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平邑县地方镇第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诊断性自测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平邑县地方镇第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诊断性自测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上册期中诊断性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方表格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史学界将1840—1949年划分为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当时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从《南京条约》开始,西方列强“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蛮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开端”。材料反映了
A.列强以条约的形式确立殖民秩序 B.中西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关系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 D.中国主动接受近代外交条约体制
3.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倍感失望,因为中国人不愿与他们接触,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1856 年,曼彻斯特商会声称:“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材料主要体现了
A.鸦片战争对中英双方的全面影响 B.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C.中英两国不同的经济结构和政策 D.清政府晚期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
4.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能够证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严重破坏中国优秀文明成果的证据是
A. 虎门销烟浮雕 B. 八国联军窜入紫禁城照片
C. 日军展开杀人竞赛的报道 D. 圆明园遗址
5.某位历史学家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以不同面目出现的侵略中国的强盗帮凶中,俄国实际上成了获取赃物最多的一个强盗。”其依据是俄国
A.割占我国香港岛 B.劫掠圆明园 C.强占我国大片领土 D.索取赔款
6.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7.《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A.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
C.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D.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
8.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新情况”指的是
A.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
9.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1885年成立的统一协调指挥清朝三只海军的机构是
A.福州船政局 B.总理衙门 C.海军衙门 D.轮船招商局
10.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A.定海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1.《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2.201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面,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下列选项中,你认为能够印证“以夷制华”和“以华制华”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签订《天津条约》 B.洋务运动 签订《马关条约》
C.太平天国运动 签订《辛丑条约》 D.洋务运动 签订《辛丑条约》
14.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激起了中国人民更大范围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由此兴起。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B. 兴起于经济发达的广东、广西地区
C. 得到了清政府的全程大力支持 D. 主要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5.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指的是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下列有关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序幕 B.康有为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
C.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 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
17.孙中山在1904年讲道:“……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这体现了孙中山正在形成的革命思想是
A.扶清灭洋 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 D.民主科学
18.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C.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D.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9.“它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活动。从云南开始……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延续的阴谋,恢复了共和制。”材料评价的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20.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实现了革命目标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21.“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早安,我的隆回。”《早安隆回》这首歌曲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创作,迅速走红。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A.孙中山的《讨袁檄文》 B.严复的《原强》
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D.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22. 电视则《觉醒年代》中陈延年说:“无论是学界、政界、商人、劳工、农夫、警察、当兵的、做官的,议员、乞丐、新闻记者,都要站出来!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是你的中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以上材料说明五四运动
A.使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B.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C.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D.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社会革命运动
23. 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是上海
A.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24. 历史线索是由发生重大事件或历史转折年份贯穿而成的历史链条。如图所示的1912—1921年的历史线索图能反映出该阶段我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A.革命领导阶级和目标的改变 B.从专制走向民主
C.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的转变 D.从分裂走向统一
25.中国近代社会思想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思想启蒙 B.救亡图存 C.变法图强 D.追求民主
二.非选择题
26.在近代,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逐步跌到历史发展的低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关税将晚清中国当成了他们倾销工业品及掠夺原材料的场所,严重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关税的近代化给晚清财政带来财政危机的同时也引发了清政府的一系列的财政改革。
——摘编自高永政《晚清关税近代化及其财政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强控制中国海关和关税的目的及影响。
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近代史上的哪一场战争之中?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3)材料三的这封信写于哪场战争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四 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结果赔偿巨款,京津一带驻兵,形同异域,清政府完全在外人宰割之下,中国已失去独立的精神。
——摘编自郭延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京师再陷”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条约中哪一条款可以证明“中国已失去独立的精神”?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7.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中央,其基座四周刻有十幅巨型浮雕,概括地表现了近代百年中不懈斗争的历史。观察下面四幅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作品,完成相关问题。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虎门销烟 武昌起义
按时间顺序正确排列四幅浮雕。
(2)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先后颁布了什么纲领性文件?
(3)结合这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史实,自拟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8.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1)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材料一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2)据材料二,概括“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据材料二指出这“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
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期中答案(1—12课)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B D C A C C C B D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B C A D D D B C A B
二、非选择题
26.(1)目的:倾销工业品及掠夺原材料。
影响: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动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给晚清财政带来财政危机;引发了清政府的财政改革。
(2)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促进了民族觉醒。
(4)条约:《辛丑条约》。
条款: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反帝活动。
(5)认识:中国近代史,是屈辱历史,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一步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学好知识和本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7.(1)①虎门销烟②金田起义③武昌起义④五四运动。
(2)《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3)【示例】观点: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精神。
论述:1839年,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851年1月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由此可知,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与探索。
28.(1)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理由: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 指的是:中国工人阶级。
(2)伟大力量:成为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
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3)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