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榆林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 读文段,完成练习。
祖国风光无限好,走进草原,就像踩在无边的lǜ tǎn( )上,静听mǎ tí( )嗒嗒响;走进森林,就像进入了yōu yǎ( )的秘境,大树参天,野花点缀;走近大海,犹如走近了一幅素净的画卷,看波涛xiōng yǒng( ),听海浪páo xiào( );走进山川,看那yì lì( )的峰峦,坚韧而永恒;走进shā mò( ),,看那gān zào( )的沙海,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一切让我 :“江山如此多娇!”
(1)根据拼音,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2)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根据语境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
(3)“素”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本色;白色;②颜色单纯;不艳丽;③蔬菜、瓜果等食物(跟“荤”相对);④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⑤素来;向来。文段中的“素净”中的“素”意思是___________,
“元素”中的“素”意思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 圈出每组中错误加点字读音,并改正。
(1)蒙古包(méng) 琼浆(qióng) 岷山(mín) 瞻仰(zhān)__________
(2)叽里呱啦(guā) 水榭(xiè) 保佑(yòu) 收敛(jiǎn)__________
(3)咋呼(zhā) 辐射(fù) 狞笑(níng) 忐忑(tè)__________
3.选择题。(10分)
3.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一项是( )
A. 酒脱 参差 手榴弹 B. 申吟 氧气 陪养
C. 冰棍 沮丧 湿淋淋 D. 糟糕 坦克 费话
4.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自言自语地说:“我应该听取别人的建议的,如今我面临这次大难,真是自作自受。”
B. 如果所有的作品都别出心裁,那么艺术的魅力将会大打折扣。
C. 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轰鸣着冲向海岸,瞬间将沙滩上的游客全部卷走。
D. 面对敌人的威胁,英雄斩钉截铁地说:“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国家。
5.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四个分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日路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花飘飘,__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草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 ③④②①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③②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当演讲者结束他的精彩演讲时,会场上顿时发射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B.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使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C. 这部国产科幻电影深深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纷纷为导演的前瞻意识点赞。
D.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展现了其强大的实力,成功包揽了乒乓球项目的全部五枚金牌。
7. “读书分享会”时乐乐分享《童年》的阅读感受,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述,展现了阿廖沙的成长过程。
B. 我通过关注阿廖沙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感受到他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
C. 外祖父、“小茨冈”、外祖母、“好事儿”等人,都让阿廖沙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和美好。
D. 读高尔基的小说《童年》时,可以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主要人物的形象。
8. 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全神( )( ) ②大步( )( ) ③惟( )惟( )
④热血( )( ) ⑤( )满( )足 ⑥心惊( )( )
(1)词③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词①这样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寸。(4分)
9. 我们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 比起光吃草根野菜好多了。(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狼牙山上响起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根据下面的情境,展开想象,写一写自己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今天晚上到底要不要和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写一个人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邂逅一些小惊喜。“_____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令苏轼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辛弃疾拐了个弯,旧时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就出现在他眼前。
(2)当看到久居他乡的人年老归乡时,我们会吟诵《回乡偶书》中的“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当看到生机勃勃、五彩斑斓的春日美景时,我们会吟诵《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
(3)在抗日战争中,革命先烈们“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4)《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介绍了科学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5)《穷人》一文主要写了渔夫和妻子桑娜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赞扬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二、口语交际。(4分)
14. 假如你想加入学校的辩论社,请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说服妈妈支持你吧。
第一步,先说自己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说明具体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设想对方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恰当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21分)
阅读。
竹节人<节选>
①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②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③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④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⑤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⑥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⑦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⑧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15. 阅读时要根据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1)想了解竹节人制作方法,应浏览选文后,仔细阅读第______段。
(2)想知道怎么玩竹节人,应浏览选文后,重点阅读第______段。
16. 根据选文相关内容,把竹节人的制作指南补充完整。
竹节人制作指南
准备工具
具体步骤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 (做______和______) 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______用) 再锯____________(做四肢) 用一根_________把它们穿在一起
注意事项 锯毛笔时要小心,不要使之崩裂
17. 读第③段,“我总是把毛笔弄丢”,其实是因为____________,“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从第⑧段“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等词,你体会到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洪水来袭
①这是一场50年难遇的洪灾。零溪河的水涨了七八十厘米,从河堤溢出的洪水裹挟着树枝、杂草,肆无忌惮地涌向未家坪,地势低的村民家已经进水了。
②村主任大兵从镇上开完防汛会,马不停蹄地赶回村部,通知班子成员分头组织村民撤离。布置完工作,大兵给老婆腊梅打了个电话,说雨一时半会停不了,叫她赶紧带二宝撤到后山林场去。腊梅答应着,正要挂电话,大兵又补充道:“你……莫忘了喊他一声……”腊梅晓得大兵说的他指的是哪个,不由叹了口气,心说:“真是一对冤家!”
