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 期中复习课件(共45张PPT)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新教材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 期中复习课件(共45张PPT)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新教材人教版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大串讲
目 录
CONTENTS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1.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02.
考场练兵·真题再练
03.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PART 01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必考考点 复习目标
分子和原子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 理解分子 “体积和质量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 的三大性质,能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解释。
2. 掌握分子的定义,明确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的适用范围。
3. 明确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本质区别,理解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的过程。
4. 掌握分子和原子的联系
5. 能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物质的溶解、扩散等现象。
6. 掌握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结构,明确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的数量关系,区分质子、中子、电子的带电情况。
7. 理解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能识别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
8. 掌握稀有气体、金属、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化学性质的关系。
9. 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能进行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的计算,明确其与原子实际质量的正比例关系。
10. 深刻理解元素的本质,能依据质子数区分不同元素,明确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11. 熟记常见元素符号,掌握其 “一大二小” 的书写规则,理解元素符号的三层意义。
12.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查找元素,能从周期表中获取元素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宏观和微观角度解释物质组成和变化实质 原子结构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 元素 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
PART 02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微粒种类 粒子概念 由粒子构成的物质举例
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物质 的最小粒子 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等气体(稀有气体除外)、水(H2O)、有机物、 C60等
原子 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金属(如Fe、Cu)、金刚石(C)、硅(Si)、稀有气体(如He、Ne)等
离子 带电的 或原子团 氯化钠(NaCl由Na+和Cl-构成)、硫酸铜(CuSO4由Cu2+和SO42-构成)
知识梳理
考点01 分子和原子
化学性质
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特别提醒
化学变化
原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知识梳理
考点01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2. 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以分子为例)
分子的性质 典例
分子的 和 都很小 1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在不断地 ; 闻到花香;品红在水中扩散;湿衣服凉干;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
分子之间有 ; 热胀冷缩;气体可以压缩在钢瓶中;加压或降温能使气体液化;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水的化学性质不变;H2O和 H2O2 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①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②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隔越大;压强越大,分子间的间隔越小。
③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热胀冷缩,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本身的体积和数目没有改变。
特别提醒
质量
体积
运动
间隔
相同
不同
知识梳理
考点01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3. 实验探究分子运动
(1)品红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
现象:品红在水中扩散,且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最后两个烧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结论:分子在不断 ,且温度越高, 。
(2)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
实验 内容

现象 溶液呈 ; 溶液由无色变为 ; 烧杯A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烧杯B溶液无明显变化
解释 水 使酚酞变色 氨水能使酚酞 。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
运动
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无色
不能
红色
变红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Hg B.NaCl C.H2O D.Fe
C
【演练0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硫酸铜、液氧 B.氨气、干冰
C.汞、黄铜 D.氯化钠、金刚石
B
考点01 分子和原子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2】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C
【演练02】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C
考点01 分子和原子
选项 相关说法 解释
A 丁香花开香满冰城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 和的化学性质不同 组成元素相同,分子构成不同
C 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中 加压后分子变小
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冰、水由同种分子构成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 分子不断运动
B 酒精溶液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水分子体积变大
D 冰和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知识梳理
考点01 分子和原子
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1.分子由原子构成
物质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氨气(NH3)
分子 氧分子
分子模型
构成分子的原子
分子是否由同种原子构成
小结 有些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大多数分子是由 不同种原子构成; 也可构成不同的分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不一定比原子大,但一定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
特别提醒
氢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氨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碳原子、氧原子
氮原子、氢原子




两种或两种以上
同种
相同的原子
知识梳理
考点01 分子和原子
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2.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微粒间都有间隔;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相互关系 可以分成 , 可以构成 。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构成它的相应原子保持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变。
特别提醒
保持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分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分子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1】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B.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D.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
【演练0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比分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C
考点01 分子和原子
知识梳理
三、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实质
以分子为例 宏观 微观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考点01 分子和原子
只含有一种物质
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
