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9.《论教养》
10.《精神的三间小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毕淑敏(1952—),国家一级作家。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本文写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
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地位与19世纪的列夫·托尔斯泰相当。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
作者简介
赞誉 恍若
绸缎 琉璃 惊骇
瞥见 剪影
劫掠 赃物 制裁
荡然无存
富丽堂皇
丰功伟绩
箱箧
zàn yù
huǎng ruò:形容茫然,或指好像,仿佛。
chóu duàn
liú li
jīng hài:惊慌害怕。
piē jiàn:一眼看见。
jiǎn yǐng
jié lüè
zāng wù
zhì cái
dàng rán wú cún: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fù lì táng huáng:形容建筑、场面、陈设等华丽雄伟;诗文辞藻华丽。
fēng gōng wěi jì:伟大的功绩。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xiāng qiè:箱子
字词把握
贸然 涵养
恪守 自持
汲取 遵循 箴言
彬彬有礼
大发雷霆
随心所欲
一意孤行
自吹自擂
矫揉造作
附庸风雅
忸怩作态
随机应变
hán yǎng
mào rán: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kè shǒu:严格遵守。
zì chí: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jí qǔ
zūn xún
zhēn yán:规劝告诫的话。
bīn bīn yǒu lǐ: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dà fā léi tíng: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
suí xīn suǒ yù: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yī yì gū xíng: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zì chuī zì léi: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jiǎo róu zào zuò: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fù yōng fēng yǎ: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贬义)
niǔ ní zuò tài:故意表现出不好意思的样子,不自然,不大方。
suí jī yìng biàn:根据情况灵活地应付事态的变化。
《论教养》
字词把握
广袤 积攒 宽宥
游弋 困厄
濡养 麾下 嘟囔 灰烬
自惭形秽
间不容发
金戈铁马
形销骨立
抽丝剥茧
鸠占鹊巢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可望而不可即
轻觑 坍塌 窗棂 矗立
guǎng mào:开阔、广阔。
jī zǎn
kuān yòu:宽恕,原谅。
yóu yì:指巡逻,也指在水中游动。
kùn è:形容处境艰难窘迫。
rúyǎng:滋养。
huī xià:将帅的部下
dū nang
huī jìn
zì cán xíng huì: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jiān bù róng fà: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间距离小;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也比喻文字精练、严谨,没有一点破绽。
jīn gē tiě mǎ:指战事,也用以形容战士的雄姿。
xíng xiāo gǔ lì: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chōu sī bō jiǎn: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jiū zhàn què cháo: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
xiāng dé yì zhāng: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看似可以达到,而实际难以达到。
lǐ dài táo jiāng: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qīng qù:轻视
tān tā
chuāng líng:窗格
chù lì
《精神的三间小屋》
字词把握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也叫“观点”,也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看法、主张。
论据:也叫“材料”,也就是用来证明、支撑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论证:通过论据来论述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中心论点
分论点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论证思路
论证方法
论证语言
文体知识
辨别
论点与论题

自读三篇文章,参考《敬业与乐业》,归纳各篇文章的论题与中心论点。
【提示】注意论题与论点的区别;中心论点有时原文中有较为直接的句子,有时需要自己概括,注意文章的题目、开头、过渡段、结尾。
《敬业与乐业》 《就英法联军……的信》 《论教养》 《精神的三间小屋》
论题 敬业与乐业
中心论点 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我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意见
我认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是野蛮的强盗行径。
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真正的教养是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心灵空间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
我们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辨别论点与论题
理清
思路与论据

1.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几篇文章的论证思路。
【提示】划分段落层次时,注意总起、总结、过渡等关键性的字词句。
1段:引出论题,交代写作缘由(背景)。
2—9段:具体论述论题
2-3段: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
4-9段: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
10段:总结论点,呼应开头,嘲讽批判英法联军的行为。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理清思路与论据
1-12段:教养
13-17:风度
13-14段:养成优雅风度的意义
15-17段:养成优雅风度应遵循的准则列举优雅风度的具体做法
18段:总结论点,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论教养》
1-2段:提出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3-10段:反面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11-12段:正面论述有教养之人的表现
理清思路与论据
1-6段:引出论题,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7-18:具体论述论题,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7-9段:第一间小屋——爱恨
19-20段:总结升华,精神小屋——精神大厦。
《精神的三间小屋》
10-14段:第二间小屋——事业
15-18段:第三间小屋——自身
理清思路与论据
2.结合本单元的文章,总结议论性文体的常见结构与思路。
总:提出论点 / 引出论题
分:具体论述
并列式:论述几个分论点
正反式:正面论证+反面论证
递进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总:总结论点 / 勉励升华
【结构】
理清思路与论据
1.再次阅读三篇文章,找出文中的论据,以及其论证的论点。
理清思路与论据
《论教养》
5-10段:事实论据,列举一个男人在外面和在家里的不同表现的大量事例,论证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在自己家里、在亲属之间一定也是以尊重的态度相待。
17段:事实论据,列举大量生活中的举止,论证优雅风度是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精神的三间小屋》
以作者自己的说理分析为主。
2.如何区分论点与论据?
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看法、主张——论点,也叫“观点”,主观性;
用来证明、支撑论点的理由和依据——论据,也叫“材料”,客观性。
事实论据:典型事例,确凿数据,可靠史实等
理论论据: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科学原理、定理公式,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论据
3.结合《敬业与乐业》《论教养》,探究快速找出论据与论点的方法?
道理论据,多是引用的语言,有引号相伴;事实论据,多为列举的事例,涉及具体的人、事、物。
论据想论证的论点常常就出现在论据的前后。
理清思路与论据
品味
方法与语言

1.对比《论教养》和《精神的三间小屋》,看看各自的论证方法以什么为主?结合具体文段分析。并思考这让文章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敬业与乐业》 《论教养》 《精神的三间小屋》
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呈现特点 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的特点,让人感受到作者古文功底深厚。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将抽象的道理变得贴近生活,更显真实具体,增强说服力
将抽象的道理变得形象生动,而且更具文采,更有抒情意味,具有感染力
品味方法与语言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虽然没有用大量的论证方法,读来却给人强烈的冲击力。例如第3自然段作者赞叹圆明园的美这一部分,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效果的?
铺陈手法(对描写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描绘)
运用铺陈手法,从材料、布局、陈设、园林景观等方面细致描绘了圆明园的盛景,描写细腻,极具感染力,强烈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美与喜爱。
类比手法
将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进行比较,突出圆明园在世界上的艺术价值与地位,强烈表达了作者对其的高度赞誉,侧面表明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对整个人类的犯罪,应强烈谴责。
第二人称
几处“请你”,第二人称,拉近读者与圆明园的距离,激发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的向往之情。
品味方法与语言
3.议论文的语言风格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请你探究这三篇文章的论证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敬业与乐业》 《就英法联军……的信》 《论教养》 《精神的三间小屋》
语言特点 多用短句、口语,通俗易懂; 多用设问、反问,引人深思。
饱含情感,感彩鲜明:
写圆明园时大用褒扬词来赞美,极具感染力;
写英法联军时大用反语和贬义词来辛辣地讽刺,极具嘲讽与批判意味。
语言自然朴实,通俗易懂,使得文章读来亲切生动。
多用四字词、书面用语,多用比喻的修辞,语言优美典雅,使得文章更具文学气息,更有抒情意味,吸引人。
多用短句、设问反问——增强说服力
语言通俗、褒贬分明、言辞优美——增强感染力
品味方法与语言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中心论点
分论点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论证思路
论证方法
论证语言
文体知识
并列式
正反式
递进式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说服力
感染力
论据
论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