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 不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 不含答案)

资源简介

迁安一中高一年级9月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姜
寨聚落是由五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
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
差别也不大。这反映了当时
A.尚未产生贫富分化
B.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
C.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D.仍然处于旧石器时代
2.红山文化时期的牛河梁遗址,由整体规划的大型坛、庙、积石冢组成,其中的女神庙中央位置有
一尊特大的女神塑像,积石冢随葬品占主流的是玉器,这些玉器充满神秘意味,且与祭祀活动密
切相关,墓主应是其部族的核心成员。据此可知,该遗址
A.进入了奴隶社会的阶段
B.仍处于母系氏族时期
C.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D.已产生宗法血缘观念
3.史书、档案、日记和报刊等都是重要的文献史料。以下可用于研究夏朝历史的文献史料是
A.青铜器
B.神话传说
C.《史记·夏本纪》
D,二里头遗址
4.商朝时期,占卜之风盛行,国家大事诸如祭祀、征战、田猎、收成等都要通过占卜来决定,占卜所
用的龟甲和兽骨上刻有大量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从这些甲骨文的内容可以看出,商朝
A.内服与外服的关系
B.青铜器制作工艺精湛
C.已经有了成熟历法
D.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
5.西周分封制下,各诸侯国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明确,他们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这说明分封制的实施
A.明确了贵族的权力继承关系
B.推动了宗法制的形成
C.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D.扩大了西周统治范围
6.右图图所示应该是
W)
A.西周分封示意图
B.春秋列国形势图
C.战国形势图
D.秦朝形势图
7.“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
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认同。这说明
A.华夏认同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B.血缘成为维系文化、政治认同的纽带
C,中国已成为全国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间的差别已消失
8.《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由魏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
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这表明商鞅主张
A,实行严刑峻法治理国家
B.依靠道德感化百姓
C、顺应时代发展变革创新
D.允许百姓休养生息
9.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十分活跃,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自己的
主张。下列属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10.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
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成守、徙民实边的政策。秦汉此举意在
A.沟通联系西域
B.巩固国家统一
C.整顿社会风俗
D.推广农耕文明
11.如表是关于秦朝的史料记载。这些史料说明秦朝
出处
内容
《琅哪刻石》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史记·素始皇本纪》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睡虎地秦简·厩苑律》
(假)铁器,销敝不胜而毁者,为用书,受勿责
A.重视农业发展
B.法家思想极盛
C.抑商政策松动
D,儒家学说流行
12.素统一后,拆除了六国之间人为设置的川防障碍,修建从咸阳通往各地的驰道。为防御匈奴,秦
修筑直道;征服南越后,开通新道;在西南边境修筑五尺道,与驰道相连。这些道路的修建有利

①巩固中央集权
②加强内地和边疆联系
③保障政令传输
④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西汉建立后,刘邦直接统治的区域只有函谷关以西的关中十五郡:而函谷关以东大多分给了异姓
诸侯,他们的实力足以与朝廷抗衡。基于这一现状,统治者实行
A.推恩令
B,郡国并行制度
C.刺史制度
D,中外朝制度迁安一中高一年级10月调研考试
历史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贴条形码区
注意事项
答愿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邓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
(正面朝上,切物贴出虚线方程)
留痕迹。
3.
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
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单选题
I[A][B][C][D]
6[A][B][C][D]
11[A][B][C][D]
16[A][B][C][D]
21[A][B][C][D]
2[A][B][C][D]
T[A][B][C][D]
12[A][B][C][D]
17[A][B][C][D]
22[AJ[B][C][D]
3[AJ[B][C][D]
8[A][B][C][D]13[AJ[B][C][D]
18[A][B][C][D]
23[A][BJ[C][D]
4[A][B][C][D]
9[A][B][C][D]
14[A][B][C][D]
19 [A][B][C][D]
24 [A][B][c][D]
5 [A][B][C][D]
10[A][B][c][D]
15[A][B][c][D]
20[A][B][C][D]
25[A][B][C][D]
26[A][B][C][D]
3I[A][B][C][D]
27 [A][B][C][D]
32[][B][C][D]
28[AJ[B][C][D]
33[A][B][C][D]
29[A][B][C][D]
34[A][B][c][D]
30[A][B][C][D]
35[A][B][C][D]
解答题
36.(9分)
(1)3分
(2)6分

37.(10分)
(1)4分
(2)6分
38.(11分)
(1)5分
(2)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