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黄山奇石 课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黄山奇石 课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黄山奇石
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一篇写景散文,紧扣单元 “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的主题。课文以游览视角展开,围绕黄山 “四绝” 中的 “怪石”,选取 “仙桃石”“猴子观海” 等典型景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奇石的 “奇形怪状” 与 “栩栩如生”。
文本兼具识字与审美双重价值:生字编排贴合语境,如 “仙、石、峰” 等与景物紧密关联,便于随文识字;表达上多次运用比喻手法(如 “像从天上飞下来的大桃子”),句式简洁明快,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认知特点。同时,课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渗透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优质素材。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熟悉 “加一加”“换偏旁” 等基础识字方法,且对 “比喻句” 有初步感知(如一年级学过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生活中多数学生通过图片、视频见过山川景观,对 “石头”“山峰” 等事物有直观认知,容易对 “奇石” 产生好奇心。
但学生也存在明显学习难点:一是对 “陡峭”“翻滚的云海” 等与黄山特有地貌相关的词语,缺乏生活体验,理解较模糊;二是对比喻句的仿写能力较弱,难以将 “奇石外形” 与 “熟悉事物” 精准关联;三是城市学生对黄山的地域文化、“黄山四绝” 等背景知识了解较少,需借助直观素材(图片、视频)辅助理解。此外,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需通过情境创设、互动游戏等方式维持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闻、景”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都”,会写“仙、顶”等8个字,会写“那些、山顶”等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2.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单元情境导语:
同学们,在这奇妙的语文世界里,我们即将开启一场特别的旅行——“美丽中国行”!瞧,这是一幅中国地图,上面藏着好多神奇又美丽的地方呢!从鹳雀楼极目远眺,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迈;到庐山瀑布前,领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再去黄山看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去日月潭感受宁静之美,去葡萄沟品尝香甜的葡萄。让我们跟着课本,一起探索祖国的大好河山,出发吧!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师:我们的旅行,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鹳雀楼还有壮观的庐山瀑布,今天我们要来到——安徽
师:[出示地图]我国幅原辽阔,美丽的风景数不胜数,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安徽省游玩,谁能在地图上找到安徽省
师:你真厉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语.注意词语的连贯性.【PPT的地图坐标指向“安徽省”】
师:安徽省很大很大,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去游玩,瞧这是安徽省的地图.,这里有很著名的黄山黄山.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去黄山瞧一瞧。
(出示课题)
任务一:初识黄山“奇”,认读生字
初读课文,习文认字
初识黄山“奇”,认读生字
[出示黄山简介]
师:同学们黄山可不一般,黄山每年能够接待几千万的游客前来游玩,这些游客当中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外国友人也慕名而来,可以黄山真是闻名中外了。
师:黄山呢是由72座山峰组成的,占地面积有1,200多平方千米,是天下第一奇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黄山四绝吧![PPT播放黄山四绝景色图.
师:怪不得去过黄山的人回来说:“黄山归来不看山。”说的是黄山太美太美了,他回来之后都不想去看其他的山了,今天呢我们就要一起去看看黄山的石头。
师:这个石头可不是普通的石头,看它是(奇石)
师:对啦,奇石。【出示“奇”】你能够给奇扩词吗
师:神奇、奇怪、奇特、奇妙、这些都是“奇”。那黄山的奇石究竟奇在哪呢?
来请打开课文,先听老师读,注意老师读的时候眼睛看字,耳朵听读音。(读课文)
2.解决生字词
师:好老师读完了,这篇课文写的多美呀。现在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
师:声音已经没有了,说明大家都读完了,课文总共有几小节用手势告诉老师.
师:课文读完了,现在这些字词你来敢挑战挑战吗 [ppt出示词语]
