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海实验中学2025一2026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物化合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60分)一、选择通。(本题共12小题,年小题2分,共2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香花醋的工艺流程如下:研磨粉碎、上笼蒸煮、入瓮发酵、加水调配、消毒杀菌后转移装坛;其气味酸香浓郁,醇厚独特。1:下列制醋流程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研磨粉碎B,入瓮发酵C,加水调配D,转移装坛2,闻到醋香,从微观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分成原子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B,四氧化三铁C,人体呼出的气体D,5%的过氧化氢溶液4.空气中含量最高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A,氧气B.氩气C.氮气D.二氧化碳5,下列选项中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eA,加热液体B.取用液体试剂C.取用粉末状固体D,洗涤试管6.下列变化事例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腐烂B,火药爆炸C,酒精挥发D.石蜡燃烧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氨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B,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医疗急救D.二氧化碳无色无味,可用于气体肥料8,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黑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9.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后用手紧捂试管B,连接仪器时,先将玻璃管润湿,后轻轻将玻璃管旋入胶皮管中C,加热试管中试剂时先预热,再对准试剂所在部位加热D,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成后,先德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10.下图是氧化汞分解生成氧气和汞的示意图,从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1.4A,该反应是一个化合反应B.氧气由氧原子构成C.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和氧原子D,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是氧原子和汞原子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和氮气的三瓶气体各伸入一根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B检验蜡烛燃烧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用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看是否变浑浊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看测定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有氧气是否复燃D区分水和酒精闻气味12,已知在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氧气:现某催化剂又可实现水与氯气反应制备过氧化氢(H02)。向容器中加入100g水和适量催化剂,并不断通入氧气,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分别在20C、40°℃和60℃下进行实验①、②、③,测得过氧化氢的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设计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该催化反应的影响t15⑨.0B,实验①说明:20℃,在0~3h内,随着时间的增加该催化反应持续进行12C.比较实验①、②可知,在0~3h内,40℃比20℃对该催化反应更有利9D,实验⑧中2h后,水与氧气不再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开始分解6①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36分)00.511.522.5313,6分)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者名称。时间/乃铜锰」NaAL14.6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空气的利用和保护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I.利用空气获取氧气:(1)分离液态空气法:通过将空气降温、加压成液态再升温制得大量氧气。升温时氮气先蒸发出来,说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这是利用二者(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不同。从徽观角度分析,液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相同,其原因是(2)膜分离法: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富氧膜(分子筛),可得到富氧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序号)。C2氨分子。氧分子A,该过程中氧分子停止了运动B.该过程中氧分子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高敏膜C,富氧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1:4常氧空气”@Ⅱ.保护大气环境:(1)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对于保护大气的做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A,随意燃放烟花爆竹B,植树造林C.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D,加强空气质量检测(2)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检测的空气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不包括,(填序号)。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二氧化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