③自从嫁给大兵,腊梅就没听男人叫过公爹一声爸。腊梅不明白这爷俩有啥深仇大恨,再三追问下,大兵才说出了真相。20多年前,大兵在城里念中学,那年立夏的前两天,一场暴雨导致河水猛涨,淹了整个村子。大兵爸当过兵,还是党员,自然忙着四处救人。那天救了不少人,但大兵妈却出了事,她是未家坪唯一一个在那场洪灾中遇难的。从那以后,大兵再没叫过他一声“爸”,实在有事,就以“他”代替。
④到了老屋,腊梅在外面叫声“爸”,没人回答。二宝跟着叫声“爷”,仍没人回应。爸可能走了哩。这样想着,腊梅牵着二宝,一步一滑地向后山走去。
⑤晌午时分,大兵将10多户村民撤到安全地带,有人说福伯还没撤出来。大兵的心一下子揪紧了。辨辨方向,赶紧朝福伯家走去。
⑥洪水很快到了大兵腰部。他走一段,游一段,总算到了福伯家。“福伯——”大兵大声唤着。“哎……”福伯微弱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⑦大兵游进屋,看到脸色煞白的福伯抱着木桶在水里沉浮。来不及多想,大兵拽着福伯游了出去。刚游出三五米远,只觉胸闷气短,才想起早上只吃了一点东西,加上忙活了半天,体力严重透支了。大兵有些慌乱起来。
⑧这时,有人朝这边游了过来。细细一看,竟然是他。大兵没好气地吼道:“你来干啥?不要命了!”他没搭腔,从大兵手里抓过福伯游走了。大兵打算跟过去,怎奈有心无力。一个浪头打来,大兵连呛几口水,一阵手忙脚乱,总算没沉下去。不久,他又游了回来,仍不言语,拖着大兵往回游。大兵挣扎着,被他抓得更紧。
⑨可能是上了年纪,也可能是之前消耗了太多体力,他游不动了。幸亏前面有棵胳膊粗树。两人吃力地游过去,死死抓住树干。大兵喘着粗气说:“莫管我了,你走吧。”他抹一把脸上的水说:“我不会抛下你的。”
⑩大兵来了气:“那当年,你为啥抛下我妈?”他低了头,沉默片刻说:“当年我救完别人,回头救你妈,跟眼下一个情形。我们抓到一棵树,那树太细了,支撑不了两个人……”大兵认真听着。“后来,你妈趁我不注意,自己松了手……”大兵愣住了。
洪水还在上涨,水流越发湍急,眼看树就要断了。他湿着眼眶说:“救援的人就要到了,你要挺住。”大兵点着头说:“嗯,我们都要挺住。”他微微一笑,忽地松开手,转眼没了踪影。大兵心中一颤,冲他消失的方向呼喊:“爸……”
19. 这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请认真梳理,将下面空缺的情节补充完整。
20. 阅读短文中画“ ”的语句,说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不久,他又游了回来,仍不言语,拖着大兵往回游。大兵挣扎着,被他抓得更紧。”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父亲在危急关头全力救大兵,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第③段写20多年前的那场洪水的作用是( )(多选)
①交代了大兵和父亲之间产生隔阂的原因,使文章的情节更完整。
②丰富了大兵以及大兵父亲的人物形象。
③说明了村子常受洪水这一自然灾害的侵扰。
④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读起来更有趣味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3.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小家中的亲情,有人认为是展现大家中的担当与付出。你更赞同哪种看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30分)
24. 习作。
生活因热爱而绚烂多彩。热爱旅行,让我们发现世界的广阔和多元;热爱读书,让我们感到心情愉悦、内心充实;热爱运动,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你热爱什么?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让你的生活变得绚烂多彩的?注意把原因写具体,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题答案】
【答案】(1)绿毯 马蹄 幽雅 汹涌 咆哮 屹立 沙漠 干燥 (2)不禁赞叹
(3) ①. ② ②. ④
【2题答案】
【答案】(1)蒙(méng)——(měng)
(2)敛(jiǎn)——(liǎn)
(3)辐(fù)——(fú)
3.选择题。(10分)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 ①. 贯 ②. 注 ③. 流 ④. 星 ⑤. 妙 ⑥. 肖 ⑦. 沸 ⑧. 腾 ⑨. 心 ⑩. 意 . 胆 . 战 . 活灵活现 . 眉飞色舞 . 愁眉苦脸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寸。(4分)
【9题答案】
【答案】虽然我们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但比起光吃草根野菜好多了。
【10题答案】
【答案】难道狼牙山上响起的口号声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吗?