师:一分钟时间咱们自由读,待会请同学来挑战.你在读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字音需要提醒你的好伙伴的?
师:这一遍我们读的可真好,现在请同学把这些字词放进课文里,咱们再读一读相信这一遍你肯定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
2.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都读完了,那么读了这么多遍课文相信你一定知道黄山风景区在哪了。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
(哎呦你的话真完整,那么谁还能够再说)(相机正音)
师:那么,这一座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当中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外国和中国都知道它的大名)
师:外国中国人都知道的叫闻名中外,那么为什么黄山风景区会闻名中外呢,那里的景色是怎么样的呀,为什么说它的景色是秀丽神奇的呢?
(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说说对“中外闻名”和“秀丽神奇”的理解。
师:那么黄山的风景究竟怎么个秀丽呢?老师带来了一个视频请同学认真看。(视频)
师:好视频我们看完了,你有什么感觉?
师:我们带着感情,一起来读一读这秀丽神奇的黄山吧!(读第一自然段)
深入黄山,体会怪石“奇”
任务二:深入黄山,梳理“奇”石
师: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师:是的呀,尤其就是特别,究竟都有哪些特别的石头呢?请同学阅读2-5小节并且把
巨石的名字用波浪线画一画。
师:读完的小朋友,你从2-5小节当中,都发现了哪些石头的名字 来请你说.(边说课件边出示)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些石头的名字。(读)每一个字的读音都读准了.
师:课文中出现了这么多石头的名字,那有哪些详细介绍了,哪些只是简单介绍呢 (详写和略写概念)
师:回答的真棒!老师想请你们看看图片,你们能根据图片来猜出石头的名字吗 (看图说名字)
师:真棒!你们都能根据石头的特征来叫出它们的名字,这么奇特的石头,我们再来读一读它们的名字吧!
任务三:感悟“奇”石:仙桃石
三、学习仙桃石
师:这么多奇特的石头,你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认识了吧!我们先一起走向仙桃石吧!
①学习“仙桃石”。
ɑ.外形奇特,结合图片来感受。
b.来源奇特,这样大的石桃子世间没有,只可能是从天上飞来的。
c.动作奇特,体会动词“飞”。
d.指导朗读,读出“仙桃石”的奇。
师:一“飞”一“落”把石头写活了,那么大的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出示远距离仙桃石)我们再看看远距离的仙桃石,是不是更像从天而降的大桃子了 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吧!
任务四:认真书写展风采
四、指导书写
师小结:光是一个仙桃石就这么有趣了,老师真是对其它石头也充满了期待,相信你们也非常的期待,下节课要继续学习这些石头.
师:那么今天这节课呀,还有生字需要同学们去学习以及书写。
指导写“仙、顶、巨、位”。
(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指名认读。
(2)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范写,提示。
(4)学生描红,练写。
师:结课
《黄山奇石》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登上了景色秀丽的黄山,看到了一块像桃子一样形状的石头。在这神奇的黄山里,还有一些奇石、怪石,想去看吗?好,那我们今天继续学习黄山奇石。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全班同学一起读课题。
2、瞧,这儿有几块形状特别的石头,石头上的生词你会读吗?请一位小朋友带读。
任务一:品味语言 悟奇石之“奇”
二、学习3、4、5自然段。
1、同学们,黄山的奇石还多着呢!让我们继续游览黄山吧!打开书本,自由朗读3、4、5自然段,思考:
你看到了哪些石头
在这些奇石中,你觉得哪一块石头最有趣呢?
和同桌说一说它有趣的地方.
指名回答(鼓励学生回答完整)
2、在这些奇石中,你觉得哪一块石头最有趣呢?就把描写那块石头的一段大声读一读。师巡视。
3、指名回答。
猴子观海:
(1)师:你觉得这块石头哪里有趣呢?(出示句子)
(2)还有谁喜欢这块石头的,请你来读一读。
(3)同学们,你们自由地读读这句话,圈找出描写猴子动作的词。指名回答。(板书:抱、蹲、望)
(4)哪一只小猴子上来表演这些动作?在请一位同学来读这一句。
预设:
A 学生没动:你表演得真好,真的是一动不动地(出示红字)。就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吧。
B 学生动了:大家说他表演的好吗?他刚才动了一下,表演得好吗?书上说这石头是一动不动。谁来演一演一动不动,再指名读。
(5)这只小猴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出示视频)这就是云海,在陡峭的山峰上,白云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师用手做起伏状),让人感觉好像来到了仙境一样。
(6)咦!这是一只哪里来的小猴子呢?他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他看到这翻滚的云海会说些什么呢?要不,你们来为这有趣的石头编一个故事吧!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
(7)听了同学们的故事,我觉得这块石头更有趣了,我们一起来读,好吗?师生合作读。
