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勤建学校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政治试卷 2025.10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问题,经常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好忽略物体的次要特征,从而抽象出一个理想模型。如“质点”这个理想模型保留了实际物体的质量和存在的位置,却忽略了物体的本身大小和形状,体现了辩证法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坚持重点论”的原理。物理学的这种研究方法说明了( )
①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科学之科学
④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C.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3.伴随卡塔尔世界杯的火热进行,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如图)也火出了圈。“拉伊卜”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技艺高超的球员,其设计灵感来自卡塔尔人的传统服饰,它鼓励人们相信自己,也寓意着它将带领所有人享受足球的快乐。由此可知( )
①意识反映外部事物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②意识的内容根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实践
③艺术家创作的“拉伊卜”的内容具有主观性
④吉祥物“拉伊卜”是创造者对现实的直观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湖北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在此迎来送往,触景生情,留下了大量广为流传的送别诗篇,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等。这表明( )
①意识的内容可还原社会生活②意识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情感需求
③意识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④意识的形式可以由人们主动创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巴西地质调查局在里约热内卢附近海底打捞出一些岩石样品,其中的一些花岗岩样品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他们认为这些岩石有可能是大约1亿年前非洲和南美大陆逐渐分开漂移时沉没在海底的古老大陆的残骸。上述材料说明(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③人们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能正确认识世界 ④人的意识不仅能认识现在而且能追溯过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疫情在欧美的蔓延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生产生活。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疫情的蔓延与人的活动没有直接联系
④联系具有条件性,应注意具体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见微知著”是中医诊断的原则之一,即通过观察局部的微小变化,测知整体的、明显的病变,提出诊治方案,以治未得之病。中医的诊断原则主要佐证了( )
①把握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功能
③人类可以通过克服事物发展的不利条件做到防患于未然
④统筹全局利于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取得理想效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下边漫画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
①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发展
②要坚持久久为功,重视量变的作用
③要进行科学规划,隔断不利的联系
④要重视实践,促成矛盾双方的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长三角一体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长远发展战略,决不是一日之功,因此,要有历史耐心,要谋划长远。这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质变以数量增减为必要前提
②质变以统一物解体为呈现状态
③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④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一个国土面积广袤、人口规模巨大、地区差异悬殊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因此,“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新征程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材料表明( )
A.量变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11.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核心要义不是“内外”,而是“循环”,只有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才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把握分析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谋求整体发展
②重视整体功能对部分功能发挥的制约作用
③注重部分的有序性也能够引起整体功能最优化
④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挑起俄乌冲突,又采取非常极端的手段对俄罗斯进行多达七轮的制裁,持续向乌克兰输送杀伤力越来越大的武器,妄图通过乌克兰战争削弱俄罗斯,但战争和制裁反噬西方国家、美国等国家出现了数十年来未见的高通货膨胀,并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上述后果讽刺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 )
①否定一切、一厢情愿的想入非非
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愚蠢做法
③不讲分寸、过犹不及的唯心主义
④臆造联系、反受其害的可悲下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 )
A.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C.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D.辩证否定只是对新事物的肯定
14.中国将5G放在国家战略高度,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加大5G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开放与合作,与各国建立合作机制,支持中外企业联合承担重大专项科研项目。我国在5G技术研发中做到了( )
①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抓主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方面
③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同一性
④坚持在事物的共性中把握事物的个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推动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安居乐业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从深化开放合作,到共建“一带一路”,再到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总钥匙,推动各国携手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饮茶有益于健康,但“饮茗不与四时同”。一般认为:春饮花茶长精神,夏饮绿茶身清凉,秋饮青茶可润燥,冬饮红茶暖心甜。上述茶文化中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 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52分)。
17. 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2025年9月3日,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庆典。
