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太湖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古人徒步泛舟,登临揽胜,面对湖光山色,或游目骋怀,思接千载,忆往追昔,感慨系之;或借景抒情,吐露心声,表达抱负,壮怀激烈。①杨万里游览西湖,“______,______”通过一“碧”一“红”突出莲叶和荷花的美丽风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②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的名句“______,______”,则通过时间对比,表现出抑郁沉重悲凉之感;③六一居士携众出游滁州,吟咏出了“意在彼不在此”的名句:______,______”(《醉翁亭记》);④许浑《咸阳城东楼》中“______,______”营造了萧条苍凉的氛围,暗讽唐朝政治腐败,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⑤刘禹锡利用典故,写下“______,______”来表达对故人的悼念和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选段 篇目
【甲】他无声地/带着扁担所发出的微响,/慢慢地/在蒙着雾的前面消失……/旷野啊——/你将永远忧虑而容忍/不平而又缄默么?/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 ①
【乙】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②
【丙】这是多么奇妙的物质/没有重量而色如黄金/它可望而不可及/漫游世界而无体形/具有睿智而谦卑/它与美相依为命/dàn生于撞击和磨擦 《光的赞歌》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①缄 ______ 默
②血 ______ 液
③dàn ______ 生
(2) 下列对【丙】文段画线词语“睿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3分)
A.指反应敏捷、行动迅速
B.指具有深刻的智慧和洞察力
C.指外表庄重、气质沉稳
D.指言辞犀利、善于辩论
(3) 根据《艾青诗选》整本书的相关内容,填写表格中篇目名称。(2分)
(4) 结合上述【甲】【乙】两个文段,分析艾青诗歌中“土地”意象的内涵。(4分)
3.复兴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 班级发布活动通知,正文如下。
为加深同学们对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理解,兹定于 9月30日下午3:00在学校礼堂举行《青年当自强不息》主题报告会。请大家准时参加。
小宇同学因请假在家,不知道通知的内容,其中有哪些重要信息需要转告他?(3分)
(2) 下面是活动中张贴出来的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请在表中填写对应的选项。 (3分)
具体内涵 名言警句
① ______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② __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③ ______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A.任重道远,求索不止
B.历经磨难,坚韧顽强
C.志向坚定,奋斗不息
(3) 在“寻找自强不息人物”活动中,李丽同学采访了学校“自强不息之星”主强同学。下面是采访中的对话,请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3分)
李丽:王强同学,祝贺你被评为“自强不息之星”!请问,你① ______ ?
王强:我十分荣幸能获得这项荣誉,它激励着我,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变得更加的完美。今后的我,将秉承自强的理念,怀揣着一腔热情,积极生活,无惧挑战!
李丽:你认为当代中学生该如何践行“自强不息”?
王强:② ______
(4) 活动结束后,有位同学写下如下一段感言,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修改。 (4分)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甲】 在青年“披节育穗期”这一关键阶段,要君子自强不息精神塑造其高尚人格,培养青年成为新时代栋梁之材。【乙】 自强不息,是青年最宝贵的财富;更是时代赋予青年的重要使命。让我们在奋斗中成长,在成长中奋斗!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
二、阅读(55分)
  4.阅读回答问题。
[一](23分)
清风拂面
孙春平
①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
②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棚子虽简陋,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
③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 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
④那是一张 50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掏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
⑤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
⑥“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
⑦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
⑧“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墙”上的镜子“相面”了。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
⑨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
⑩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
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耍个啥发型啊?”“你看着来吧。”
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
“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撅屁股挖地沟呢。”
“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七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汉朝还有个韩信,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
我惊羡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能力,我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您没少读书呢。”
“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了城,都快三十了。”“回城没分配工作呀?”“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保全’。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 10元20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友们的心意,可那钱咱能接吗?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就是守摊儿的。大家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足啦。”
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吧。我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
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
“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我等等,中(方言词汇,表示“行、好)。”小伙子“表态”了。
“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娘吩咐:“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这个程度啊。
姑娘噘噘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天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上去了。她说今儿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
“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是活不起的样子了。本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预报都灵。”
起风了,杨树叶儿仿佛吹起了悠扬的口哨,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 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就像一尊石像一般,只是脸上泛出一阵不同寻常的红。
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
“师傅,不能让他跑了!”
