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高三10月联考·思想政治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答案】C【解析】①错误,马克思这段话描述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剩余产品的出现,而非奴隶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剩余产品的出现属于原始社会末期现象,二者时间顺序不符;②正确,教材明确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剩余产品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提升直接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产生;③错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出现在奴隶社会时期,而材料中描述的剩余产品出现属于原始社会末期,二者发展阶段不同;④正确,教材强调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前提,剩余产品使得部分人能够占有他人劳动成果,从而形成私有制。故选C。2.【答案】D【解析】A选项(片面)19世纪工人运动(如里昂起义、宪章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尚未系统形成属于早期探索,与21世纪发展无关。B选项(历史性贡献)十月革命首次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1917年),但属于20世纪初的实践题目强调“21世纪新活力”。C选项(阶段性发展)二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如东欧、亚洲),但20世纪末苏联解体使运动陷入低谷。未体现当代复兴:21世纪社会主义需新实践支撑。D选项(正确答案)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7年十九大提出)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如“中国式现代化”新范式。故选D。3.【答案】B【解析】①正确,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错误,根据教材知识点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但其成立之时并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错误,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④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故选B。4.【答案】D【解析】①错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的失败尝试,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后才符合中国国情;②错误,苏联模式的单一公有制脱离中国生产力水平,后被调整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③正确,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采取和平赎买等方式,区别于苏联暴力剥夺,体现立足国情的创新:④正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基于中国生产力落后的实际国情提出,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故选D。5.【答案】A【解析】①②符合题意,四十余载春风化雨,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1.7%跃升至2023年的16.9%,说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不合题意,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高三思想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青海省大通县第二中学等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pdf 高三10月联考-思想政治da.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