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 地理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 地理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 级高二第一学期阶段考试地理科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赫尔辛基(60°N,25°E)虽然并没有严格意义的极昼现象,但即便在当地子夜前后, 天空中仍然有光,居民甚至可以在户外读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赫尔辛基处于子夜(地方时 0 时)时,北京时间是 ( )
A .5:44 B .6:00 C .6:04 D .6:20
2 .当地子夜前后,天空中仍有光的原因是 ( )
A .出现了极光 B .大气的散射作用 C .大气的反射作用 D .月球反射阳光
爱尔兰纽格莱奇石室(53°41'N ,6°28'W)建造于公元前 3200 年左右, 当时的黄赤 交角为 24°7'。几千年来,冬至日清晨的阳光透过入口上方的窗 口,穿越甬道照亮石室内部 (见左图)。2020 年开始,每年冬至日的当地时间 8 :30~9 :30 ,工作人员对此盛景的全 过程进行网络直播。右图示意石室内通过窗 口观察到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石室入口的朝向为 ( )
A .东南 B .东北 C .正东 D .正北
4 .2025 年冬至日直播时,太阳将出现的位置为 ( )
A . 甲 B . 乙 C .丙 D .丁
家住某城(36.5°N ,116°E)的小明秋分时节搬进 了新楼房,站在书房 2.6 米高的落地窗前,远处公园美景 尽收眼底。下图示意书房平面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从入住到次年春分,书房的日采光时间变化趋势是( )
A .一直增加
B .先减后增
C .一直减少
D .先增后减
第 1 页 共 5 页
6 .冬至日天气晴朗,昼长约 9 小时,小明在书房于北京时间 ( )
A .6:30 看到当日第一缕阳光 B .9:30 沐浴着阳光伏案读书
C .12:30 估算阳光进深 2.6 米 D .15:30 看到阳光照到书柜上
喀斯特地貌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 积,以及重力崩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我国北方喀斯特地貌远不及南方典型和普遍, 但河北秦皇岛市砂锅店地区是一个例外,这里林立的石芽如雨后春笋,挺立于地表,为北 方地区所罕见(见下图),主要是巨厚的花岗岩岩墙对该地貌的发育起了关键作用。花岗 岩形成于高温高压环境,岩性坚硬致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据图文信息可知,该地 ( )
A .石灰岩层受过挤压 B .发生过岩浆喷出活动
C .经历过断裂活动 D .花岗岩形成早于石灰岩
8 .石灰岩分布区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南北方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是 ( )
A .地形差异 B .岩石类型 C .气候特征 D .植被状况
9 .该山丘东北部喀斯特地貌发育成为北方典型的原因是 ( )
A .气温偏高 B .降水偏多 C .花岗岩挤压 D .地下水富集
白云岩是在干燥炎热的环境下沉积而成的。右图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某湖盆区域沉 积相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湖盆的成因是 ( )
A .风力堆积 B .流水堆积 C .断裂下陷 D .构造抬升
11 .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可能含有大型油气田 B .因板块张裂形成断裂构造带
C .沉积时期气候较湿润 D .湖盆中心到边缘沉积物由粗到细
第 2 页 共 5 页
左图所示景观是位于内蒙古中部的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 因其形成过程与冰川有密 切关系而被称为冰川石林。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形成左图石林景观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冰川石林形成过程是 ( )
A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冰川侵蚀→石林←流水沉积←大气降水
B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冰川侵蚀→石林←流水侵蚀←冰川融水
C .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冰川侵蚀→石林←流水侵蚀←冰川融水
D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冰川沉积→石林←流水沉积←大气降水
某科研团队在湖南省野外进行土壤研究时发现,该地土壤颜色呈红色,腐殖质较少, 质地较黏重。下图示意该科研团队绘制的该地土壤发育不同阶段,甲、乙、丙表示不同的 土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地土壤发育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②③ D .③②④①
15 .该地区土壤呈红色主要是因为含赤铁矿多,赤铁矿主要来自 ( )
A . 甲层 B .乙层 C .丙层 D .腐殖质层
16 .该地区土壤腐殖质少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成土母质矿物质含量低 ②淋溶作用强 ③地表高大乔木数量较少④微生物分解速度快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第 3 页 共 5 页
二、综合题(共 52 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渤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海,且每年冬季都会出现大面积冰封。渤海作为 北半球纬度最低的大面积结冰海域,每年 11 月末到次年 3 月初,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 冰现象。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渤海海冰面积减小。下图示意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分布范围。
