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道法学科2025秋九上道法读背提纲(读记版)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第一框 促进民族团结348考知识点1 民族大家庭180考1. 我国的民族概况。11考(1)民族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2)各民族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09考 易错点拨易错点拨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点拨: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图示助记关联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八下第五课(1)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各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3. 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宪法规定以及表现。7考(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2)表现 ①社会地位平等: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②法律地位平等: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情境助记情境助记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 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有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4. 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呼吁各族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我国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53考 关键词巧记(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3)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5)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关键词巧记最高利益+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神圣职责、光荣义务+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关联知识·维护国家利益八下第四课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原因及做法。(1)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2)做法: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知识点2 家和万事兴168考1. 我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12考(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2)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3)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2. 我国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举措及其成效。57考领域 国家举措 成效经济 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情境助记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社会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文化 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情境助记1 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情境助记2021年至2024年,中央财政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投入持续增加,累计投入294亿元,支持实施了特色产业发展等项目2.4万多个,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境助记1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通过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等,支持实施民族地区文物保护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知识拓展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99考(1)学习相关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2)在学校与各民族同学平等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增进友谊。(3)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4)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5)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积极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言献策,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贡献。第二框 维护祖国统一155考知识点1 反对分裂20考★1.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原因及做法。20考(1)原因:①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②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③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易错点拨(2)做法:①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③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 情境助记2易错点拨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没有关系。( )点拨: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情境助记2相关部门借助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活动契机,在社区、村镇广泛传播国家安全知识,提升民众国家安全意识,把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在实处。关联知识·维护国家安全的做法八上第九课(1)积极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①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关联知识·维护国家安全的做法八上第九课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②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比如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等。(2)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①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②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2. 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后果。(1)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2)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知识点2 “一国两制”135考★1.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地位。29考 关键词巧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1)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 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2)地位: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关键词巧记基本内容:祖国统一两制存+港澳台高度的自治权地位:重要制度+伟大创举2. “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3. 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意义。22考 情境助记(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2)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情境助记澳门回归后本地生产总值(GDP)由1999年的519亿元(澳门元,下同)增长到2023年的3795亿元,增长超过6倍,在发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澳门2024年GDP同比实际增长8.8%;1999年至2023年,澳门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6.9万美元。4. 如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18考(1)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2)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3)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4)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5.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要性以及有利条件。28考(1)必要性:①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②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有利条件:①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②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6.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国家应该怎么做?34考 易错点拨(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2)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3)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易错点拨(1)“一国两制”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点拨: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九二共识”。( )点拨: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7.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两岸同胞应该怎么做?3考 情境助记(1)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2)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情境助记第三十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2024海峡两岸青年活力嘉年华、2024年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邀请赛暨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文化节、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2024年暑期,两岸青年交流交往的热情持续高涨。8.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有何重要意义?1考有利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知识拓展为什么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提和基本保证?(1)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追求统一、反对分裂始终是全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早已深深融入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所决定的,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和势所决定的。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第一框 我们的梦想126考知识点1 民族复兴梦80考★1. 中国梦的重要性。26考(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易错点拨1(2)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本质)易错点拨1全面小康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点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 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8考(1)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2)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3)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3.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46考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易错点拨2易错点拨2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点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4. 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识点2 新时代 新征程46考1.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6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取得了哪些新的伟大成就?(1)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2)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何重要意义?8考 口诀巧记(1)对中华民族: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对科学社会主义: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对整个世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易错点拨1口诀巧记站起富强到飞跃,迎来复兴的前景;焕发生机新活力,举起伟大的旗帜;拓展发展的途径,贡献智慧和方案。易错点拨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标准模式。( )点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行动指南15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6.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及本质要求。(1)内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图片助记(2)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图片助记★7.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17考 易错点拨2两步走 时间 目标从2020年 到本世纪 中叶 第一步 从2020年到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漫画助记易错点拨2我国已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点拨: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漫画助记8.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应该怎么做?将继续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第二框 共圆中国梦172考知识点1 圆梦大舞台117考★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应怎么做?105考 关键词巧记1(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关键词巧记1中国共产党领导+“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2. 新时代需要奋斗的原因。12考①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②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③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知识点2 自信的中国人55考★1. 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来源。18考(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自信),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2. 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17考 关键词巧记2(1)对国家有认同。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情境助记1(2)对文化有底气。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情境助记2(3)对发展有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关键词巧记2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情境助记1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持续领跑全球,多家民意调查机构数据显示,多年来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蝉联全球第一。情境助记2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外持续“圈粉”,成为诸多外国人感受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中国非遗正以传统民俗、文创产品等不同形态成功“出海”,向全世界讲述着中国非遗的故事。★3. 成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青年,做自信中国人,为世界添光彩,你将如何作为?(怎样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20考①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②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道法学科2025秋九上道法读背提纲(自测版)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方针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 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呼吁各族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我国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 的宝贵传统。(3)我国各族人民始终 、 、 ,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5)各族人民只有铸牢 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3. 我国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举措及其成效。领域 国家举措 成效经济 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社会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文化 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4.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原因及做法。(1)原因:①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②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 。 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③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 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做法:①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③要树立 ,更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5.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地位。“ , ”,简称“一国两制”。(1)基本内容:在 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 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 。(2)地位: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6. 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意义。(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2)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7. 如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1)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 ”“ ”、高度自治的方针。(2)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3)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 ,落实“爱国者治港”“ ”原则,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4)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8.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要性以及有利条件。(1)必要性:①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②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 所在,是实现 的必然要求。(2)有利条件:①两岸同胞 、 ,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②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9.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国家应该怎么做?(1)坚持 原则。 (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2)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 。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3)必须坚持“ ”,坚决反对“台独”。10.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两岸同胞应该怎么做?(1)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2)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1. 中国梦的重要性。(1)实现 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 、人民幸福。(本质)2. 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②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③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3.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4.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 把我国建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应怎么做?(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必须走中国 ,弘扬中国 ,凝聚中国 。6. 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来源。(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自信),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7. 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1)对 有认同。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2)对 有底气。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3)对 有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8. 成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青年,做自信中国人,为世界添光彩,你将如何作为? (怎样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1)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2)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信、 自信、 自信、 自信。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1. (2)各民族共同繁荣 (3)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 (1)最高利益 (2)团结友爱 (3)同呼吸共命运 心连心 (5)中华民族共同体4. (1)重要基石 国泰民安 爱国主义精神 (2)总体国家安全观5.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1)祖国统一 社会主义 高度的自治权7. (1)港人治港 澳人治澳(3)全面管治权 爱国者治澳8. (1)根本利益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同根同源 同文同种9. (1)一个中国 (2)基本方针 (3)九二共识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1.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4. 本世纪中叶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5. (1)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2)道路 精神 力量6. (1)道路7. (1)国家 (2)文化 (3)发展8. (3)道路 理论 制度 文化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考点集训】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自测版)-统编版2025秋九上道法读背提纲 .docx 【核心考点集训】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读记版)-统编版2025秋九上道法读背提纲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