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新十校协作体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历 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基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金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区;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希腊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喜剧《骑士》中描写了两个奴隶(即当时雅典的两位将军)抱怨主人(雅典公民大会民众)性情急段、自以为是。主人买了一个奴隶(煽动家)当管家,此人善于谄媚和诬告,经常鼓弄唇舌令其他奴隶受到主人鞭答。该剧变反映出,雅典A.民主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B.公民大会拿握最高权力C.公共演说主导司法审判 D.战争助推民主观念发展2.有学者指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中,信仰上帝、追基天国理念,对立于博雅修养与军政才能;人人平等皆为上帝羔羊的思想,对立于柏拉图式等级制度;原罪教义与教育即赎罪的认知,对立于教育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理念。这体现出,中世纪基督教会A.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B.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高强度控制C.动摇了专制王权的基础 D.扬弃了欧洲传统人文主义观念3.15世纪时,蔗糖在欧洲极为稀缺,英国人均摄取量近乎零,仅为传教士等群体的“高级享受”,甚至成为权贵浆妆的组成部分;而到19世纪初,英国人均年糖摄取量已织升至8公斤。这一变化可用于佐证A.殖民扩张助推社会生活变化 B.工业革命的技术扩散效应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美洲文明道到毁灭性打击4.《法国民法典》中对不动产买卖、租赁等作出了大量规定,包括家畜、农具、种子、饲养的鸽、兔、肥料等农业物品以及铸造场、制纸场等手工业器具,但不涉及公司、法人等相关内容。据此判断,该法典A.有悖于启蒙运动的核心精神 B.背离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追求C.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现实需求 D.以调节人际关系为主要条款5.1870~1913年,德国钢产量从17万吨增至1832万吨,铁产量从139万吨增至1931万吨;1913年钢铁总产量超英、法两国之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占比从13%升至16%,仅次于美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新兴工业部门崛起改变了欧洲格局 B.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阶段C.世界贸易多中心的局面进到了冲击 D.科技革命促进了德国生产力发展6.列宁提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表明革命已超出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可是还没有到达“纯粹的”无产阶圾和农民的专政。实际上,“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已经实现了,但是实现得非常奇特,有许多十分重大的变异”。列宁的这一认识体现出俄国A.新旧势力同矛盾缓和 B.现实国情的特殊性C.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D.革命形势颇为有利7.1995年,英国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到期后,共和党主导的国会提出,若民主党掌控的白宫不接受其年度预算削减方案,便拒绝延长拨款。白宫反对这一方案,导致约80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多项行政服务暂停。最终双方暂时妥协,达成短期拨款协议,这才缓解了危机。这反映出美国A.三权分立对政治生态的双重影响 B.权力制衡机制遭到破坏C.两党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利益分歧 D.联邦政府缺乏责任担当8.据统计,1980年,美国老年人口赡养比(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为16.9%,日本为13.4%,法国为21.9%。2000年,美国老年人口错养比为19%,日本为25%,法国为24.4%。发达国家的这一现象A.制约了经济发展潜力 B.凸显了过度社会保障的弊端C.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D.折射出劳动力短缺的普通性9.西周康侯其铭文云:“王来伐商邑,延(诞)令康侯(成王之子)嵒(鄙)于卫。”克罍铭文曰:“令克(召公之子)侯于匽(燕),旆(使)羌、叡、龟、雽、驭、微。”《后汉书·西羌传》有“邢侯大破北戎”的记载,而“邢,周公之胤(阴)也”。这反映出西周A.强化了对关中地区的控制 B.形成了政治上大一统的局面C.注重对地方进行直接管控 D.以血缘为纽带维护政治统治10.下面为清朝雍乾时期首席军机大臣人员情况表。除丰整额为银侍卫内大臣外,其余皆为内阁大学士兼任。