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精诚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信息技术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信息技术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
1.2025年9月3日,中国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为确保装备方队精准受阅,技术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①收集装备车辆的发动机转速、油温等实时数值;②通过分析这些数值,得出“不同油温下车辆最佳行驶速度曲线”;③结合“装备方队百米标齐误差需≤0.03米”的要求,制定训练方案;④指挥部综合训练效果与市民生活需求,最终选择夜间开展关键合练。
结合信息、数据与知识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备车辆发动机转速的具体数值”属于原始数据,具有客观性
B.根据收集装备车辆的各种原始数据到得出车辆最佳行驶速度曲线,说明信息可以被加工处理
C.“装备方队百米标齐误差需≤0.03米”是阅兵的标准要求,属于经过实践总结得到的智慧
D.指挥部选择“夜间合练”,是运用知识进行的科学决策,体现了对多因素的平衡
2.2025年9月3日,中国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为确保装备方队精准受阅,技术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①收集装备车辆的发动机转速、油温等实时数值;②通过分析这些数值,得出“不同油温下车辆最佳行驶速度曲线”;③结合“装备方队百米标齐误差需≤0.03米”的要求,制定训练方案;④指挥部综合训练效果与市民生活需求,最终选择夜间开展关键合练。
在中国大阅兵筹备期间,需存储大量装备参数、训练调度等核心数据。下列关于数据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存储数据的服务器可能因地震、水灾和火灾等自然灾害损坏,可用异地容灾等方式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B.“黑客入侵、工作人员误删数据”都属于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
C.对装备性能等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能提高数据的完整性,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D.保护数据介质的安全可以选择磁盘阵列、数据备份等手段
3.2025年9月3日,中国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为确保装备方队精准受阅,技术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①收集装备车辆的发动机转速、油温等实时数值;②通过分析这些数值,得出“不同油温下车辆最佳行驶速度曲线”;③结合“装备方队百米标齐误差需≤0.03米”的要求,制定训练方案;④指挥部综合训练效果与市民生活需求,最终选择夜间开展关键合练。
下列关于该过程中大数据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数据让训练方案更精准,是因为它对每一个数据的精确性要求极高,不允许存在任何误差
B.装备实时数据的价值密度高,每一条数据都能直接用于生成“最佳行驶速度曲线”
C.“夜间开展关键合练”是仅通过大数据分析就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无需考虑市民生活需求
D.大数据分析更注重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发动机转速”与“油温”的相关性规律
4.用UltraEdit软件观察字符“9.3阅兵武德充沛!”的内码,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字符“!”的内码占2个字节
B.字符“武”的内码是“CEE4”
C.字符“德”的内码二进制表示为“10110101”
D.图中共有3个ASCII码字符
5.下列关于信息数字化与编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时,采样频率越高,得到的数字信号保真度越高
B.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是以二进制方式进行存储和处理的
C.若一幅位图图像的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深度为24位,则该图像存储所需的字节数为1024×768×24
D.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可以将图片以jpg格式存储
6.某数的十六进制表示为“5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A”对应的二进制去掉最后一位,则得到的新数会缩小为原数的1/2
B.十六进制数“5A”与十进制数“90”相加,结果的十六进制表示为“BE”
C.若将该数二进制数去掉最高2位,得到的新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是“10”
D.5AH和3CH分别转换为二进制后,结果中“1”的个数前者比后者多
7.一段时长为60秒、分辨率为1920×1080像素、24位真彩色、帧频为30fps的未经压缩无声视频,压缩比约为50:1(压缩比=被压缩前存储容量:压缩后存储容量),则压缩后视频文件的存储容量约为( )
A.200MB B.100MB C.40MB D.20MB
8.录制一段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16位,立体声的Wave格式音频45秒,该音频文件所需的磁盘空间大约为( )
A.5MB B.7.5MB C.10MB D.12.5MB
9.下列关于算法的概念及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算法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可执行,这体现了算法的“有穷性”特征
B.一个算法可以没有输入,但至少有一个输出
C.算法中可以没有数据,但不能没有运算
D.算法只能用自然语言来描述
