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 N| 1 ≤ < 2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1 ∈ B. 0 C. 1 D. {0,1}
2.下列各组中 , 表示相同集合的是( )
A. = 3, 1 , = (3, 1)
B. = (3,1) , = (1,3)
C. = | = 2 + 1, ∈ R , = | = 2 + 1, ∈ R
D. = | = 2 1, ∈ R , = ( , )| = 2 1, ∈ R
3.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 100 位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
梦》的学生共有 90 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 80 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
生共有 60 位,则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为
A. 60 B. 70 C. 80 D. 90
4.若 , , ∈ ,且 >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 B. 1 1 1 1 < C. 2 > 2 D. 2+1 > 2+1
5.已知集合 满足 0,1,2,3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 的个数为( )
A. 8 B. 10 C. 14 D. 16
6.已知 :0 < < 2,那么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1 < < 3 B. 1 < < 1 C. 0 < < 1 D. 0 < < 3
7.已知 , > 0 且 = 1,则( + 1)( + 1)的最小值为( )
A. 4 B. 6 C. 2 2 D. 8
8.若集合 = { |( + 2) 2 + 2 + 1 = 0}有且仅有 2 个子集,则满足条件的实数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二、多选题:本题共 3小题,共 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集合 = { | 2 1 = 0},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1 ∈ B. { 1} ∈ C. D. { 1,1}
10.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命题“ ∈ R, 2 + + 1 ≥ 0”的否定是“ ∈ R, 2 + + 1 < 0”
B. + = 0 的充要条件是 = 1
第 1页,共 6页
C. ∈ R, 2 > 0
D. > 1, > 1 是 > 1 的充分条件
11.已知 > 0, > 0, 2 + = 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0 < < 1 B. + 2 的最大值为 2
C. 1的最大值为2 D. + ≤ 2
三、填空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5分。
12.已知集合 = < 2 , = 1,0,2 ,则 ∩ = .
13.已知 0 < < 2,1 < + < 3,则 3 + 的取值范围为 .
14.已知非空集合 , 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① ∪ = 1,2,3,4,5,6 ;
② ∩ = ;
③ 中的元素个数不是 中的元素;
④ 中的元素个数不是 中的元素.
则有序集合对( , )的个数是 .
四、解答题:本题共 5小题,共 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1)比较( 2)( 6)和( 3)( 5)的大小;
(2)已知 2 < < 3,2 < < 3,求 和 的取值范围;
16.(本小题 15 分)
已知全集 = R,集合 = 1 < < 2 , = 0 < ≤ 3 .求:
(1) ∩ 及 ∪ ;
(2) ( ∪ )及 ∩ B
17.(本小题 15 分)
已知集合 = 1 < < 3 , = 2 < ≤ 1 , = .
(1)若“ ∈ ”是“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若 ∩ =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 17 分)
某学校引入种植类劳动教育课程,打算围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全等的长方形田地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其中
一面可以利用原有的墙(足够长),其他各面需要用篱笆围成,设其中一块田地为矩形 .
第 2页,共 6页
(1)若每块田地的面积为 24m2,要使围成四块田地的篱笆总长最小,应该设计田地的长 和宽 各为多
少?
(2)现有 40 长的篱笆,要使每块田地的面积最大,应该设计田地的长 和宽 各为多少?
19.(本小题 17 分)
法国数学家佛郎索瓦·韦达于 1615 年在著作《论方程的识别与订正》中建立了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由于
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这种关系,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它的内容为:“对于

一元二次方程 2 + + = 0( ≠ 0),它的两根 、 有如下关系: + = , = .”韦达定理还有
逆定理,它的内容为:“如果两数 和 满足如下关系: + = , = ,那么这两个数 和 是方程
2 +
+ = 0( ≠ 0)的根.”通过韦达定理的逆定理,我们就可以利用两数的和与积的关系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例如: + = 3, = 2,那么 和 是方程 2 + 3 + 2 = 0 的两根.请应用上述材料解决以下问题:
(1) 1 1已知 、 是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且满足 2 2 = 4, 2 2 = 4,求 + 的值;
(2)已知实数 、 满足 + ( + ) = 13, 2 + 2 = 42,求 2 + 2的值;
(3)已知 , 21 2是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4 4 + + 1 = 0 的两个实根,且 ∈

