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目标与内容分析:(一)核心素养定位:语言运用:通过观察图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思维能力:借助图片展开想象,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感受自然之美,能用恰当的动作词描述自然现象。文化自信:了解自然常识,培养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精神。(二)教材内容整合:1.文本分析:《小蝌蚪找妈妈》:学习生字新词,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看图讲故事。《我是什么》:学习生字新词,知道“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学习生字新词,提取信息,能说出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跨学科链接:美术:绘制“自然探秘”图鉴,表现蝌蚪变形或种子传播过程。音乐:配乐朗诵《水之歌》,用节奏表现“落、打、飘”等动作词韵律。(三)学情诊断:已有基础: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识字能力,能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认知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直观、有趣的学习方式。学习难点:对抽象的动作词理解有困难,需要借助具体情境。兴趣点:喜欢动物、自然等主题,乐于参与游戏化学习活动。单元主题与情境设计:(一)大主题提炼:“探索自然奥秘”。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感受自然的神奇,培养探究精神。(二)真实情境创设。创设“自然探秘小分队”情境,学生化身小探险家,完成三个探秘任务:池塘探秘:解开蝌蚪变青蛙的奥秘。水滴追踪:探寻水的变化之谜。种子旅行:发现植物传播的智慧。每个任务设置探秘关卡,通过观察图片、收集动作词、完成探秘报告等形式,逐步深入探究自然奥秘。三、单元导图:四、任务群活动设计任务层级 任务内容 活动示例青铜任务 图文探秘小能手 精读课文,借助图片理解内容,积累动作词语 1.图片侦探员:对照《小蝌蚪找妈妈》插图,排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图,圈出“甩尾巴”“蹬腿”“蹦跳”等动作词。 2.动作演示家:根据《我是什么》中雨、雹子、雪的降落图片,用身体动作表现“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的区别。 3.图文采蜜本:收集课文中“披着绿衣”“露着白肚”“鼓着大眼睛”等图文结合的优美短语。黄金任务 自然现象讲解员 观察自然现象图片,练习有序表达 1.“自然图鉴”展览会:收集水循环、种子传播等过程图片,制作“图片阶梯”并配文说明。(例:“小水滴的旅”图片序列:太阳晒→变成汽→升到天空→变成云→遇到冷风→变成雨或雹子或雪→落下来) 2.“最佳讲解员”评比:按照“图片使用准确、表达顺序清晰、动作词运用恰当”的标准互评自然现象讲解。钻石任务 图文创作小作家 创编图文结合的自然故事 1.“猜猜它是谁”图文谜语创作:绘制一种自然事物或现象的变化过程图,配文字描述。 2.“图文游园会”:展示图文谜语作品,根据图片和文字线索互猜互评,评选“最佳观察奖”和“最美图文奖”五、具体教学设计:第1课时:单元开启课——自然探秘启航课1.探秘任务启航。教师活动:创设“自然探秘队”情境,出示三张核心图片:蝌蚪变形图、水循环图、种子传播图。发布三大任务卡:青铜任务:图文探秘(圈画《小蝌蚪找妈妈》动作词)。黄金任务:自然讲解(讲述《我是什么》水变化)。钻石任务:图文创作(制作种子旅行卡)。学生活动:领取“探秘三件宝”:放大镜(观察图片)、采集本(收集词语)、神奇笔(书写发现),看图猜任务:根据三张图片猜测单元学习内容,2.图文探秘初体验,教师活动:指导观察蝌蚪变形图:“按顺序排一排,说说蝌蚪怎么变青蛙”。