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达旗三中(达旗一中分校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 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罗马尼亚中南部有一种叫Trovants(胶结砂岩)的神奇活石。它们的尺寸大小不一,小的只有6到8毫米,大的有10米,喝雨水就能生长,还能自己动。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该石头属于
A.变质岩 B.喷出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
2.促使该石头“生长”的必备自然条件是
A.地形 B.气温 C.雨水 D.河流
3.有关该岩石“生长”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岩石一直受到外力作用 B.该岩石一直受到内力作用
C.先受外力作用后受内力作用 D.先受内力作用后受外力作用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图中甲构造顶部缺失的主要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大,容易被侵蚀 B.向斜顶部受挤压,容易被侵蚀
C.因断层导致岩层破裂,后经侵蚀而形成 D.地处干旱区,因风化作用导致岩层被破坏
5.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A岩层的形成 ②地壳的水平运动 ③地壳的岩层断裂(断层)
④地壳的下降运动 ⑤地壳上升,外力侵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④① C.②④③①⑤ D.⑤②③①④
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7.该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下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1中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9.图2中箭头能正确表示图1中D风带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甲和图乙分别为青藏高原隆起前后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对青藏高原隆起前后M地风向和N地风速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冬季,M地由盛行西南风变为西北风 B.冬季,N地风速变大
C.夏季,M地由盛行东北风变为东南风 D.夏季,N地风速变小
11.青藏高原隆起后对图示地区气压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北移 B.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南移
C.高压中心北移、低压中心南移 D.高压中心南移、低压中心北移
下图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常年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及气候特征是( )
A.① 终年高温多雨 B.② 夏干热冬温湿
C.③ 终年高温少雨 D.④ 终年温和多雨
13.一年中从A季节过渡到B季节的过程中( )
A.①地气温逐渐下降,北风渐强 B.②地气压逐渐升高,降水增多
C.③地昼夜温差减小,沙漠扩大 D.④地盛行风从西南风转东北风
右图是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 B.太阳辐射 C.地形 D.大气环流
15.南极地区多大风,a、b两地相比
A.a地风力强,吹东北风 B.a地风力强,吹东南风
C.b地风力强,吹西南风 D.b地风力强,吹西北风
16.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图中南北温差变小 B.图中0℃等温线北移
C.图中大陆面积扩大 D.有利于南极生物生存
我国的古代的诗歌和谚语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密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18.我国谚语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2024年4月30日上午,“强对流刺客”——飑线扫过福建,受其影响,福州出现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飑线多发生在春夏过渡季节冷锋前的暖区中,具有不同性质的两个气团相互碰撞,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不稳定层结,是飑线形成的必要条件。下图示意该日某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图中阴影区为飑线,粗线为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在垂直方向上,有利于飑线形成的气团分布是( )
A.高空干冷,低空暖湿 B.高空暖湿,低空干冷
C.高空干暖,低空冷湿 D.高空冷湿,低空干暖
20.夏季午后“飑线”天气系统过境大型湖面,其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减弱 B.热量加强 C.水汽得到补充 D.湖面摩擦力小
21.图中飑线的移动方向是( )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2.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沼泽水
23.该河流可能是(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塔里木河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4.该河流位于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成都平原
25.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有雨水和常年性积雪融水补给 B.有凌汛 C.冬季断流 D.含沙量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岛中部为海拔100—2000米的高原和山地,沿海多为平原和丘陵。中国援助马达加斯加科研团队对该国进行了详细考察。考察发现:塔那那利佛省(阴影区域)为该国人口和城市最密集的地区,7月甲地平均气温明显高于乙地。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分布(单位:mm)。
(1)指出该岛降水量空间差异,并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角度分析原因。
(2)与乙地相比,说明甲地7月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3)解释塔那那利佛省成为该国人口和城市密集区的自然原因。
27.下图为我国某年4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上图中a、b、e、d 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 (填字母),该地风的性质可能是 。
A.热湿 B.冷干 C.热干 D.冷湿
(2)图中①②两地中此时可能出现降水的是 地。在B、C两地的暖空气被迫抬升的是 地。
(3)上图中D点与C点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原因是 。
(4)上图中B、C、D三地中,即将发生明显天气变化的是 ,原因是该地将受到 天气系统的影响。从利弊两方面说出该天气系统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
(5)上图中关于①、②两地之间的天气系统的画法正确的是 。(多选)
A. B. C. D.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们江位于我国东北,是中、俄、朝三国界河。该流域的森林植被曾被大量砍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
(1)判断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2)分析森林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的原因。
(3)指出随着森林植被的恢复,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的变化。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M为沿海重要洋流,R海域是世界优良渔场。图2为图中甲地气候资料图。
(1)简述M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并据此说明R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理由。
(2)说出甲地气候类型的名称、描述甲地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分析甲地夏季气温相对较低的原因。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A B B D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B B A A C A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D C C
26.(1)该岛北部、东部降水多,西(西南)部降水少。(2分)
1月赤道低气压带南移,该岛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对流雨较多;7月东南信风带北移,东部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形成雨影区,降水少;7月西南部受副热带高压带北移的影响,降水少。(4分)
(2)该岛中部为山地,甲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晴天多,太阳辐射较强;东南信风越过山地高原后,气流下沉增温,气温较高。(4分)
(3)该国属于热带,塔那那利佛省地处中部高原山地,地势较高,气候凉爽;降水较为适中,且晴天较多,便于人们生产和生活。(4分)
27.(1)e B (2分) (2)① B (2分)
(3) C C处等压线更为密集,气压梯度力更大(2分)
(4)B 冷锋 利:净化空气;一定程度缓解干旱,有利于农业生产
弊:可能带来沙尘暴、寒潮天气,影响出行;影响身体健康等(6分) (5) AD(2分)
28.(1)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该流域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量大;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地表有积雪。(4分)
(2)(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迅速汇集,流量暴涨;无降水时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河流水位下降快,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4分)
(3)径流总量减少;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4分)
29.(1)性质:寒流;流向:自北向南。该地受信风影响有上升补偿流,导致该海域饵料多,渔业资源丰富。(4分)
(2)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控制,从海洋携带大量水汽,温和湿润。(4分)
(3)该地位于沿海,夏季受海洋影响明显;且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所以夏季气温相对较低。(4分)
第7页 共10页 ◎ 第8页 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