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可回2025年高一政治10月考考前演练尚答题卡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贴条形码区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留痕迹。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正确填涂■缺考标记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I[A][B][C][D]5[A][B][C][D]9[A][B][C][D]13[A][B][C][D]2[A][B][C][D]6[A][B][C][D]10[A][B][C][D]14[A][B][C][D]3[A][B][C][D]T[A][B][C][D]11[A][B][C][D]15[A][B][C][D]4[A][B][C][D]8[A][B][C][D]12[A][B][C][D]16[A][B][C][D]二、非选题(5大题,共52分)17(8分)18(10分)ㄖ囚■■■ 19.(10分)20(8分)121(1)(10分)1(2)(6分)■囚■囚■■ 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可口2025年高一政治10月考考前演练茴答题卡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贴条形码区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留痕迹。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正确填涂■缺考标记□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20.(8分)1■ㄖ■■a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高一政治10月考考前演练参考答案1、【答案】C【详解】①: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故①错误。②:马克思认为,社会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矛盾和对抗中发展起来的,“生产建立在阶级的对抗上”表明生产关系状况制约生产发展,故②正确。③:直接劳动是劳动者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创造价值的劳动形式,而积累劳动是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积累的劳动”与“直接的劳动”的对抗意味着阶级的对立,故③正确。④:“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唯一动力,故④错误。2.【答案】B【详解】①:古诗一反映的是奴隶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①不符合题意。②:古诗二描写了农家希望丰收的焦灼如焚,但官家收租的追不及待、统治者的不恤民情的种种事实,反映的是封建社会,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主剥削农民的基础,②符合题意。③:古诗一生动曲折地展现出酷吏的凶狠以及奴隶生活的的艰辛凄惨,反映的是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③符合题意。④:封建地主占有农民的绝大部分劳动成果,④说法错误。3、【答案】B【详解】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手段是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罢工只是工人阶级争取权益的一种斗争形式,并非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①错误。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这是罢工等社会矛盾的总根源,②正确。③: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根源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因此不是罢工的总根源,③错误。④: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罢工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争取权益,但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④正确。故本题选B。4、【答案】B【详解】①④:照片中显示出的信息:失业者们饱受饥寒之苦,而农场主们却将一桶桶牛奶直接倒掉,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体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①④说法正确。②:一个社会形态代替另外一个社会形态,究竞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其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该选项中是历史的倒退说法错误。②排除。③:《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该选项与材料无关,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5、【答案】B【详解】①④:《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①④符合题意。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②说法错误。③:《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6.【答案】D【详解】①:傅立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人人劳动,男女平等。他希望有富翁出资帮助他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结果等了十年,也没有一个富翁支持他。这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①错误。②:傅立叶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广大民众的疾苦有深刻的了解,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日益显现出的矛盾而产生的,②正确。③: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③排除。④:傅立叶希望有富翁出资帮助他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结果等了十年,也没有一个富翁支持他。这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和力量,④正确。7.【答案】A【详解】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其中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①正确。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当代彰显,②正确。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③排除。④:巴黎公社运动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失败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④排除。故本题选A。8.【答案】D 【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错误。②: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②错误。③:“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③正确。④:“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这表明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④正确。9、【答案】D【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①错误。②④: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给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②④正确。③: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错误。故本题选D。10.【答案】A【详解】①②:材料表明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守正创新,①②正确。③: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③错误。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错误。11.【答案】D 【详解】③: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使其肩负起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成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③正确。④: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因此成立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④正确。①: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2019年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排除。②:2002年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而不是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②排除。故本题选D。12.【答案】D 【详解】①:题干主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坚持和发展的结果,以及它是适应中国和时代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着重体现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这一内容,①排除。②:题干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始终坚持、接续发展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正确。③:题干重点在于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没有提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的拓展,③排除。④:题干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应中国和时代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④正确。故本题选D。13.【答案】A【详解】①③:从“第二次结合”到吹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号角,再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接续探索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我们要继续坚定自信自立,在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走自己的路,保持政治自觉,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坚定道路自信,①③入选。②:我们要从客观历史条件出发,而不能超越历史条件,②不选。④: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够被消除,④不选。故本题选A。14.【答案】B【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束了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统治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①正确。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而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③错误。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④正确。故本题选B。15、【答案】D【详解】①: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但毛泽东思想并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①错误。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②错误。③④: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6、【答案】B【详解】①:我国载人航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充分彰显了坚定制度自信,①符合题意。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属于坚定理论自信,而不是文化自信,②表述错误。③:我国载人航天的成就彰显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实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这体现出坚定道路自信,③符合题意。④:中国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属于坚定文化自信,而不是理论自信,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17、【答案】①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会采取一些措施调整生产关系(可替代为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当今资本主义还没有灭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分)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与难以治愈,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5分)18、【答案】条件: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1分)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1分)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2分)原因: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3分)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3分)19、【答案】①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战略,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3分)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2分)③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3分)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极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样式范本”,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3分)20.