10.用计算机解决“找出100以内(不含100)所有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正整数,统计其个数”的问题,以下关于解决过程的阶段描述及顺序,正确的是( )
①描述算法:如下图所示
②抽象与建模:明确目标是找100以内同时能被3和5整除的数的个数,梳理“整除”的数学判定方法
③设计算法:确定“从5遍历到99,步长为5,对每个数判断是否满足‘能被3整除’,满足则计数”的步骤逻辑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11.图中虚线框内的部分流程图的控制结构属于( )
A.顺序结构 B.分支结构 C.循环结构 D.树形结构
12.更相减损术(又称辗转相减法)是一种通过减法运算求两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其核心原理为不断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直至两数相等,此时的数值即为最大公约数。例如求27和18的最大公约数,步骤如下:
(1)比较27和18,27>18,计算27-18=9
(2)比较9和18,18>9,计算18-9=9
(3)两个数相等,因此27和18的最大公约数为9。
请补充流程图完成辗转相减法,正确填空顺序应为( )
①r=m-n ②n(注:流程图及上面语句中的等号“=”为赋值语句,将等号右边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二、综合题
13.请完成下列关于信息数字化的填空。
(1)模数转换的本质是将各种模拟信号通过采样、量化和 这三步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字信号。
(2)如下图所示,对某段模拟音频信号进行数字化转换,在0.125秒内进行了25次采样,对采样所得的值划分到0~15区间,则数字化过程中的采样频率是 Hz,量化位数至少是 位。
(3)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发展迅猛,目前国内常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应用如下表所示:为了让这些AI模型具备较高的智能,需要使用规模庞大且类型多样的优质数据对它们进行训练。这些训练数据属于 (选填:大数据/传统数据)
小妍同学现在想对图中的九个APP进行二进制编码,该编码由行编号、列编号和奇偶校验三部分组成,例如“豆包”APP在第1行第2列,行编码是01,列编码是10;奇偶校验是一种校验数据传输正确性的方法。其中奇校验方法:统计二进制数据的数位中“1”的个数,若个数为奇数,则校验位值为0,否则校验位值为1。“豆包”APP行列编码0110中“1”的个数是偶数个,所以对“豆包”APP的最终编码是01101。根据以上规则,则对表中“文小言”APP的最终编码是 。
14.某班级计划购买一批乒乓球拍,原价55元/副,请根据下列算法,完成填空。
(1)A商场促销:满300减60,上不封顶。根据该规则可推算,购买球拍数量是 的倍数时,平均价格最低。假设预算总金额是600元,根据该规则最多可以购买 副球拍。
(2)B商场促销:消费<300元无折扣;300元≤消费≤500元打9折;消费>500元,500元以内打9折,超出部分打8折。设消费金额为x元,实付金额为f(x)元,则:
补充划线处语句 ;假设预算总金额是600元,根据该规则最多可以购买 副球拍。
15.有三根木材长度分别是a,b,c分米(a、b、c均为大于2的整数),为充分利用这批木材,现在需要将它们刚好锯成长度相同的小段且不产生任何多余废料,小明设计了一个算法,用来计算能够得到小段木材的最大长度,部分环节有待完善,请帮他完成。
(1)抽象与建模:如果要把长为54分米和24分米的木料完美锯成长度相同的小段,因54=24*2+6,包含两个24和一个6,只需要将长为24分米和6分米(54除24的余数)的木料完美锯成长度相同的小段即可。24=6*4,24分米和6分米刚好可以都锯成长度为6分米的小木棍,完美解决。由上分析可知题目的本质是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而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两数中“较小数”与大数除小数的“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一样的。通过辗转相除法使得问题规模越来越小,直到某次余数为0,除数即是问题的解。
假如两根木材长度分别是51分米、119分米,则能够均匀切割得到相同木条的最大长度是 分米
(2)设计算法:本题要求三根木材长度的最大公约数,需要分两次运用辗转相除法,先求出a和b的最大公约数,再求这个结果和c的最大公约数,具体算法流程图如下,根据题意,补充①②两处的内容。
16.用三分法称重找出n个零件中的唯一次品。三分法是一种用于找出不合格零件的策略,通常使用天平称重进行比较。该方法通过将零件分成三组,每次比较两组,从而逐步缩小不合格零件的范围。
例如有甲乙丙三个零件,已知其中有且仅有一个次品比标准零件轻。现仅仅使用没有砝码的天平,称量一次即可找出这个次品:取出零件甲和乙进行称量,如果天平刚好平衡,则次品就是丙;如果不平衡,轻的一边就是次品。
三分法的基本步骤
①分组:将零件分成三组,每组数量尽可能相等(如果总数不能被3整除,则两组大小相同,另一组稍多或稍少)。
②第一次比较:将两组零件(例如组A和组B)放在天平上比较。
(1)如果平衡:则不合格零件在第三组(组C)中。此时,组A和组B的所有零件都是合格的,可以作为参考。
(2)如果不平衡:则不合格零件在较重或较轻的一组中(例如,如果A比B重,则不合格零件可能是在A中的重零件或B中的轻零件)。
③进一步缩小范围:根据第一次比较的结果,对嫌疑组重复上述过程(再次分成三组并比较),直到找到不合格零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已知合格的零件作为参考来确定不合格零件是轻还是重。
根据以上算法,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描述算法使用的是 (选填:流程图/自然语言/伪代码/计算机语言)
(2)9个零件中有且仅有1个次品(次品比标准零件重),使用三分法最多需要 次称量即可确保找出次品。
(3)100个零件中有且仅有1个次品(次品比标准零件轻),使用三分法最多需要 次称量即可确保找出次品。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C A A B B D
题号 11 12
答案 B D
13. 编码 200 4 大数据 11100
14. 6 13 0.9*500+0.8*(x 500)(或0.8*x+50) 12
15. 17 q←c 输出 q
16. 自然语言 2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