这可以用来说明该时期人名 民误 时间 人名 天 时间马尔不 3 医三人學五九子 浮 z 里屋:四年至三十三年半盛额 3 在正九年至十年 ?旦基 x 千三十三年五三十六年鄂尔长 3 在正十年五十三年。星任二年三十年 刘线日 江 见星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为き z 晁理十年五十三年 号 2 星任三十八五四十二年区延玉 汉 纪旺十三年五十四年 方柱 肥旺四十二年至县庆二年A.君主专制制度巩固 B.清汉矛盾得到缓和C.文官政治地位提高 D.政府行政效率提升11.公元前27年,屋大堆宜称将国家事务的裁决权转交给元老院和罗马人民。公元前23年,面对部分势力的反对,他主动辞去执政官,从元老院获得“保民官权”和“高级代行执政官权”,这两项权力构成了屋大堆元首统治的核心支柱-人民和军队。这可以用来说明,罗马A.政体转向贵族寡头形式 B.封建专制经裁的政治趋自C.元老院的军政权力虚化 D.共和制传统仍具有影响力12.“国王应靠自己活”是中世纪西欧的财政原则,即国王应主要依暴王室领地的封建收人如地产收人、封建捐税等常规收人为生。14~15世纪,法国国王经三级会议同意,在战争或其他情况下可征税。此后,消费税和盐税等逐渐成为国家重要财源。法国的这一变化A.推动议会君主制形成 B.旨在理合资产阶级诉求C.巩固了封君封臣制度 D.为王权强化奠定了基础13.1913年“宋教仁案”后,《震旦》杂志上刊登了浸百《正式国会挦出之大总统》(如右 我风《)带像守西たZ 图)。漫画中宾世凯被画成小丑模样,被各色人物抬着“当选”总统。没自作者意在A.说明政党政治脱离国情B.暗示民主共和观念已深人民心C.强调民主政治举步维艰D.揭露军阀割据制约了国会运作14.1928年,胡汉民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他认为,国民政府是受国民党的付托而总揽治权的,如果民权不能训练成功、完政的政府不能产生,它的治权便不能随便交给人民······人民一不可不真实守法,二不可不诚心受训练,三不可任意捣乱现政府,否则,完政的实现便会遥遥无期。这一观点A.凸显了国民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B.折射出国民政府坚持独裁统治C.强调循序渐进地推进三民主义 D.意在提高国人的思想政治觉悟N N1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后,民革组织专家进行相关研究,提出“实行“从紧适度,有保有压'的货币政策”和“减轻税负,让利于民”等建议,推动我国将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稳快增长、控制物价”,并出台扩大内雪的十项措施。这A.体现了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 B.利于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C.表明行政机关的职能细密化 D.凸显了精英政治的治理模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7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明永乐以后,三司官员往往聊以充住,贪赃枉法、老者昏盾者大有人在,甚至因三司推诿,小规模的反抗活动发展成蔓延四省的农民起义。宣德中,因各处税粮多有通慢,督运之人少能尽心,“宜得重臣往茌之”,以六部侍郎于逐、周忧、赵伦等巡抚应天、山西、河南、浙江等地。宣德六年(1431年),大湖周四“查眩”漫延,钥廷“命巡抚直隶侍郎用忧景督苏、松、常、镇并浙江嘉、潮各府军卫,巡捕贼查”。宣德七年(1432年),规定“各处巡抚付师同巡按监察即史考察方面官,仍用布政司、按察司考察郡县官”,写出评语,年终上报吏部、都察院。嘉请以后,侵患大炽,东南各托都被踢于旗牌,得以军法阵前斩将;山西、宜大、延续、甘肃、列辽、宁夏等地抚臣也先后得踢旗牌,训练标兵,划地而守。“凡军马钱粮、城池关隘、皆其职拿”。巡抚还经理本地色田、盐政事宜等。时人感慨,谓“今之巡抚,即与皇上共治天下者也”。-摘编自范玉春《明代督抚的职权及其性质》(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明朝退抚的职权。(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明朝的巡抚制度。(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一思格斯指出:“在马尔克公衽(中世纪西欧日耳受人的一种村落组织)保存下来了的各个国家-法国北部、英国······氏族组织不知不受地变成了地区组织······仍然保存了它那种自然形成丙为整个氏族制度所种有的民主性质······直到现代还有生命力。”13世纪,英国领主经济进入全盛期,专门有农奴服役的领主庄园占有全国土地面积的80%。同时,新兴的城市经济也在迅速崛起。这时,封这了公开的斗争。在僧俗贵谈和市民的联盟面前,英王连连败北。议会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贵族代表以个人身份出席议会,国王不负担他们的费用。骑士和市民代表则由选民供给研全。当然,农村每年有40先今自由地产纯收入者,才有选举权,而被选举者则必须出身于坤士门第。城市中一般只有富裕市民才能参与选举。-摘编自陶飞亚 鲁娜(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成因和特点)材料二“光荣革命”后,以议会制为核心的英国民主制度初步建成。19世纪,英国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议会改车:1832年改平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组在议会的代表权;1867年议会改革使一部分工人进入到资本主义的图于;1884年议会改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扩大了工人阶级的选举权。