【答案】①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2分)②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3分)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分)【答案】(1)①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分)②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体育领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2分)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举国上下一条心。(2分)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巴黎奥运会比赛中始终坚持中华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相结合,充分弘扬中国精神。(2分)(2)参考示例: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以青春之我投身强国建设。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担当时代责任,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要锤炼品德修为,汲取榜样力量,勇于砥砺奋斗,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6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切合主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高一政治10月考考前演练(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必修1第1-3课)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5.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文明一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原始社会氏族制度形成时期②“生产建立在阶级的对抗上”表明生产关系状况制约生产发展③“积累的劳动”与“直接的劳动”的对抗意味着阶级的对立④“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只有阶级斗争才能推动社会发展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休味这两首诗的不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古诗一: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诗经·东方未明》古诗二: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唐·聂夷中《田家》①古诗一说明农奴在封建主强制下劳动,没有人身自由②古诗二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主剥削农民的基础③古诗一说明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④古诗二说明农民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地主占有和支配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为反对马斯克所领导的政府效率部门将邮政私有化,美国邮递员协会包含美国邮政工人于2025年3月23号举行罢工行动。全美50个州都将设立罢工集会地点,各地邮政枢纽也出现不同规模的示威活动。关于罢工,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罢工已成为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②罢工的总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③罢工的总根源在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④罢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同学们在学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关内容时,看到了如下的一张照片:失业者们饱受饥寒之苦,而农场主们却将一桶桶牛奶直接倒掉。同学们对下列这张照片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会出现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②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社会,是历史的倒退③说明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④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年1月11日,革命文物收藏家王金昌对外展示了其最新收藏的102册《共产党宣言》珍本,有关专家认为这批文物稀缺且珍贵。《共产党宣言》如闪电,如路标,如烛光,为我国在黑暗中探索的先驱们带来了温暖与希望、勇气和力量……《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在于( )①其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③阐明了建立资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傅立叶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广大民众的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人人劳动,男女平等。他希望有富翁出资帮助他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结果等了十年,也没有一个富翁支持他。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 )①没有从理性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是伴随着资本主义日益显现出的矛盾而产生的③揭示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④没有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和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强调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正确的是( )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当代彰显③《共产党宣言》系统论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④巴黎公社运动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2024·江西.高考真题)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②发展生产力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④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移到城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②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③成为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0.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关于改革,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②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③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④改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特区成立45年来,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不断续写“春天的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成立深圳经济特区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③建设先行示范区使深圳肩负起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④成立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对社会主义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亮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始终坚持、接续发展的结果,是适应中国和时代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5·安徽·高考真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亟待回答的重大课题。从“第二次结合”到吹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号角,再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接续探索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这表明,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 )①坚持自信自立,在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走自己的路②强化战略思维,超越社会历史条件以推动生产力发展③保持政治自觉,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④运用科学方法,努力消除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各种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历经苦难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到如今,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必将以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继续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对此,以下阐述对应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踏上新的征程④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理论广泛应用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对改革开放规律性的总结、认识、把握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形成的。下列对不同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②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③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开始了他们的太空征程。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八号,从单人进入太空,到三人乘组进入中国空间站,我国的各类科技实验项目的数量和种类都发生了质的提升。我国载人航天成绩举世瞩目,主要得益于( )①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坚定制度自信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坚定道路自信④一代代的航天人传承和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坚定理论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材料二: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看,自1825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期间就要发生一次;在20世纪爆发了更多的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2021年美国债务危机迎面而来。当今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是让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于停滞,引发激烈的党派斗争,造成社会与文化撕裂,严重冲击了资本主义制度,并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蒙上阴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与难以治愈,马克思早就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当今资本主义虽然没有灭亡,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原因。(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结合材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应具备哪些条件,并分析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0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浙江嘉兴是党的诞生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市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编制了《嘉兴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居民收入连续十五年居全省第一,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城乡发展最均衡的地市之一。同时探索全域统筹,不断推动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整治环境;积极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样式范本”,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嘉兴市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10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场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的认识。(8分)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在2024年8月12日结束的巴黎第33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取得了我国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离不开我国坚持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离不开祖国至上、为国争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中华体育精神。