仙人指路:
(1)欣赏完神奇的猴子观海,我们赶快进入下一个景点吧。你们猜猜这个石头叫什么名字?(仙人指路)为什么它叫“仙人指路”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四自然段。
(2)指名回答。(出示句子)再请一位 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句子有些长,要读连贯。
(3)这个仙人是怎样指路的?指名回答。(板书:伸、指)
(4)假如你是这位石头上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谁来加上动作说一说。
(5)这块“仙人指路”的石头太有意思了,那请你们当当小导游,把这块有趣的石头介绍给游客吧!先同座位互相介绍,互相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6)请一位小导游来介绍介绍。你们来点评,这位导游读得怎样?再请一位导游来读读。(听你介绍之后,我都想去看看了!)谁来像他这样读一读。
(7)你们都有当小导游的潜力,全班都是小导游,老师是旅客,你们一起读读这一段吧。
金鸡叫天都:
(1)这些石头可称得上是千奇百怪啊!现在由老师带着大家去看另一个奇石。(出示图片)这块石头的名字叫“金鸡叫天都”。知道它为什么要叫“金鸡叫天都”,不叫“公鸡叫天都”呢?自由地读读第五自然段吧!
指名回答。
(2)师介绍天都峰的位置:天都峰在金鸡的对面,是黄山最险峻的山峰。每当太阳升起时,阳光照在巨石上好像金鸡对着“天都峰”啼叫,所以这块奇石叫——金鸡叫天都。
(3)这只金鸡是怎样叫天都的?(板书:伸、叫)
(4)看到这些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石头,你想说什么?指名回答。
(5)A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些石头,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男女生读。
B 看着你们读,我也想和你们一起读读这有趣的奇石。师生合作读。
任务二:练说练写,想奇石之“奇”
师:同学们,作者写 “猴子观海”“仙人指路” 时,都用了 “像” 把石头写活了。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小任务:先看屏幕上的句子,读一读,找找共同点。
[PPT 出示课文原句]
◇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师:这两个句子都用了“像”,把石头的样子和具体的事物(桃子、仙人)联系起来了。老师这里有三张黄山奇石的图片(分别对应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请你先选一张,用上 “好像” 或 “真像” 说说图片里的石头,再试着写一写。
比如说:
“天狗望月”,一只什么样的天狗,望着什么样的月儿,他在想什么?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什么样的狮子,怎么样的抢球,抢什么样的球。
哪一位仙女来到人间,为什么要在这弹琴。
(1)小组内交流:每人选一张图片,先和组员说说自己的想法。
(2)指名说:请 2-3 名学生分享,师生共同点评(是否用上 “像”、是否写清样子)。
(3)动笔写:给 5 分钟时间,学生选一张图片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挑选 1-2 份优秀作业和 1 份待改进作业,全班点评,引导修改。
师:黄山的奇石就只有这七块吗?
咦,我们来看看岩石的岩字上面是一个山,下面是一个石,在黄山上一定有许多岩石!有的石头还没取名字呢 你们来给他们取个名字吧!
师:我们欣赏了众多“奇”石,积累了很多描写景物的词语(PPT 出示:风景、景色、秀丽、神奇、风景如画、远近闻名),请你选几个词语,说说黄山的景色,或者你去过的某处景物。
示例:师示范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真是远近闻名。”
师:谁来试着说一说?(指名发言,引导用上 2-3 个词语,说完整句子)
1、黄山的奇石形状各异,栩栩如生。你喜欢哪一块石头就把那块石头背下来吧!自由背诵,指名背诵。
2、学习了这篇课文,谁来说说黄山奇石奇在哪里?同座位相互讨论,指名回答。
3、看着板书,总结全文:黄山的石头奇在它的形状各异,这些石头是不经雕琢,自然形成的。他们像动物一般好动灵活,会抱、会蹲、会望、会叫;像人一样会指路、会弹琴。这哪是硬邦邦的石头啊,这简直就是一群活力四射的演员,为我们展现出一台大自然的舞台剧。
4、让我们全班一起来读读全文,再次去欣赏他的美、他的奇。
任务三:认真书写展风采
五、学习生字。
1、读得真好,老师送给你们一个大礼物吧!来看看是什么?一起读。
2、学习“ 闪、狗、形、状 ”
(1)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2)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3)书空。
(4)范写。
(5)自己写,师巡视。
3、评讲。
(1)你认为他的字好在哪里?
(2)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3)这些细节你们注意到了吗?同座之间相互修改。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的黄山之行愉快吗?学完这节课,让张老师想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一句话。(大屏幕点击)“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齐读)今天我们只是欣赏了黄山四绝之一的奇石,还有奇松、温泉、云海等,课下可以和好朋友们一起收集资料去感受它的秀丽神奇。
1/2(共62张PPT)
鹳雀楼
葡萄沟
庐山瀑布
黄山奇石
日月潭
“美丽中国行”特别之旅
“美丽中国行”特别之旅
第一课时








