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北部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北部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潜山北部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完成各小题。
1.“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说明了我国疆域辽阔,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B.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D. 黄海和渤海为我国内海
2.“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是因为我国(  )
A. 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B.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北跨纬度广
C. 跨经度范围广,四季温暖 D. 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读表“我国领土四端点的经纬度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3.端点①是我国领土的(  )
A. 最东端 B. 最西端 C. 最南端 D. 最北端
4.端点③所属的行政区,与下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5.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东岸 B. 东西跨经度广,东西时间差异小
C. 东部海域广阔,岛屿与港湾众多 D. 地跨寒、温、热三带,光热不足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人没有固定住所,“撮罗子”是其传统民居,用天然树枝搭建,外面夏季用桦树皮和树叶覆盖,冬季则加以兽皮。图左为东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图右为“撮罗子”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鄂伦春族对应图中()
A. ①少数民族 B. ②少数民族 C. ③少数民族 D. ④少数民族
7.传统民居“撮罗子”建造,主要考虑()
①树枝搭建,就地取材 ②顶部开口,便于储水
③结构简单,便于搬迁 ④兽皮覆盖,利于散热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年9月在郑州市举行。大会设有民族式摔跤、少数民族武术、马术、秋千、射弩、龙舟等17个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有约1万人参加。当时各民族兄弟姐妹同场竞技,实现了更好的民族发展,据此完成各小题。
8.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 各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C. 各民族居住地区相互交错,均匀分布
D. 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9.本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唯一不在郑州比赛的项目为马术,它应在以下(  )城市。
A. 北京 B. 呼和浩特 C. 哈尔滨 D. 广州
读“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请完成下面1-3小题。
10.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 地势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C. 地形山谷相间,纵列分布 D. 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
11.有关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A. ②为柴达木盆地,属第一级阶梯 B. ①为云贵高原,属第二级阶梯
C. 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第三级阶梯 D. ④为太行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1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洋水汽进入,季风区广
②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
③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④山区面积广,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图为“候鸟老人”漫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候鸟老人”现象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冬季南北温差小 B. 夏季南北温差大 C. 冬季南北温差大 D. 夏季普遍较凉爽
14.形成左图所示现象的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为因素
15.关于我国夏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②夏季盛行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③夏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炎热干燥 ④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温暖湿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河流犹如大地的血液滋润着地球上的万物。图示意我国四条河流的干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图中四条河流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①河向北注入北冰洋 B. ②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C. ③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D. ④河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17.四条河流中,流经东部季风区的有(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④河中下游河段,江水呈浅黄色,泥沙含量很大,年输沙量达5亿吨,成为输沙量居于世界前列的河流。若不及时治理,将来可能变成中国的第二条黄河。针对该生态问题,根本的治理措施是( )
A. 中上游修建水电站,拦截泥沙 B. 中游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C. 中下游加固长江大堤,防止河水泛滥 D. 中上游开展植树种草等活动
央视《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左图为黄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右图为“桥上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
19.结合材料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源于唐古拉山脉 B. 是我国第二大河
C. “桥上桥”最可能位于黄河丙处 D. 注入黄海
20.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A. 甲地建水电站,开发水能 B. 乙地修建水库,蓄水拦沙
C. 丙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D. 丁地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12分)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和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反映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右图为“边疆行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边疆行》摄制组从广西防城港出发,基本沿我国陆上疆界途经云、 _________、新、甘、_______、黑、吉到达辽宁丹东,完成了22000多千米的旅途(填简称)。(2分)
(2)《边疆行》摄制组考察了所穿越的省区风土人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2分)
A.①地区可看到傣族的泼水节 B.②地区的主要民族服饰为藏袍
C.③地区是我国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D.④地区的主要民族节日为丰收节
(3)《边疆行》路线所经过的①-⑤省级行政区中,经度跨度最大省区是 ________(填数字代号),纬度最低的省区是 ________(填数字代号)。(2分)
(4)明明在看过这一期《边疆行》后,对我国的疆域十分感兴趣,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拥有约_______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自北向南依次濒临_________海、黄海、东海和南海。(2分)
(5)明明还了解到,位于我国正北方的邻国是蒙古,该国是一个________(填选项)。(2分)
A.海陆兼备的国家 B.内陆国 C.岛国
(6)与我国正北方邻国相比,写出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并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至少两点)。(2分)
2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沿着国道旅行的自驾游十分火热。图为我国G108、G207、G312、G318等四条国道线路图。
(1)四条国道中,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的是 ______,跨经度最大的是 ______。
(2)想感受世界屋脊的高度,可选择自驾的国道是 ______,它一共经过 ______级地势阶梯,其经过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有 ______之称。
(3)108国道沿线会经过多个地形区,它南起分布着喀斯特地貌的 ______高原,穿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 ______盆地,再翻越我国南北界线的 ______山脉后进入黄土高原,最终到达北京所在的 ______平原。
(4)夏季,沿312国道自驾,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______(多选,填番号)。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沙海浩瀚,驼铃声声
③雨林浓密,生物繁多
④稻花香甜,蛙声阵阵
23.(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邮票,是国家邮政局为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而发行的。该邮票全套56枚,分别描绘了56个民族的人们身着民族盛装,迎接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庆典的场景。
(1)读图,说一说,邮票上的民族服饰分别反映了哪些民族的特色?并将下列邮票与其对应的少数民族名称用线连接起来。(4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部分纪念邮票
朝鲜族
维吾尔族
壮族
藏族
(2)如何理解“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共同繁荣发展”这句话?(6分)
潜山北部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把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 D 2. B 3. C 4. A 5. C 6. A 7. A
8. B 9. B 10. D 11. C 12. A 13. C 14. A
15. D 16. B 17. C 18. D 19. C 20. C
二、综合题:(21题12分,22题8分,23题10分)
21. (1) 藏 内蒙古(2分)
(2)AB(2分)
(3) ④①(2分)
(4) 960 渤(2分)
(5)B(2分)
(6)海陆兼备国家,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贸易等。(2分)
22.(1)G207;G312;(2分)(2)G318;三;“鱼米之乡”;(2分)(3)云贵;四川;秦岭;华北;(2分)(4)②、④。(2分)
23. (4分)
①各民族必须像兄弟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②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中华民族一家亲;③民族团结关系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关系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幸福生活(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