,求使 1 2 +2
的值为整
1
数的所有 的值.
第 3页,共 6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13.(2,8)
14.10
15.【详解】(1)因为( 2)( 6) ( 3)( 5) = 2 8 + 12 2 8 + 15 = 3 < 0,
所以( 2)( 6) < ( 3)( 5);
(2) ∵ 2 < < 3,∴ 3 < < 2,
又∵ 2 < < 3,∴ 1 < < 1,
∵ 2 < < 3 1 1 1,3 < < 2,
∵ 2 < < 3 ∴ 2 3又 , 3 < < 2.
16.【详解】(1)因为 = 1 < < 2 , = 0 < ≤ 3 ,
所以 ∩ = 0 < < 2 ,
∪ = 1 < ≤ 3
(2)由(1)可得: ( ∪ ) = ≤ 1 或 > 3 ,
由 = 0 < ≤ 3 ,可得: = ≤ 0 或 > 3 ,
所以 ∩ B = 1 < ≤ 0
第 4页,共 6页
17.【详解】(1)已知“ ∈ ”是“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根据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定义可知集合 是集
合 的真子集.
已知 = 1 < < 3 , = 2 < ≤ 1 2 ≤ 1,则 1 ≥ 3,解得 ≤ 2.
故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2].
(2)当 = 时,因为 = 2 < ≤ 1 ,所以 2 ≥ 1 ,解得 ≥ 13,此时 ∩ = 成立;
当 ≠ 时,2 < 1 ,解得 < 13.
因为 ∩ = , = 1 < < 3 ,则 1 ≤ 1 或 2 ≥ 3 3 1,解得 ≥ 0 或 ≥ 2,故此时 0 ≤ < 3.
综上,若 ∩ =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0, + ∞).
18.【详解】(1)设长 为 m,宽 为 m,
则围成四块田地的篱笆总长为 4 + 6 , = 24,
所以 4 + 6 ≥ 2 4 6 = 2 24 × 24 = 48,
当且仅当 4 = 6 = 24,即 = 6, = 4 时等号成立,
故应设计田地的长 为 6 ,宽 为 4 时,可使围成四块田地的篱笆总长最小;
(2)设长 为 m,宽 为 m,则 4 + 6 = 40,即 2 + 3 = 20,
2
所以 = 16 2 3 ≤
1 2 +3 50 106 2 = 3,当且仅当 = 5, = 3时等号成立,
10
故应设计田地 的长为 5 ,宽 为 3 m 时,可使每块田地的面积最大.
19.【详解】(1)由已知 2 2 = 4, 2 2 = 4, ≠ ,
可将 , 看作方程 2 2 4 = 0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由韦达定理可得, + = 2, = 4,
1 1 + 2 1
所以 + = = 4 = 2.
(2)由 + ( + ) = 13, 2 + 2 = ( + ) = 42,
可将 , + 看作方程 2 13 + 42 = 0 的两个实数根,
则有 = 6, + = 7 或 = 7, + = 6,
①当 = 6, + = 7 时, 2 + 2 = ( + )2 2 = 49 12 = 37;
②当 = 7, + = 6 时, 2 + 2 = ( + )2 2 = 36 14 = 22,
第 5页,共 6页
所以 2 + 2的值为 22 或 37.
(3) ≠ 0 + = 1 = +1由韦达定理,可得 , 1 2 , 1 2 4 ,
且 = (4 )2 4 × 4 ( + 1) = 16 > 0,解得 < 0,
2 2
故 2 + 1 = 1+ 2 = 1+ 2
2 2 1 2 4
1 2 1 2 1
= 2
2 +1

1 + 2 = 2 4因 +1 ∈ ,又 ∈ ,故 + 1 必为 4 的因数,2 1
则 + 1 的值可能为 4, 2, 1,1,2,4,
则实数 的值可能为 5, 3, 2,0,1,3,
又 < 0,故 的所有取值为 5, 3, 2.
第 6页,共 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