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今天的中国,舒适方便、老幼皆宜的公园绿地以及公共健身设施等随处可见。我们要共同建设和维护好公共空间,这是因为 ()①社会生活空间在不断延展②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③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④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中,我们应该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下列属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①参加志愿服务,共建文明龙江②阅读经典名著,提高文学素养③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④参观红色景点,传承革命精神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下面是同学们参加研学活动后的感受。同学们的感受表明 ()小东:我们参观了博物馆, 丽丽:在家里,作为女儿,我 小岩:通过“行走中轴线”丰富的展品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关心体贴父母;研学时,作为班长,我协助老师,给同学们提供帮助。我扮演的社会角色真多呀。 的研学动,我们探索了古建筑结构,领略了建筑美学,增长了见识。①人们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②我们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通过父母的抚育,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人不学,不知义。”这启示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①学习行为规范②扮演社会角色,遵守法律规范 ③懂得礼义廉耻④练好本领,为将来打下基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5 年是《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颁布 10周年。《中小学生守则》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内容包括“主动分担家务”“热心志愿服务”“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等,出台这些规则旨在引导中学生()①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②自觉遵守“公序良俗”⑧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交友④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部分青少年不是宅家,就是与手机游戏相伴,他们不愿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有的甚至产生“社交恐惧”。为帮助他们克服“社交恐惧”,你会建议他们 ()①关心社会发展,践行健康生活方式②树立积极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③关注自我发展,积极谋求个人利益④拒绝社会实践,寻求个人的生活安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一段上海幼儿园“小交警”街头喊话劝导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戴头盔的视频“萌”翻网友。民警带领5名幼儿园的小朋友对骑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的市民进行安全劝导,小朋友们还会一起唱沪语儿歌,为戴了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送上小红花。此次活动①是参与实践的亲社会行为 ②有利于为社会增加正能量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④能避免产生交通违法行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中国开放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让一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China Travel”火遍海外社交媒体。外国游客只要下载中国的手机支付软件,就支持绑定国际银行卡,让移动支付变得无比“丝滑”。这体现了 ()①网络方便了我们的生活②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③网络丰富了支付方式④网络创造了新业态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9.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世界好大好大。现在,网络视频聊天能够让人们跨山海“连接”彼此,“天涯若比邻”。这启示我们 ()A.网络决定人们的日常交往方式 B.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C.网络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D.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10.2024年4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自导自演式造假、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等突出问题。此项行动有利于()A.杜绝网络乱象,提升公民网络素养 B.净化网络环境,规范公民网络行为C.调整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D.完善法律体系,推动依法治国进程11.小华所在的班级以“如何筑牢自我保护的防护墙”为议题,讨论中学生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方法。下列方法可以入选的有()①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②构建严密防范体系,打击诈骗 ③对个人的相关信息,注意保密④遇到网络交往问题,学会求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每天下午放学时,某中学门口都会聚集大量的家长和学生。许多家长选择将车辆停放在路边或人行道上,导致交通严重拥堵。学生和家长在人群中艰难地寻找彼此,情绪焦躁不安,容易与其他家长或学校工作人员发生争执。这说明()①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秩序②秩序是避免混乱、化解矛盾的唯一手段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④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必定会增加成本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3.道德和法律是两种主要的社会规则。下列情境中,需要依靠法律来规范的有()①学生课间活动时在楼道走廊追逐打闹、吹口哨②某校外培训机构在网上虚假宣传、诱骗消费者③暴雨期间,某酒店的价格是平时的5倍④公交车上循环播放“请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乘客让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这一规定体现了()A.社会规则离不开社会秩序的维系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有了规则,人们就会自觉地遵守 D.规则即法律,违反规则须追责15.某市发布了文明行为“十小事”,在尊老爱幼、友善待人、讲究卫生、勤俭节约、垃圾分类、排队礼让、文明出行、爱护公物、绿色上网、健康阳光十个方面,对全市中小学生提出要求。