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徽宿州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10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或“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2. 名著积累(12分)(1) 饲;bó;jié(每空1分,共3分)(2)C(3分,“回忆”是名词,A“敬意”、B“消失”、D“惧惮”均为名词,C“攻城”是动词短语)(3)《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每空1分,共2分)(4) ①长妈妈不小心踩死了“我”的隐鼠(2分);②她怕“我”责怪她,所以撒谎说隐鼠是被猫吃掉的(2分)。3. 称谓专题(13分)(1)D(3分,“令郎”是敬辞,指对方的儿子,其余均为谦辞)(2) ①打扰您了!我是七(1)班的小语(2分);②请问在交友时,该如何准确使用称谓呢?(2分,合理即可)(3) 甲图:多数人没有因被称呼不当感到不适,少数人偶尔或经常感到不适(1分);乙图:多数人对称谓比较敏感或不是很敏感,少数人非常敏感或完全不敏感(1分)。(4) 甲处:称呼语是一种语言中人们用来当面招呼某人的言语表达方式,**能**直接反映社会交往中人们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2分,删去“不”);乙处:删去“……”或“等”(2分,省略号与“等”重复)。二、阅读(55分)(一)《春山多妩媚》(23分)4.D(3分,“不喜欢洁白漂亮的栀子花”错误,原文是“栀子花开得再洁白漂亮,也没人去理会”,因忙于浴蚕,并非“不喜欢”)5. 春雨图;山鸟图;山里人家图;春耕图(每空1分,共4分,顺序对应第③~⑦段内容)6. ①修辞:用“大方、洒脱”“乖巧、可爱”拟人化描写山花,赋予花人的情态,生动展现山花的娇美;将鸟鸣叫比作“唤醒晨曦”“送走夜幕”,形象写出鸟声对春山的点缀作用(3分)。②感官:视觉上描写山花的形态、鸟的动作,听觉上写鸟的鸣叫、水的流淌声,多感官结合,让春山画面更立体可感(3分)。7. ①引用古诗词,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②生动展现山里人家的生活气息和春耕的繁忙景象,印证春山的动人春色,强化作者对春山的喜爱之情(每点2分,共4分)。8. ①山里人家的“浴蚕”“春耕”等劳动,让春山有了生活气息,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②劳动让春山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春耕忙碌的场景让春色更有生机;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春山的动人不仅在于自然之美,更在于劳动赋予的活力与希望,体现劳动的价值(每点2分,共6分)。(二)清明相关材料(16分)9.D(3分,“地球围绕太阳自转”错误,应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10. ④(1分);理由:①②③均与清明或寒食节相关(①纸鸢、②秋千是清明习俗,③直接写寒食节),④写的是端午节吊唁屈原的习俗,与清明无关(2分)。11. ①作为节气:清明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预示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指导春耕春种,是自然时间的体现(2分);②作为节日:清明源于古代“墓祭”之礼,后与寒食节融合,演变为以祭祖扫墓为中心的传统节日,有特定的民俗活动,是历史和社会时间的体现(2分)。12. ①结合清明“祭祖扫墓”习俗,开展“缅怀先烈”主题活动,传承爱国精神;②结合清明“郊游踏青”习俗,组织户外观察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环保意识;③结合清明诗词文化(如杜牧《清明》),开展诗词赏析活动,提升文化素养,渗透思政教育(每点2分,共6分,合理即可)。(三)文言文对比阅读(16分)13.A(3分,“兄子胡儿”的“子”指“儿子”,“对子骂父”的“子”指“儿子”,含义相同,选项A“含义相同”表述正确,原选项A说法错误,应为“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处按原文选项修正:A选项表述“含义相同”正确,实际错误选项应为D,“四顾他麓”的“顾”是“看”,“元方入门不顾”的“顾”是“回头看”,含义相近,原选项D“含义不同”错误,此处以题目选项为准,按原文选项作答)14. 其下麦畦浮翠/直逼鸡山之麓/是为罗川(2分,每处1分)15.(1)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3分,“差”“拟”翻译准确各1分,语句通顺1分);(2)这一天(洱海)独自水波荡漾,像在手掌中浮动的杯子(3分,“是日”“浮杯在掌”翻译准确各1分,语句通顺1分)。16. ①【甲】文写雪是为了引出“白雪纷纷何所似”的讨论,展现谢道韫的才思敏捷,突出家庭聚会的温馨与文化氛围(3分);②【乙】文写雪是为了描写鸡足山的雪景,展现山间阴晴变化下的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欣赏(2分)。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日.月是我国古代诗人最为青睐的意象,儿乎每个诗人都将它写人过诗词中。(1)在诗歌中,日是…个常见的意象.它被刖来表达多种情感和思想。曹操《观沦海》中“”,写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玉湾《次北固山下中“写出了时光例例不可待,给人积极向上之感。(2)在诗歌中,月亮也常常是情感的载体。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体现了对诗友的由衷宽慰;李白《峨眉山月歌》中·”,隐含着对家乡的依恋:李益《夜!受降城闻笛中“渲染了人物心境的愁惨凄凉。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甲】再一回忆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之前、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了至今还分明记得,那原因是极其简单的:只因为它吃老鼠。一吃了我$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凰乙】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s()养淡薄()洁()间(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回忆”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敬意B.消失C.玫城).摸掸(3【甲义段选月散义:置乙义段选片散义(2分)(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长妈妈是怎样谋害“我“的隐鼠的?②她谋害“我”的隐鼠后为什么撒谎?(4分)3.称谓是人际交往的第…张名片。树人学匕(1)班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3分)(1)在表达白我时,使用谦词是一种展现谦逊与礼貌的方式。下列词语中,不感于谦辞的一项是()(3分)个.都人B.敝人C小弟D.令郎(2)下面是小语请教工正老师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4分)小语:王老师,您好!①王老师:你好,小语同学!请问你有什么事吗?小语:我想向您请教交友时的称谓问题②王老师:首先要掌握常见的敬辞和谦辞,还要注意对方的性别和年龄、身份和职业等,小语:好的、谢谢王老师!L年级语文·第!所,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安徽宿州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