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中职校9月份一年级月考测试卷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泉中职校9月份一年级月考测试卷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泉州市泉中职业中专学校9月份一年级月考测试卷
思想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据此可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 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党成立
2. 李大钊曾说:“自从一读‘宣言’后,才知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等名词,才知世界革命的大势。”这里的“宣言”指的是《共产党宣言》。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条件是( )
A.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C.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D. 共产国际的帮助
3.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
A. 农民阶级 B. 资产阶级 C. 无产阶级 D. 地主阶级
4. 孙中山先生曾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里的“国民革命”针对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等压迫势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不包括( )
A. 帝国主义 B. 封建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民族资本主义
5.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新中国的成立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6.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为巩固新生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不属于巩固人民政权措施的是( )
A. 土地改革,让农民获得土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
B.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镇压反革命,基本肃清了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革命残余势力
D. 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
7. 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不包括( )
A. 农业 B. 手工业 C. 资本主义工商业 D. 商业
8. 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是( )
A. 1949 年 B. 1952 年 C. 1956 年 D. 1978 年
9.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0.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在( )
A.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 B.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C. 1978 年改革开放后 D. 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
11. 1956 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
A.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 进行阶级斗争
D. 开展大跃进运动
1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为国家建设无私奉献。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英雄模范人物的是( )
A.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广大群众学习的榜样
B. 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C. 王进喜,为大庆油田的开发作出突出贡献,被称为“铁人”
D. 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生忘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眼
13. 1976 年 10 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九一三事件 B. 五四运动 C. 粉碎“四人帮”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4.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开端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15. 1980 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8 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不包括( )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E. 海南
16.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A. 计划经济体制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17. 1982 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18. 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毛泽东强调的这些不熟习的东西,可以理解为( )
①继续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人民政权 ②通过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③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④通过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 1997 年 9 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不包括( )
A.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全体公民的利益
21.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 )
A. 中共十八大的召开 B.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C. 2012 年 D. 2017 年
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4.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本质是( )
A.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 国家强大、民族独立、人民富裕
C. 国家繁荣、民族昌盛、人民安康 D. 国家兴旺、民族发达、人民快乐
25.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
A. 中共十八大 B. 中共十九大 C. 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 D. 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
26.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这一伟大事件( )
①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转变
②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④鼓舞了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壮大了和平民主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7. 2025年是五四运动106周年。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五四运动( )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③追求救国强国真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8.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并相继提出自己的方案。在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其中的原因有( )
①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
②资产阶级革命没有给中国带来任何进步和发展
③走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
④工人阶级自十月革命后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9. 小明同学利用假期,通过互联网浏览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对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下是他的学习体会,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饱受屈辱又从没停止过抗争的民族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0.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仍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艰辛探索的历史告诉我们( )
①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和基础
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④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1. 当西方国家在17世纪中叶以后获得飞速发展时,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却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其内因是( )
①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西方工业革命和机器大生产的相继实现
③近代中国清王朝对内实行封建君主统治 ④近代中国清王朝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解决我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原因在于(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3.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40多年来,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34.9万亿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发展历程表明,改革开放( )
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②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4.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以下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在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受到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②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③三种政治力量提出的建国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5. 2024年9月9日,我们迎来了毛泽东逝世48周年的纪念日。岁月流转,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尊敬未有丝毫减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卓越贡献,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屹立于民族的记忆之中,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关于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他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他始终是党、国家和人民的精神领袖和领导核心
③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④他领导了中国有史以来最深刻最广泛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判断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确立。
A. 正确 B. 错误
37.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
A. 正确 B. 错误
38.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A. 正确 B. 错误
39.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A. 正确 B. 错误
40.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错误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正确 B. 错误
41. 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A. 正确 B. 错误
4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 正确 B. 错误
4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首先从城市开始,随后逐步推广到农村。
A. 正确 B. 错误
44. 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包括深圳、珠海、厦门和上海浦东。
A. 正确 B. 错误
4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十三大上首次系统阐述的。
A. 正确 B. 错误
46.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A. 正确 B. 错误
4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A. 正确 B. 错误
48.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同志。
A. 正确 B. 错误
49.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
A. 正确 B. 错误
50.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A. 正确 B. 错误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但离不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奠定的基础。
A. 正确 B. 错误
52. 1954 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A. 正确 B. 错误
53.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步推进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格局。
A. 正确 B. 错误
54.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1956-1978年),虽然经历了挫折,但没有取得任何值得肯定的成就。
A. 正确 B. 错误
5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 正确 B. 错误
三、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56. 下列属于过渡时期总路线中“三改”内容的有( )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官僚资本的没收
5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主要贡献包括( )
A.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B. 确立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C. 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58.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属于早期对外开放重要举措的有( )
A.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B. 开放15个沿海港口城市
C.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59.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C. 科学发展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仅包含邓小平理论
60.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后,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就有( )
A. 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提升国防实力
B. 初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C.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等重要农业科技成果
D. 人民解放军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海陆空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泉州市泉中职业中专学校9月份一年级月考测试卷
思想政治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D C D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A E B B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D A B D C A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A C B D
二、判断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题号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B A A B A A A B B A
题号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答案 A A A B B A A A B A
三、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题号 56 57 58 59 60
答案 ABC ABD AC ABC AB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