此举有利于 ()①优化文明有礼行为养成机制②提升中小学生的内在修养③夯实中小学生各学科的基础④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近年来,随着文明旅游的宣传引导和国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中国游客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国欢迎,成为行走在海外的“中国名片”。由此可见 ()A.我国公民出国旅行的现象越来越普及 B.文明旅游宣传能够提高游客素质C.文明素质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D.文明有礼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17.2025 年春节,村民王阿姨走进电影院,用自己的A+信用等级免费观看了一场电影。参观农耕园享受折扣,超市购物满减优惠,兑换电影票、咖啡……看着 App 上日益增多的信用权益,王阿姨满是自豪:“这可不仅是实惠,也是好信用带来的光荣呀!”由此可见( )①守信者可以处处受益②诚信能够积累社会资本③个人诚信日益受到重视④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18.“乱写简历被录取了是种什么体验”登上了社交平台热搜,许多“点石成金粉刷匠”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通过编造简历获得工作的经历。然而,这种行为真的值得提倡吗 专家和职场人士--致认为:优化简历可以,但造假绝对是职场大忌,严重造假可能还涉及违法。这是因为 ()①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②弄虚作假会害人害己③社会生活很复杂,总是需要撒谎④诚信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年过六旬的老人结伴而来,残障者由志愿者搀扶着就座,环卫工人被请来就餐……这温情的…幕幕发生在某市“家之味”餐厅。俗话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家之味”餐厅却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午餐,让小城爱意满满。“家之味”餐厅的做法蕴含着()①“文明有礼,与人为善”的社会风尚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处之道③“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④“共同富裕,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某社区为解决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的烦恼,成立了“共享奶奶”志愿服务团队。每个上学日,“共享奶奶”轮班接孩子,陪他们写作业、做游戏,直到最后一个孩子被家长接走。看孩子们开心地学习、玩耍,奶奶们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共享奶奶”()①是在履行赡养和抚养的法定义务 ②身上体现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传承了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 ④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口老龄化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简答题(共20分)21.【学习榜样精神积极奉献社会】(5分)中央宣传部文明培育局公布了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名单。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安徽好少年李智琳、李慧琳双胞胎姐妹的事迹,向她们学习,汲取榜样力量。李智琳、李慧琳姐妹俩很小的时候,爸爸因病失去了工作和行动能力。为了给妈妈分忧,姐妹俩传承良好家风,在生活上学会自理,收拾家务样样在行;学习上你追我赶,连续四年获评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对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她们也有求必应,总是积极伸出援助的小手……(1)材料中体现了李智琳、李慧琳的哪些身份 (2分)(2)姐妹俩还经常利用周末和假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的亲社会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近2000小时,服务近万人。李智琳、李慧琳姐妹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3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了以“正确认识网络”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阶段一 搜集资料,夯实理论】第一小组的同学搜集了下面的信息:信息一2025年,中国数字人(是指通过多种数字智能技术创建,具备人类外观形象、声音语言、肢体动作与思维功能等特征的数字智能体)带动的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产值预计分别达:6402.7亿元和480.6亿元。信息二 2025年,“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继续开展。每逢全国两会,各地群众就会到人民网上留言,写下诸多期盼;全国人大代表通过人民网致信群众,回应关切。信息三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至 2023年,我国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从40.3%提升至 80.3%。(1)上述信息向我们展示了网络的哪些作用 (3分)【阶段二走访调查,积极行动】第二小组的同学深入社区,调查居民使用网络的情况。他们发现不少居民总是接到诈骗电话,还有的居民在网购时遭遇诈骗。对此,第二小组的同学决定成立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组,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防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App,提高居民的防诈骗能力。(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学生参与社区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的意义。(2分)【阶段三总结收获,提升素养】第三小组的同学要在此次实践活动的总结会上作营造晴朗网络空间的总结发言。(3)请帮忙将发言要点写下来。(3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 2024年是河南洛阳老君山景区推出无人值守“一元午餐”的第八年。热腾腾的面条和馒头、西红柿、黄瓜、鸡蛋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品尝。现场收款箱上写着“无人值守,自觉投币,自助找零”,游客也可以扫码支付,支付环节全程无人值守,全凭自觉。(1)无人值守“一元午餐”考验的是人们的哪种品质 请写出反映该品质的一个成语典故。(4分)材料二 某网络带货主播在直播中宣称所售红薯粉条“除了红薯淀粉、饮用水、食用明矾,没有乱七八糟的”等。经检验,该主播直播推广的红薯粉条送检样品未检出红薯源性成分,检出木薯源性成分,与事实不符,相关宣传属于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依据相关法律,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主播所属的传媒公司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共计 165 万元的行政处罚。(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该如何践行诚信美德。(3分)三、实践探究题(共10分)24.