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霍尔果斯苏港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考试
高三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
命题人:王健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晋南陶寺与陕北石峁是两个并存的区域性文明。据研究,陶寺中期的陶器类型与纹饰较
其早期发生了显著变化,反而与同时期石峁陶器特征更为接近。陶寺与石峁陶器的趋同表明
A.石峁制陶技术取得突破
B.陶寺文明陷入衰落阶段
C.区域之间文明交流加强
D.权贵阶层垄断陶器生产
2.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
为私有财产己出现证据的是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体、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3.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当“盟主”。齐国、晋国、楚国接续争雄,吴越争霸。诸
侯成为“盟主”可以
A.取代周天子获得分封权力
B.成为诸侯国的“大宗”
C.免除向周王室纳税的义务
D.号令各诸侯国的行动
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巡行天下,考察多地风情,往往刻石记功,如琅哪石刻载:“上
农除末,黔首是富”,“尊卑贵贱,不逾次行”,“以明人事,合同父子”等,顾炎武指出“秦
之任刑虽过,而其访民正俗之意固未始异于三王也”,这表明秦朝
A.重建西周等级制度
B.重视整顿社会风俗
C.确立儒家意识形态
D.首创重农抑商政策
5.昆仑山是华夏神话中的神山,其所在地起初并未确定,一说在宗周西陲,又有说在西戎
之地,汉武帝时,张赛出使西域后报告黄河源于于闻南山,汉武帝根据“昆仑之邱…河水
出焉”的记载,将河所出的于山命名为昆仑山。昆仑山的命名
A.得益于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B.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有利于华夏天下观的拓展
D.便于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
试卷第1页,共6页
6.据下表可知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7.吐鲁番出土一件贞观年间由中央逐级传递到地方的敕旨文书,部分内容见下面示意图。
这反映唐初

安西都


奉:



软曾连写如右,
府主者

王准热者
到奉行
①文书行政推广到了西域
②尚书省是政令决策机构
③安西都护府下设县管理
④加强了与吐蕃间的交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据《通典》记载,西汉末人口约6000万,历经700余年之发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宝年
间,人口约5300万,才大体接近西汉末的数字。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生产工具、技术长期停滞不前
B.政局长期动荡、战乱频繁
C.疆域变化不定、人口不断外迁
D.土地兼并、南北经济衰退
9.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
宣州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