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勤建学校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地理答案 2025.10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A 2.D 3. C 4.B 5.C 6.D
7.B 8.C 解析 第1题,2023年7月19—21日,第30届国际地理信息学大会在伦敦大学学院召开。由图2可知,b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d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结合图中地球公转方向,可知c位置为秋分日。7月19—21日处于夏至与秋分之间,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于b和c之间。第2题,读图1可知,①为春分日,②为夏至日,③为秋分日,④为冬至日,7月19—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②和③之间且向南运动。
9.A 10.A
11.C 12.D 解析 第11题,巴罗每年5月10日开始进入极昼期,北半球某地极昼期的中间日期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5月10日到6月22日为43天,故其极昼时长约为86天,C最接近。第12题,读图可知,巴罗位于70°N附近,6月21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巴罗正午太阳高度=90°-(70°-23.5°)=43.5°,正午日影朝正北;6月21日巴罗处于极昼期,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正北方向落下。
13.D 14.B
【解析】13.日晷仪晷针的影子随着太阳方位在天空中的变化而移动。北半球夏至日,日出东北,晷针影子朝向西南,然后随着太阳东升西落,晷针影子按顺时针方向移动,日落西北时,影子朝向东南。故本题ABC错,D正确。故选D。
14.由于晷针上端必须指向北极星方向,所以,在不同纬度安装日晷时,也必须调整晷盘与地面的夹角。由上海移至天津,纬度变高,为保持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下端延长线与地面的夹角变大,因此,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变小。B正确,ACD错。故选B。
15.B 16.D
【解析】15.2018年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赤道昼夜平分。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相比而言,乙地昼长为12小时,昼夜平分,所以乙地位于赤道,纬度最低。一般而言,地球上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所以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乙地,故选B。
16.读图可知,甲地昼长夜短,位于南半球;乙地昼夜平分,位于赤道;丙地出现极昼现象,位于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丁地昼短夜长,位于北半球。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所以甲地昼渐短,A错;乙地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B错;丙地不一定刚好位于南极圈上,若丙地位于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现象不会立即消失,C错;丁地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依然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D正确,故选D。
17.C
【解析】根据材料,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说明P点地方时为24(0)时,与Q点所在经线相差120度,即8小时,并根据自转方向,可计算出Q点的地方时应为16时,A错误;此时N点所在纬线圈昼夜不平分,所以此时N点不在赤道上,地方时不是6时,B错误;此时Q点地方时为16时,再过8小时,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即此时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重合,全球为同一日期,C正确;自西向东越过自然日期变更线,即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日期应该加一天,所以阴影部分日期时5日的话,非阴影部分应为6日,D错误。故选C。
D 19.A
20.C
20.E、M、N三地均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P地位于南极圈上,该日正好出现极昼现象;该日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F点位于较E点更高,日出的地方时更早,C错;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白天过渡到黑夜的为昏线,由黑夜过渡到白天的为晨线,所以弧PM为晨线,弧PN为昏线。C选项错误,故选C。
21.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第(1)题,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根据图示可知A、B、C三点中B点纬度最高,故其线速度最小。第(2)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E点刚好位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以E点的地方时为18时。第(3)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所以DC是晨线。根据图中180°经线的位置可判断C点的坐标为(0°,135°W),H点的坐标为(45°N,0°),所以C点位于H点的西南方向。第(4)题,A点位于180°的对应经线上,经度为0°。A点所在虚线为北回归线,A点纬度为23°26′N。第(5)题,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北半球昼长夜短。随着纬度增大,昼渐长,夜渐短,D点位于北极圈上,在三点中纬度最高,白昼最长且又在极昼区内,昼长为24小时。
答案:(1) B
(2)18 15
(3)DC 西南
(4)(23°26′N,0°) (5)D 24
22.【答案】(1)夏至日 (23°26’N,150°E) (2)BDCA
(3)4 16 4 (5)7/12
【解析】(1)左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A、B、D三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序为DBA;图中相邻经线经度差为30°,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增大,西经度数减小,由此可知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50°E,所以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26’N,150°E)。
(2)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减小。所以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BDCA。
(3)B为晨线与赤道交点,其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C所在经线位于B所在经线西侧,经度相差30°,地方时晚2小时,此时C的地方时为4点,C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所以C日出时间为4点,根据昼长=(12-日出时间)×2可知,其昼长为16小时。
(4)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50°E,其地方时为12时,地球上0点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之间的区域为“新的一天”,其余地区为“旧的一天”,所以此时180°地方时为14点,所以“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24,即为7/12。
