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第四课质量检测(课件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第四课质量检测(课件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排查卷 第三、第四课质量检测
时间:35分钟 分值: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025·珠海期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C )
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③“与时俱进”——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伟大复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解析】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②对应错误。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对应错误。
2. (2025·芜湖检测)2024年4月15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广交世界,与时代相通,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是因为( C )
①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而且①项不是设问的原因,①排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而非改革开放,④错误。
3. (2025·长沙检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启示我们( A )
①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③改革开放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需要不断推进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某校高一(1)班学生准备利用寒假拍摄一部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微电影。在构思的镜头中,设计合理的是( C )
①课堂上集体观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闻纪录片 ②展示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的史料 ③村民老林听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将启动,很激动 ④观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影像,邓小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1998年召开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①③不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史料内容,与题意不符。
5. (2025·福州开学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这一探索( C )
①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②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③证明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材料中这一探索并没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①不符合题意。这一探索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不是证明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③不符合题意。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据此应该( C )
A. 有限度地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
B. 减少对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学习借鉴
C.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D.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出发点
7. (2025·惠州期末)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也是人类自我解放的伟大觉醒。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好比一部气势恢宏的交响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部交响乐的华彩乐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特色”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C )
①理论特色: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当代中国实践
②时代特色:紧跟时代步伐、把准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关切
③民族特色:植根于中国大地,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④实践特色: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创伟大事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要在实践基础上扎实推进理论创新,①错误。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不选。
8. (2025·石家庄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新时代的具体内涵是( C )
①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②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③中国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主导世界发展进程的时代
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①错误。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将进一步影响世界发展进程,但不能主导世界发展进程,③错误。
9. (2025·佛山期中)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班以“壮丽75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为主题召开班会,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走过的75年非凡历程,重温一个个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重要时刻。下列内容叙述正确且符合班会主题的是( C )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在党的带领下新中国75年来取得了各项成就,而中国共产党是在1921年成立的,①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③错误。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D )
①确立了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②体现了党管理社会事务的行政水平 ③丰富了党的执政理论和治国思想 ④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后才确立的,①排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行政水平”说法错误,②错误。
11. (2025·中山期末)习近平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C )
①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党和人民作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③被实践证明了的引领中国进步的康庄大道
④与世界携手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2025·郑州期末)党的二十大重申了两步走战略安排,就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 C )
A.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B. 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解析】从2020年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35到本世纪中叶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A不选。2020年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不属于两步走战略安排,B不选。从2020年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不选。
13. (2025·济南期末)经济实力空前跃升,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预期寿命达78.6岁;森林覆盖率达24.0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60%;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 B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②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 ④中国拓展了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还没有实现强起来,②排除。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④排除。
14. (2024·郑州期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下列体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是( C )
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②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③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④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体现的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①不符合题意。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体现的是进行伟大斗争,③不符合题意。
15. (2025·南昌检测)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材料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 C )
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②能为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方向指引 ③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谁的根本问题 ④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与实践应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没有体现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的说法不妥,①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关系,④不选。
16. (2025·郑州期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历史方位、理论涵义、实践要求、哲学意蕴和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D )
①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①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错误。
17. (2025·济南期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制度建设是基于( D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政治经济制度体系
②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
④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党和人民的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制度,且本题设问是强调重视制度建设的原因,而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①排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③排除。
18. (2025·南昌期末)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重温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江西、海南两省出版集团于2024年8月22日联合在南昌小平小道陈列馆举行长篇报告文学《小平小道》首发式。该活动的举办( D )
①旨在进一步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启迪年轻一代继续深化改革、勇往直前 ④能增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早已确立,①错误。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一招,②不符合题意。
19. (2025·长沙期末)2024年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历经7年建成开通。深中通道是继“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之后建成的又一大国工程。这些大国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大国工程的建设成功,离不开广大参与者的辛勤付出。这充分证明( D )
