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通过互联网,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一些生活缴费、车辆投保业务,办理转账、汇款、理财等银行业务,享受数字图书馆、“云端博物馆”、网上剧场、“云展览”、线上演唱会等高品质文化盛宴。这体现了( )
A.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B.网络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C.网络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2.以下是《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相关统计数据。这说明网络( )
A.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C.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D.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
3. “网络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学生小刚决定列举实例来论证这一观点,你认为恰当的是( )
A.远在异乡求学的小冀每天都会用微信给父母报平安
B.为了实现假期赶超,小强每天在网络上查找学习资料
C.小美假期新买了手机,每次购物后都会用手机进行支付
D.大学生小文习惯网上购物,把节省出来的时间都用于学习
4. 田野变成直播间,土特产变身“网红尖货”;利用物联网系统,田间管理更“智慧”;数字化物流平台解决农产品运输问题……一批批掌握数字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变身“新农人”,投身农业农村发展,走出了一条创新致富路。如果给这则材料提炼一个主旨,最恰当的是( )
A.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全靠“新农人”
B.农业发展已不需要农民辛苦劳作
C.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D.网络彻底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手段
5. 数字政府建设,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亿万群众。从“门难进、事难办”到“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现在群众遇到问题可在政务App上实现“一键反映”。这说明网络( )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参与权 ②丰富了民主形式,扩大了民主权利
③成为传达民意的最佳渠道 ④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参与政治生活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6. 中国开放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让一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China Travel”火遍海外社交媒体,游客只要下载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就支持绑定国际银行卡,更有超30个电子钱包可在境内使用,让移动支付变得无比“丝滑”。这体现了( )
①网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③网络丰富了支付方式④网络创造了新业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7. 当下很多年轻人开始为家里的长辈加装智能监控设备,实现“云陪伴”。打开App,可以查看实时画面和回放镜头,陪老人说话……方寸大小的摄像头,时时展示着老人们的生活状况,架接起新的沟通桥梁,讲述着一个又一个隔屏守望的故事。对这样的行为,下列态度正确的是( )
A.不赞同,会使老人自由受限,必须拒绝与抵制类似的做法
B.表示赞同,这样可以完全替代老人情感上的需要,是孝顺的表现
C.不赞同,这是对老人的不尊重,是不孝的表现,需杜绝此做法
D.表示赞同,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这样做可以与长辈隔屏守望、守护亲情
8. 以下是学校八年级各班开展交通安全日教育活动的做法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其中推导完全正确的是( )
做 法 甲:组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协助交警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辆过马路
乙:撰写关于交通安全教育的文章,并发布到网络平台
丙: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围绕交通安全制作手抄报,张贴在班级宣传栏
丁:针对校园周边斑马线无交通信号灯问题,通过政府网络问政平台提交建议
影 响 ①巩固并运用学科知识,承担学生的责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②借助网络信息传递方便迅捷的特点,让更多家长和师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纠正交通安全不文明行为,努力成为交通安全的示范者
④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人们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A.甲→④;丁→② B.乙→②;丙→①
C.丙→①;乙→③ D.丁→③;甲→④
9.某小组开展了“网络正能量我来传”的实践活动,吸引同学们广泛参与。下列活动能够入选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案例征集的有( )
①同学A通过“区长邮箱”为创建美丽城市示范区建言献策
②同学B通过网络在朋友圈散布谣言
③同学C通过网络对城市垃圾分类倡议进行响应
④同学D通过网络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视频博主小张创作并发布了系列视频,内容涵盖高铁乘坐指南、飞机搭乘流程、影院购票操作、医院就诊指引及快餐点餐方法等实用场景。这些视频帮助很多人解决了生活难题,收获数万点赞。小张发布的视频受到广泛关注,因为这些视频( )
①遵守了道德和法律②传播了网络正能量
③增加了个人流量④给他人提供了帮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有观点认为,青少年要把网络当成工具,而不要成为网络的奴隶。该观点( )
A.强调了要合理利用网络 B.否定了网络的消极作用
C.强调了自由是有界限的 D.否定了网络的积极作用
