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2.2运动与相互作用 专题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2.2运动与相互作用 专题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新初二《2.2运动与相互作用》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浙 BA 篮球联赛中,球员的每一次投篮、突破、传球背后都隐藏着力与运动的基本规律。
1.球员投篮时篮球撞击篮板后反弹,且接触处发生轻微形变。这一现象说明力(  )
A.只改变物体的形状
B.只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同时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D.既不改变形状也不改变运动状态
2.浙BA球员快速奔跑突破后,即使停止蹬地,身体仍会向前冲出一段距离,主要原因是(  )
A.球员受到向前的推力 B.球员具有惯性
C.球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 D.球员的惯性消失
3.以下运动员的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竖直起跳 B.加速奔跑前进
C.曲线突破前进 D.静坐休息
4.如图是樊振东打乒乓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只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B.乒乓球被击打后在空中能继续飞行,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乒乓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乒乓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5.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中,男运动员站立在水平冰面上将女运动员托起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男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托力是一对平衡力
C.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和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投壶”是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如图,投出的箭(用竹、木等制成)可以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  )。
A.手对箭有力的作用 B.箭的质量比较轻
C.箭受到重力的作用 D.箭具有惯性
7.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长木板C 放在它们上面。用水平力F 拉木块A,使木块A、B和长木板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木块A 对长木板C的摩擦力向左
B.长木板C 对木块A 的摩擦力向右
C.木块B 对长木板C 的摩擦力向右
D.长木板C 对木块B 的摩擦力向右
8.起重机以1m /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6000 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忽略空气阻力)(  )
A.12000N B.6000 N C.3000 N D.无法判定
9.春节假期里,小明一家坐车到某雪场游玩。下列有关小明在部分场景的描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早上冲出家门,小明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时很难立即停下
B.上车后系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意外伤害
C.在滑雪道上向下滑雪时,速度越来越快,小明的惯性也越来越大
D.小明顺利滑到终点处后兴奋地向上抛出帽子,帽子离手前后惯性不变
10.如图1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物体0-3s静止,3~6s速度由0变为1m/s,6~9s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0~3s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ON B.3~6s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
C.6-9s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D.6-9s物体通过的路程1m
11.在2025年九三阅兵中,歼-20S战斗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过天安门上空。此时关于飞机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对空气向后的推力与空气对飞机向前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B.飞机对空气向后的推力与空气对飞机向前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飞机受到的升力与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飞机受到的重力与飞机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1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匀速运动,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
B.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左的摩擦力
13.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友情提示: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A.B.C.D.
14.继“嫦娥”“玉兔”“北斗”“神舟”之后,“祝融”也成功奔向外太空,在飞行近10个月之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记,并在2021年5月17日8时通过环绕器传回火星车遥测数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火星车对火星表面的压力是由火星车车轮发生形变产生的
B.当火星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C.火星车登上火星后,由于所受引力变小,所以其惯性也变小
D.与在地球上相比,火星车对火星表面的压强变小了
15.如图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车厢右壁,另一端连接至放在小车底板的木块上,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C.若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则小车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D.若弹簧未发生形变,则小车一定在做匀速运动
16.近年来,车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下列车贴上的提示语中,属于防止因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
A.堵车不堵心,拒绝路怒 B.别滴滴,越催越慢
C.夜间会车,拒绝远光灯 D.新手上路,保持车距
17.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拉力 F 的作用,其中 F-t和 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6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小于其受到的摩擦力
B.6~8 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2 N
