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孔镇镇张桥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孔镇镇张桥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16分)
1.文献检索小组收集了以下材料,向大家介绍国庆节的来源、意义。
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翘首而望,共同期待国庆盛典。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现场观众屏息敛声,神情庄严肃穆。与此同时,54尊礼炮发出28响,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斗争、锐不可dāng的28年光辉历程。随后,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庆典现场的人们心潮澎湃,以liáo亮的歌声深情祝福祖国。
按照出现顺序,请你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汉字的书写做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qiào bǐng 挡 嘹 B.qiáo bǐng 当 缭
C.qiáo bǐng 当 嘹 D.qiào píng 挡 缭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秋日里,来趵突泉欣赏菊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公园外的车辆摩肩接踵。
B.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C.他的事迹在学校里早被传得家喻户晓了。
D.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3.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二十四节气是发达的农耕文明、先进的农学思想的结晶。②虽然我们现在有许多关于气候、农业的科学知识,但二十四节气从未过时。③它不仅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每一个节气都反映了动物、植物、天气……的周期性变化。人们可以根据这些自然现象安排农事。④自古以来人们将天地万物纳入节气的框架,丰富了节气的内涵。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B.守岁、竞舟、赏月、登高习俗,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C.《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
D.《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作品。
二、名著阅读
5.名著阅读(4分)
封面之所以称“面”,是因为封面就像是一本书的脸面。封面设计,呈现着一本书的主要内容,体现着一本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展示着一本书的风格和气质。《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有以下三个版本的封面,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7分)
6.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表达志向 王绩用“相顾无相识,① ”(《野望》)表达了避世隐居的志向;李贺用“② ,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表达了忠君报国的志向。
勾勒画面 王维用“③ ,④ ”(《使至塞上》)勾勒出一幅雄浑开阔的画面,描绘了边塞奇异壮丽的景色。“乱花渐欲迷人眼,⑤ ”(《钱塘湖春行》)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生机勃发的春日美景。
寄托情思 李白用“⑥ ,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表达了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崔颢用“⑦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抒发登临名胜时的怀古思乡之情。
四、诗歌鉴赏
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下面小题。(12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诗歌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了远渡的 和 。颔联描绘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炼字精妙,“ ”字表现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 ”字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诗人的广阔胸襟。
8.颈联以静观的角度,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9.下列诗句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五、文言文阅读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山水东南流,名为紫溪,中道夹水,有紫色磐石,石长百余丈,望之如朝霞。又名此水为赤濑,盖以倒影在水故也。紫溪又东南流,径白石山之阴。山甚峻极,北临紫溪。又东南连山夹水,两峰交峙,反项对石,往往相捍。十余里中,积石磊砢①,相挟而上,涧下白沙细石,状若霜雪。
……
县滨浙江,又东合浦阳江,江水导源乌伤县,东径诸暨县,与泄溪合。溪广数丈中道有两高山夹溪造云壁立,凡有五泄。下泄悬三十余丈,广十丈,中三泄不可得至,登山远望,乃得见之。悬百余丈,水势高急,声震水外。上泄悬二百余丈,望若云垂,此是瀑布,土人号为泄也。
(节选自《水经注·卷四十》)
注释:①积石磊砢:堆积着许多大石头。
10.解释加点文言字词。(3分)
文言字词 解决方法 释义
属引凄异 课内积累
凡有五泄 联系上下文
乃得见之 查阅字典①于是,就;②才。
11.用“/”给文中画横线处句子断句(限断二处)(4分)
溪广数丈中道有两高山夹溪造云壁立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十余里中,积石磊砢,相挟而上,涧下白沙细石,状若霜雪。
13.同样是写山水,【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2023年贵州“村超”横空出世,火速出圈并连续三届保持红火。最近,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苏超”的首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再次刷屏网络,引发全民广泛关注。
②从“村超”到“苏超”,两大现象级足球赛事爆火的关键是因其根植于民心,成为人民的节日,最大程度激活和延续了一项赛事的生命力。唯有将体育赛事办到民众身边,让它成为家门口的荣耀,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百姓才会真正投入其中,享受嘉年华般的狂欢与归属。
③当本地乡亲都为赛事上心上头,当城市居民都涌入球场为家乡呐喊,当沉寂在人们心中的荣誉感都生根发芽,这样的赛事就有了最深厚的土壤,最炽热的情感。这样的群众体育、人民体育,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④从“追球”到“追求”的这份热爱,源于对“假赌黑”的厌恶,对“真善美”的追求。你可以不喜欢足球,但可以喜欢身边的其他赛事,就像端午节期间龙舟赛场边的气氛组,那份纯粹、真实的快乐,是出自由衷的喜爱。
(摘编自新华网——《从“村超”到“苏超”,从“追球”到“追求”》)
【材料二】
①近期,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爆出圈,无论是不是足球爱好者,都有看不完的热闹。在多场赛事火热集结,精心打造一场场足球盛宴的同时,苏州也为广大球迷准备了专属文旅福利。
②在6月至9月的9个比赛时间段里,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州主场)、2025中甲联赛(苏州东吴主场)客场城市来苏市民凭身份证,可在超过40家景区免费游玩。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州主场)、2025中甲联赛(苏州东吴主场)和抖音足球嘉年华苏州站比赛所有购票观赛的球迷,可持观赛票根,免费游玩主场城市的相应景区。
(摘自《苏州日报》2025.6.10《这个夏天,跟着“苏超”游苏州》)
【材料三】
“苏超”火了,其他地方可以“抄作业”吗?