含有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分子中只含有一种原子
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分子中含有两种或多种原子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分子不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在改变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分子改变,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1】学习化学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了变化
D.物质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考点01 分子和原子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演练01】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变化Ⅱ是物理变化
B.变化Ⅰ是化学变化,且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C.由变化Ⅰ可知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D.变化Ⅰ的微观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C
考点01 分子和原子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考点02 原子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 ,电性相反。
原子内各粒子的关系 (1)在原子中, = = 。
(2)不同种类的原子 不同。
(3)原子中质子数 等于中子数。
(4)氢原子核中没有 。
(5)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一定相等,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不是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
特别提醒
数量相等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不一定
中子
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4,则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为24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
B
【演练0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中子带有负电荷
B.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微观粒子构成
C.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
考点02 原子结构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考点02 原子结构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离核近的电子能量 ,离核越远电子能量 ;
(2)电子排布从里往外为1~7层,依次排满;
(3)第一层最多容纳 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 电子;
(4)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电子)。
2. 原子结构示意图(以钠原子为例)

越高
2个
8个
8个
2个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考点02 原子结构
3. 原子结构和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特点 结构 元素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 个(He为2个) 不易得失电子 结构 稳定
金属 一般少于 个 易 电子 不稳定结构 不稳定
非金属 一般多于 个 易 电子 不稳定结构 不稳定
在原子中,电子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科学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进行的一种人为规定,是理论上的假设而已。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如H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与Na的化学性质不同;He最外层有2个电子,但与Mg的化学性质也不同,因为He最外层有2个电子,已经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与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
特别
提醒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8
4
4
失去
得到
相对稳定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考点02 原子结构
4.离子
概念 (或原子团)
分类 阳离子 带 的原子(或原子团),如银离子Ag+
阴离子 带 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
离子符号 书写 在元素符号 标出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如Al3+、O2
含义
离子结构 示意图 阳离子 圆圈内数字 弧线上数字之和,如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阴离子 圆圈内数字 弧线上数字之和,如氧离子结构示意图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阴、阳离子保持其化学性质。如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原子形成离子时只是核外电子的得失,核内质子数不变。
书写离子符号时先要熟练掌握相关元素符号,右上角所带电荷数可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特别提醒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带电的原子
正电
负电
右上角
大于
小于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考点02 原子结构
5.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电性 不带电 带 电 带 电
联系 原子(或原子团) 电子变为阴离子, 电子变为阳离子 原子(或原子团)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成原子 原子形成离子过程中的变化 (1)金属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电子层数 ; (2)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电子层数 。 (3)离子形成过程中,原子质子数 ,所以原子的种类不变;核外电子数改变,最外层电子数改变,化学性质改变。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得到
失去
减少1层
不改变
不变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1】下列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核外电子排布不正确的是
A. B. C. D.
B
【演练01】下列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是
A. B. C. D.
C
考点02 原子结构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2】锂电池应用广泛。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为3 B.锂原子的核外电子带正电
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
D
【演练02】含氯消毒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消毒剂。如图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8
B.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C.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形成阴离子
D
考点02 原子结构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C
【演练03】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A. B.
C. D.
A
考点02 原子结构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4】下图是常见的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离子的是
A. B. C. D.
C
【演练0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属于离子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B
考点02 原子结构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5】铝原子和铝离子两种微粒中,不相同的是
①核内质子数 ②核外电子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 ④核外电子层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B
【演练05】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C.原子是一切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A
考点02 原子结构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C-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等到的比。
2.符号:Ar
3.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
4.两种原子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 。即: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质子、中子的质量大约 (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电子的质量 ,可忽略不计。
6.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中子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中子数。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考点02 原子结构
三、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原子核
相等
很小
质子数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1】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已知一个某原子的质量为,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54 C.56 D.