【11题答案】
【答案】我今晚到底要不要和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呢?去的话,我的作业还没写完,妈妈又要说我了……不去的话,以后同学就不会再来约我玩了。唉!怎么办呢?去还是不去?
【12题答案】
【答案】他静静地看着这本书,窗外的吵闹声,树上的鸟叫声,屋外电视传出的嬉笑声,都无法让他分神,他完全沉浸在了这本书中。
【13题答案】
【答案】 ①. 卷地风来忽吹散 ②. 路转溪桥忽见 ③. 少小离家老大回 ④. 万紫千红总是春 ⑤. 视死忽如归 ⑥. 宇宙中是否存在生命 ⑦. 主动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 ⑧. 善良无私
二、口语交际。(4分)
【14题答案】
【答案】 ①. 妈妈,我想加入学校的辩论社,可以吗? ②. 因为加入辩论社可以锻炼我的口才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我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③. 妈妈可能担心我加入辩论社会影响学习,或者担心我在活动中会遇到危险。 ④. 我会保证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参加辩论社的活动,同时也会注意安全,遵守学校的规定。
三、阅读。(21分)
【15~18题答案】
【答案】15. ①. ② ②. ⑦ ⑧
16. ①. 脑袋 ②. 身体 ③. 手臂 ④. 八截短的 ⑤. 纳鞋底的线
17. ①. 用毛笔做竹节人 ②. “我们”对斗竹节人游戏的痴迷
18. 体会到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以及玩耍时的快乐、兴奋之情。
【19~23题答案】
【答案】19. 腊梅、孩子喊“他”没人应,猜测他已撤走 “他”游来、先救福伯,再拖救大兵
20. 文中对洪水汹涌、来势凶猛的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危急环境,又烘托了紧张气氛,为人物的救灾行动和父子情感冲突的化解作了铺垫。
21. ①. 动作 ②. 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父爱 22. A
23. 我更赞同抒写小家中的亲情。文章通过父子因洪灾产生矛盾又因洪灾和解的完整过程,细腻呈现了家庭亲情从裂痕到弥合的变化,这种亲情的力量贯穿始终,打动人心。
四、习作。(30分)
【24题答案】
【答案】例文:
阳台上的春天
以前我家阳台空空如也,只有灰色的水泥墙和冰冷的栏杆,仿佛生活也凝滞在那一抹暗淡里。直到我开始学着照料花草,才发觉那方寸之地,竟能为我开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
最初面对几盆多肉和绿萝时,我手足无措,总忍不住勤浇水,结果“肉嘟嘟”的叶子不久便烂了根。失望之际,我学着认真查阅资料,小心测量泥土湿度,给每盆花都留出“呼吸”的空间,还开始认真记录它们的生长轨迹。终于,绿萝青翠的藤蔓蜿蜒伸展,在阳光下织就一条翡翠长廊;当太阳花吐出娇嫩花苞,粉红花瓣次第舒展,仿佛一只只轻盈蝴蝶悄然停歇在绿叶间,我的阳台就这样被生机一寸寸填满,心也随之鼓胀起来。
当我专注于这方寸沃土,每一次抽芽吐绿,每一瓣展颜花开,都在悄然告诉我:草木的生命力,恰恰在于那日日不怠的耐心与精心。阳台如今已变成我专属的“秘密花园”,无论何时踏入,眼前总有跃动的绿意与缤纷的色彩——灰暗的阳台从此只属于过去,生命在花叶间被重新唤醒;这份亲手浇灌的绚烂,让每一个平凡日子都浸润着自然清新的希望与芬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