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青桐鸣大联考10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青桐鸣大联考10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是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中外交流的部分记载。
时期
记载
出处
北魏迁都洛阳后,在洛阳的“永桥以南,圆丘
以北,伊、洛(二水)之间,夹御道置四夷馆”。
魏晋南北朝
《洛阳伽蓝记》
“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款
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
隋炀帝派裴矩驻张掖管理与西域通商,西域
40余国“相率而来朝贡”。裴矩著《西域图
隋代
《隋书·裴矩传》
记》,记录了以敦煌为出发点到地中海东岸的
三条丝路大道
大食(阿拉伯帝国)使者多次来华,带来香料、
珠宝等特产。中国的瓷器、茶叶大量出口,越
唐代
窑青瓷在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备受青睐。
《新唐书·西域传》等
扬州、广州等成为重要外贸港口,市舶司负责
管理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对外交流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流”,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准确)(6分)
历史试题第6页(共8页)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为宋元时期有关教化的举措。
时期
核心律法/制度
教化载体
主要内容
北宋
《宋刑统》
乡约、家训
律法载儒家伦理罪名;地方官以乡约劝民孝悌
细化“不孝”“不睦”量刑;朱熹《家礼》规范
南宋
《庆元条法事类》
《家礼》
民间礼仪
保留伦理类罪名;社学教经书、刊印《二十四
元朝
《大元通制》
社学、劝善书籍
孝》
据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宋元卷》等整理
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宋元时期的教化”这一主题,可从“政治、思想、教育、法律”
等角度,就材料整体或部分内容,提出你的见解,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历史试题第7页(共8页)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社会出现了封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局面,张翰在他的《松窗梦语》中,描述
当时商贾贩夫“趋利欲,如众流赴壑,来往相续,日夜不休”。在商人的价值观念上,《二刻拍
案惊奇》中有一段话最具代表性:“凡是商人归家,外而宗族朋友,内而妻妾家属,只看你所
得归来的利息多少为重轻”。文学作品里,传统商人在经营理念上呈现多彩的风貌,如冯梦
龙《醒世恒言》里,卖油郎秦重讲究“诚”“信”二字;经营小酒店的刘德以和为贵,素好行善,
赈乏济贫。文人们张扬的商人理想生活图景首先为得官仕进,如《初刻拍案惊奇》中,郭七
郎有“鸦飞不过的田宅,贼扛不动的金山”,为“博得个腰金衣紫”,花五千银子换了张“横州
刺史告身”,其他还有商人实现发财梦、得助梦等的描写。
一摘编自杨虹《解读明清小说中的明清商人》
材料二
空前繁荣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巨变,在明清时期的文化思维和哲学思
潮中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体现。这时候,有一部分思想家站在程朱理学的立场,对于贵贱
失序、“利欲横行”的社会现状深恶痛绝、口诛笔伐,也有一部分先知先觉者,顺应了时代发
展的潮流,苦心焦思,著书立说,力图把这伟大的社会变迁合理化、正义化。如王阳明就宣
称:“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出身于商贾之家的汪道昆甚至直言:“良贾何
负于闳儒!”越来越多的人冲破“士、农、工、商”的职业界限趋向商业,并从经商致富、蓄资入
仕的通途中展望美好前程。
一摘编自黄开军《碑刻所见明清商人传记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文学作品中商人形象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面对巨变,“一部分先知先觉者,顺应了
时代发展的潮流”的原因。(8分)
历史试题第8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