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件(共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件(共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在刘备尚不能立足时,诸葛亮为什么说他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其主不能守。益州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作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超前判断,源于他对时局的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同时运用超前思维认识和把握了豪杰并起的发展态势,主要包括“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诸葛亮运用合理的推理判断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历史已经证明,诸葛亮的分析和预测是正确的。
探究与分享
1.超前思维的客观依据: P114-1
2.超前思维的含义 P114-1
①从客体看: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
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不满足现状、居安思危、自觉地站的更高、看的更透的意识)
②从主体看: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判断:超前思维就是对未来的推理和想象,可以脱离现状、信马由缰。
×
例如:国家制定发展规划,个人筹划学习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a),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相关链接
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否则就会失败。说话之前有准备,就不会陷入理屈词穷的地步;做事之前有准备,就不会困惑;行动之前有准备,内心就不会痛苦;走路之前有准备,就不会走投无路。
3.超前思维的表现——“先知先觉” P114-2
【相关链接】:古人对超前思维十分重视,“先知先觉”并总结了规律性的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在时间的长河中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获得超前处理问题的智慧。比如: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时医治,等病症显现出来再治疗已经晚了一步;安身立命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好先手棋。《老子》中说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这个意思。
(1)从人们的认识状态和认识对象的存在状态之间的关系看,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
(2)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
(3)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称为“先知先觉”。只有“先觉”才能“先知”,“先觉”是“先知”前提,所以超前思维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人们的认识状态
认识对象的存在状态
近似于等同的反映
落后的方式反映
超前的方式反映
后知后觉 不知不觉
先知先觉
超前思维
4.超前思维生成的思想条件——“超前意识” P114-3
注:并不是只要反思和质疑就一定会有超前思维。
要有超前意识,要有远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1)超前思维的本质: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
(2)超前意识的含义: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是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是追求事物发展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
(3)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没有反思、不敢质疑,就不会有超前意识,更不会有超前思维。
(4)作用:没有反思、不敢质疑,就不会有超前意识,更不会有超前思维。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陈献章说:“前浆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是"问”的前提,有“疑”才会追问。"疑”既有对答案确定性的怀疑,也有对答案正确与否的质疑。有“疑”才能发现问题,有问题才能引发对事物发展状况的探索和思考。
这里的“疑”指的是怀疑、质疑,既包括对答案的确定性的怀疑,也包括对答案的正确与否的质疑。有“疑”才能发现问题,有问题才能引发对事物状况的探索和思考,才会产生超前思维。
阐释了“疑”与“问”的意识对培养超前思维的重要性。
相关链接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在时间的长河中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如中医讲究“治未病”。这体现的思维方式是(  )
A.超前思维 B.落后思维
C.正向思维 D.逆向思维
2.下列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反映的思维方式相同的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典例分析
A
B
我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回顾邓小平当初的设想,谈谈他的思维方式具有什么特点。
探究与分享 P115
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和预测性
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发展战略。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1.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P115)
超前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把握之上的,却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观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示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 (P115)
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动的思维能够在头脑中创造观念的对象。超前思维正是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性。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示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未来前途的推断,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提醒:不能把超前思维预测的结果当作必然结论。
3.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P116)
(1)原因:
①客观原因:超前思维指向未来,但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而是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
②主观原因: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
③现实原因: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我们不能把超前思维预测的结果当作必然结论)。
(2)应对措施(要求):
要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人们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无人超市的尝试”——超前思维的不确定性
无人超市的运营是没有营业员,如果消费者在购买东西之后,可以将钱放在投币盒里,或者是直接用支付宝进行付款。无人超市拥有很多的优点,在运营上减少了成本,在人力资源上也减少了负担,只需要给无人超市提供补货人员。
虽然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杭州的第一家无人售货超市没有败在逃款上,而是败在大爷大妈蹭空调上。
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练一练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918年,李大钊在文章《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中写道:“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什么皇帝咧,贵族咧,军阀咧,官僚咧,军国主义咧,资本主义咧——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购买股票是一项高收益和高风险同在的投资,股票价格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炒股时节雨纷纷,中国股民欲断魂”,有些股民在遭遇股价下跌时,心痛却无奈。但也有专家指出,炒股不是赌博,而是严肃的投资活动。尽管看起来股价波动纷乱复杂,但它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内在的规律。投身经济活动的实践,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才能成为股市的弄潮儿。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超前思维有何特征?
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
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
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课堂小结
超前思维
含义
特征
探索性
预测性
不确定性
表现
产生(客观依据)
先知先觉
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13.2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全面抗战爆发后,亡国论者说什么“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而革命阵营内部的盲目乐观派却低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认为“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以解决”。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这是对中日战争矛盾的总体分析。具体而言,“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这些矛盾决定了这场战争要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经过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探究与分享:
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说“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他得出这个结论采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对中日战争矛盾的总体分析
具体而言: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这些矛盾决定了这场战争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
毛泽东运用了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的抗战形势,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
对中国革命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预见。
有超前意识,属于超前思维
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这场战争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推理和
想象
持久战
胜利一定是中国的
历史和现实状况
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1.矛盾分析法
⑴原因: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⑵含义: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
⑶必要性: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
超前思维要实现“事前得知”的预测效果,就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
知识拓展
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状况,以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它是定性分析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必须坚持对立统一观点,从统一中看对立,从对立中看统一:
①必须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切忌“顾此失彼”。
②必须坚持“重点论”,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③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 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⑤必须坚持“发展论”,分析矛盾的动态,防止思想僵化。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2.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⑴推理的方法(逻辑思维)
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
⑵想象的方法(非逻辑思维)
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3.注重调查研究
⑴必要性:
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⑵内涵:
调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研究是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以便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⑶作用:
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4.超前思维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1)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的。
(2)超前思维不能陷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之中。
(3)要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5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结果显示,男女比例仍然存在失调问题,婚育人士逐年降低;人口老龄化数据持续走高,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面临人口均衡发展的压力。
1.下列属于超前思维方法的是(  )
①头脑风暴法
②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③矛盾分析方法
④核检表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拥有预测性思维可以使我们在做事前制定详细计划,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也符合超前思维的________方法。 A.推理 B.想象
C.预见 D.研究
典例分析
B
A
共建“一带一路”
共建“一带一路”,对于应对世界经济困境,开创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不同国家之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有着重大意义。它是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也让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得到显现,让新时代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
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共建“一带一路”
正确的决策,抓住机遇
从哲学层面看
现实生活层面看
积极影响
探究与分享
1.超前思维的哲学意义
(1)超前思维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
(2)超前思维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状态,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地震预测
二、超前思维的意义
乡村振兴三步走时间表
2.超前思维的现实意义:
培养超前意识,提高超前思维水平,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
①个人: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
②企业: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
③社会:有利于社会绘制更为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
④国家: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超前思维的意义
课堂小结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超前思维的方法
超前思维的意义
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
超前思维对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超前思维对青年学生、企业、社会、国家和民族具有重要意义
要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