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学习目标
人民的好公仆
1922年8月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
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
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
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焦裕禄(1922.8.16 - 1964.5.14),山东淄博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2009年9月10日,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人物通讯
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常见的写法有:(一)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三)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害”
风沙
盐碱
内涝
文章为什么从兰考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写起?
讲好焦裕禄故事
文章为什么从兰考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写起?
在人物刻画上
文章开篇描绘出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严重的灾荒景象,展现了摆在焦裕禄面前的重重困难,有助于突出焦裕禄临危受命,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
在文章结构上
为下文写焦裕禄,深入一线调研、带领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斗争、在工作岗位上逝世等情节作铺垫。
在历史背景上
开篇兰考县遭受伤害的情形,勾画出“奉命于危难之间”的特定历史背景。
讲好焦裕禄故事
除了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焦裕禄还与什么做斗争呢?
本文在写焦裕禄时,注意通过矛盾冲突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人物思想在矛盾冲突激烈的时候最容易显现出来。把典型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去写,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展示人物思想,能够使文章波澜起伏、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一是与严重的自然灾害内涝、风沙、盐碱做斗争
二是同自己的病痛做斗争
文章正是在十分尖锐的斗争中显示出了焦裕禄“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革命性格。
【学习活动一】
速读课文,梳理焦裕禄的典型事迹,概括人物的精神品格,完成下表。
章 节 典型事迹 精神品格
导语 兰考现状 下乡调研 意志坚定 乐观向上
1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2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3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4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5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学习活动一】
小标题 典型事迹 精神品格
1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亲自调查兰考的自然情况 实事求是 脚踏实地
2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风雪天,访寒问暖 艰苦奋斗 身先士卒
3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关心他人身体状况,自己却忍着病痛坚持工作 无私奉献 亲民爱民
4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病重时,时刻关心兰考工 作情况,希望死后葬在沙 丘之上。 心系民生 勤政为民
5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兰考发生的巨大变化
第一节到第四节,作者是如何通过典型事迹体现焦裕禄的精神品质的?
找出相应语段并赏析。
人物通讯有多种表现手法,如“以事写人”“以言见人”“以景见人”“以论写人”“细节表现”“夹叙夹议”等。
兼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手法,表现了焦裕禄一心为群众着想、思路清晰、行动果断的形象特点。
那是个冬天的黄昏。北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焦裕禄听见风雪声,倚在门边望着风雪发呆。过了会儿,他又走回来,对办公室的同志们严肃地说:“在这大风大雪里,贫下中农住得咋样?牲口咋样?”接着他要求县委办公室立即通知各公社做好几件雪天工作。他说:“我说,你们记记:第一,所有农村干部必须深入到户,访贫问苦,安置无屋居住的人,发现断炊户,立即解决。第二,所有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必须深入牛屋检查,照顾老弱病畜,保证不许冻坏一头牲口。第三,安排好室内副业生产。第四,对于参加运输的人畜,凡是被风雪隔在途中的,在哪个大队的范围,由哪个大队热情招待,保证吃得饱,住得暖。第五,教育全党,在大雪封门的时候,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同甘共苦。最后一条,把检查执行的情况迅速报告县委。”办公室的同志记下他的话,立即用电话向各公社发出了通知。
①采用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借旁人视角写焦裕禄忍着病痛的动作,引用焦裕禄对病痛的理解来写他这样做的原因。
②准确运用“踩”“顶”“揣”“按”等一系列的动词将焦裕禄忍痛的细节通过白描手法描绘出来,简明生动,朴实形象。这一细节刻画出焦裕禄心中装着人民,全心全意忘我工作的形象特点。
1964年春天,正当党领导着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焦裕禄的肝病也越来越重了。很多人都发现,无论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同志们问起来,他才说他对肝痛采取了一种压迫止痛法。县委的同志劝他疗养,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焦裕禄暗中忍受了多大痛苦,连他的亲人也不清楚。他真是全心全意投到改变兰考面貌的斗争中去了。
“以言见人”是人物通讯常用的写作手法。阅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明确文章记录了人物哪些个性语言,并从中总结人物精神。
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县委书记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斗志。
体现了焦裕禄身先士卒、事必躬亲、求真务实的精神。
体现了焦裕禄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宝贵品质,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情感,突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密切的联系。
第六段: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
第十一段:许多同志担心他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劝他不要参加,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同志们的劝告,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第二十四段:这一天,焦裕禄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风雪中,他在9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他说:“我是您的儿子。”……焦裕禄安慰老人说:“如今印把子抓在咱手里,兰考受灾受穷的面貌一定能够改过来。”
表现了焦裕禄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
体现了焦裕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心系民生的奉献精神。
第二十九、三十段:焦裕禄到地委开会,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说:“开会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没有住。……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住你了。”
第五十七段:“钦礼同志,现在有句话我不能不向你说了,回去对同志们说······我们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小标题
品质
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 ,唯独没有他自己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亲临一线,身先士卒
心系群众,忘我工作
热爱群众,无私奉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肉体虽死,精神永存
文中有许多小标题,这些标题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这几个小标题是按照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和品质,按照时间为线索进行安排,每一节中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
例如,第一节“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通过焦裕禄身先士卒下乡调研,表现他忘我工作的品质。每个小标题都是焦裕禄品质的一个侧面,而加起来则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焦裕禄。
深入探究
这篇文章有哪些特色?
(一)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全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亲临一线,身先士卒的精神)——“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心系群众,忘我工作)——“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热爱群众,无私奉献)——“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没有死,他还活着”(肉体虽死,精神永存)。
(二)表达方式上,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全文的主线是记叙焦裕禄同志从到达兰考后忘我工作,带领群众治理土地的感人事迹,同时夹杂着描写、议论,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生动的刻画了出来。
(三)运用大量生动具体的例子,生动表明焦裕禄的可贵品质。 在全文的描写中,每一节都举了很多生动形象的例子,表现出焦裕禄可贵的品质。
再读课文,围绕“榜样”解文意
小组合作探究,概括“焦裕禄”精神。
1.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
习近平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探寻治理“三害”的方法,在顶风冒雪的访贫问苦中,他常对乡亲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你们的儿子。”这看似简单的话,充分反映了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2.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奋斗,这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兰考县一直被认为是最穷、最困 难县。严重的自然灾害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出现了坐等救济粮等消极情绪。焦裕禄任职后,没有被已有的困难吓倒,而是实地考察去为人民寻找出路,焦裕禄表示:“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3.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
焦裕禄精神的灵魂就是实事求是。如何改变兰考贫困的面貌?焦裕禄始终贯彻实事求是的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兰考的基本情况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大风中实地考察,根据风向找到84个风口以建设防风墙;面对严重涝情以实地绘制的地图为准挖出排水渠,使得30多万亩庄稼在暴雨中幸存,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4.知难而进的无畏品质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他没有半点畏惧,反而讲“兰考是重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
5.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焦裕禄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他从来没有为自己争取过半点为官的名利,在工作生活中从来不搞特殊,在家庭困难、身体状况欠佳的情况下坚决拒绝接受额外的救济,争取把每一斤粮食、每一分钱都用在其他基层干部和老百姓身上。
焦裕禄已经离开我们50多年了,但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不因岁月流逝而失色,不因时代变迁而黯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