①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②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了科技自立自强 ③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大国工程的建设离不开广大参与者的辛勤付出,未涉及制度竞争,①排除。目前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尚未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②错误。
20. (2025·石家庄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一思想( B )
①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相统一 ②为解决当前问题提供了具体答案 ③成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当前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而不是提供了具体答案,②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而不是出发点,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响亮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应该有的样子,更是党的青年组织必须有的风貌。
“时代成就青年,青年当不负时代”。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10分)
答案:①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等显著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3分)②青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担当责任、砥砺奋斗、苦练本领、锤炼修为。(4分)③中国青年要立足于伟大时代,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3分)(共32张PPT)
排查卷 第三、第四课质量检测
时间:35分钟 分值: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025·珠海期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③“与时俱进”——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伟大复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C
【解析】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②对应错误。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对应错误。
2. (2025·芜湖检测)2024年4月15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广交世界,与时代相通,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是因为(   )
①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而且①项不是设问的原因,①排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而非改革开放,④错误。
C
3. (2025·长沙检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启示我们(   )
①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③改革开放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需要不断推进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4. 某校高一(1)班学生准备利用寒假拍摄一部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微电影。在构思的镜头中,设计合理的是(   )
①课堂上集体观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闻纪录片 ②展示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的史料 ③村民老林听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将启动,很激动 ④观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影像,邓小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1998年召开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①③不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史料内容,与题意不符。
C
5. (2025·福州开学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这一探索(   )
①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②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③证明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解析】材料中这一探索并没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①不符合题意。这一探索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不是证明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③不符合题意。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据此应该(   )
A. 有限度地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
B. 减少对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学习借鉴
C.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D.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出发点
C
7. (2025·惠州期末)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也是人类自我解放的伟大觉醒。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好比一部气势恢宏的交响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部交响乐的华彩乐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特色”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①理论特色: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当代中国实践
②时代特色:紧跟时代步伐、把准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关切
③民族特色:植根于中国大地,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④实践特色: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创伟大事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解析】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要在实践基础上扎实推进理论创新,①错误。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不选。
8. (2025·石家庄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新时代的具体内涵是(   )
①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②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③中国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主导世界发展进程的时代
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①错误。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将进一步影响世界发展进程,但不能主导世界发展进程,③错误。
C
9. (2025·佛山期中)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班以“壮丽75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为主题召开班会,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走过的75年非凡历程,重温一个个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重要时刻。下列内容叙述正确且符合班会主题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在党的带领下新中国75年来取得了各项成就,而中国共产党是在1921年成立的,①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③错误。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
①确立了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②体现了党管理社会事务的行政水平 ③丰富了党的执政理论和治国思想 ④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后才确立的,①排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行政水平”说法错误,②错误。
11. (2025·中山期末)习近平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
①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党和人民作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③被实践证明了的引领中国进步的康庄大道
④与世界携手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12. (2025·郑州期末)党的二十大重申了两步走战略安排,就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   )
A.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B. 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解析】从2020年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35到本世纪中叶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A不选。2020年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不属于两步走战略安排,B不选。从2020年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不选。
C
13. (2025·济南期末)经济实力空前跃升,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预期寿命达78.6岁;森林覆盖率达24.0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60%;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②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 ④中国拓展了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还没有实现强起来,②排除。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④排除。
B
14. (2024·郑州期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下列体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是(   )
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②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③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④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解析】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体现的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①不符合题意。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体现的是进行伟大斗争,③不符合题意。
15. (2025·南昌检测)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材料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②能为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方向指引 ③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谁的根本问题 ④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与实践应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没有体现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的说法不妥,①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关系,④不选。
16. (2025·郑州期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历史方位、理论涵义、实践要求、哲学意蕴和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
①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①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错误。
17. (2025·济南期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制度建设是基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政治经济制度体系
②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
④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党和人民的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制度,且本题设问是强调重视制度建设的原因,而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①排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③排除。
