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特优)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辽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特优)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内蒙古通辽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特优班)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中存在的缓冲体系,缓冲作用可以促使体系pH出现大幅度变化
B.室温下时,若某酱油的pH=5,则该酱油中的为mol/L
C.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加适量的盐酸,目的就是通过增大浓度来抑制的水解
D.用润湿的pH试纸分别测量等浓度的稀NaOH、稀氨水溶液的pH,稀NaOH溶液的误差更大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B.食醋呈酸性的原因是:
C.NaHS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D.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3.将2 mol N2O5置于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①2N2O5(g)2N2O4(g)+O2(g);②N2O4(g)2NO2(g)。达到平衡时,c(O2)=0.4 mol·L-1,c(NO2)=0.4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c(N2O5)=0.4 mol·L-1
B.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3.6
C.平衡时N2O5的分解率为70%
D.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80 g·mol-1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Na+、K+、、
B.甲基橙为红色的溶液中:Na+、K+、、
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D.0.1mol·L-1 Na[Al(OH)4]的溶液中:、Al3+、、
5.下列实验中的仪器、药品的选择或操作均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醋酸溶液的浓度 B.比较 Fe3+与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
C.测NaClO溶液的pH D.排出盛有KMnO4溶液的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6.常温下,常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弱酸
电离常数 ; ;
A.常温下溶液中pH约为1
B.由表可知和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C.常温下等浓度的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HS-)D.常温下向溶液中通入少量,发生反应
7.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的醋酸溶液中,所含的数目等于
B.常温下,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为
C.的溶液中,阴离子数小于
D.将氯气完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存在
8.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t℃时AgCl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AgBr的
B.在t℃时,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饱和溶液
C.只改变温度,可使溶液由c点到b点
D.在t℃时,的平衡常数
9.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五点对应的Kw间的关系:M=N=P>Q>W
B.从N到M点,可采用温度为25℃在水中加入少量NaOH或CH3COONa的方法
C.温度T存在:25>T
D.在W点温度下,将pH=2的硫酸溶液与pH=11的KOH溶液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同)后溶液pH=10,则硫酸溶液与KOH溶液的体积比为9:1
10.25°C时,某酸HA的Ka=1.0×10-9(已知:醋酸的Ka=1.8×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pH相同的NaA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中c(Na+)相同
B.加热浓度均为0.l mol·L-1的HA溶液和NaOH溶液(溶液体积均保持不变),两种溶液的pH均减小
C.25°C时,将pH=3的醋酸溶液与1×10-3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pH>3
D.25℃时,将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pH>7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是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时,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的体积
B.图乙表示用滴定同浓度、同体积的HCl和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
C.图丙表示反应: ΔH<0,A点比B、C点颜色均深
D.图丁表示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导电能力变化如图,a、b、c三点的电离程度:b>a>c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溶液中通入 有白色沉淀产生 酸性:
B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HA放出的多 酸性:HB>HA
C 加水稀释1 mol/L的溶液 绿色溶液逐渐变为浅黄色 加水后离子浓度减小
D 用pH计分别测定0.1 NaClO溶液和0.1 溶液pH NaClO溶液pH大 结合能力:
A.A B.B C.C D.D
13.常温下,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的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 ;HCN
A.曲线M为HCN的滴定曲线
B.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C.点③所示溶液中:
D.点④所示溶液中:
14.处理某铜冶金污水(含、、、)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①常温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开始沉淀时的pH 1.8 3.5
沉淀完全时的pH 3 4.6
②常温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溶液呈碱性,其主要原因是
C.“沉淀池Ⅱ”中,当和完全沉淀时,溶液中
D.“出水”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后,可用作工业冷却循环用水
15.25℃时,甲酸和甲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的浓度存在关系式:,而含碳元素的粒子的浓度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5℃时,的电离常数
