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一中教育集团2025-2026學年九年级10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十一中教育集团2025-2026學年九年级10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十一中教育集团初2026级九年级10月考
物理试题
(全卷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 全卷c =4.2×10 J/ (kg·℃) ,ρ =1.0×10 kg/m 。
一、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有关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鸡蛋温度约为3℃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26.7℃
C.重庆冬天早晨的气温约为40℃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2.我国古代科技著作 (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1),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炙化其中油蜡”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B.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
D.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3.下列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将增大
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其温度一定升高
C.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内能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内能小的物体多
4.如图2是我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 (yǎn),由青铜材料铸造而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是鬲(gé),样子像晶、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zèng),底部有网眼、可通蒸汽,内部放置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鬲内的水沸腾后,甑周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将保持不变
C.停止加热后,鬲慢慢变凉,鬲里所盛水的内能会慢慢减少
D.停止加热后,甑比盛有水的鬲凉得更快,因为瓶所用材料的比热容比水小
5.如图3所示的图片与对应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乙图:水电站发电源源不断地获得电能,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C.丙图:气球在衣服上摩擦后,靠近头发,头发会飘起来,因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D.丁图: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吸引轻质小球,说明轻质小球一定带负电
6.如图4所示,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创造了电荷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在此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电子
C.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D.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7.2025年9月27日,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如图5)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发射时能量转化情况类似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B.火箭的燃料燃烧得越充分,燃料的热值越大
C.火箭的燃料燃烧得越充分,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热机效率越大
D.火箭高速运动时,头部整流罩与空气摩擦,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整流罩的内能
8.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均为0.2kg的某液体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6所示,不计热量损失, 据此判断()
①甲液体是水
②甲液体与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 1:2
③加热20分钟时间,水吸收的热量是甲的两倍
④甲在 10分钟内吸收的热量是: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
二、填空题(共6个小题12空,每个空1分,共12分)
9.北方冬天长时间处于0℃以下,但室外被冰冻的衣服也能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生长在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北侧的针叶林,叶子细小,这是通过减小液体的 来减少水分的蒸发,以适应干燥、寒冷的环境。
10.小文小德国庆到厦门岛旅游,细心的小德发现白天和晚上风向不同,如图7 所示,这是由于陆地上的沙石比热容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海水的比热容。骑行在环岛路上,小文感觉此时的风是从陆地吹向海面的,由此你判断当时是 (填“白天”或“夜晚”)。
11.如图8所示,该热机所处的冲程能量转化情况是 。若此热机 1s对外做功20次,则飞轮的转速为 r/ min。
12.验电器的原理是 。把与橡胶棒摩擦后的毛皮A 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B,则电荷的转移方向是 (填“A→B”或“B→A”)。
13.柴油机和汽油机结构不同,意味着吸气冲程吸入物质也不同,柴油机在吸气冲程吸入的是 ;甲乙两台柴油机功率之比Pφ: P z=2: 1, 效率之比ηp: ηz=6: 5,则两柴油机在相同时间内消耗同样型号的柴油质量之比为 。
14.把温度较高的金属球放在水中,水面上方出现了“白气”,“白气”的形成需要 (填“吸热”或“放热”),现有完全相同的两高温金属球甲和乙,先将甲投入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升高了8℃;迅速取出甲球,再将乙球投入这一杯水中,热平衡后又使水的温度升高了6℃。若开始时是将两高温金属球甲和乙一起投入最初的冷水中,不计水的质量变化、状态变化和热量损失,热平衡后会使水的温度升高 ℃。
三、实验题(共3个大题,其中15题6分,16题8分,17题8分)
15.小丽和小敏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她们组装了如图9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纸板的作用是尽量减少 ;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9乙所示,温度为 ℃;
(2)继续加热,烧杯内的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上述实验现象说明水 (已经/还没)沸腾。实验时水面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这样加热几分钟后,根据小丽和小敏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9丙所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小丽所用水的质量 小敏所用水的质量。(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水银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由表格丁可知,本实验应选 (选填“酒精”、“水银”)作为测温物质的温度计。