示范圈画动词:在文中标出“甩、迎、追”,结合图片做动作演示。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排序图片,用“先...然后...”说说发现。动作词体验营:学小蝌蚪“甩尾巴”,学青蛙“蹬腿跳”。3.生字藏宝图。教师活动:在图片中藏生字:“塘”藏池塘图、“脑”藏鱼头图。趣味识字法:“腿”字:月+退(身体部位)。“袋”字:代+衣(衣服口袋)。学生活动:“生字寻宝”游戏:在图中找出隐藏的生字。书写小挑战:学写“两”(关注横画间距)、“就”(注意左右穿插)。4.探航规划站。教师活动:展示单元任务地图,说明勋章获取规则:铜勋章:收集10个动作词。银勋章:讲清2个自然现象。金勋章:创作1份图文日记。学生活动:粘贴首张“发现便签”:在探秘地图上贴出最感兴趣的图片。第2-6课时:青铜任务图文探秘小能手课时2:《小蝌蚪找妈妈》(初读感知)【核心目标】1.初步了解蝌蚪变青蛙的过程。2.认读“蝌、蚪、脑、袋”等8个生字。3.学习“甩、迎、追”等动作词。【重点环节设计】1.图片导入。教师活动:出示蝌蚪变青蛙的4张图片:“猜猜这些小动物有什么关系?”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看插图。学生活动:看图排序:将4张图片按顺序排列。初步圈画:在文中找到“池塘、脑袋”等词语。2.图文对照学习。教师活动:指导图文对应:出示第一幅图(小蝌蚪):找出描写样子的句子。出示第二幅图(长后腿):找出鲤鱼妈妈说的话。动作词学习:示范“甩”的动作,比较“迎”和“追”的不同。学生活动:角色朗读:分角色读蝌蚪和鲤鱼的对话。动作演示:学蝌蚪“甩尾巴”,学鲤鱼“迎上去”。3.识字游戏。教师活动:识字方法指导:“脑”(月+亠+凶):月字旁与身体有关。“袋”(代+衣):衣服上的口袋。游戏“生字找家”:将生字卡贴到图片对应位置。学生活动:小组识字:用生字卡片互教互学。书写练习:学写“两”(注意横画间距)、“就”(注意左右穿插)课时3:《小蝌蚪找妈妈》(深化理解)【核心目标】1.理清蝌蚪变青蛙的全过程。2.认读“灰、腿、嘴”等6个生字。3.运用图片和动作词讲述故事。【重点环节设计】1.图片排序讲故事。教师活动:出示打乱顺序的蝌蚪变化图:“谁能按顺序排好?”引导用连接词说话:“先...然后...最后...”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排序图片。看图讲故事:"小蝌蚪先...然后...最后..."2.动作词运用。教师活动:动作词归类:游泳动作:甩、游寻找动作:迎、追变化动作:长、变句式训练:“小蝌蚪甩着尾巴游来游去”学生活动:动作表演:根据词语做动作。造句练习:用动作词说一句话。3.识字写字。教师活动:字理讲解:“腿”(月+退):月字旁与身体有关。“嘴”(口+觜):口字旁与说话有关。指导书写:“宽”(宝盖头要宽)、“孩"(子的末笔横变提)学生活动:识字游戏:偏旁归类(月字旁的字)。书写练习:每个字写3遍,注意间架结构。课时4:《我是什么》(初读感知)【核心目标】1.了解水的变化过程。认读“汽、越、温”等6个生字。2.体会“落、打、飘”等动词的用法。【重点环节设计】1.谜语导入。教师活动: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揭示课题,范读课文。学生活动:猜谜语,说理由。看图初识:出示水不同形态的图片。2.图文对照学习。教师活动:指导看图理解:出示水变汽的图:找出相关句子。出示云变雨的图:理解变化过程。动作词比较:“雨点落下来”、“雹子打下来”、“雪花飘下来”。学生活动:朗读体会:用不同的语气读三个句子。动作演示:用手势表现“落、打、飘”的不同。3.识字写字。教师活动:识字方法指导:运用字理识记“汽、温、滴、海、洋”,运用联系语境和生活经验进行识记。游戏“水滴识字”:生字卡做成水滴形认读。学生活动:小组识字:用生字卡片玩游戏。书写练习:学写“办”(先中间后两边)、“升”(将字写舒展)。课时5:《我是什么》(深化理解)【核心目标】1.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用途。2.认读“奔、洋、坏”等6个生字。3.学习用“有时候……有时候……”说话。【重点环节设计】1.图片排序。教师活动:出示水循环图:“请按顺序排列”。引导理解水的变化规律。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排序图片。