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课件(共28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课件(共28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二框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意识层面,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学习导航
阅读课本P99—103,找出并标记以下问题:
1.联想思维的★含义、依据、主要途径?
2.联想思维的★特征?
3.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提高的重要途径?
4.★联想思维的方法?
5.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联想思维的含义

1.联想思维的★含义、依据、主要途径?
2.联想思维的★特征?
3.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提高的重要途径?
有人说,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有联想的参与,请举例说明。
“美人鱼”的形象,由少女的形象与鱼的模样重组和加工而成;
“狮身人面”的形象,由狮子身体的形状与人脸的形象重组和加工而成;
“龙”的形象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探究与分享 P99
人类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于是发明了飞机;
人类根据贝壳的原理和大乌龟背小乌龟的动作,发明了坦克。
人们看到蜘蛛织网,联想到造桥,从而发明了吊桥。
凡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不能没有联想的参与!
感悟联想:
1. 联想思维的基础(必要性)P99-1
⑴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喜鹊叫喜,乌鸦报丧。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⑵生理基础: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人的大脑会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将其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归档,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记忆之中。当主体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大脑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对相关事物的的认识进行联结,产生回忆,在触类旁通的探索中寻求问题的解决。
归档 储存 联结 回忆 探索 解决
2.联想思维:
(1)含义:
(2)依据:
以前有的 现在要面临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齿状可以割东西
联结的主要途径
时间、空间途径(外在联结)
性质途径(内在联结)
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系的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P99-1
(3)联想不同于简单的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
时间联结
空间联结
性质联结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感悟联想
相似联想:由对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和它在性质、功能或形态上相似的事物的回忆。(反映事物的相似性和共性)
看到松柏想到坚韧的意志,看到柳絮想到雪花
接近联想:由一个人或物想到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另一个人或者物。
由中国想到长城,美国想到特朗普,6月8日想到高考
对比联想:对于性质和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
由光明想到黑暗,沙漠想到绿洲,干旱想到洪水
因果联想:一种原因会想到一种结果,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国家滥发纸币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考试成绩不理想可能会挨骂
联想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实践。联想思维人人都有,但是水平和能力各有不同。
3. 联想思维的主要特征
(1)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P100-1
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高山→平地,平地→平面,平面→镜面,镜面→镜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概念,一般只需要经过4至5步的联想便可建立起联系。例如,“木质”与“皮球”这两个离得很远的概念,可以联想为:木质——树林、 树林——田野、 田野——足球场、 足球场——皮球。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3. 联想思维的主要特征
(2)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①思维在联想之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
②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P100-2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突然向法军的一个阵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法军方面随军的厨房也未能幸免。一位正在厨房值班的士兵害怕被弹片、飞石击中头部,慌乱之中拿起炒菜锅倒扣在头上。战斗结束后,他虽然身上有伤,但头部完好,是这个阵地上唯一的幸存者。一位工程师知道这个士兵的经历后,设计出了军用钢盔。
不要受到限制
畅想,无拘无束地尽情想象。
构想,是指作家、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亦指构想的结果。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幻想,虚而不实的思想;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人人都有联想思维,但其水平和能力并不相同。
(1)评价依据: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
(2)重要途径: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
我国汉末医学家华佗,有一次看到蜘蛛被马蜂蜇后,落在一片绿苔上打了几个滚儿,肿胀便消失了。他由此想到绿苔可用来为人治病。华佗通过试验,制成了消肿解毒良药。
4.联想思维的评价依据和提高途径:P100-3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联想思维的方法
1.★联想思维的方法?
2.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是农业生产中的两种灌溉方式。“大水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处理,任由水在田间漫流,容易导致有的苗被淹死、有的苗浇灌不到水的后果。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浪費水资源,而且难获长效。“精准滴灌”是按照作物对水的需要,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细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之中。这种灌溉方式既可以保护土壤结构,又可以节约水资源。我们将“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思维方式迁移到扶贫工作中,改变了过去那种对贫困地区普遍发放扶贫款的“大水漫灌”方式,采取了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和类型施策的“精准滴灌”方式,使“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扶贫思路是如何转变的
分析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谈谈对“迁移”含义的理解。
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这就是联想思维中的迁移
将“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思维方式迁移到扶贫工作
农业生产中的两种灌溉方式
扶贫工作
两种不同认识对象
位置变迁
与功能移植
使“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探究与分享 P100
1.迁移 P101-1
(1)地位:
(2)含义:
注意: 迁移的本义是离开原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某地移至他地。例如:人口的迁移、货物的运输,风吹落叶,沧海桑田的变化等。(生活中的迁移)
人们根据缝衣服的线发明了医生用的手术线,后来又根据衣服鞋帽上的拉链发明了手术拉链,手术拉链比针线缝合快10倍,且不需要拆线,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联想思维中的迁移)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①正迁移—在功能上有可以发挥促进作用的正迁移
②负迁移—也有发挥阻碍作用的负迁移
③同化性迁移—可以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进行同化性迁移
④顺应性迁移—也可以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的顺应性迁移
(3)方式 P101相关链接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阅读能力强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
学习汉语拼音对学习英文字母产生阻碍作用。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在物理中学习了“平衡”概念,就会对以后学习化学平衡、生态平衡、经济平衡产生影响。
例:在日常生活中,先形成了报纸、电视等概念,当这些概念不能解释“计算机网络”这个新概念时,就建立一个概念“媒体”来标志这一类事物
1. 迁移
(4)作用 P101-2 3
