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月考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A B D D C C D B A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C D A B A A A C C材料解析题(1)化石 (2)元谋人遗址 (3)使用火(1)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2)干栏式建筑 半地穴式房屋(1)夏朝 —桀 ;商朝—纣西周/周; 分封制;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第一学期1/4月考历史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材料题。(共30分)(1)途径:_____________(3分)(2)遗址:_____________(3分)(3)技能:_____________(3分)22、(1)流域:_________ __________(2分)(2)房屋类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4分)23.(1)材料一:朝代:______→君主:_________材料二:朝代:_______→君主:_________(8分)(2)朝代:________ 制度: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3分)(3)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4分)(0)00000B32AB14ABD33AB015AB(c)D4A554D16A6665BD17D6A(B)D18888888ABD19(B)999999998@⊙D20D910A(o11ABD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4月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 共40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北京人 D. 蓝田人2.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下列原始居民中已经会使用火种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蓝田人 D. 郧县人3.2022年9月,考古学家在湖北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一具距今10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将之命名为“勋县人”3号,这是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据此考古发现可知( )勋县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B.该遗址是世界上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C.勋县人是欧亚内陆最早的古人类D.该遗址为探讨古人类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4.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想要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 )A. 神话传说 B. 学者推断 C. 史书记载D. 考古发掘5.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据此推断,北京人( )A.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懂得狩猎和采集C.已经会使用和保存火 D.学会农耕和纺织6.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有关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7.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 )A.等级秩序的确立B.社会组织的复杂C.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D.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8.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运用图中所示文物可研究( )河姆渡骨耜 河姆渡猪纹陶钵 半坡彩陶盆 河姆渡遗址稻谷A.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耕生活C.远古炎黄联盟 D.早期国家产生9.考古人员在距今四千多年的陶寺古城遗址中发现了以粟和黍为主的农作物、彩绘陶器等遗存。下列遗址中与陶寺古城遗址在这方面最相似的是(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C.牛河梁遗址 D.良渚古城遗址10.考古学家将类似于黄河中游地区仰韶遗址的遗址类型统称为仰韶文化,其在农业上以种粟为主,制陶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为著名。下列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的是( )。A.河姆渡遗址 B.良渚古城遗址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11.2024年6月2日,炎帝诞辰纪念日,在湖北随州举行了“炎帝神农大典”。追溯历史,与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 黄帝 B. 嫘祖C. 大禹D. 秦始皇12.哪两个部落结成的联盟逐渐成为华夏族?( )①炎帝部落②蚩尤部落③黄帝部落④尧部落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13.《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现象出现于( )A. 山顶洞人时期 B.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C. 黄帝、炎帝时期 D. 尧舜禹时期14.“明君兴政”,我国古代王朝第一位国王,大多数是贤明而有作为的人,夏商王朝第一位国王分别是( )A. 禹、汤 B. 启、汤 C. 禹、桀 D. 启、桀15.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河南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决议。那么,“殷墟”为我们研究中国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16.吕尚,又称姜尚,俗称姜子牙、姜太公。据记载,他在牧野之战中身先士卒,带领少数精锐率先冲杀,大破商军,为武王伐纣灭商立下大功。周朝建立后,他因功被册封在今山东北部一带,成为齐国的开创者。下列与上述材料所述内容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C.世袭制 D.礼乐制度17.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内容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③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 禹建立夏、武王伐纣 B.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C. 盘庚迁殷、平王迁都 D. 商汤灭夏、西周灭亡18.西周时期,周礼中对礼器“鼎”的使用规格有明确的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这种规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西周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 西周的礼乐制度健全D. 西周的青铜冶炼技术落后19.下面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某种社会现象,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已瓦解 B.争霸战争不断C.周王室地位下降 D.社会动荡不安20.《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料中的诸侯国中最先称霸的是( )。A. 秦穆公 B. 楚庄王 C. 齐桓公 D. 晋文公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考古学者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多件人工加工痕迹清楚的、粗糙的石器。材料二: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我国学者裴文中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后来,考古学者在此地又发现了5个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约10万件打制石器、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灰烬。材料三:北京人遗址从上至下的13层文化堆积中,共发现了5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的遗迹。……其中第4层的灰烬最厚,有的厚达6米。灰烬成堆分布,内含烧过的朴树籽、木炭、石块、烧过的鹿角和各种动物骨骼。(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了解古人类的主要途径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考古发掘,我国在云南发现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推断北京人掌握了哪一生存技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文化分期 主要遗址旧石器时代早期 云南元谋人、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山西匼河旧石器时代中期 山西许家窑、山西丁村、广东马坝、湖北长阳旧石器时代晚期 北京山顶洞人、山西峙峪、河北虎头梁(1)据材料一,指出旧石器时代我国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两条河的流域。材料二:(如图)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2和图3分别展示了哪种类型的房屋?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他是夏朝的一个君主,他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材料二 他在都城北边的沙丘养着各地进贡的珍禽异兽,又“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和后妃、大臣狂欢滥饮,嬉戏游乐。他还建立了巨大的粮仓,装满了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在都城南边,建造了高大的鹿台,堆集着无数从各地搜刮来的珍宝;施“炮烙之刑”,也就是以铜为柱,置于火上,让犯人在上面行走。材料三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个朝代的哪一个君主的生活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制度 该制度是什么?制度特点是?(3)请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写出材料三中A、B、C、D所代表的等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上四分之一月考历史答案.docx 四分之一月考历史答题卡.docx 月考历史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