B.E点的溶液中:
C.F点的溶液中:
D.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
二、解答题
16.2025年9月3日,我国成功举办国庆80周年阅兵活动。其中阅兵仪式上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车辆的亮相,展示了综合国力、国防科技发展水平,同时也说明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 。已知:
反应①: ;
反应②: 。
(1)反应②的焓变 ,化学平衡常数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反应②在 (填“高温”、“低温”、“任意条件”或“任意条件均不”)可以自发进行。
(2)若在绝热恒容的容器内进行反应 。初始加入1 mol 和3 mol,下列不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填字母)。
A.和的浓度比保持不变
B.容器中的温度不再变化
C.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制取甲醇的过程中涉及到下列反应: 。某温度下发生该反应,若起始时2L恒容容器中充入1 mol 和1 mol ,5min达到平衡时的压强为反应前的1.5倍,试回答下列问题:
(3)该温度下,反应达平衡,用表示0~5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的转化率为 ,初始压强为p,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 (用p表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17.滴定法是测定溶液浓度的一种重要方法,常见的有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法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某研究小组为了更准确检测香菇中添加剂亚硫酸盐的含量,设计实验如下:
①三颈烧瓶中加入100.00 g香菇样品和400 mL水:锥形瓶中加入125 mL水、1 mL淀粉溶液,并预先加3.00 mL 0.01000 mol/L的碘标准溶液,搅拌。(已知在三颈烧瓶中磷酸与亚硫酸盐反应产生SO2,SO2在锥形瓶中与I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用碘标准溶液滴定产生的即可测定香菇中亚硫酸盐的含量。)
②以0.2 L/min流速通氮气,再加入过量磷酸,加热并保持微沸,同时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为减小实验误差,进行了三次实验,除预先加入的碘标准溶液以外,滴定过程中又消耗碘标准溶液,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碘标准溶液体积/mL 10.20 12.36 9.80
③为了排除空气和装置中其他物质的干扰,做空白实验,消耗了1.00 mL碘标准溶液。
④用适量替代香菇样品,重复上述步骤,发现并非三颈烧瓶中所有产生的SO2气体均被碘标准溶液进行反应,测得SO2的平均回收率为95%。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碘标准溶液装在 (填仪器名称)中。
(2)滴定时选择的指示剂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3)已知:,,该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为 (以计,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Ⅱ.某学生用0.2000 mol/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操作如下: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处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存有少量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4)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 (填编号)。若测定结果偏高,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
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5)如图是某次滴定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
18.应用广泛。利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制备无水的成本低、优势明显,其流程如下:
已知:①溶液的pH约为4.7。②吸收过程中,当吸收塔中pH约为5时吸收液进入中和器。
(1)吸收塔中存在反应:,结合已知信息解释该反应可以发生的原因 。
(2)中和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为了促进结晶,中和器中加入过量的NaOH。请结合化学用语,已知结晶过程中存在溶解平衡,从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 。(须结合溶解平衡表达式)
(4)写出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
(5)已知25℃时,的,的,亚硫酸电离常数为、,改变0.1 mol/L亚硫酸溶液的pH,其平衡体系中含硫元素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
① 。
②将通入氨水中,当降至 mol/L时,溶液中的 。
③常温下,体积为10 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亚硫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稀释后溶液的pH,前者 后者(填“”、“”或“=”)。
19.酯类化合物I可作香料和有机溶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在催化剂条件下,烯烃中碳碳双键两边基团的换位,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如:。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类型是 ,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标号)。
a.化合物A、B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E、F互为同系物
c.化合物C、E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H能与反应
(3)D的结构简式为 。
(4)A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5)实验室中可以使用新制 (填化学式)溶液检验G中所含官能团,出现砖红色沉淀;已知F中含有两个羟基,则F→I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A
6.C
7.D
8.D
9.B
10.B
11.A
12.B
13.B
14.D
15.D
16.(1) 低温
(2)AC
(3) 50%
17.(1)酸式滴定管
(2) 淀粉溶液 滴入最后半滴碘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30 s内不恢复原色
(3)80.8
(4) ① BCD
(5)22.60
18.(1)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2)
(3)存在溶解平衡:,NaOH过量使增大,上述平衡逆向移动
(4)
(5) (0.1或) <
19.(1) 取代反应 碳碳双键、碳氯键
(2)b
(3)
(4)5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