-摘编自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成因和特点。(9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影响。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议会制度发展的认识。(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823年,门罗在年度国情咨文中提出:任何欧洲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任何欧洲列强不得为了压迫或以任何方式控制关润大陆业已独立自由的国家而对其进行干涉;美国不干涉欧洲国家的事务。但在之后的二十年间,门罗主义实际上处于一种无力执行的状态。材料二1901年,罗斯福首次对国会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指出“无论我们期望与否,我们今后必须认识到,我们在拥有不少于国际权利的国际责任”。1904年,他提出:“导致文明社会纽带全面松弛的长期为非作歹式懦弱无能,在美洲,如同其他地方一样,会最终需要某一文明国家进行干涉,而是国在西丰球力量。”-以上材料均捕编自任绿物《美国吸起进程中的门罗主义所交政复(1901~1909))(1)根据材料一,指出门罗主义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用19世纪前半期美国无力执行门罗主义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罗斯损总统时期恪守与调整门罗主义外交政策为美国崛起营造的有利国际环境。(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下表是经济全球化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对比情况。合 貿易市场全球化 主产要意全球化 技术保播全球化 可持理发展全球化时间尺度 工业化证会 后工业化记会 信息化记会 立志化记会全球化程度 初级 中级 高 理B全球化内容 国际貿易 国际生产 国际发展 国际子贵目标含义 平术发展的空间 平术发展的管理 平尔发展的动力 平尔发展的公子内涵表达 增强需末社动 增强供险日动 增强数单经 增强建义扫动外延表达 市场的大小 能力的高低 政率的记当 兵定兵孚置在特征 证水利益最大化 正求结构及记化 证求动经设记化 证衣综合最记化日R成社 华方受進高 于政方受益 日势王好 亚登王好 综合互补文流方式 商品交流为主 要意义流为主 知识交注为主 文化交建为主环境响豆 富国受員 当国受言 缩小差 全球合作产生対果 消費融合 生产融合 经济、社会社合 自然经济社会文化股合日有R名 正動发展 已具健程 可等R方 理念R方-摘编自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城市文化战略)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自拟论题,并进行用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12分)N N江西省新十校协作体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A考查古希腊政治制度。情节中,公民大会民众(主人)“性情急躁、自以为是”,还被煽动家(管家)蒙蔽,错罚将军(奴隶),直接映射雅典民主的核心问题一普通民众易被演说蛊惑,决策缺乏理性,可能损害公共利益,体现了民主制度的缺陷,故选A项。戏剧的核心是批判权力行使中的问题,而非“权力归属”,故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司法审判场景,仅提到煽动家“鼓弄唇舌令其他奴隶受鞭答”,且材料中“诬告”“鞭答”更全面指向民主制度的整体弊端(如民众易被煽动),而非仅局限于司法领域,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战争的相关信息,也没有涉及“民主观念发展”,故排除D项。2.B考查宗教伦理与教化。中世纪基督教会通过构建以宗教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将教育目标、社会等级认知、教育功能等关键领域,都纳入宗教框架下重新定义一以“信仰天国”替代古典的博雅与军政素养培养,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消解传统等级秩序,以“教育赎罪”扭转“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初衷。这种对各类传统思想理念的系统性对立与重构,本质上就是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高强度控制,以确保宗教思想成为社会认知的唯一核心,故选B项。材料中“人人平等皆为上帝的羔羊”只是宗教层面的平等,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基督教会与专制王权的关系,且历史上中世纪基督教会常与世俗王权合作共治,故排除C项;材料中基督教教育只强调宗教救赎,忽视人的世俗价值,不存在对人文主义的“扬弃”,故排除D项。3.A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殖民贸易网络将美洲的蔗糖大量输送到欧洲,使蔗糖价格大幅下降,蔗糖从“权贵奢侈品”变为普通民众可负担的消费品,直接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即助推社会生活变化,故选A项。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故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排除C项;材料强调欧洲的蔗糖消费量变化,与美洲文明的毁灭无关,故排除D项。4.C考查《法国民法典》。