“9·3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焕新,有人认为使“突然爆发”,其实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中国军工发展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现在已经是第14个五年计划了,从未中断。863计划主攻生物、航天、信息、激光以及自动化和能源新材料技术;973计划加强基础科学研究;2006年提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主攻大型飞机、高速铁路、北斗导航、核电等;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2016年还推出了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面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深空探测、脑科学等前沿领域。站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历史节点回望,钢铁洪流的背后是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沿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砥砺前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1)有人说,弘扬抗战精神,是翻历史的旧账、复制仇恨。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批驳。(10分)
(2)用事物发展状态的知识,结合材料三,描述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8分)
18. 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状况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着力打通国内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国内超大市场优势,把扩大内需作为关键发展基点,把疫情和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指在基于国内市场的同时,同时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知识,提炼我国新发展格局体现的哲学智慧。(12分)
材料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语言也开始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语言结构简练、形象传神,使人们的日常交流语言越来越丰富。网络语言的形成方式是多样的,如文字的谐音和转义、汉字的符号化等,这使得文字使用变得随意化,不利于语言的教学。网络语言求快不求质的表达,有时候让人难以理解。网络语言的粗俗化使现代汉语失去语言的美感,违背了语言的发展规律。
材料二 每天都会有许多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网络文化信息资源通过不同的渠道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健康的信息不少,不良的信息也很多,对此我们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有人说:“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也有人说:“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网络语言使用与发展的认识。(12分)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二中两种观点的合理性。(10分)
答案第1页,共2页《勤建学校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B D C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C B B C
1.B
【详解】②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总和;哲学不一定是正确的,而不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也不是科学之科学,故②③错误。
①④: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问题,经常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好忽略物体的次要特征,从而抽象出一个理想模型,体现了辩证法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坚持重点论”的原理,说明了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故①④正确。
故本题选B。
2.C
【详解】“没有景物,何来感情”,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没有感情,何来景物”,强调的是意识决定物质。
A:材料体现的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源的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A不选。
BCD:材料体现的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源的问题,没有讨论二者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BD不选,C入选。
故本题选C。
3.A
【详解】①②:意识根源于实践,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故①②正确。
③: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故③错误。
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是创造者对现实的能动反映,而非直观反映,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A。
4.D
【详解】①: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因此,意识的内容并不能还原社会生活,①错误。
②:人的情感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需求。因此,意识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人的情感需求,②错误。
③:湖北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是通过社会历史体现出来,说明了意识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③正确。
④:人们通过对湖北武汉的历史的认识,触景生情,留下了大量广为流传的送别诗篇,说明了意识的形式可以由人们主动创造,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B
【详解】①:大陆漂移,陆地成为海洋,说明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没有强调人们改造世界,②不符合题意。
③: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得到的认识不一定就是正确的,③错误。
④:专家通过研究打捞出来的岩石,推断出大约1亿年前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明了“人的意识不仅能认识现在而且能追溯过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D
【详解】①:联系是普遍的,但并不是所有联系都是因果联系,①错误。
②④:“疫情在欧美的蔓延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同时也说明联系具有条件性,应注意具体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②④符合题意。
③:材料中涉及的各种“不利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因此说“疫情的蔓延与人的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说法是错误的,③排除。
故本题选D。
7.C
【详解】①:把握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解决问题,但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①排除。
②③:材料中“通过观察局部的微小变化,测知整体的、明显的病变,提出诊治方案,以治未得之病”,这体现了部分会影响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人类通过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克服事物发展的不利条件做到防患于未然,②③正确。
④:该选项强调的是统筹全局,材料中强调的是部分的作用,④排除。
故本题选C。
8.B
【详解】①④:漫画强调的是梦想要及时“孵化”,由鸡蛋变为生命,强调的是质变,这启示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推动事物发展,重视实践,促成矛盾双方的转化,故①④正确。
②:“久久为功”强调的是量变,而漫画中“及时孵化”强调的是质变,故②不选。
③:漫画未涉及科学规划,而且联系是客观的,“隔断不利的联系”的说法错误,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9.D
【详解】①: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况,一是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会引起质变,另一种是总量不变,但排列结构和次序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故①不选。
②: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都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同时该说法不合题意,故②不选。
③:决不是一日之功,这体现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故③入选。