C.6~8 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0 N
D.8~10 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20 m
18.小雪和她所在的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摩擦力的过程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木板把一个长方体木块夹住,设长方体木块A 重6 N,用F=10 N的水平推力推 P、Q 两木板把长方体木块A 夹住,木板与长方体木块A 间的摩擦力为压力的0.4,如图所示为它的正视图。现将长方体木块 A 匀速拉出,则拉力大小(  )
A.一定是2N B.一定是14N C.可能是10N D.可能是16N
19.如图甲所示,将双面吸盘小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锅铲后静止;如图乙所示,将该吸盘大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同一锅铲后也静止。从图甲到图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
B.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
C.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
D.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
20.正在向右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车厢的光滑地板上,放着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小球,并且m甲> m乙。如图所示,当列车突然减速时,两个小球相对于车厢地板 (  )
A.都向左运动,两球之间的距离增大
B.都向左运动,两球之间的距离不变
C.都向右运动,两球之间的距离不变
D.都向右运动,两球之间的距离减小
二、填空题
21.起重机的钢绳吊着5000N的重物,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后静止在空中,再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这三个运动状态下,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分别为F1,F2,F3,则F1   F2   F3(填“>”“<”或“=”)。
22.做筷子提米实验中,将总质量为1.5千克的大米和瓶子放在桌上,此时大米所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否是平衡力    (填“是”或“否”)。有同学将装有米的瓶子按如图1的方式在桌上敲几下,这是利用了米具有   而将大米压实;如图2竖直插入质量0.01千克的筷子把瓶子提起脱离桌面并保持静止,此时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方向为   。
23.小科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推木箱,当用 牛的力时没推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1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牛;当用 牛的力推,木箱恰好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0牛:当用 牛的力推,木箱加速前进,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3为   牛。
24.如图所示,在18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水平拉力F增大到20N,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2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当乙物体受到 3 N的拉力时,三个物体匀速向右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乙物体对甲物体的摩擦力为   N,丙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N,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   (填“左”或“右”)。
三、实验与探究题
26.同学们在学习摩擦力时先根据书木上的实验步骤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1)如图1的甲、乙、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分别拉动木块做   运动;
(2) 甲、乙、丙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F3, 则F1、F2、F3 的大小关系为   ;
(3)为了便于读数,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A,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时弹簧示数如图中B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太小为   N;
(4)小科改变传送带速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速度与时间(v-t)和拉力与时间(F-t)的关系图像,如图C、D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原因是:    。
27.牛顿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后,揭开了物体运动的规律,从而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目的是通过改变   从而改变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实验过程中,应将毛巾、棉布平整地铺在   (填“AB”“BC”或“AC”)段。
(2)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运动到D 点时速度为v1,若此时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小车到达E 点速度为v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v1   (填“>”“<”或“=”)v2。
(3)伽利略在400多年前的研究思想一直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伽利略曾经观测到,钟摆来回摆动的高度是相同的,如图乙。他设想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左边一个固定的斜坡上滚下一个球,球又滚上右边不同坡度的斜坡,如果球没有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他认为这个球在右边任何坡度的斜坡上滚到的高度都与起始高度一样,好像这个球“记住”了起始高度。经过进一步思考,伽利略推断,如果右边的斜坡变平坦,球将会一直匀速滚动下去,如图丙。请回答:
①像科学家那样“进一步思考”:图丁是伽利略想象的每隔相同时间在右边不同坡度的斜坡上球的位置,他认为当斜坡倾角变小时,小球速度   (填“减小快”“减小慢”或“不变”)。于是他大胆推测:当斜坡变得光滑且平坦时,小球将做   运动。这种研究方法是在客观实验基础上进行   。
②伽利略认为,球匀速滚动是球的“自然运动”状态,“自然运动”是球所具有的属性。在我们今天看来,球的这种属性称为   
28.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
(1)如图甲所示,小组同学在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方向   ,大小   。细心的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左边挂一个钩码,右边挂两个钩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经过讨论,同学们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木块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
(2)实验小组决定改进实验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这个装置相比甲图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
