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圣克鲁斯岛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第二大岛,受秘鲁寒流影响显著,气候独特,有明显的热季(1—5月)和凉季(6—12月)。凉季初期,该岛中央山峰某坡向海拔400米以上常出现不易扩散的云雾。下图为圣克鲁斯岛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该地低海拔地区降水相对较多的月份可能是A.2月 B.5月C.8月 D.11月2.云雾多出现在中央山峰的A.东南坡 B.东北坡C.西南坡 D.西北坡3.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凉季初期的云雾A.持续时间变长 B.浓雾次数减少C.分布海拔不变 D.分布坡向转变经济—人口比指某区域经济规模占全国经济总规模比重与该区域人口规模占全国人口总规模比重的比值。其大小可反映该区域经济聚集与人口聚集匹配程度。下图示意2022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经济—人口比值差异。据此完成4—6题。4.与四个省级行政区经济—人口比值差异相关性最强的因素是A.区域面积 B.人口增长率C.环境承载力 D.海陆位置5.目前,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养老负担最轻的是A.甲 B.乙C.丙 D.丁6.据图示经济—人口比分布状况推测,丁省级行政区适宜发展A.高新技术工业 B.机械制造工业C.金融服务业 D.服装纺织工业近年来,鄂西建始县长梁镇依托独特地理优势,引种“六月雪梨”,围绕雪梨大做文章,把梨树当盆景培育,把梨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开发梨果酒、梨膏、干梨片等产品。目前,该地已成为我国“六月雪梨”的主产区,“六月雪梨”已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特色硒产品”称号。据此完成7—9题。7.该区域引种“六月雪梨”的独特地理优势是A.气候相对湿热 B.土壤含硒较多C.种植经验丰富 D.交通运输便利8.该区域“围绕雪梨大做文章”的主要目的是①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②增加雪梨种植收入③弱化收益季节波动 ④改善梨园生态环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中国特色硒产品”称号对“六月雪梨”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作用是A.降低生产成本 B.推动科技创新C.提升品牌价值 D.缩短生长周期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通过对腾格里沙漠东北缘飞播造林区的研究,发现属于豆科灌木的花棒群落对土壤养分的恢复作用明显。如图示意花棒群落恢复后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垂直分布特征。据此完成10—12题。10.推测花棒植物形态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①叶片较大—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②根系较短—气候干旱地下水缺乏③叶表绒毛—避免高温使叶片灼伤 ④根瘤共生—适应氮素匮乏的环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花棒群落恢复后,影响土壤中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气温C.光照 D.风速12.飞播造林区花棒群落进一步恢复过程中应A.加强灌溉 B.扎草方格C.合理放牧 D.增施氮肥较小的风速、充足的水汽和深厚的低空逆温层(对流层中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上升的层次)是形成浓雾的有利条件。甲地位于天山山脉北坡,海拔约650m。2021年冬季某日受某地面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地经历了一次浓雾过程。如图示意甲地所在区域当日10:00(北京时间)的地面风场。据此完成13—15题。13.当日10:00(北京时间),甲地的天气情况是A.浓雾弥漫 B.寒风凛冽C.云淡风轻 D.微风细雨14.此次浓雾过程中,水汽的来源主要是A.南侧暖湿气流 B.局地地面蒸发C.北侧冷湿气流 D.冰洋冷湿气流15.此次浓雾过程初期,气流抬升降温是低空逆温层形成的重要原因。此后,有助于维持逆温层的是A.锋上空气抬升降温 B.东南气流下沉增温C.空气对流上升降温 D.冷暖空气混合增温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甘肃敦煌雅丹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主要由风力在湖(河)相沉积地层上侵蚀形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雅丹地貌群落。地质公园在中更新世晚期是古罗布泊的湖滨。地层中有深厚的湖相沉积层,晚更新世来自北面山地的暂时性洪流,带来大量砾石覆盖在湖相沉积层之上。晚更新世中晚期古疏勒河干流曾自东向西流经地质公园,后因构造运动而改道,在干涸的古疏勒河河道上逐渐发育了雅丹地貌。地质公园南北两侧地层中存在湖相沉积物,但没有发育雅丹地貌。图为甘肃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区及周边地质剖面示意图。(1)简述古疏勒河为敦煌雅丹地貌形成提供的物质条件。