“苏超”火了,原因何在?能否复制?
①江苏省2024年GDP总量达到了13.7万亿元,省内13个地级市各有所长且发展较为均衡,有“十三太保”的戏称。
②这是一场全民狂欢。除少量职业球员外,教师、快递员、学生等业余爱好者参与其中,不少人白天上班、晚上训练、周末参赛,群众属性“拉满”。
③政府牵头搭台,打造百姓身边的联赛。政府与铁路部门沟通,开通了“苏超”球迷高铁专列,直通赛事现场;公交集团开设观赛接驳专线,球迷直达奥体中心体育场;吃住行等方面,主队城市各显神通,花式“宠粉”。
④过去的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很多球队不太注重品牌和文化建设,与城市和球迷联系不够紧密,足球根系自然难以健康生长。
⑤“苏超”的出现,提供了破题新思路:将赛事下沉,丰富比赛体验感,进而引发球迷与球队的情感共鸣。
⑥“苏超”不仅是一个足球联赛,而且是通过“一城一主场”的设计,让每一座城市都有机会借赛事平台展示其独特魅力。徐州队身着楚汉战甲元素的球衣,苏州队的缂丝工艺奖杯,无锡队的《二泉映月》灯光秀……这些文化元素的加入,让“苏超”成为展示城市风采的舞台。“苏超”出圈,也引来其他省份围观、取经,但答案恐怕不能一抄了之。毕竟,每个省份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无论是足球基础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场地、地域文化等,都需要因地制宜,走出不同特色的省域足球发展之路。
⑦未来,赛事若想健康发展,还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更强的商业化运作。省域足球赛事作为中国足球金字塔的基石,仍面临着提升赛事商业价值和市场吸引力的长期挑战。
⑧“苏超”仍在探索中前行,其他省份“抄作业”显然不能简单复制,后来者更该思考和借鉴其中蕴含的普遍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发展新模式。
⑨对中国足球而言,一个“苏超”还远远不够。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5.6.19)
14.结合【材料一】,概括“村超”“苏超”火爆出圈的原因。(3分)
15.“苏超”火了,其他地方可以“抄作业”吗?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就怎样“抄”好“‘体育+’发展”这个“作业”,给其他地方提出三点建议。(4分)
1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2023年横空出世的“村超”“苏超”,火速出圈并连续三届保持红火,多次刷屏网络。
B.只要持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州主场)、2025中甲联赛(苏州东吴主场)和抖音足球嘉年华苏州站比赛所有购票观赛的球迷,可持观赛票根,免费游玩江苏省的所有景区。
C.被网友戏称为“十三太保”的江苏省GDP总量达到了13.7万亿元,省内13个地级市各有所长且发展较为均衡。
D.“苏超”通过“一城一主场”的设计,让每一座城市都有机会借赛事平台展示其独特魅力。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外婆的身影
①外婆坐在灶间矮矮的凳子上,往灶膛里送稻草,我的背挨着她的背,两只小手玩着火柴盒里的蚕,或反反复复翻看一本小人书。外婆冲着灶膛的脸,烤得通红,额头挂满了汗珠。她手里的蒲扇总是伸到背后,不停地给我扇风。那时雷州半岛的乡镇,柴火多是干稻草,家家户户冒出的炊烟,散发着潮湿而温存的霉味。
②外婆家的庭院不大,铺着的红砖早就变成青灰色,缝隙里长着毛茸茸的绿苔,外婆天天用笤帚扫。靠近排水口的那一面墙,绿苔从墙脚一直爬到了墙顶,像是被外婆从地面赶到了那里。
③外婆早就驼背了,看上去显得更加矮小。她天没亮就开始忙,一直忙到天黑,忙得连直起腰的工夫都没有,我总觉得这造成了她的驼背,然而她走得飞快,摆动的双手就像划起来的小船桨。她在庭院里走,在小巷里走,在街市里走,像一团被风吹动的影子,轻盈地飘来飘去,永远停不下来,只有到了晚上,饭桌收拾干净了,灶台收拾干净了,一家人的衣服洗好晾起来了,外婆才在院子里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坐下来前,她从水缸里舀上一盆水,在脸上打上肥皂,使劲地洗去一天的汗渍和尘埃。她的双眼在满脸的肥皂泡沫里张开着,好像还在惦记着什么。忙碌一天后坐在院子里跟我母亲聊天,是外婆最惬意的时刻。外婆没说几句话,就打起瞌睡,一小会儿又清醒了,问:“说到哪儿啦?”这场景舒适,慵懒。三代人想到哪儿聊到哪儿,前言不搭后语;闪烁的星星、不知不觉移动着的月亮,像稔熟的邻居,像永不更换的舞台布景,陪着我们打发时间;外公割回来的青草里,昆虫唧唧地欢叫;拴在小厢房里的小牛犊,反刍的咀嚼声循环往复,让人昏昏欲睡。