A.方便控制拉力在同一条直线 B.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经过讨论,又设计出了图丙所示的装置,要求卡片   (填“弹性要好”或“质量要小”)。在图丙装置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后,将小卡片转动一小角度,松手后,小卡片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表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需要作用在   上。
(4)为了探究猜想“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如果利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一步的操作是   (填“剪开左侧绳子”“剪开右侧绳子”或“剪开卡片”)。
29.小科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
(1)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小科通过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能够得出结论:阻力越小,物体滑行距离越远,滑行时间越长。在此基础上,小科作出了科学推理(如表所示),表中“ ”处的内容为   。
  真实实验 过渡阶段 理想实验
阻力 较大 较小 变小
滑行距离 较近 较远 变远 无限远
滑行时间 较短 较长 变长 无限长
(3)假设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为 v0,并且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减小的,则实验中三次速度变化如图丁所示。请在图上画出小车在理想实验时的速度变化情况。
四、综合题
30.家里的罐头瓶盖得太紧(如图甲所示),拧不开了。小嘉就在瓶盖外包上毛巾,再用力拧,毛巾在打滑,瓶盖还是没动。爸爸让他换一条湿毛巾试试,果然,湿毛巾不再打滑,瓶盖打开了。由此,他觉得水有助于增大摩擦力。但为什么许多公共场合的地面在用水打扫过后会摆放“地滑慢步”的牌子(如图乙所示),水量到底能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擦
为了解决困惑,他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在水平玻璃桌面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块用油漆漆过的木块在玻璃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水滴数与摩擦力关系统计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水滴数/滴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摩擦力/N 3.16 3.34 3.72 3.92 3.02 2.80 2.82 2.82 2.82
(1)在使用前,弹簧测力计需要   (水平/竖直)调零。
(2)根据实验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
(3)走廊警示语“地滑慢步”中,湿地板更易滑倒的力学依据是什么 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结合惯性知识进行说明   。
31.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搭载着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奔向太空。长二F火箭与载人飞船的总质量约为500吨。如图所示,火箭点火升空时,降温系统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顿时周围“白气”滚滚.之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即空间站三个舱段、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
(1)关于火箭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火箭应采用密度大、硬度大的合金材料
B.火箭在加速起飞过程中,火箭的机械能不变
C.火箭加速升空阶段,火箭的惯性变大
D.火箭使用氢气做燃料,是因为氢气热值大
(2)火箭发射时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火箭获得向上的推力,该推力的施力物体   ;
(3)中国空间站在轨道上绕地球正常运行时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在空间站中,航天员可以通过   (填“举哑铃”“弹簧拉力器”或“跳绳”)来锻炼身体;
(4)航天员和家人通过网上聊天实现“天地对话”,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当空间站距离航天员家属510km时,航天员发出的信号经过   s后就可以被地面上的家属接收到(不考虑仪器的延时特性);
(5)设计师为减轻火箭的重力,将一个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208kg,则该零件铝的质量为   kg。(,)
(6)火箭达到预定速度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发动机关机分离,火箭利用自身的   飞行到与预定轨道相切的位置,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再点火;在最后加速飞行过程中,若火箭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火箭将处于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2.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去了而上面的棋子会落下,请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加以解释。
33.徒手爬杆是指手脚并用,沿着杆子从地面爬到顶端。
(1)甲、乙两名同学的重力相同,爬杆比赛时,若两者都匀速爬杆,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1、v2,且· 杆对甲、乙两名同学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f1   (填“>”“<”或“=”)f2。
(2)若甲同学的重力为G,当甲同学匀速爬杆时,甲同学对杆的摩擦力 f   (填“>”“<”或“=”)G。请你利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证明上述结论: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3.D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B
20.【答案】C
21.【答案】=;=
22.【答案】否;惯性;竖直向上
23.【答案】等于;等于;150
24.【答案】右;14;14
25.【答案】03;左
26.【答案】(1)匀速直线
(2)F1<F2<F3
(3)4
(4)当速度发生变化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27.【答案】(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BC
(2)=
(3)减小慢;匀速直线;科学推理;惯性
28.【答案】(1)相反;相等;平衡
(2)B
(3)质量要小;同一条直线
(4)剪开卡片
29.【答案】(1)同一位置
(2)0
(3)
30.【答案】(1)水平
(2)水对摩擦力的影响与水量有关,适量的水可以增大摩擦力,而过量的水则会减小摩擦力
(3)湿地板更易滑倒的力学依据是过量的水会减小摩擦力,导致人在行走时难以获得足够的静摩擦力来保持平衡,同时由于惯性,人容易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滑倒。
31.【答案】(1)D
(2)燃气
(3)非平衡;弹簧拉力器
(4)1.7×10-3
(5)108
(6)惯性;匀速直线运动
32.【答案】击打棋子前,棋子是静止的。打击其中一个棋子后,这一棋子因受力改变运动状态而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又落回原地。
33.【答案】(1)=
(2)=;匀速爬杆,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