18. (2025·南昌期末)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重温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江西、海南两省出版集团于2024年8月22日联合在南昌小平小道陈列馆举行长篇报告文学《小平小道》首发式。该活动的举办(   )
①旨在进一步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启迪年轻一代继续深化改革、勇往直前 ④能增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早已确立,①错误。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一招,②不符合题意。
D
19. (2025·长沙期末)2024年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历经7年建成开通。深中通道是继“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之后建成的又一大国工程。这些大国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大国工程的建设成功,离不开广大参与者的辛勤付出。这充分证明(   )
①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②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了科技自立自强 ③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大国工程的建设离不开广大参与者的辛勤付出,未涉及制度竞争,①排除。目前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尚未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②错误。
D
20. (2025·石家庄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一思想(   )
①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相统一 ②为解决当前问题提供了具体答案 ③成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当前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而不是提供了具体答案,②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而不是出发点,③错误。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响亮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应该有的样子,更是党的青年组织必须有的风貌。
“时代成就青年,青年当不负时代”。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10分)
答案:①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等显著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3分)②青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担当责任、砥砺奋斗、苦练本领、锤炼修为。(4分)③中国青年要立足于伟大时代,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3分)排查卷 第三、第四课质量检测
时间:35分钟 分值: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025·珠海期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③“与时俱进”——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伟大复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 (2025·芜湖检测)2024年4月15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广交世界,与时代相通,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是因为(   )
①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 (2025·长沙检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启示我们(   )
①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③改革开放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需要不断推进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某校高一(1)班学生准备利用寒假拍摄一部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微电影。在构思的镜头中,设计合理的是(   )
①课堂上集体观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闻纪录片 ②展示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的史料 ③村民老林听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将启动,很激动 ④观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影像,邓小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2025·福州开学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这一探索(   )
①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②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③证明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据此应该(   )
A. 有限度地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
B. 减少对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学习借鉴
C.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D.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出发点
7. (2025·惠州期末)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也是人类自我解放的伟大觉醒。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好比一部气势恢宏的交响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部交响乐的华彩乐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特色”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①理论特色: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当代中国实践
②时代特色:紧跟时代步伐、把准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关切
③民族特色:植根于中国大地,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④实践特色: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创伟大事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2025·石家庄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新时代的具体内涵是(   )
①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②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③中国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主导世界发展进程的时代
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2025·佛山期中)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班以“壮丽75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为主题召开班会,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走过的75年非凡历程,重温一个个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重要时刻。下列内容叙述正确且符合班会主题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
①确立了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②体现了党管理社会事务的行政水平 ③丰富了党的执政理论和治国思想 ④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2025·中山期末)习近平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
①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党和人民作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③被实践证明了的引领中国进步的康庄大道
④与世界携手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2025·郑州期末)党的二十大重申了两步走战略安排,就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   )
A.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B. 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3. (2025·济南期末)经济实力空前跃升,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预期寿命达78.6岁;森林覆盖率达24.0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60%;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②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 ④中国拓展了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2024·郑州期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下列体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是(   )
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②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③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④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2025·南昌检测)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材料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②能为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方向指引 ③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谁的根本问题 ④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与实践应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2025·郑州期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历史方位、理论涵义、实践要求、哲学意蕴和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
①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 (2025·济南期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制度建设是基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政治经济制度体系
②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
④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 (2025·南昌期末)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重温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江西、海南两省出版集团于2024年8月22日联合在南昌小平小道陈列馆举行长篇报告文学《小平小道》首发式。该活动的举办(   )
①旨在进一步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启迪年轻一代继续深化改革、勇往直前 ④能增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 (2025·长沙期末)2024年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历经7年建成开通。深中通道是继“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之后建成的又一大国工程。这些大国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大国工程的建设成功,离不开广大参与者的辛勤付出。这充分证明(   )
①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②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了科技自立自强 ③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 (2025·石家庄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一思想(   )
①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相统一 ②为解决当前问题提供了具体答案 ③成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响亮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应该有的样子,更是党的青年组织必须有的风貌。
“时代成就青年,青年当不负时代”。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