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只有将过去的经验和认识运用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之中,才能开辟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可能道路。
②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要实现由“此岸”到“彼岸”触类旁通的过度。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缝衣服的线发明了医生用的手术线,后来又根据衣服鞋帽上的拉链发明了手术拉链, 缝合快10倍,且不需拆线,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我国汉末医学家华佗,有一次看到蜘蛛被马蜂蜇后,落在一片绿苔上打了几个滚儿,肿胀便消失了。他由此想到绿苔可用来为人治病。华佗通过试验,制成了消肿解毒良药。……..鲁班的锯…直升机….潜水艇….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在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时,老师鼓励同学们展开联想思维的翅膀,尽情想象。同学们纷纷发言。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将会怎样
◆假如世界上没有货币,将会怎样
◆假如真有外星人入侵地球,将会怎样
试着用“假如”方式对你的未来展开想象。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将会怎样”等“假如”式问题,实际上是提出了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新问题需要想象。这些想象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有合理的成分,就是好的想象。
对“你的未来”的想象,不是对现在的你或过去的你的简单重复与再现,而是你对自己的期望、社会的需要与个人潜能等因素的重组和加工的结果。
例如:现在的你可能是一个航模爱好者,结合社会的需要,你可能想象自己未来是一个航空工程师,能够发明出安全系数更高的飞行器。
探究与分享 P101
2. 想象
(1)地位—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2)含义: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3)特点: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如:美人鱼
感性认识的一部分
示例:人可以通过别人的描述,想象出自己从没见过的海洋或大陆、月亮或火星上的形象,也可以在头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表象。如龙的形象: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2. 想象
(4)类型: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①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
②有意想象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展开的各种想象,属于有意想象。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家缝纫机厂面临倒闭。有超前思维的厂长预计战争结束后会有大量的轮椅需求。于是,研制了残疾人必不可少的小轮椅,大量投入生产。
例如:把天空中的白云,不由自主地想象为小白兔、小山羊等,或者随着他人的描述,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等。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5)方式: ①形象化想象:
含义: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的想象。
作用: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2. 想象
(5)方式: ②“假如”式想象
含义: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作用:这种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2. 想象
(6)作用:P102-4
①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②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2.想象
【相关链接】:
1895年,16岁的爱因斯坦这样想象: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束光线运动,将会看到什么情景呢?按照牛顿力学的速度合成法则,这束光线好像是一个空间里振荡却停滞不前的电磁场。但是,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通过这个想象,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追光疑难”。狭义相对论就是爱因斯坦对这个疑难长期思考的结果。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2)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那将有助于提高联想思维的质量,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3. 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联想
思维
迁移
想象
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联结”方式和“畅想”方式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客观基础含义
联想思维
的方法
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联想思维的特征
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联想思维的
水平和能力
依据
重要途径
联想思维的含义
1.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思考的思维活动。(  )
提示:×。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2.迁移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
提示:×。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3.联想思维跨越的联结性引起了联想思维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
提示:×。联想思维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引起了联想思维跨越的联结性。
4.想象所产生的新的事物形象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
提示:×。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5.迁移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是在头脑中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提示:×。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6.想象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有助于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
提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有助于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2022·黑龙江·鸡东县第二中学二模)下列诗句是由两个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的是( )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型训练
A
【解析】①②:由两个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为因果联想,据此可知,①②符合题意,应选。③: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是相似联想,据此可知,③属于相似联想,与题意不符,不选。④: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为对比联想,据此可知,④属于对比联想,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选A。
(2022·黑龙江鸡西)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概念,一般只需要经过4~5步的联想便可建立起联系。例如,“木质”与“皮球”这两个离得很远的概念,可以联想为: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这表明联想思维( )
①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②具有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③可以在任何事物之间建立新的关联
④能够将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牵引出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北京2022年冬奥会体育图标共24个,该图标设计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既展现出冬季运动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特点,也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神,彰显了北京冬奥会的理念和愿景。这体现了( )
①无意想象通过“畅想”方式进行思维活动
②运用迁移和想象有助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③创新思维超越陈规,属于非逻辑思维方法
④反映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联想思维十分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C
【拓展训练】联想思维的训练
①在两个没有关联的信息间,寻找各种联想,将它们联结起来。
例:粉笔一原子弹: 粉笔一教师一科学知识一科学家一原子弹
a.大树一课本;
b.黑板一聂卫平;
②分别在下面每题的字上加同一个字使其组成不同的词。
a.自、睡、味、触、幻、感;
b.阔、大、博、 东、告、意;
c.具、教、理、士、边、家。
大树——木材——纸张——课本
黑板——老师——人——聂卫平

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