巴黎奥运会的优异成绩既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中国精神!(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分析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原因。(10分)(2)建设文化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更需要青年的接续努力。请同学们“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文化”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运用学科术语;围绕主题,逻辑清楚,条理清楚;100字左右。(6分)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高一政治10月考考前演练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文明一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原始社会氏族制度形成时期②“生产建立在阶级的对抗上”表明生产关系状况制约生产发展③“积累的劳动”与“直接的劳动”的对抗意味着阶级的对立④“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只有阶级斗争才能推动社会发展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故①错误。②:马克思认为,社会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矛盾和对抗中发展起来的,“生产建立在阶级的对抗上”表明生产关系状况制约生产发展,故②正确。③:直接劳动是劳动者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创造价值的劳动形式,而积累劳动是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积累的劳动”与“直接的劳动”的对抗意味着阶级的对立,故③正确。④:“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唯一动力,故④错误。2.休味这两首诗的不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古诗一: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诗经·东方未明》古诗二: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唐·聂夷中《田家》①古诗一说明农奴在封建主强制下劳动,没有人身自由②古诗二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主剥削农民的基础③古诗一说明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④古诗二说明农民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地主占有和支配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详解】①:古诗一反映的是奴隶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①不符合题意。②:古诗二描写了农家希望丰收的焦灼如焚,但官家收租的追不及待、统治者的不恤民情的种种事实,反映的是封建社会,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主剥削农民的基础,②符合题意。③:古诗一生动曲折地展现出酷吏的凶狠以及奴隶生活的的艰辛凄惨,反映的是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③符合题意。④:封建地主占有农民的绝大部分劳动成果,④说法错误。3.为反对马斯克所领导的政府效率部门将邮政私有化,美国邮递员协会包含美国邮政工人于2025年3月23号举行罢工行动。全美50个州都将设立罢工集会地点,各地邮政枢纽也出现不同规模的示威活动。关于罢工,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罢工已成为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②罢工的总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③罢工的总根源在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④罢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手段是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罢工只是工人阶级争取权益的一种斗争形式,并非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①错误。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这是罢工等社会矛盾的总根源,②正确。③: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根源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因此不是罢工的总根源,③错误。④: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罢工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争取权益,但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④正确。故本题选B。4、同学们在学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关内容时,看到了如下的一张照片:失业者们饱受饥寒之苦,而农场主们却将一桶桶牛奶直接倒掉。同学们对下列这张照片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会出现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②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社会,是历史的倒退③说明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④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照片中显示出的信息:失业者们饱受饥寒之苦,而农场主们却将一桶桶牛奶直接倒掉,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体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①④说法正确。②:一个社会形态代替另外一个社会形态,究竞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其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该选项中是历史的倒退说法错误。②排除。③:《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该选项与材料无关,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5、2024年1月11日,革命文物收藏家王金昌对外展示了其最新收藏的102册《共产党宣言》珍本,有关专家认为这批文物稀缺且珍贵。《共产党宣言》如闪电,如路标,如烛光,为我国在黑暗中探索的先驱们带来了温暖与希望、勇气和力量……《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在于( )①其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③阐明了建立资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①④:《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①④符合题意。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②说法错误。③:《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6.傅立叶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广大民众的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人人劳动,男女平等。他希望有富翁出资帮助他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结果等了十年,也没有一个富翁支持他。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 D )①没有从理性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是伴随着资本主义日益显现出的矛盾而产生的③揭示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④没有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和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详解】①:傅立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人人劳动,男女平等。他希望有富翁出资帮助他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结果等了十年,也没有一个富翁支持他。这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①错误。②:傅立叶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广大民众的疾苦有深刻的了解,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日益显现出的矛盾而产生的,②正确。③: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③排除。④:傅立叶希望有富翁出资帮助他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结果等了十年,也没有一个富翁支持他。这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和力量,④正确。7.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强调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正确的是:( )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当代彰显③《共产党宣言》系统论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④巴黎公社运动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A【知识点】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党宣言【详解】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其中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①正确。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当代彰显,②正确。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③排除。④:巴黎公社运动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失败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④排除。故本题选A。8.(2024·江西.高考真题)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D)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②发展生产力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④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移到城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 【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错误。②: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②错误。③:“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③正确。④:“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这表明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④正确。9、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②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③成为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D【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①错误。②④: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给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②④正确。③: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错误。故本题选D。10.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关于改革,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①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②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③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④改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材料表明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守正创新,①②正确。③: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③错误。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错误。11.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特区成立45年来,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不断续写“春天的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成立深圳经济特区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③建设先行示范区使深圳肩负起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④成立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③: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使其肩负起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成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③正确。④: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因此成立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④正确。①: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2019年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排除。