④:要有历史耐心,要谋划长远,这体现了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注重量的积累,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故④入选。
故本题选D。
10.C
【详解】A:材料强调现代化进程的艰巨性和伟大,没有体现要重视量的积累,A不符合题意。
B:材料不涉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不符合题意。
C:现代化是最难的,强调道路的曲折性,新征程前途光明强调道路是光明的,C符合题意。
D:材料不仅强调前途的光明,也强调了道路的曲折,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B
【详解】①③:打通各个环节,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表明要把握分析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谋求整体发展,注重部分的有序性也能够引起整体功能最优化,①③符合题意。
②:整体功能对部分功能不一定起制约作用,当整体注重内部结构优化时,部分功能会被充分释放,同时材料强调的是部分对整体的影响,②说法错误。
④:只有各部分有序组成有机整体时,整体功能才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2.D
【详解】②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挑起俄乌冲突,妄图通过乌克兰战争削弱俄罗斯,但战争和制裁反噬西方国家、美国等国家出现了数十年来未见的高通货膨胀,并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没有意识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讽刺了他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愚蠢做法,臆造联系、反受其害的可悲下场,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讽刺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没有意识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涉及否定一切、一厢情愿的想入非非,①不符合题意。
③:不讲分寸、过犹不及强调要坚持适度原则,不是唯心主义,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3.C
【详解】A: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A说法错误。
B: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B说法错误。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是我们要选择他人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人的缺点,则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缺点,若有,就要加以改正。这表明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C符合题意。
D: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辩证否定不只是肯定新事物,D说法不准确。
故本题选C。
14.B
【详解】①③:依据题意,“加大5G关键技术研发力度”,说明我国在5G技术研发中做到了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加强开放与合作,与各国建立合作机制,支持中外企业联合承担重大专项科研项目”,说明我国在5G技术研发中做到了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同一性,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的是抓主要矛盾,未体现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②排除。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应该是坚持在事物的个性中把握事物的共性,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5.B
【详解】①④:推动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安居乐业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表明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习近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总钥匙,推动各国携手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体现了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未涉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讲述的是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而未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6.C
【详解】AB:材料强调矛盾的特殊性,而没有涉及矛盾双方的转化,也没有涉及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AB不合题意。
C:“春饮花茶长精神,夏饮绿茶身清凉,秋饮青茶可润燥,冬饮红茶暖心甜。”是说不同季节饮用不同的茶有益健康,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C符合题意。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不能相互转化,D错误。
故本题选C。
17.(1)①意识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2分),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分),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2分)。②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激励中国人民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③认为弘扬抗战精神是翻历史的旧账、复制仇恨,否认了抗战精神对抗战胜利的伟大作用,必须坚决消除这种错误意识的影响。(评价2分)
(2)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分),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2分)。②中国军工发展迄今已经历14个五年计划,“9·3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焕新,是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长期积累的结果;武器装备取得的成就为未来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2分)
①联系是普遍的(2分)。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1分)
②联系是客观的(2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把疫情和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降到最低。(1分)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2分)、条件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可以着力打通国内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1分)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在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前提下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3分)
19.(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语言的使用与发展,(2分)既要看到网络语言结构简练、形象传神的优点,又不能忽视网络语言带来的消极影响。(2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2分),对于什么情况适合使用网络语言,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2分)
③网络语言的使用与发展需要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抓住主流,也不能忽视支流。(2分)我们在推动网络语言创新发展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其消极影响。(材料2分)
(2)第一种观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3分)人们面对各种文化信息可以有目的地加以选择,对不良信息自觉抵制。所以,“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具有一定合理性。(2分)
第二种观点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分)对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各种文化信息,我们应承认其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也具有一定合理性。(2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