法典以不动产为买卖、租赁的核心,契合当时资产阶级对土地确权与流转的迫切需求;对农业、手工业生产资料的保护,对应了19世纪初法国以小农经济、手工业为主的经济现实;不涉及公司、法人,是因为当时规模化工业生产尚未普及,法典的内容贴合19世纪初法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需求,故选C项,排除B项。启蒙运动的核心精神包括理性主义、法治、保护私有财产等,《法国民法典》明确保护不动产等的买卖、租赁,正是保护私有财产这一启蒙精神的体现,故排除A项;材料仅提及财产与契约关系,无法得出“以人际关系为主要条款”的结论,故排除D项。5.D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870~1913年大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钢铁冶炼技术的革新是钢产量激增的直接技术支撑;德国对科技的投入使其能快速转化科技成果,推动钢铁产量爆发式增长,进而提升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故选D项。钢铁产业属于传统重工业,并非新兴工业部门,故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垄断组织的发展情况,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贸易状况,且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正在形成,故排除C项。6.B考查列宁主义。列宁强调两个政权并存是“奇特”“有重大变异”的形态,是俄国特殊国情如工农力量强大但资产阶级仍有残余影响力、帝国主义矛盾集中爆发的产物,故选B项。两个政权并存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农民的利益博弈,他们间的矛盾并非是新旧势力间的矛盾,故排除A项;社会主义革命的核心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列宁明确指出当前未达到纯粹的无产阶级和农民的专政,临时政府仍存在,苏维埃未单独掌权,故排除C项;临时政府仍掌握权力,工农专政未完全实现,并非革命形势有利的体现,故排除D项。7.A考查美国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可知,国会通过拨款权制约行政权,避免白宫单方面决定预算,体现了权力不被滥用的制度初衷;共和、民主两党因党派立场对立,不惜以政府停摆、公共服务中断为代价进行政治博弈,导致美国治理效能受损,这反映出三权分立既保障了权力制衡,也会因博弈失控引发政治生态的混乱,具有双重影响,故选A项。1995年,国会以拒绝拨款施压、白宫拒绝妥协,是制衡机制的正常运行的表现,而政府停摆是制衡过程中对抗过度的结果,故排除B项;美国两党均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核心利益根本一致,两党虽在预算问题上有分歧,但本质上只是政策偏好不同,故排除C项;政府停摆是博弈的结果,而非政府主动逃避责任,且双方最终妥协并达成协议,体现了责任意识,故排除D项。8.A考查“福利国家”。根据材料可知,老年人口增加意味着养老金、医疗保健等社会保障支出大幅增长,劳动年龄人口需承担更高的税收或社保缴费,这既可能降低劳动者消费能力,也会挤占政府对教育、科技等经济增长投入的财政空间,长期制约经济发展动力,故选A项。材料仅反映老年人口赡养比上升,未提及社会保障的程度,故排除B项;老年人口赡养比反映的是年龄结构与抚养关系,与“社会贫富差距”无直接关联,故排除C项;劳动力是否短缺还需结合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模、技术替代等因素综合评判,且“普遍性”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9.D考查西周分封制。根据材料可知,康侯、克、邢侯皆是宗室子弟,西周将宗室子弟分封到关键区域,让他们承担管控旧势力、防御边疆的职能,借助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统治,故选D项。关中地区是西周的“王畿之地”(今陕西西安周边),卫(河南)、燕(北京)、邢(河北)属边疆地区,故排除A项;真正意义上政治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秦朝,故排除B项;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对封地拥有世袭统治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仍较松散,属于间接管控,故排除C项。10.A考查清朝军机处。军机处是清朝自雍正帝以来维护君主专制的核心工具,首席军机大臣多为皇帝亲信,且由满臣主导避免了汉臣或异己势力掌控决策;内阁本是传统内侍机构,军机处是决策辅助机构,二者均为皇权服务,无法形成“专权集团”,确保了皇权对中枢的绝对控制,故选A项。仅根据清朝首席军机大臣人员变化情况,不能得出“满汉矛盾得到缓和”的结论,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文官整体地位的变化,且军机大臣的选拔核心是“皇帝亲信”,而非“文官身份”,故排除C项;材料仅反映首席军机大臣的人员构成与职位背景,没有涉及与行政效率相关的信息,故排除D项。11.D考查古罗马政治制度。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归还权力、公元前23年接受共和制下的传统头衔,均以“尊重共和传【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西省新十校协作体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原卷.docx 江西省新十校协作体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