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阶段性考试(一)高2023级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BDAB 6-10 BDCBA 11-15 DBDCD 16 A二、非选择题17、(16分)(1)流域较封闭,河流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居民点多,生产部门多,生产和生活污水汇入河湖,易造成污染。(4分)(2)第一次:减少了汽柴油污染。(2分)第二次:减少了鱼塘养殖等农业生产污染。(2分)第三次:减少了旅游活动污染。(2分)(3)生态效益:净化水质,涵养水源。(2分)经济效益:发展旅游观光业,带动相关产业。(2分)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环保意识,增加休闲空间。(2分)18、(18分)(1)终年高温,年较差较小;(2分)年降水总量丰富;(2分)具有明显的干湿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少,为干季,5一10月降水丰富,为湿季。(2分)(2)(6分)4月太阳直射北半球较低纬度,该地太阳高度较大;(2分)赤道低气压带尚未移至该地;(2分)位于东北信风背风坡,晴天多,光照强。(2分)(3)(6分)萨尔瓦多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2分)干季时北部山区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会形成地形雨处;(2分)湿季时影响该地的西南风越往内陆抬升越明显,降水越多,所以山区降水量大,沿海地带降水量小。(2分)19、(18分)(1)大气的主要热源来自地面辐射;(2分)高原面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2分)高原大气离高原地面近,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1分)周边同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接受地面辐射少,气温低。(1分)(2)青藏高原隆升,阻挡了海洋水汽进入;(2分)盆地中蒸发出来的水汽随着环流流向高原,在广阔的高原面冷却凝结形成降水(雪);(2分)通过环流返还到盆地的气流水汽含量少,盆地上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2分)青藏高原的北面为阴坡,冰川积雪融化量少,返回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少(2分)(青藏高原冰雪融化后绝大部分流向印度洋、太平洋,通过径流返回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少)(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3)冰川积雪蕴藏量减少;(2分)冰川积雪分布面积退缩(雪线上升);(2分)湖泊的数量增多;(2分)湖泊面积扩大(水量增加)。(2分)(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20252026学年度(上)阶段性考试(一)高2023级地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1至2页,非选择题3至4页,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2小题。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蒙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气成分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入密切相关,碳中和需要付出经济代价。下图示意某年甲国和乙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贸易额、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与经济产出情况。据此完成3-5题。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美元/吨)51201机械制造产业各212801958250016605320256626入电子产品化工制品80622甲国出口乙国贸易额(百万美元)20金属及金属制品乙国出口甲国贸易额(百万美元)20080032001280051200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美元/吨)3.乙国出口的产品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A.金属及金属制品B.化工制品C.机械制造产品D.电子产品4.与乙国相比,甲国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的()A.环境成本高B.人力成本高C.营销成本高D.研发成本高5.根据图中两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投入产出效果,甲国应优先考虑()①扩大国际市场②提高创新能力③强化产业升级④承接产业转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高三地理试题第1页共4页特内里费岛(如右图)靠近非洲西北海岸,面积0.2万平方公里,于1497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至今仍为西班牙的海外飞地。这里夏半年气候凉爽,岛屿南部较北部千燥。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将其开发成为世界旅游胜地。据此完成6一8题。■28°336.十五世纪,西班牙出兵占领该岛是因为其A.丰富的旅游资源B.优越的地理位置C.冬暖夏凉的气候D.丰富的矿产资源7.特内里费岛夏半年气候凉爽,主要是因为A.高气压带控制B.纬度位置16C.盛行西风影响D.寒流影响408.岛屿南部较北部干燥,影响因素主要是A.纬度B.信风C.地形D.洋流图3示意不同天气条件下,祁连山某冰川区地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的比值变化。据此完成9~11题。比值(%)1009%9.与阴天相比,该比值晴天低的主要原因是晴天A.冰川积雪消融量大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80%C.冰川积雪消融量小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60%10.该比值7、8月最低的根本原因是A.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40%B.降水量大,云层厚度较大20%0睛天C.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阴天D.风力强劲,积雪不易保留345691011时间/月11.随着气候变暖,该比值的变化趋势是A.阴天增大,晴天减小B.阴天和晴天都增大C.阴天减小,晴天增大D.阴天和晴天都减小风向可用风向方位角表示,风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我国华北山区某气象站位于该山区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为“1月某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即沿山谷走向的上谷风、下谷风)风向与气温增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12.该地山风转为谷风的时刻为()300°r…气温增减变化A.4时前后B.10时前后一风向6C.17时前后D.22时前后2509213.该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是(200-2A.东北一西南走向B.南北走向1509C.西北一东南走向D.东西走向6-814.推测该气象站18时前后气温变化的原因是46810121416182022/时A.风向骤变,西北风影响增强B.天气转阴,大气逆辐射增强C.坡面降温,冷空气向下堆积D.逆温产生,谷底气温回升快2023年某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给甲地带来强降水。下图为该日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完成15-16题。15030045015.该日甲地出现强降水,主要因为甲地A.大气受热上升强B.位于高压脊附近45C.位于气旋中心D.位于锋线前方16.未来两日,甲地风向变化最大可能是图例A.东北→西南B.东北→西北☆两县局C.西南→东南D.东南→西北风暴移1000动路径水域30110161008等压线高三地理试题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pdf 地理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