12.奶奶和爸爸对网络的不同认识启示我们( )
A.网络无所不能,促进学习 B.增强安全意识,保护隐私
C.学会辨析信息,抵制谣言 D.全面认识网络,扬长避短
13.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下列做法能够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遭到别人的谩骂时便借助网络谩骂、中伤他人
B.在查找学习资料时,遇到不明窗口弹出立即关闭
C.在网上看到“骇人听闻”的消息后,立即转发
D.在做家庭作业时,总是第一时间上网查找答案
14.下面是小北“假期某时间段的生活”。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①借助互联网查阅资料,是学习新知的唯一途径
②手机使用过于频繁,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科学安排使用手机的时间,做到了劳逸结合
④散步玩手机易发生交通事故,危害人身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为防止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内容按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学生在规则的约束下科学合理使用手机
②国家出台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相关规定
③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做网络的主人
④学生过度依赖网络,影响学习生活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16.扫码点餐成为餐饮业的一种常见做法,但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生日、性别、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存在被过度收集和泄露的风险。对此,消费者的正确态度是( )
A.数字化服务是大势所趋,应该无条件配合
B.法律严格保护隐私权,无须担心信息泄露
C.这些信息对生活影响不大,不用过于敏感
D.技术虽便利生活,但要增强信息保护意识
17.当前,“线上诱导+线下取现”新型犯罪模式凸显,犯罪分子通过虚假刷单返利、伪装公检法人员等典型电诈手段实施远程操控后,往往指示受害人通过自助提取现金或购买贵金属等方式,借助跑腿服务或线下交接完成资金转移,形成完整的非接触式犯罪链条。谨防被骗,小刚提出以下建议。你认为可行的有( )
①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②不带现金,所有钱都存银行③不要轻信陌生来电中的诱导性说辞 ④不用智能手机,彻底远离互联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网络生活中,常常是信息发出者“波澜不惊”,而信息接收者却“惊涛骇浪”。这启示我们( )
①谨慎地发布网络信息 ②创新性地发布网络信息
③批判地接收网络信息 ④开放性地接收网络信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2024年11月28日,宁夏西吉县某派出所接群众卜某报警称,有人多次在短视频平台直播时辱骂自己及家人,并向值班民警提供录屏视频。接警后,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取证。经查,郝某为发泄个人情绪利用短视频平台辱骂卜某,给卜某及其家人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之后警方对郝某进行依法处罚。此案例带给青少年的启示有( )
①提升媒介素养 ②防范网络诈骗 ③自觉尊法守德 ④远离网络生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以下是学校八年级(2)班的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最近,经典影视剧被AI“魔改”的视频在网络热传。《甄嬛传》变成了“枪战片”,《红楼梦》被改成了“武打戏”……AI魔改争议频出。 案例二:河北省保定市某镇政府年轻干部化身网络主播,向广大网友生动展示小米的营养价值和绿色种植过程,让网友真切感受到该镇小米的优良品质和农民的朴实真诚。
根据以上案例,你认为这堂课同学们研讨的议题是( )
A.关注社会发展,主动服务社会
B.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促进人际交往
C.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
D.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
21.8月28日至29日,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成都举行,本次大会以“弘扬时代精神,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本次大会旨在( )
A.提高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
B.利用好网络平台建言献策
C.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D.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二、非选择题
22.【向“网”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亿万网民在网络空间记录生活、展示技艺、分享经验。对此,小月一家人各抒己见:
奶奶 我可以在网上学习广场舞、购物。
爷爷 我学会上网,可以在“市长信箱”里留言,还可以上“老年大学”,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爸爸 田野变成直播间,土特产变身“网红尖货”;利用物联网系统,田间管理更“智慧”;数字化物流平台解决农产品运输问题……一批批掌握数字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变身“新农人”,投身农业农村发展,走出了一条创新致富路。
小月 我能在网上获得各种学习资源,还可以和外国的朋友交流。
上述聊天内容说明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5年2月14日,《学习时报》发文提到,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
材料二 2025年,中国数字人(是指通过多种数字智能技术创建,具备人类外观形象、声音语言、肢体动作与思维功能等特征的数字智能体)将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产值预计分别达到6 402.7亿元和480.6亿元。
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请列举两例,并说说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中画线内容保障了公民的哪些民主权利?