“他忙哩。”
“您不知道……”
“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他——”我要喊出来了。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的那张50元的票子。
“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
(选自《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孙春平卷》,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3分)
A.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打发时间,可见他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
B.理发师傅不愿意接受工友们理发时多给自己的钱,这不仅表现了理发师傅的自尊自爱,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
C.“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天气的变化没有给小理发棚带来凉爽,这暗示了理发棚里气氛沉闷。
D.小说围绕“捡钱”事件,以小理发棚为场景,通过对理发师傅、小伙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含蓄地表现了理发师傅的善意和小伙子的转变。
(2) 小语聚焦“口哨”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完善。(4分)
情节:等理发——发现钱——① ______ ——放回钱
口哨: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② ______ ——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杨树叶儿仿佛吹起了悠扬的口哨
心理活动:③ ______ ——兴奋紧张——慌乱不安——④ ______
(3) 这篇小说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根据提示进行赏析。 (4分)
【A】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B】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就像一尊石像一般,只是脸上泛出一阵不同寻常的红。(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
(4) 文中小伙子最终把50元钱还给了理发师傅,前文对此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5) 阅读文章后,小语和小文对理发师傅是不是时代弄潮儿意见不一。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6分)
材料链接:
①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习近平
②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习近平
[二](16分)
5.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居家隔离、收入减少、社交活动骤减、担心感染等诸多因素使人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大幅提升。调查显示,焦虑高居心理健康问题首位,占比31.6%。
②事实上我们对焦虑这一情绪并不陌生,当面对难以预测的事情时,我们往往会在心理上感到烦躁、担忧、恐惧,这就是焦虑的表现。除此之外,焦虑还表现为行为上的回避和社会功能的减退,并伴有生理的紧张、交感神经功能的兴奋。
③造成生活不确定性的因素很多,这意味着焦虑也有多种类型:完成焦虑,因规划不当或缺乏自制力而未能完成固定任务产生焦虑;定位焦虑,因和他人差距拉大且不知如何赶超而不断自我怀疑;选择焦虑,面临多个选择、多种方法、多个答案时举棋不定、手足无措;环境焦虑,在不同的生活阶段或生活环境面临许多生活烦恼,如上学时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工作时的收入低等,感到烦躁;难度焦虑,我们的大脑有严格的路径依赖,对不熟悉的事情会本能地产生抵触,有的书就是难读,有些文章就是难写……越纠结越拖延,越拖延越焦虑。
④很多人抱怨自己常因一些压力而感到焦虑,甚至无法正常工作。但是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其可以充分调动身体各脏器的机能,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有利于主体应对各种应激源,提高做事效率。焦虑的产生往往还能作为一种信号,因为它反映了我们想要解决某些问题的内在渴求,提醒我们问题的存在。焦虑程度还和我们的认知程度成正比,当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提高时,往往更容易产生焦虑,“书读得越多,就越能觉察到自己的渺小”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焦虑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们的进步。而且,焦虑能逼迫着我们主动去面对威胁和挑战,从而让我们的心智变得更成熟,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我们如果能够学会正视焦虑,理解焦虑,甚至利用焦虑,可能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材料二】
如图的“焦虑环”展示了焦虑产生的机制。举个通俗的例子,你计划4月份背完英语单词,但4月末还停留在“D”部分。因未达到既定预期,所以大脑发现威胁并迫切需要消除它,但你却没有办法解决,于是你开始胡思乱想:复习不完怎么办?考不上心仪的学校怎么办?大脑用“灾难性后果”引起你的警惕。你不能忍受自己什么也不做,于是开始看“鸡汤文”为自己“鼓劲”,但这并没有效果,反而让你更加焦虑。于是你又回到起点,被焦虑不断包裹。
因此,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自己设立阶段性的小目标并合理推进计划,通过减小预期和现状之间的落差来消解焦虑。适当做减法也是有用的,如提前做完自己认为最紧要的部分,减掉可以暂时减掉的部分,学会抓重点。