C
【演练01】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C.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C
考点02 原子结构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考点03 元素
一、元素
1.概念:元素是 (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概念理解
(1)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3)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元素种类 。
(4)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一般为“钅”字旁(汞和金除外);
气态非金属元素一般为“气”字头;固态非金属元素一般为“石”;液态非金属元素一般为“氵”字旁。
4.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前四位:氧O、硅Si、铝Al、铁Fe;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质子数
不变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考点03 元素
一、元素
5.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概念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的最小粒子
区别 宏观概念,讲种类、讲质量, 个数;可组成物质 微观概念,讲种类、讲质量, 个数;可构成分子,也可构成物质
适用范围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联系 ①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②原子的 决定元素的种类;③原 子的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④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
特别提醒
这里所说的一类原子是指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的原子,也就是说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是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不同种原子,如126C、136C、146C都是碳原子;
元素常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在表述中常是“元素”与“组成”搭配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化学变化中
不讲
也讲
核内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考点03 元素
6.物质的组成(宏观上)、构成(微观上)的描述
(1)描述物质时:“元素”与“组成”相匹配;“分子”、
“原子”、“离子”与“构成”相匹配;
(2)物质的组成:物质由 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成;
(3)物质的构成:物质由 构成。
例: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4)分子的构成:分子由 构成(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每个分子由 构成。
例: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一、元素
元素
分子(或原子、离子)
原子
几个原子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1】“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中的“碘”“钙”“铁”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离子
C
【演练01】运动后,同学们喝电解质水可补充“钠”、“镁”等,其中的“钠”、“镁”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C
考点02 原子结构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2】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A
考点02 原子结构
A.对元素的认识 B.对微粒的理解
①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中子数不同 ②元素是宏观概念, 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微粒
C.对生活常识的分析 D.现象的解释
①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 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②超市里豆腐干等食品采用真空包装, 是为了防止食物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①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
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②煮沸过的水晾凉后不宜用来养金鱼,
因为这种水中几乎不含有氧分子
A.A B.B C.C D.D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演练02】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分子个数都保持不变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D.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相互转化
D
考点02 原子结构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3】“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C.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
B
【演练03】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C
考点02 原子结构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二、元素符号
考点03 元素
1.元素符号的书写:第一个字母 写,第二个字母 写,只有一个字母则大写。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一种 ;
(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 。例: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3)特殊:某些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 。例: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
(4)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只表示 意义: 。例:5H:表示5个氢原子;


元素
一个原子
物质
微观
几个原子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①氩Ar;②钙CA;③铝Cl;④钠Na;⑤氯Al;⑥磷P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B
【演练01】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一致的是
A.氖(Ne) B.锰(Me) C.钠(Ng) D.钙(Ka)
A
考点03 元素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三、元素周期表
考点03 元素
1.编制者:俄国科学家 。
2.结构:
(1)周期: 7个横行7个周期,每一个横行为一个 。
(2)族: 18个纵列16个族,每一个纵列为一个 (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
(3)每格信息:包含 、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特别提醒
(1)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至右逐渐增加。
(2)在同一族中,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3)等量关系: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门捷列夫
周期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1】元素周期表为我们学习和掌握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指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B.镁原子可以得到电子形成
C.三种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D.钠、钾元素为同一族,钠、镁元素为同一周期
B
【演练01】元素周期表为我们学习和掌握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指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及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B.硫原子可以得到电子形成
C.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硫元素和硒元素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考点03 元素
PART 03
考场练兵·真题再练
考场练兵·真题再练
1.(24-25九年级上·宁夏固原·期末)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宏观现象和化学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B.6000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主要是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导致
2.(25-26九年级上·黑龙江绥化·开学考试)下图中“”、“”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D
D
考场练兵·真题再练
3.(25-26九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物质由微粒构成。下列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氢气、铁 B.二氧化碳、氧气 C.硫、汞 D.氯化钠、氮气
4.(24-25九年级上·江西上饶·期中)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①与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④在反应中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D.②和⑤是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
B
B
考场练兵·真题再练
5.(24-25九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的原子中的质子数是115 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②③都属于阴离子 D.④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6.(24-25九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
C
感谢聆听!
考点大串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