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网络具有怎样的作用。
24.当刷短视频成为一种习惯,可能随之“刷”走的是你的健康、意志、学业……某中学给全校同学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假期实践作业,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主题 了解看短视频的利与弊;学习领会相关法律要求 拍摄“预防网络诈骗”宣传片 探究家庭成员防范短视频沉迷的方法
任务内容 上网搜集资料,分析看短视频的利与弊;搜集近年来国家为未成年人筑牢网络保护屏障而出台的法律法规,并主动学习相关规定及要求 设计、拍摄、剪辑时长为1分钟的短视频;参加校园网络优秀作品征集活动 如何防范短视频沉迷?我与家长有这样一个约定:
完成任务一需要具备的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有
(2)根据任务二,写出你制作的短视频中预防网络诈骗的小妙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拿起手机与网络共处,放下手机与生活相处”。写出任务三中,你与家长的约定:
25.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释疑解惑】
互联网已成为当代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社交、娱乐工具,对未成年人成长具有深刻影响。然而随之产生的网络沉迷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小薇产生疑问:解决网络沉迷问题,各方主体应该如何发力?为此,她整理了以下资料:
部分网络平台责任意识缺失,虽然上线了防沉迷系统“未成年人模式”,但大多形同虚设。有的为了牟利,甚至向未成年人提供含有暴力、恐怖、低俗内容的相关产品,诱导其充值打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管不到位,多因忙于工作而疏于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与监督。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和伤害。
请依据以上资料,解答小薇的疑问。
【践行倡议】
互联网日益发达,传播正能量越来越成为新时代浩瀚网络空间的应有之义。作为青少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播网络正能量。
传播网络正能量,你将如何行动?
【完善方案】
小组同学计划开展网络安全校园日活动,活动负责人制订了活动方案:
网络安全校园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点) 二、活动主题:创建安全网 你我共参与 三、活动形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种) 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请你完成上述活动方案中的①②部分。
26.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汽车,从虚拟助手到智能医疗系统,人工智能(AI)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AI技术进行网络攻击和数据窃取,对个人隐私和企业安全造成威胁。对于人工智能(AI),小丁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人工智能(AI)发展迅速,但鱼目混珠,难以分辨,容易上当受骗,还是远离的好”。
请你对小丁的观点加以辨析。
答案
1-5ABACB 6-10ADBBC 11-15ADBCD 16-21DBBADC
22.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23.(1)示例:查阅资料;结交朋友;购买物品。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2)参与权、监督权。
(3)①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②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24.(1)示例:选择、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
(2)示例: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3)示例:①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浏览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③控制上网时间,不沉迷于网络。④保护好个人信息。⑤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25.(1)①网络平台增强责任意识,落实防沉迷系统“未成年人模式”要求,提供健康积极的产品及内容。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强监管,引导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网络。③未成年人自身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
(2)①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建设网上精神家园。③共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扬主旋律,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创新者。
(3)①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共同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②网络安全知识讲座;网络安全技能实操演练;网络安全主题班会。
26.小丁的观点是片面的。①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汽车,从虚拟助手到智能医疗系统,人工智能(AI)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为我们生产生活、沟通交往、学习工作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②人工智能(AI)既可以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又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网络攻击和数据窃取,对个人隐私和企业安全造成威胁。
③远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们在运用人工智能时,一要增强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二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④虽然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其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合理利用AI技术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