【采访居民】同学们就“我眼中的文明”进社区进行了采访:(1)请你帮忙把小明的回答补充完整。(2分)(2)【评析观点】有同学认为:“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有些小的不文明行为,不必太在意。”请你评析该同学的观点。(4分)(3)【发出倡议】根据采访结果,同学们准备撰写倡议书,引导大家做文明有礼的人。请你帮忙写出倡议要点。(4分)四、分析说明题(共10分)25.某校八年级(1)班组织同学们评选“最美瞬间”,以下是同学们评选出的两个“最美瞬间”。小薇参加求职面试时,出现了一段小插曲。一位求职者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可能漏水了让他尽快回家看看。因面试的顺序靠后,这位求职者非常着急。见此情形,排在最前面的小薇主动提出跟他互换位置。小宇步行经过停车场出口时,一辆汽车正要驶出停车场,小宇下意识地停住脚步。汽车驾驶员见状立刻停车,并隔着车窗挥手示意,让小宇先行。(1)结合材料,说出小薇和汽车驾驶员“美”在哪里,(2分),(2)说说这两个瞬间被评为“最美瞬间”,,的理由。(4分)(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打造“最美瞬间”。(4分)身边事 最美做法小组同学讨论发言时,小林因紧张而口吃严重 ①放学后你打算去操场打篮球,这时,同桌小明拿出物理试卷向你请教问题 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5 DCBAB 6-10 AAADB 11-15 CBCBB 16-20 DCBBC二、简答题(共20分)21. (1)①子女(面对父母时);②学生(在学校学习、获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③同学(对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手);④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任答2点,2分)(2)①有利于培养姐妹俩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升道德修养;②有利于她们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有利于她们融入社会,践行亲社会行为,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为社会贡献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每点1分,共3分)22. (1)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数字经济(如数字人产业)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价值;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如“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提供便捷渠道,保障公民的建议权和监督权;③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阅读方式,提高了数字化阅读的普及率,让知识获取更便捷。(每点1分,共3分)(2)①有利于中学生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诈骗能力,掌握实用的防诈骗知识;②有利于中学生践行亲社会行为,服务社区居民,为维护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贡献力量;③有利于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提升社区整体的防诈骗氛围。(任答2点,2分)(3)①个人层面:学会“信息节食”,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传播虚假信息,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②社会层面:相关部门加强网络监管,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违法违规行为;③平台层面:网络平台要履行主体责任,完善内容审核机制,阻断不良信息传播;④学校层面:开展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任答3点,3分)23. (1)考验的品质是诚信。(2分)成语典故:一诺千金、立木为信、曾子杀猪等。(任答1个,2分,共4分)(2)①个人层面: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不弄虚作假(如游客自觉为“一元午餐”付款);②企业(或经营者)层面:坚持诚信经营,不做虚假宣传,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如杜绝主播虚假宣传红薯粉条的行为);③社会层面:弘扬诚信文化,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的社会氛围,同时完善诚信奖惩机制,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每点1分,共3分)三、实践探究题(共10分)24. (1)示例:①主动向老师问好,与同学交往时使用“请”“谢谢”等文明用语;②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打断老师讲课,认真倾听同学发言;③爱护学校公共设施,不损坏桌椅、门窗,保持教室和校园环境整洁;④在食堂就餐时自觉排队,不插队、不浪费粮食,餐后主动将餐具送到指定位置。(任答1点,2分,合理即可)。(2)该观点错误。①文明有礼体现在细节之中,“小的不文明行为”看似微小,却会影响个人形象,也可能破坏社会秩序(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②“不拘小节”并非忽视文明细节,做大事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良好的文明习惯是成就“大事”的基础;③只有重视并改正小的不文明行为,才能逐步养成文明有礼的习惯,提升个人修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判断1分,理由3分,共4分)(3)①在家庭中:孝敬父母,主动分担家务,与家人友好沟通,不顶撞长辈;②在学校中: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校纪校规,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③在社会中: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礼让,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如老人、残疾人),使用文明用语(如“您好”“谢谢”);④在网络中:文明上网,不传播谣言,不发表不当言论,尊重他人隐私。(每点1分,共4分)四、分析说明题(共10分)25. (1)①小薇“美”在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主动为着急的求职者互换面试位置,体现了友善和同理心;②汽车驾驶员“美”在遵守交通礼仪,尊重行人,主动礼让行人,体现了文明有礼和对他人生命安全的重视。(每点1分,共2分)(2)①这两个瞬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关爱和理解,传递了温暖的正能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的要求;②它们展现了文明有礼的行为,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化解矛盾(如小薇的行为缓解了求职者的焦虑,驾驶员的礼让避免了交通纠纷);③为他人树立了文明交往的榜样,引导更多人践行文明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任答2点,4分)(3)①耐心倾听小林的发言,不打断、不嘲笑,给予鼓励(如“没关系,慢慢说,我们都在听”),帮助小林克服紧张情绪;②先放下打篮球的计划,认真为小明讲解物理试题,若时间紧张,可与小明约定其他合适的时间再详细讲解,做到乐于助人且不敷衍。(每点2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