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3年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从上海启航向南极洲出发,本次考察计划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设我国最新的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它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面向太平洋扇区,濒临罗斯海,背靠南极山脉,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生态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相互作用的集中区域,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及罗斯海环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罗斯海新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罗斯海东岸 B.位于长城站西北方向
C.距离南极点超过2200千米 D.五星红旗大部分时间飘向西北方向
2.图中罗斯海环流的方向及强度较大的月份分别是( )
A.逆时针1月 B.逆时针7月 C.顺时针7月 D.顺时针1月
3.随着全球变暖,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使得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其原因包括( )
①降雨的温度更高②降雨使海冰融化增多
③地面裸露增加对太阳辐射吸收增强,使地表温度升高④阴雨天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显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颗星组成。由“天璇”连接“天枢”后,再延长“天璇”与“天枢”距离的五倍,便可找到北极星。某年9月23日前后我国福建省某渔船在太平洋海域捕鱼过程中遇到了风暴,通信和导航设备损毁,无法确定航行方向及位置,天晴后,船员手绘了北京时间17:00的夜空景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表示正北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若想返回福建,应该往( )航行。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位于塔拉滩戈壁的青海省共和光伏产业园是我国最大的光伏产业园区。光伏板是通过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通过对光伏区(光伏板覆盖区域)和控制区(非光伏区域)地表温度LST、反照率SSA的研究,揭示光伏电站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下图为2013年光伏电站建成前后不同时段光伏区、控制区的LST、SSA指标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2012-2014年间地表温度变化特征及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2013-2014年地表温度下降,光伏板反射太阳辐射
B.2013-2014年地表温度下降,光伏区植被全面恢复
C.2012-2013年地表温度升高,光伏板吸收太阳辐射
D.2012-2013年地表温度升高,原有地表植被遭破坏
7.光伏电站建成后,光伏区反照率( )
A.持续下降 B.先升后降 C.高于控制区 D.总体降低
8.光伏区植被恢复效果明显优于控制区是因为( )
A.温差增大 B.蒸发减弱 C.光照削弱 D.气温降低
图为世界部分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①~⑥的箭头表示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风向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②④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10.与气温高、气流辐合下沉特点相符的气压中心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贝宁位于西非中南部,南临贝宁湾,国土面积约11.3万平方千米,境内气候差异较大,是非洲第一大棉花生产国。下图示意贝宁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1.贝宁境内分布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12.造成贝宁境内气候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②沿岸洋流③水系分布④大气环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推测贝宁棉花主产区位置以及原因分别是( )
A.北部地势平坦 B.南部交通便利
C.南部水源丰富 D.北部光照较好
丹麦海峡位于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北通北冰洋,南连北大西洋。丹麦海峡水流湍急,海面之下形成世界海底最大的“瀑布”,约有200千米的宽度,总落差达3500米左右。“海底瀑布”的产生是海水对流运动的直接结果,由海底垂直地形引起的海水下降流动。由于南下的冷水会与较热的水混合并很快扩散,这样“海底瀑布”就能促使北极海区的海水向赤道附近不停地流动。下图为丹麦海峡及其周边海域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丹麦海峡“海底瀑布”形成的条件有( )
①海底形成大规模海沟②深层海水上涌作用强③海峡两侧海水温差大④海域窄且水流速度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夏秋季节丹麦海峡“海底瀑布”显著的原因是( )
A.极地东风势力增强 B.北极冰川融化量大
C.北大西洋暖流强劲 D.两侧海面高差增大
16.丹麦海峡“海底瀑布”对北大西洋的影响是( )
A.海水垂直温差加大 B.海底浮游生物减少
C.扰乱表层洋流流向 D.表层海水污染加重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乍得湖是古乍得海的残余部分,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盆地中央,撒哈拉沙漠南缘。环境演变使得古乍得海转为湖泊,并与尼罗河相连。随着环境进一步变化,湖泊与尼罗河不再相连,变为内陆湖,但乍得湖从形成到如今湖水盐度始终较低。在乍得湖的东北方向存在一个地势较低的博得莱洼地,经监测该盆地地下水矿物质与乍得湖湖水矿物质组成基本相同,科学家推测其与乍得湖水盐度较低存在密切关系。下图示意乍得湖不同时期湖岸线及流域范围。
(1)据左图说明1963年乍得湖湖底的地形特征。
(2)简述古乍得海演化成内陆湖的过程。
(3)说明乍得湖水盐度始终较低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川河位于青海省,为黄河二级支流。流域内海拔2228~4595m,年均降水量575mm,年均蒸发量800~1000mm。受地势起伏影响,河水与地下水转换频繁。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流域大量选种小叶耐寒植被,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材料二:下图为“北川河流域位置与甲、乙两水文站地下水位示意图”。
(1)说出乙水文站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并解释乙水文站径流量大于甲的原因。
(2)简析北川河流域地形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该流域种植小叶耐寒植被对提高地下水位的作用。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1000千米的赤道附近,位于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地区,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第二大岛。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岛上的气候分为明显的热季(1-5月)和凉季(6-12月)。中央山峰的东南坡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地多茂密的云雾林,在凉季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不易扩散。近年来厄尔尼诺事件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圣克鲁斯岛的气候特征。下图示意圣克鲁斯岛的位置。
(1)推测圣克鲁斯岛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析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易形成云雾的原因。
(3)说明厄尔尼诺事件对圣克鲁斯岛气候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A
6.A 7.D 8.C
9.C 10.D
11.D 12.B 13.D
14.C 15.B 16.A
17.(1)西北(北)部高,东南(南)部低;西北(北)部坡度缓,东南(南)部坡度陡;最低处位于东南部。
(2)地壳运动使得古乍得海面积缩小与海洋分离,形成外流湖;气候干旱,蒸发加剧使得乍得湖面积缩小;泥沙淤积堵塞湖水注入尼罗河通道,变为内陆湖。
(3)早期乍得湖与尼罗河相连,盐分可由尼罗河排出;后期变为内陆湖后雨季仍有大量径流注入,稀释作用强(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雨季降水多,入湖径流量大);博德莱洼地地势低洼,湖水通过地下径流向洼地排泄盐分。
18.(1)补给关系:地下水补给河水。
原因:乙水文站汇流面积较大;地下水补给河流
(2)海拔高,结冰期较长;相对高度大,流速快;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径流量增大;流域两侧的分水岭相距较近,流域面积狭小,径流总量较小等。
(3)叶面小,植物蒸腾少;植被遮阳、阻风、降低土温,减少土壤蒸发;阻滞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多,地下水位提高。
19.(1)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海底多火山活动,熔岩不断堆积,最终露出海面成为岛屿。
(2)凉季初期,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东南信风将海上暖湿气流带到圣克鲁斯岛,东南坡水汽充足;气流受地形抬升,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成云雾。
(3)圣克鲁斯岛附近海域水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升高;对流更加旺盛,降水增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