任务一
初识黄山“奇”,认读生字
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是由72座山峰组成的,占地面积有1200多平方千米,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
黄山简介
奇松
云海
怪石
温泉
黄山四绝
奇石
认真听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听完后大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初读课文
闻名 景区 省份 秀丽 神奇 仙桃 石盘 指路 巨石 伸手 首都 著名 抢球 形状 岩石
wén
shěnɡ
jǐnɡ

xiù
shén
xiān
pán
zhǐ

shēn

zhù
zhuànɡ
yán
qiǎng













捡石头



8
纪录片《大黄山》节选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哪些怪石,有趣极了。
任务二
深入黄山,梳理“奇”石
自由读第2~5自然段,用波浪线画一画巨石的名字。
将你最喜欢的描写奇石的片段仔细读一读,想一想这块奇石有趣在哪里。
8
细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描写的黄山奇石,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你对哪种最感兴趣?
略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详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任务三
感悟“奇”石:仙桃石
仙桃石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猴子
观海
金鸡叫天都
仙人
指路
金鸡
叫天都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详写
仙桃石
1.看图说仙桃石的样子。
2.读课文,说一说:
仙桃石是什么样的?
它在什么地方?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任务四
认真书写,大展风采







左右结构
独体结构
半包围结构

认真书写,大展风采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亻”撇画长短、斜度适中,竖画正直。“山”宽度适中,中竖直长,端正,三个竖向笔画均匀。
xiān
学写生字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丁”横画宜短,竖钩要正。“页”上下等宽;“贝”的撇从中间先竖后撇,点画位置恰当。
d ng

学写生字
书写指导:首笔横居上居中,末笔竖折的横段超出第一笔横。
结构:独体字
部首:匚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立”上横略短,在横中线上方,第三笔点写在竖中线,撇起笔于横中线上侧。
wèi


学写生字
第二课时








巨石
金光闪闪
形状
天都峰
每当
著名
云海
互动游戏
任务一
品味语言 悟奇石之“奇”
3、4、5
自由朗读3、4、5自然段,思考:
你看到了哪些石头
在这些奇石中,你觉得哪一块石头最有趣呢?
和同桌说一说它有趣的地方。
8
3
4
5
8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自由地读读这句话,圈出描写猴子动作的词。
一动不动
翻滚的云海
拓展延伸
这是一只哪里来的小猴子呢?
他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他看到这翻滚的云海会说些什么呢?请你为这有趣的石头编一个故事吧!
为什么它叫“仙人指路”呢?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四自然段。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为什么要叫“金鸡叫天都”
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呢?
自由地读读第五自然段吧!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任务二
练说练写,想奇石之“奇”
◇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读一读,找找共同点。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品读课文
每当夜幕降临,山峰上的一块巨石就好像一只天狗,坐在山顶上静静的凝望着天上的月亮。
仿写练习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就更有趣了……
仿写练习
狮子抢球
再说仙女弹琴吧……
仿写练习
仙女弹琴
仙人采药
鳌鱼驮金龟
天狗望月
( )的黄山因奇石而( ),去了那里的人都说( )。
风景如画
远近闻名
百闻不如一见
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详写
略写
形状各异
像人像物
自然形成
任务三
认真书写,大展风采







左右结构
独体结构
半包围结构

认真书写,大展风采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半包围结构

“门”从左、上、右三面包围“人”,“门”的点笔在左上格上方,横折钩的钩底低于左竖底部,“人”居中,撇和点相接于田字格中心。
shǎn

学写生字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犭”的第二、三笔相接于横中线上侧,“句”第一笔撇的撇尖过竖中线,“口”的左竖在竖中线上,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上。
ɡǒu

学写生字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开”横画平行,竖撇与竖距离适中。
右部三撇平行、均匀,下撇稍长。
xínɡ

学写生字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学写生字
zhuànɡ
结构:
“丬”竖画正直,点、提居竖的中部,间距适中。“犬”横画稍短,撇画上段端正,捺画舒展。撇捺收笔大致平齐。
guā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