除此之外,还可以给自己适度的奖励,如给自己买喜爱的物品作为达成某一目标时的奖励,这样或许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好,减轻心理压力。家人、朋友、集体往往也可以帮我们分担焦虑。年长的亲友可以引导我们储备更多积极的心理资源,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年纪相仿的亲友则可以作为我们倾吐烦恼的对象和学习的对象,给予我们更多的陪伴和帮助,带我们走出焦虑。
【材料三】
①世人常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压力是创造力的源泉。
②矫健的非洲羚羊因承受着狼的追捕的压力,从而产生无限动力,努力奔跑;樊锦诗因为内心承受着对国家和历史的责任,从而忠贞为国,保护遗址;运动员因心中装着国家荣誉,从而艰苦训练,勇夺金牌。世间生命的发展都来自动力,而动力则源于压力。
③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能。
④他一颗忠心,两朝元老、三分天下、五丈原头、八卦阵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他因三顾茅庐而出山,他承载着刘备与民族的压力,他毕尽一生,用兵如神,把智慧与谋略合为一体,激发出自身无限潜能从而开创了新局面。
⑤压力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面对压力,无需胆怯,像巴尔扎克说的:“压力是天才进步的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敌深渊。”我们唯有以动力制压,才会走出荆棘,走上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B.研究表明,焦虑可以充分调动身体机能,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因此其具有积极意义。
C.焦虑反映了我们想要解决某些问题的内在渴求,是提醒我们问题存在的信号。
D.由“焦虑环”可知,触发焦虑情绪最直接的因素是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计划或达到预期。
(2) 请根据材料一第②段,给“焦虑”下一个定义。(3分)
(3) 材料三的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 临近中考,焦虑的小乐来到校心理咨询室求助:“我的语文成绩很差,马上就要中考了,我每天抱着书本复习到半夜,还是完不成任务。我焦虑得睡不好觉,上课也无法专心听讲,我该怎么办?”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和小乐的问题,为他开一张心理处方。 (6分)
姓名:小乐 年龄:15岁 症状:焦虑
焦虑类型:□完成焦虑□定位焦虑□选择焦虑□环境焦虑□难度焦虑(用“√”勾选,可选择多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指导建议:
[三](16分)
6.阅读回答问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余为夷陵①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后做舍人②,又得琴一张,乃越琴也。后做学士,又得琴一张,则雷琴也。 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萧然③自释。及做舍人、学士,日奔走于尘土中,声利扰扰盈前,无复清思, 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适,无弦可也。
(节选自欧阳修《书琴阮记后》)
【注释】①夷陵:地名。②舍人:官名。③萧然:悠闲,潇洒。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①峰回路转 ______
②云归而岩穴暝 ______
③余为夷陵令时 ______
④日奔走于尘土中 ______
(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2分)
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
(4) 从【甲】【乙】两文来看,欧阳修“意不在酒”、乐“不在器”,那么他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呢?请结合两篇选文简要分析。(4分)
三、写作(55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分)
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杨绛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维特 根斯坦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与思考?请以“择路与走路”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定立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太湖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语文
答案和解析
一、(35分)
1.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共10分。每空1分。错字、增字、漏字均不得分)
2. (1)jiān xuè 诞 (共3分。每空1分)
(2)B (3分)
(3)①《旷野》②《复活的土地》 (2分)
(4)【甲】文段中“旷野”的“忧虑”“不平”与“缄默”,象征着苦难深重、隐忍压抑的大地,承载着民族的悲怆;【乙】文段中“复活”的“大地”与“漩流”的“战斗者的血液”,则展现其从死寂中觉醒,成为承载抗争与新生的象征,整体凝聚着对民族的深沉的爱与希望 (4分)
3. (1)略 (3分)
(2)C,B,A (3分)
(3)王强同学,你好!祝贺你被评为“自强不息之星”!请问你被评为“自强不息之星”有何感想?,当代中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要无惧无畏,勇往直前,面对挑战,要沉着冷静,乐观自信,积极应对。 (3分)
