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教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练习第二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图是某位同学的一份历史课堂笔记。图中空白框应填入的正确选项是( )。A.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B.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起步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 ,确立了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文化。( )①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中国特色社会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 40多年前,史诗般壮丽的改革开放拉开大幕。关于改革开放的历程,以下说法正确)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标志着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②1984年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③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到新的阶段④新时代,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历史性伟大成就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4.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苦苦思索如何“振兴中华”,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三峡大坝……如今,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先生当初的设想。中国式现代化( )①开启了人类社会形态的新纪元 ②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显示出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④得益于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到一个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大都市,40年来,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高科技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创新型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这说明( )①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②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经济的腾飞③改革开放是我国人民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从农村转向城市是我国改革迈出的重要步伐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6.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是当前江西的中心任务 ②改革是江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由之路③这为江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④改革开放是江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8. 党的哪次会议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二大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四大9.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容?()A. 经济建设 B. 政治建设 C. 文化建设 D. 军事建设10.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1.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中共十二大的召开C.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D.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A. 强大精神力量 B. 正确理论 C. 行动指南 D. 制度保障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 )A. 强大精神力量 B. 重要内容 C. 坚实基础 D. 重要载体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中国共产党领导 B. 以人民为中心 C. 共同富裕 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5.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 )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A.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 面向现代化、面向经济、面向未来C. 面向经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 面向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即(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17. 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这说明( )。A. 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B.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C.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D.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8. 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命题的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19. 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党的(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20.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搞清楚的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科学认识( )。A. 发展道路问题 B.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C. 发展战略问题 D. 发展阶段问题21. 党的十六大以后,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22. 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以下不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的是( )A.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代表社会主义全体劳动人民23.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的是(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4.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 )A.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已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B. 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C. 中国经历百年沧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D.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25. 邓小平理论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A. 它是在总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B. 它是在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C. 它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D. 它是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 任何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B. 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C.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D. 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阶段27. 1989年到1991年,中国GDP每年的增幅只有5%左右,而在1992年,这个数字就增加到12.8%。此后,中国保持了“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一称号。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A. 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 B. 南方谈话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C. 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 D. “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行28.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等重大政治论断,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党的十二大召开 D.邓小平南方谈话29. 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③进入21世纪后,我们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 ④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30. 下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他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以说明( )。A.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B.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C.毛泽东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毛泽东思想完全适应21世纪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二、判断选择题(判断下列各小题的正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32.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正确 B.错误3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A.正确 B.错误34.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A.正确 B.错误35.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A.正确 B.错误3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奋斗目标。A.正确 B.错误37.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A.正确 B.错误38.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A.正确 B.错误39.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A.正确 B.错误40.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正确 B.错误41.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经济改革这一单方面内容。A.正确 B.错误42.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A.正确 B.错误43. 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A.正确 B.错误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理论。A.正确 B.错误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A.正确 B.错误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革命文化 C.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西方文化47.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包括( )。A.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C.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D.坚持新发展理念等十四条48.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 )A.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B.实现了共同富裕C.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D.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4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就是我们党的( )A.立党之本 B.时代要求 C.执政之基 D.力量之源50. 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 )A.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C.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首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51.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说明(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以改革开放为中心B.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D.改革开放使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2. 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A.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B.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C.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D.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5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A.“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C.“与时俱进”--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伟大复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时代高教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练习第二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D D D A A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A A A B A B C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D A B C C B B B A题号 31答案 A二、判断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题号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答案 A A A A A A A A B B题号 42 43 44 45答案 A A B A三、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题号 46 47 48 49 50 51 52 53答案 ABC ABCD ACD ACD AC BC ABCD 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特 第二课 练习卷 答案.doc 第二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练习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