16.寒冷的冬季,小文发现厨房的花生油已经凝固。将其取出时,小文想顺便研究花生油的熔化情况,于是他将等质量的花生油和冰放在如图10甲所示的装置上加热,观察比较二者的熔化过程。
(1)如图甲所示,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秒表和天平,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用“水浴法”加热,除了可以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物质 。
(2)完成实验后绘制了图10乙。其中 图象(选填“甲”或“乙”)是花生油的熔化图象。乙图象
对应的物体在B点的内能 在C点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小文看到已经成为液态的花生油和水,又想比较它们吸热能力强弱。于是对二者继续加热,并记录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图10丙所示。在0——4min内,水和花生油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只能从水或花生油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 (选填“花生油”或“水”)。
(4)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 。
17.小德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煤油和花生油热值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甲、
乙、丙三图中装置完全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
燃料 加热前液体温/℃燃料燃尽后液体温度/
煤油 20 48
花生油 20 38
(1)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该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想达到小德的目的,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结论可靠,小德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花生油的 相等;
(3)当两灯的燃料 (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完全燃烧完后”),将两杯液体的温度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得出:煤油和花生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4)若已知液体的比热容,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主要原因是: 。
(5)如果加热前,两杯液体的温度并不同,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相同结论。
四、计算题(本题共3个大题,其中18题6分,19、20题各8分,共22分)
18.标准大气压下,一块质量为2kg,温度为一10℃的冰块,现对其进行加热 [已知( 求:
(1)冰刚升温至 0℃时,吸收的热量Q径;
(2)现在继续加热,又吸收了1.006×10 J的热量,若1kg 的冰在熔化过程会吸收3.35×10 J的热量,求水升高的温度△t。
19.小德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加热性能进行研究,他用“温度传感器”测得装满水的水箱中水的温度为 太阳照射一段时间t后“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40℃,已知水箱水质量为10kg。求:
(1)该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若用液化气灶加热使水吸收同样的热量,需要燃烧多少 kg液化气 (液化气灶的热效率为40%,液化气的热值为
(3)该地太阳辐射到地面单位面积上的功率为 该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积为 S=2.5m ,热转化效率η=40%(即将太阳能的40%转化为水的内能)。求太阳光照射的时间t。
20.氢气&汽油发动机采用氢气和汽油两种燃料工作,可进行自由切换,氢气和汽油的热值分别取 q g℃ 小文驾驶使用上述发动机的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至乙地,出发时油箱内汽油的质量为8kg。设氢气和汽油在气缸内均完全燃烧,轿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恒定,发动机输出的能量全部用来驱动轿车行驶,全程分两个阶段,如图所示。
阶段一:轿车使用氢燃料从甲地出发,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1h到达丙地,此过程中轿车牵引力的功率为20kW, 消耗了0.8kg氢气。
阶段二:从丙地开始,由于氢气不足,小华切换汽油为燃料,轿车仍以 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到达乙地时油箱中汽油刚好用完,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效率为30%。
(1)求轿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2)在使用氢燃料的情况下,求轿车发动机的效率;
(3)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 km
重庆十一中教育集团初2026级10月考·物理答案
单选题
1-4:ABAA;5-8:CDCB
填空题
9:升华、表面积
10:小于、夜晚
1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200
1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A
13:空气、5:3
14:放热、12.8
实验题
15:(1)热量散失、61;(2)已经、低于;(3)小于、水银;
16:(1)温度计、受热均匀;(2)甲、小于;(3)相等、水;(4)不会、不能持续吸热;
17:(1)自下而上;(2)甲乙、质量;(3)完全燃烧后、煤油;(4)偏小、有热量散失;(5)能。
计算题
18:
(1)△t=t2-t1=0℃—(-10℃)=10℃
Q吸=c冰m△t=2.1×103J/(kg·℃)×2kg×10℃=4.2×104J-----------------------------------3分
(2)2kg的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Q吸1=2×3.35×105J=6.7×105J
完全熔化后,水吸收的热量Q吸2=1.006×106J—6.7×105J=3.36×105J
△t===40℃---------------------------------------------------------3分
19:
Q吸=c水m△t=4.2×103J/(kg·℃)×10kg×(40℃-20℃)=8.4×105J----------------------2分
Q放===2.1×106J
m===0.042kg---------------------------------------------------------3分
太阳能w===2.1×106J
t====400s---------------------------------------------------------3分
20:
∵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F===800N---------------------------2分
W有1=Pt=×1×3600s=7.2×107J
Q放1=mq氢气=0.8kg×1.5×108J/kg=1.2×108J
η1=·100%=×100%=60%-------------------------------------------------3分
Q放2=mq汽油=8kg×4.5×107J/kg=3.6×108J
W有2=Q放2·η2=3.6×108J×30%=1.08×108J
S乙丙===1.35×105m=135km
S甲丙=Vt=25m/s×1×3600s=90km
S甲乙=135km+90km=225km----------------------------------------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