④外婆掌管着这个大家庭,一切都装在她脑袋里。外婆不识字,不会记流水账,一个家庭全部的收入和支出,想象不出她是怎么管的。女人管钱,是当地习俗。外公挣的钱,回家就扔到饭桌上,一分都不留,出远门需要用钱,跟外婆要就是了。外公欠了谁多少钱,告诉外婆,外婆也不多问一句,马上还给人家。大小节日目不暇接,需要什么外婆总是备好;亲戚邻居中谁有红白喜事,外婆都心里有数。
⑤外婆对外公年迈的父亲——她的公公,很是孝顺,像供奉着一尊神仙。外公还有个弟弟,兄弟俩轮流接老父亲到自己家,一个月一换。这是给俩媳妇出的试题。老人家已经走不动了,每次轮换都是外公兄弟俩抬着。老人家一团白花花的胡子,像变魔术似的从鼻孔呼出来,颇有飞瀑直下的气势。没有晚辈的孝顺,老寿星哪来的怡然自得和气定神闲?伺候老寿星,外婆树立了标杆,家人外人都这么说。外婆总是买最新鲜最肥美的鲜鱼,清水煮熟,配上软米饭、切碎的嫩菜心、香浓的鱼露,摆放到老寿星面前的小饭桌上。米粒和碎鱼渣会落在他亮晶晶的长胡子上,守在一旁的外婆用毛巾轻轻擦掉。老寿星笑眯眯的,真像年画里的千年老寿星。
⑥外婆总是把这个大家庭收拾得井然有序。天一亮,她就把鸡笼里的鸡放出来,然后打开门楼的大门,阳光像水一样泼进院子。外婆驼着背的身子,被金色的阳光包裹着。飞舞的灰尘在晨光里像一片金色的细雨,纷纷扬扬,把外婆的背影衬托得那么宁静、安详。公鸡“咯哒咯哒”地叫着,带着母鸡和小鸡走出宅院。黄昏时,外婆到巷口,“咕咕”地叫几下,撒下一把米,她的鸡就一下子回到了她身边。外婆的舞台就是这个小小的宅院,______。儿子该娶媳妇了,她准备体面的礼金,布置好婚床,操持好婚宴。三个女儿一个个出嫁了,她一视同仁准备好像模像样的嫁妆。嫁出去的女儿们,憋屈时会回来跟她哭诉,她陪着掉眼泪,然后用一席暖心的话宽慰女儿,给女儿找到回婆家的妥帖的理由,准备婆婆喜欢的礼物。宅院里的故事平平淡淡,日出日落,年复一年,日子就像小镇坡地下的小溪,清澈,平静,缓慢,悠长,永不会干枯。
⑦每年入冬后,外婆都要准备过年的年糕。门楼间有舂米的石臼,外婆叫来我母亲帮忙。母亲拉着挂在屋顶的绳子,踩着石臼翘板的一头,反复撞击石臼里泡好的糯米。“咚咚”的舂米声,填满了宅院。外婆驼着背,几乎趴在石臼边,木杵升起的每一个瞬间,她的手就灵巧地翻动一下石臼里的糯米,天衣无缝。外婆这个动作,一做就是半天。她的身影好像融化在这个场景之中。
⑧宅院里劳作的声响、雨声、风声,轻重缓急,若隐若现,一年四季各不相同,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在熟悉的声响里,外婆的身影逐渐变得更矮,更小,动作也更缓慢。最后,不知是外婆带走了这些声响,还是这些声响带走了外婆。
⑨我在离家乡很远的北京工作。外婆快不行时,叮嘱我母亲不要告诉我,不要让我为了送她来回跑。外婆到了这个时候还念叨着,这孩子从小身体就不好,常肚子疼得满地打滚,不知现在还疼不疼。之前每次回老家见到外婆,她也都会问我肚子还疼不疼。问这话时,外婆慈祥的目光像水一样柔软,落在我的眼睛上,也落在我的心坎里。
17.选文回忆了关于外婆的哪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括。(6分)
1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她在庭院里走,在小巷里走,在街市里走,像一团被风吹动的影子,轻盈地飘来飘去,永远停不下来。
19.请结合上下文,在第⑥段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4分)
20.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
21.结合文中的句子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3分)
七、作文
2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习作。(60分)
有小暑一定有大暑,有小寒一定有大寒,但是有小满却没有大满。因为大满不符合古人的智慧。小满的这一天,雨水开始增多,江河渐满,麦穗开始饱满但还未完全饱满,所以小满这种状态特别好。小满代表了一种人生态度,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但并不要求一定要十全十美。所以从这个角度,小满其实是一年中最好的一个节气。正所谓“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请以《我的小满》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