指着图片说变化过程。2.语言运用。教师活动:句式训练:“有时候……有时候……”出示水平静和暴躁的图片,示范说话:“水有时候很温和,有时候很暴躁。”拓展练习:用句式说生活中的现象。学生活动:看图说话:用句式描述图片内容。生活联想:用句式说自己熟悉的事物。3.识字写字。教师活动:联系生活识记:发、屋、带做动作理解:奔指导书写:“海”(注意三点水写法)、“洋”(注意右半部分)学生活动:偏旁归类:找出三点水的字。书写练习:每个字写3遍,注意笔画顺序。课时6:《植物妈妈有办法》【核心目标】1.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认读“植、旅、纷”等6个生字。3.学习“乘、挂、炸”等动作词【重点环节设计】1.图片导入。教师活动:出示植物种子传播的图片:“种子怎么旅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学生活动:看图猜想:种子怎么传播?找一找:文中写了哪几种植物?2.图文对照学习。教师活动:指导看图理解。出示蒲公英传播图:理解“乘着风”。出示苍耳传播图:理解“挂住皮毛”。出示豌豆传播图:理解“炸开”。动作词学习:示范“乘”的动作。比较“挂”和“炸”的不同。学生活动:动作表演:学蒲公英飞,学苍耳挂,学豌豆炸。朗读体会:有感情朗读相关段落。3.识字写字。教师活动:识字方法指导:“植”(木+直):树木直立。“旅”(方+ ):旅行需要方向。游戏“种子识字”:生字卡做成种子形认读。学生活动:小组识字:用生字卡片玩游戏。书写练习:学写“别”(左边宽,右边窄,立刀旁的竖钩最长)、“如”(注意女字旁要写得大些)第7-10课时:黄金任务自然现象讲解员课时7: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核心目标】1.能借助动物图片进行简单介绍。2.学习使用恰当的动作词描述动物特点。3.培养认真倾听和礼貌提问的习惯。【重点环节设计】1.动物猜猜看。教师活动:出示动物局部图片(兔子耳朵、猴子尾巴等)。示范介绍:“这是小兔,长耳朵会竖起来,短尾巴会抖一抖。”学生活动:观察图片猜动物名称。模仿老师说句子:“这是__,它会__。”2.动物明星秀。教师活动:分发动物头饰和完整图片。指导介绍方法:名字+样子+本领。学生活动:戴头饰扮演动物:“我是小猴,会爬树摘果子。”用动作演示:做爬树、摘果动作。3.礼貌小观众。教师活动:示范提问:“请问小猴怎么摘果子?”指导评价:“他说清了爬树的动作。”学生活动:举手提问:“请问__怎么__?”给予表扬:“他说出了__动作。”课时8:天气探秘与词语积累【核心目标】1.认读9个天气词语,拓展天气词汇库。2.掌握“朗、雾、暴”等生字的读音。3.能够说出其他与天气相关的词语。【重点环节设计】1.天气词语大发现。教师活动:出示天气图标与词语卡片(晴朗、雾霾、阴转晴等),示范图文配对。重点指导多音节词认读:“雷阵雨”(léi zhèn yǔ)、“雨夹雪”(yǔ jiā xuě)组织“天气转盘”游戏:转动转盘,认读对应天气词语。学生活动:担任“气象播报员”:手持词语卡播报“今天有雷阵雨”。玩“词语找朋友”:将天气图标与对应词语卡配对。完成“我还知道”挑战:说出“彩虹、台风”等额外天气词。2.天气词语运用。教师活动:创设情景:“如果明天是阴转晴的天气,我们应该怎么穿衣?”引导造句:“今天有雾霾,我们要戴口罩。”学生活动:情景对话练习:“明天的天气是……,我们要……”制作天气提示卡:为不同天气设计出行建议。课时9:动作词辨析与句式运用【核心目标】1.辨析三组动作词的细微差别并能准确运用。2.掌握“有时候……有时候……”句式并能熟练运用。3.培养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词语的能力。【重点环节设计】1.动作词辨析场。教师活动:实物演示“穿衣裳”(整套穿着)与“披红袍"(搭在肩上)的动作差异。对比讲解“迎上去”(正面相迎)和“追上去”(从后追赶)的不同场景。组织“动作猜词”游戏:教师做动作,学生猜词语。学生活动:分组表演:用动作表现“甩甩手”和“摇摇头”的区别。情景应答:“见到老师走来,应该迎上去还是追上去?”创作动作词儿歌:“迎上去,打招呼;追上去,赶快跑。”2.句式魔法屋。