(1)说明渤海的盐度在我国四大海域中最低的主要原因。(8 分)
(2)指出渤海南部和北部海冰的分布差异并说明理由。(6 分)
(3)依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渤海海冰面积减少的原因。(6 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克罗地亚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国内石灰岩广布,海水清澈,港口众多。里耶卡 港是该国最大海港,其吞吐量约占全国海运货物总量的 50% 。之前克罗地亚本土与佩列沙 茨半岛的陆路交通联系需花费数小时, 因为要绕道他国,办理复杂的出入境手续。2022 年佩列沙茨大桥通车后,佩列沙茨半岛的通行条件显著改善。如图为克罗地亚位置示意图。
(1)从地质的角度,分析该国陆路交通建设的困难。(4 分)
(2)说明里耶卡港成为该国最大海港的有利条件。(8 分)
第 4 页 共 5 页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荔枝是一种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18°N~29°N 的丘陵、坡地。 荔枝树喜热喜光、喜湿不耐涝,最低气温在-2 至-4℃时会遭受冻害。荔枝成熟于六七月份, 保鲜期短暂,素有“离枝一日失色、二 日失香、三日色香味俱无”之说。灵山县是我国著名 的荔枝之乡,其荔枝种植始于汉朝。“灵山香荔”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果大、核 小、肉厚、质脆、味甜的优点,但早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低。左图为灵山县及周边地区简 图,右图为灵山县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
(1)说明灵山县发展荔枝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8 分)
(2)分析早期灵山荔枝国内市场占有率低的原因。(6 分)
(3)近年来,灵山荔枝种植面积已扩大到 40 余万亩,鲜销压力增大,极易遇到增产不增 收的难题。请为灵山荔枝产业的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
第 5 页 共 5 页2024级高二第一学期阶段考试地理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6题,满分48分)
1 2 3 4 5 6 7 8
D B A A B D A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C A C B C A D
综合题(共52分)
(1)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纬度较高,蒸发量较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有多条河流注入大量淡水,降低了海水盐度;海域较封闭,海水交换少。
评分标准:降水、蒸发、径流、海域形状每点2分,共8分
分布差异:北部分布面积大;南部分布面积小。理由:北部纬度更高、气温更低,海域更封闭、海水流速慢,更易结冰;(或南部纬度低,海域更开放、海水流速较快、受海洋调节更明显,海温较高,海冰范围小)
评分标准:差异2分,理由纬度2分、海域形状/海水流速/海洋调节等2分,共6分
全球变暖,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对地面辐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海面温度升高;海冰融化,海面反射率降低,海洋吸收更多太阳辐射,水温升高,进一步促使海冰融化,导致渤海海冰面积减少。
评分标准: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增强、海面反射率降低每点2分,共6分
(1)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区,岩石多裂隙和溶洞,地质条件复杂;地处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大。
评分标准:岩石、地壳运动各2分,共4分
(2)自然条件: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不结冰;地处海湾,港阔水深;且沿海多岛屿,风浪小;基岩海岸,且无大河注入,含沙量小,不易淤积。(任答2点)
社会经济条件:距离广阔的北部领土近,经济腹地广阔,且重要城市众多,市场需求大;港口与高速公路和铁路相连,交通便利,便于转运。(任答2点)
评分标准: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各2点,共8分,只答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最多给4分
(1)灵山县纬度低,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光照充足;夏季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冬季受北部山地阻挡,不易遭受寒潮侵袭;境内多丘陵,利于排水,适宜种植荔枝。
评分标准: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
本地市场需求有限,种植规模较小,产量小;交通不便,销售范围有限;新鲜荔枝不易储存,冷藏保鲜技术较落后。
评分标准:市场、交通、冷藏保鲜技术各2分,共6分
(3)扩大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加品种,提高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利用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延长荔枝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建设冷藏库,加强冷链运输;发展荔枝观光和采摘为特色的乡村旅游。
评分标准: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