(4)①“要”后面加上“以”;
②分号应该改成逗号。(4分)
二、(55分)
[一](23分)
4. (1)B (3分)
(2)①捡到钱②口哨独奏戛然而止③悠闲无聊④羞愧悔悟 (4分)
(3)【A】运用动作描写,“踱”“蹲”等一系列动词,细致精准地写出了小伙子捡钱的整个
过程,既有装模作样的掩饰,又有麻利机警的一面,充分显示了小伙子内心的兴奋与紧张。
【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双目紧闭、端坐椅上”的小伙子比作“一尊石像”,写出了小伙子身体僵硬,暗示小伙子已经下定决心放回钱的羞愧心理。 (4分)
(4)示例:伏笔: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
表达效果:①这处伏笔中“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设置了悬念,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小伙子出汗是因为心中不安,使结尾情节“归还50元钱”水到渠成。③使用伏笔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情节波澜起伏。④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完整。 (6分)
(5)我认为理发师傅是时代弄潮儿。示例1:他下岗后没有被生活中的惊涛骇浪打败,而是凭借一技之长摆摊理发,养家糊口,他自立自强、迎难而上、拼搏能干等美好品质体现着弄潮儿精神。示例2:他对顾客周到细致,笑意相迎,在自己平凡的理发岗位中保有热情,尽职尽责,彰显了弄潮儿积极乐观、破局而立的美好人格。示例3:他明知小伙子拿了钱却没有当面揭穿,以为人宽和、心地善良的人性之美带动小伙子的转变,让小伙子迷途知返,用真情实感、言传身教引领着向善向美的温暖力量,这是弄潮儿精神的投射。示例4:习近平说,每个人都了不起。生活中有很多像理发师傅一样的普通人,他们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也在平凡生活中保有美好的品性,用他的凡人微光照亮了生活高光,这些兢兢业业的平凡劳动者也可以成为勇立潮头的弄潮儿,汇聚时代洪流(6分)
[二](16分)
5. (1)B(3分)
(2)①制定阶段性小目标,如一天背完一首诗,完成后再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②适当做减法,如重点复习语文的课本知识,拿稳基础分,暂时减少花在自己学习中能力不相当的部分的时间。(3分)
(3)举例论证。举诸葛亮激发潜能开创局面的一系列行为,充当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这一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4分)
(4)完成焦虑、环境焦虑、难度焦虑;
建议:①制定阶段性小目标,如一天背完一首诗,完成后再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②适当做减法,如重点复习语文的课本知识,拿稳基础分,暂时减少花在自己学习中能力不相当的部分的时间。(6分)
[三](16分)
6. (1)①曲折、回环。
②昏暗。
③做,担任。
④每天。 (4分)
(2)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 (2分)
(3)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②琴虽然很好,但心情却昏乱繁杂,又凭借什么获得快乐呢? (6分)
(4)示例一:追求山水之乐。【甲】文写他“在乎山水之间也”,在四时朝暮之景中获得乐趣;【乙】写他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每日都在眼前,心情悠闲自在。示例二:追求心灵的自由闲适。【甲】文写他自号“醉翁”,感叹“得之心”;【乙】文感慨“人不在器”,用自我调适的方式获得心灵的满足(4分)
三、(55分)
7.(55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 目 等 次
一等 (55~48分) 二等 (48~39分) 三等 (39~30分) 四等 (30~21分) 五等 (21~0分)
内容 (30分) 分数 30~26分 26~21分 21~16分 16~11分 11~0分
评分 标准 文章切题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充实 文章切题 中心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勉强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切题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表达 (25分) 分数 25~22分 22~18分 18~14分 14~10分 10~0分
评分 标准 表达方式 运用得当 结构合理 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 运用得当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语言通畅 表达方式 运用基本合理 结构完整 层次基本清楚 语句较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有缺陷 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不清楚 语句基本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不当 结构不完整 语病较多
说  明: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1分。
评卷要求:(1)每篇作文必须由两人独立评分;
(2)两人所评同一篇作文得分,相差在5分以内的,最后得分取两人评分的平均分;相差超过5分的,交阅卷中心组评判后确定分数。
卷面书写(5分)
卷面书写评分标准
5分 4~3分 2分 1~0分
①正确使用规范汉字; ②字体端正、匀称; ③标点、格式正确; ④卷面整洁美观。 ①有错别字; ②字迹清楚; ③标点、格式有错误; ④卷面整洁。 ①错别字较多; ②字迹较清楚; ③标点、格式错误较多; ④卷面较整洁。 ①错别字多; ②字迹潦草; ③标点、格式错误多; ④卷面脏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