23.(1)考察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北京时间6点时北京已经日出。而A地在北京以西,约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地方时应为凌晨3点左右,所以A地仍然处于黑夜。(2分)
(2)6月10日到6月22日,B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6月22日达一年中最大(2分);6月22日到7月10日,B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2分)
(3)此时新疆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2分);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2分);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2分)勤建学校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卷 2025.10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是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12~13题。
1.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 B.高原 C.山地 D.洼地或盆地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3~4题。
3.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4.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
5.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B点线速度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A点角速度大于B点
6.一条平直的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此河的位置和流向与图示相吻合的是(  )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23年7月19—21日,第30届国际地理信息学大会在伦敦大学学院召开。读图,完成7-8题。
图1
图2
7.会议召开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图2中的(  )
A.a和b之间 B.b和c之间
C.c和d之间 D.d和a之间
8.根据图1分析,会议召开期间,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情况是(  )
A.太阳直射点在①和②之间且向北运动
B.太阳直射点从③处向南运动
C.太阳直射点在②和③之间且向南运动
D.太阳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预计太空驻留6个月,2024年4月左右返回东风着陆场。据此完成7~8题。
9.点火发射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
A.10月26日3时14分
B.10月26日15时14分
C.10月25日3时14分
D.10月25日15时14分
10.点火发射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  )
A.大于1/2 B.小于1/2
C.等于1/3 D.小于1/3
巴罗位于阿拉斯加州,是北美大陆最北端的村镇,当地时间2023年6月21日太阳达到这一年内最高。下图为巴罗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巴罗每年5月10日开始进入极昼,其每年极昼期大约有(  )
A.28天 B.56天
C.84天 D.128天
12.2023年6月21日,巴罗(   )
A.正午太阳高度约为3.5°
B.正午日影朝正南
C.太阳从正西方向落下
D.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14.若图示日晷仪由上海移至天津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按日期做调整
下图为2018年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的昼长长短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该日过后,四地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A.甲地昼长夜短,昼渐长 B.乙地的昼长逐渐增长
C.丙地极昼现象立即消失 D.丁地昼短夜长,夜渐短
17.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下题。
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Q点的地方时为17∶00
B.N点的地方时为6∶00
C.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D.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19.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 B.回归线度数变大
C.极圈度数变小 D.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下图为某半球的俯视图,画斜线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关于图中各地的描述错误的是( )
A.E、M、N三地全年昼夜等长 B.P地该日出现了极昼现象
C.E、F两地日出地方时相同 D.弧PM为晨线,弧PN为昏线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21.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三点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
(2)此时E点地方时是______时。
(3)图中晨昏线EDC中晨线是_______。C点位于H点的_______方向。
(4)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
(5)此时A、B、D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昼长是________小时。
22.读下面左图和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左图中所示的节气为北半球的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
(2)左图中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____。
(3)左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昼长为____小时,日出地方时为____点。
(4)左图所示时刻,日期属于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范围____。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4年6月10日至7月10日,北京市某学校的学生到我国新疆A、B两地(如下图)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地理考察活动。
(1)某日,同学们在A地与家乡亲友视频时发现北京已经天亮,而A地仍然处于黑夜,此时挂钟显示北京时间6点。试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2分)
(2)简述考察期间B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4分)
(3)同学们考察发现新疆此时太阳辐射较强,请从天气状况和地球运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