②:2002年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而不是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②排除。故本题选D。12.(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对社会主义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亮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始终坚持、接续发展的结果,是适应中国和时代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 【知识点】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详解】①:题干主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坚持和发展的结果,以及它是适应中国和时代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着重体现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这一内容,①排除。②:题干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始终坚持、接续发展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正确。③:题干重点在于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没有提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的拓展,③排除。④:题干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应中国和时代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④正确。故本题选D。13.(2025·安徽·高考真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亟待回答的重大课题。从“第二次结合”到吹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号角,再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接续探索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这表明,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 )①坚持自信自立,在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走自己的路②强化战略思维,超越社会历史条件以推动生产力发展③保持政治自觉,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④运用科学方法,努力消除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各种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详解】①③:从“第二次结合”到吹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号角,再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接续探索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我们要继续坚定自信自立,在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走自己的路,保持政治自觉,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坚定道路自信,①③入选。②:我们要从客观历史条件出发,而不能超越历史条件,②不选。④: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够被消除,④不选。故本题选A。14.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历经苦难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到如今,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必将以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继续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对此,以下阐述对应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踏上新的征程④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束了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统治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①正确。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而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③错误。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④正确。故本题选B。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理论广泛应用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对改革开放规律性的总结、认识、把握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形成的。下列对不同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②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③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但毛泽东思想并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①错误。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②错误。③④: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6、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开始了他们的太空征程。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八号,从单人进入太空,到三人乘组进入中国空间站,我国的各类科技实验项目的数量和种类都发生了质的提升。我国载人航天成绩举世瞩目,主要得益于( )①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坚定制度自信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坚定道路自信④一代代的航天人传承和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坚定理论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我国载人航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充分彰显了坚定制度自信,①符合题意。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属于坚定理论自信,而不是文化自信,②表述错误。③:我国载人航天的成就彰显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实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这体现出坚定道路自信,③符合题意。④:中国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属于坚定文化自信,而不是理论自信,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材料二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看,自1825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期间就要发生一次;在20世纪爆发了更多的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2021年美国债务危机迎面而来。当今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是让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于停滞,引发激烈的党派斗争,造成社会与文化撕裂,严重冲击了资本主义制度,并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蒙上阴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与难以治愈,马克思早就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当今资本主义虽然没有灭亡,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原因。(8分)【答案】①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会采取一些措施调整生产关系(可替代为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当今资本主义还没有灭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分)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与难以治愈,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5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结合材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应具备哪些条件,并分析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2分)【答案】条件: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2分)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2分)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2分)原因: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3分)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3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浙江嘉兴是党的诞生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市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编制了《嘉兴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居民收入连续十五年居全省第一,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城乡发展最均衡的地市之一。同时探索全域统筹,不断推动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整治环境;积极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样式范本”,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嘉兴市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8分)【答案】①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战略,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③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极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样式范本”,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0.(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场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的认识。(8分)【答案】①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3分)②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2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2分)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分)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分)21、 在2024年8月12日结束的巴黎第33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取得了我国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离不开我国坚持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离不开祖国至上、为国争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中华体育精神。巴黎奥运会的优异成绩既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中国精神!(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分析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原因。(2)建设文化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更需要青年的接续努力。请同学们“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文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学科术语;围绕主题,逻辑清楚,条理清楚;100字左右。(1) ①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体育领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举国上下一条心。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巴黎奥运会比赛中始终坚持中华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相结合,充分弘扬中国精神。(2) 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以青春之我投身强国建设。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担当时代责任,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要锤炼品德修为,汲取榜样力量,勇于砥砺奋斗,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习近平对青年的几点要求的知识,切合主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角度:青年如何实现中国梦的角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高一政治10月考考前演练答题卡 (1).pdf (参考答案)2025秋季必修1-3课测试卷.docx (学生版)2025秋季必修1-3课测试卷.docx (解析版)2025秋季必修1-3课测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