教师活动:出示云朵变化图(白云、乌云),示范说句:“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提供句式支架:“有时候……有时候……早晨和傍晚我又……”指导理解课文例句中“红袍"”指霞光。学生活动:看图说句:“云朵有时候白,有时候黑。”生活联想:“妈妈有时候穿裙子,有时候穿裤子。”画图写话:画出不同时候的穿着并配一句话。3.综合运用展示。教师活动:组织“最佳表演奖”评选:评价动作表现的准确性。开展“小小作家”评比:评选运用句式最生动的句子。学生活动:小组展示:边做动作边用句式说话。互评交流:用贴纸为同伴的表现打分。课时10:古诗积累与阅读拓展【核心目标】1.背诵并初步理解《梅花》的诗意。2.阅读《企鹅寄冰》,了解科学常识。3掌握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律【重点环节设计】1.古诗吟诵会。教师活动:出示梅花雪景图,讲解“凌寒独自开”的坚强品格。逐句指导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介绍诗人王安石和梅花的文化寓意。学生活动:配动作吟诵:做“数枝”动作(伸手指数)、“暗香”动作(轻轻嗅闻)背诵比赛:看谁最先准确背诵全诗。2.科学阅读园教师活动:导读《企鹅寄冰》:出示非洲→南极路线图。讲解科学知识:“热→冰化水;冷→水结冰”。提问引导:“为什么狮子收到的是水?”学生活动:分角色朗读:狮子(烦躁)、企鹅(困惑)实验推理:用冰块演示融化过程。讨论交流:“生活中哪里见过冰变水?”3.书写指导坊。教师活动:指导“海”字书写:三点水成弧形,“每”字撇短横长。示范“都”字书写:左宽右窄,“阝”竖画挺直。强调书写姿势:“一尺一寸一拳头。”学生活动:书写练习:每个字写3遍,注意部首比例。姿势互评:用姿势评价卡互相检查。优秀作品展示:评选“书写小达人”。第11课时:钻石任务——自然探秘展示会【核心目标】通过展示本单元学习成果,综合运用“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提升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重点环节设计】1.图文展示准备。教师活动:布置三大展区:蝌蚪变形展区、水循环展区、种子旅行展区。提供展示支架:“这是我画的______图,它展示了______的过程。”学生活动:选择最拿手的图片作品布置在相应展区。练习讲解词:指着图片说清内容变化。2.小小讲解员。教师活动:组织参观路线:每组轮流担任讲解员和参观者。提供表达帮助:“这里先……然后……最后……”学生活动:担任讲解员:指着自选图片讲解变化过程。作为参观者:倾听并提出一个问题。3.互动评价站。教师活动:发放评价小贴纸:图片清楚、讲解明白、声音响亮。组织投票:评选最佳讲解员、最美图片。学生活动:贴纸评价:给同伴的作品贴上认可贴纸。分享收获:“我从______的图片中学到了______。”六、评价体系评价维度 工具 实施要点图片理解与运用能力 1.图片排序任务卡 2.图文匹配练习纸 通过观察学生能否独立、正确地为蝌蚪变形、水循环等图片排序,评估其借助图片理解内容的能力。动作词积累与运用 1.“动词银行”收集袋 2.课堂观察记录表 记录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话中运用“甩、迎、飘、炸”等动作词的准确性与丰富性,关注过程性积累。识字写字 1.生字认读闯关卡 2.课堂书写作业本 每识字评价关注读音准确性和方法运用(如部首归类);写字评价关注笔顺正确和书写工整,重在课堂即时反馈。学习兴趣与习惯 1.课堂学习参与度观察。 2.“智慧水滴”勋章激励体系。 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图片观察、动作演示、小组讨论等活动,通过勋章兑换激发低年级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七、教学资源与拓展。(一)课内资源重组:语文园地可以按板块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根据各板块内容进行整合教学。(二)课外拓展精选:1.纪录片片段:《植物私生活》种子飞行集锦。2.绘本:《水先生的奇幻旅程》动词拓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