(4分)(2)根据图文材料推测构造运动发生后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8分)(3)雅丹地质公园内北部片区的雅丹垄槽大致呈南北走向,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4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蒙古M草原位于乌兰巴托以西60km,海拔约1260m,年平均气温0.5℃,年均降水量24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为满足乌兰巴托的粮食需求,该地于1978年被开辟成农田,连续种植小麦和大麦,每季收获后进行翻耕,种植过程中时常施用化肥。1989年农田因土壤退化,产量大幅降低,逐渐被弃耕。为应对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实现粮食自给,蒙古国政府于2008年开始实施第三个垦荒计划。如图示意该地区的位置。(1)1978年,选择在M草原开垦农田的原因。(6分)(2)简述该地区小麦和大麦的种植导致农田土壤退化的原因。(6分)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研究表明“大食物观”背景下居民膳食结构变迁将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的压力。如图为大食物观视角下中国耕地保护的分区调控与协同机制图。(1)分析我国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原因。(6分)(2)推测我国膳食结构演变下的耕地需求变化。(4分)(3)试从政府角度,提出保护现有耕地的合理化建议。(4分)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雷州半岛红树林面积的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不同区域红树林附近的水环境特征各异,进而影响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径大小,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多以粉砂为主,如图示意雷州半岛红树林分布。(1)描述雷州半岛红树林空间分布特征。(6分)(2)与企水镇相比,判断东海岛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径大小,并说明理由。(7分)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A B D C D B A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A D C C B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侵蚀搬运砾石层,使湖相沉积层出露;沉积大量河相沉积物。(每点2分,共4分)(2)构造运动使河流改道,地层出露;出露的地层受到风力侵蚀;随着差异性侵蚀,雅丹地貌的垄槽雏形开始出现;垄槽不断加深、延长,最终形成了现今所见的雅丹地貌。(每点2分,共8分)(3)暂时性洪流冲刷出南北向的沟槽;偏北风(西北风/北风/蒙古高原下坡风/盛行风)沿沟槽继续侵蚀(或与沟槽一致)。(每点2分,共4分)17.(1)临近河流,灌溉较便利;草原植被,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土壤较肥沃;地形平坦,有利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靠近大城市,市场需求大,运费低。(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2)频繁翻耕造成土壤水分流失;连续耕种,土壤肥力消耗大;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底部土壤板结;耕作形成犁底层,底部土壤透气性、透水性变差。(每点2分,共6分)18.(1)城镇化,工业化粮食需求增多;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粮食安全压力增大;优质蛋白可以部分替代粮食,缓解粮食危机;追求营养健康,粮食需求多元化。(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2)饲料粮的种植需求增大导致整体耕地需求面积逐渐逼近临界值;耕地种植需求由粮食作物为主向粮经饲多元化种植结构转变。(每点2分,共4分)(3)完善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例如“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和“18 亿亩耕地红线”等;根据区域的资源禀赋对耕地分区分类管控,做到保优质、扩中质、修劣质;防止耕地非粮化,撂荒等;保护耕地生态环境。(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19.(1)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多分布在河口、海湾附近;半岛东岸集聚区域更多,西岸、南岸较少。(每点2分,共6分)(2)平均粒径较小。(1分)理由:东海岛为海岛,缺乏大型径流带来大颗粒物质;地处内海,水流缓慢;雷州半岛上的大颗粒物质多被滨海长廊的红树林拦截,到达东海岛的较少。(每点2分,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试题.docx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