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兴宁市宋声学校七年级月考地理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首童谣唱道:“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图1为太阳和地月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按照童谣中天体类型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恒星、彗星、行星 B.卫星、小行星、恒星C.恒星、行星、卫星 D.卫星、彗星、行星2.图示天体所属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是( )A.太阳 B.地球C.月球 D.哈雷彗星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通过观察天空中的星星和行星来了解宇宙。然而,真正的太空探索始于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尝试进入太空。图2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成就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地球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下列天体系统按范围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B.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C.银河系—地月系—太阳系—总星系 D.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4.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物质的天体,原因在于( )①距离太阳不远不近 ②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③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 ④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北京时间2025年5月22日16时49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地面科研人员配合支持下,航天员从核心舱节点舱出舱,将前期已通过货物气闸舱出舱并利用机械臂转移至中转位置的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至预定位置,同时开展了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任务。据此完成5~6题。5.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A.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B.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C.太阳系中与地球自然环境相似的星球很多 D.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6.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①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 ②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③探索生命的起源 ④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025年2月12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公开征集评选,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据此完成7~9题。7.下列可以确证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A.天圆地方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太阳和月亮 D.地球卫星照片8.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8千米 B.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北回归线上可以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 D.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米9.下列属于我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有( )①建成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 ②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③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 ④高速铁路快速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图3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通过该图,人们认识了(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板块运动B.地轴和两极C.海洋和陆地D.经线和纬线12.在空间站,可见证地球( )A.围绕月球公转 B.是一个球体 C.围绕太阳自转 D.离太阳最近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图5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垂直于经线 B.纬线相交于南北极C.经线、纬线长度相等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14.使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的正确做法是( )A.面对地球仪,从左向右拨动球体 B.面对地球仪,使地轴垂直于桌面C.手持地球仪,面对北极,顺时针拨动 D.沿椭圆轨道,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图6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15.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线与赤道平行且长度相等B.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呈圆形C.纬线与赤道相交,但长度不等D.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呈半圆弧形16.在地球仪上,与甲点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 )A.30°N B.60°E C.120°W D.150°W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见的范围为西半球 B.乙点位于甲的西南方向C.地球仪与地球形状完全相同 D.甲、乙两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图7为地球经线和经度示意图。据此完成18~20题。18.下列关于经线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度相等 B.指示南北方向 C.形状是半圆 D.有180条19.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半球分界线 B.0°经线 C.南北半球分界线 D.赤道20.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20°W向东至160°E B.0°经线向东至180°经线C.0°经线向西至180°经线 D.20°W向西至160°E图8为地球纬线和纬度示意图。据此完成21~23题。21.赤道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90°纬线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0°经线22.纬度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为( )A.越来越大 B.由大到小再变大C.越来越小 D.由小到大再变小23.下列纬线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是( )A.35°S B.66°NC.20°S D.50°N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由于有北回归线穿过,被人们誉为“太阳转身的地方”。图9为地球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24.下列四点中经纬度为(23.5°N, 100°E)的是(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25.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点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B.②点位于南半球和热带C.③点位于东半球和北温带 D.④点位于南半球和低纬度26.图10为北极上空俯视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点纬线比Q点长B. Q点在北温带C. P、N点有太阳直射D. M点的经纬度为(66.5°N, 180°)图11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据此完成27~28题。2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及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②从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动 ③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④地球自转造成时间差异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8.下列叙述与图示信息不相符的是( )A.此时,甲地是白天B.乙地每天最先看到日出C.丙地此时处于夜半球D.丁地位于北极圈内2024年10月30 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将“太空出差三人组”送入中国天宫空间站,三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83天,于2025年4月30日安全返回地球。图12为我国两名航天员出舱画面及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29~30题。29.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升空时,地球运行至( )A.①段 B.②段C.③段 D.④段30.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时,广州(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C.高温多雨 D.春意盎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引力束缚的天体系统,包括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图13为太阳系示意图。(1)分别写出行星 A、B、C的名称。(6分)(2)从结构特征来看,判断太阳所属的行星类型。(2分)(3)分析行星D与地球相比,不能产生生命物质条件最主要的原因。(6分)(4)简述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原因。(6分)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北京时间2025年3月12日0时38分,我国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将18颗“千帆星座”互联网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材料二:图14为地球光照分布图,图15为地球公转示意图。(1)写出图14中乙地的经纬度。(2分)(2)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发射当天,判断图14中甲、乙、丙三地中日出最早的是哪地并分析其原因。(6分)(3)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发射当天,判断澳大利亚所处的季节。(2分)(4)图15中表示地球公转方向的A和B,哪个是正确的 (2分)(5)描述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发射当天,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以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4分)(6)结合材料,列举两个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D C A D D B A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D A D C D D B A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A D C D A C D C D二、非选择题31.(1)B:木星;(2分)D:天王星;(2分)C:火星。(2分)(2)恒星。(2分)(3)地球日地距离适中,有着适宜的温度条件,行海E距离太阳太远,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小,温度太低,不适合生命存在。(6分)(4)因为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所以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6分)(2分)(2)日出最早:乙地;(2分)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时间东早西晚,乙地位于三地中最东处,所以最早见到日出。(4分)(3)秋季。(2分)(4)正确表示地球公转方向的是 A。(2分)(5)北京市昼短夜长。(2分)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2分)(6)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任意两个即可)(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