗人无限迷茫的心境,反复抒发感情破灭、理想成灰的无限感慨和遗恨。
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锦瑟》一诗回忆往事、情调低沉.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
“一篇锦瑟解人难”
《论诗三十首·十二》元好问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锦瑟》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殊多,晦涩难解,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无人能彻解,但又家喻户晓、广为传颂。
《锦瑟》一诗回忆往事,低沉感伤,以“锦瑟”为题,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锦瑟》的诗美
义山的《锦瑟》 、《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 , 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 , 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 梁启超《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诗家总爱西昆好,
独恨无人作郑笺 。
后人对《锦瑟》的三种解读:
1、悼亡诗:对亡妻的深情悼念。
2、爱情诗: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3、咏怀诗:作者的自伤身世的感喟。
拓展延伸:李商隐的无题诗
《无题二首(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 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拓展延伸:李商隐的敏感情思
父亲早逝,身世凄凉,“漂泊”故乡
父亲李嗣曾任获嘉县令,商隐三岁时,父亲受聘为浙东(后转浙西)观察使幕僚。他随父由获嘉至江浙度过童年时代。李家丛商隐曾祖父起,父系中一连几代都过早病故。商隐十岁,父亲卒于幕府。孤儿寡母扶丧北回郑州“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姊文》),虽在故乡,却实同外来的逃荒者。或者正是由于家世的孤苦不幸,加之瘦羸文弱,形成他易于感伤的性格,但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振兴家道。在“悬头苦学”中获得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锻炼了他坚韧执著的追求精神。
李商隐的敏感情思
爱妻离世
他最后一次赴梓州作长达五年的幕职之前,妻子王氏又不幸病故,子女寄长安,更加重了精神痛苦。李商隐与妻子王氏相爱情深,王氏不仅是高官王茂元之女,更是贤淑多才。世上难得久团圆,妻子早他七年去世,成为他挥之不去的伤感。后人通过阅读李商隐的诗歌,可以推定出诗人是多情之人。但多情,岂是滥情?晚年的李商隐,在妻子去世后并无续弦,已不再留恋世间的那种真实鲜活的爱情。曾经,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准备在使府的乐籍中选一位色艺双全的伎人张懿仙做他的侍妾”,李商隐作《上河东公启》以示婉拒。
感伤性格——诗歌创作
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与心态。他所秉赋的才情,他的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灵心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以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均能引发他丰富的感情活动。“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送千牛李将军》), “多感”、“有情”,及其所带有的悲剧色彩,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暮秋独游曲江》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