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刘胡兰 课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刘胡兰 课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14
八角楼上
67
15
朱德的扁担
16
难忘的泼水节
刘胡兰
69
72
75
17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
任务一
历史背景资料分享
了解刘胡兰
10岁参加抗日儿童团
13岁进入妇女干部班学习
了解刘胡兰
14岁被吸收为预备党员
15岁壮烈牺牲
任务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初读课文
认读生字
刘 兰 派 由 于 卖 员 捕
买 似 踏 烈 荣 岁 题
liú
lán
pài

yóu

mài
yuán
mǎi
shì

liè
róng
suì

指导书写










结构
组词
反问、反话
fǎn
半包围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上撇短平,竖撇先竖行后朝左下角方向撇“又”横撇在竖撇中部偏上处起笔,捺画舒展。
指导书写
结构
组词
村庄、乡村
cūn
左右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木”横画稍短,竖画正直。“寸”竖钩要正,长于左竖,点画位置恰当。
指导书写
结构
组词
理由、由于
yóu
独体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框形上宽下窄,边竖略斜,左右对称,三个横向笔画大致均匀,中竖正直,居框的正中。
指导书写
结构
组词
在于、大于

独体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两横平行,上短下长,间距适中。竖钩端正,长短适中。
指导书写
结构
组词
员工、会员
yuán
上下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口”要写扁,且内收;“贝”撇从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是点。
指导书写
任务三
再读课文,梳理信息
初读课文
人物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
1947年1月12日
时间
环境
地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时
任务一
刘胡兰的英勇无畏
自读课文2-3自然段,用“____”画出敌人为了得到情报,他们是如何对待刘胡兰的?
初读课文
感悟品质
敌人问刘胡兰:“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员!你们村里还有谁是?”刘胡兰回答:“就我一个!”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说出来,就给你一份地。”刘胡兰大声回答:“给我一个金人,我也不说!”
用钱财、物品或其他好处笼络他人,使受利用。
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你们村里还有谁?
就我一个!
说出来就给你一份地。
给我一个金人,我也不说!
不受诱惑
感悟品质
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打死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打死也不说!”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用武力或权势逼迫、恐吓他人 。
比喻
打死也不说!
不说就打死你。
钢铁般的意志,英勇不屈
1.敌人想要收买刘胡兰。
2.敌人又威胁她。
3.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
感悟品质
感悟品质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名革命群众。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再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当时她还不到十五岁。
血淋淋的铡刀
不怕牺牲
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再不说,也铡死你!
感悟品质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名革命群众。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再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当时她还不到十五岁。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任务二
分角色朗读,感悟品质
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你们村里还有谁?
就我一个!
说出来就给你一份地。
给我一个金人,我也不说!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说:
刘胡兰大声回答:
不说就打死你!
打死也不说!
敌人又威胁她,说:
刘胡兰愤怒地回答:
再不说,也铡死你!
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
任务三
齐读题词,怀念英雄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亲笔写了题词。
配乐朗读
英雄逝去,悲痛万分
内容回顾
说的: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
做的: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
体会:面对死亡,刘胡兰毫不畏惧,我从中体会到了她作为共产党员的英勇不屈。
面对死亡,刘胡兰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在文中圈一圈。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说一说你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理解。
一个人生的伟大,就是指他为人类作出了贡献。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一个人无私奉献,就可以说是生的伟大。至于死的光荣,是为了他人或者是国家而牺牲的,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这样就是死的光荣。










献花英雄

任务四
认真书写展风采
指导书写










结构
组词
棉被、被子
bèi
左右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衤”竖画正直,并与上点对齐,撇点位置恰当。“皮”横钩宜短,竖从中部直下,捺画舒展。
指导书写
结构
组词
声音、笑声
shēng
上下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上小下大。“士”注意上横长,下横短。下面部分中间的小短竖要与“士”的一竖对齐。最后一撇舒展。
指导书写
结构
组词
年岁、周岁
suì
上下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山”宽阔,三竖均匀,两个边竖取斜势,左右对称。“夕”两撇向笔画平行,点画对上中竖。
指导书写
结构
组词
消失、消灭
xiāo
左右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肖”竖画正直,框形端正,稍窄,横画均匀,上竖居下框的正中。
指导书写
结构
组词
休息、气息
cūn
上下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上窄下宽。上部撇画短斜,框形窄长,边竖端正,横画均匀。“心”卧钩呈月牙形,三点位置恰当。
指导书写18 刘胡兰
【教学目标】
1、认识“刘、兰”等15个生字,会写“反、村”等10个字,会写“由于、年轻”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刘胡兰面对凶残的敌人毫不屈服的革命气概,感受刘胡兰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难点:了解刘胡兰面对凶残的敌人毫不屈服的革命气概,感受刘胡兰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到了红色革命纪念馆的最后一站,今天的红领巾讲解员要讲解的是“刘胡兰的故事”。大家一起读一读课题。
任务一:历史背景资料分享
昨天的预习作业让大家搜集关于刘胡兰的故事,谁来分享一下。10岁参加抗日儿童团,13岁进入妇女干部班学习。14岁被吸收为预备党员,15岁壮烈牺牲。
任务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指导书写。
反:上撇短平,竖撇先竖行后朝左下角方向撇“又”横撇在竖撇中部偏上处起笔,捺画舒展。
村:左窄右宽。“木”横画稍短,竖画正直。“寸”竖钩要正,长于左竖,点画位置恰当。
由:框形上宽下窄,边竖略斜,左右对称,三个横向笔画大致均匀,中竖正直,居框的正中。
于:两横平行,上短下长,间距适中。竖钩端正,长短适中。
员:“口”要写扁,且内收;“贝”撇从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是点。
任务三:再读课文,梳理信息
1.播放视频,引出刘胡兰被捕。出示第一段,.出示第一自然段文本,引导朗读:这是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两个长句子,不太好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2.学生齐读文本后,引导学生自主圈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地点和主要人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明确。
3.教师划分节奏,学生再次朗读段落,读出节奏,读好长句子。
预设:时间和地点增强了事件的真实性;天气渲染了阴冷悲凉的气氛;主要人物点明刘胡兰身份是共产党员。指名朗读。
第二课时
任务一:刘胡兰的英勇无畏
自读2、3自然段,用“____”画出敌人为了得到情报,他们是如何对待刘胡兰的?(学生反馈)
第一次对话:
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你们村里还有谁?
就我一个!【体会刘胡兰的斩钉截铁、勇敢】
第二次对话:
1.理解“收买”。(板书)
师:敌人用“一份地”收买刘胡兰,从刘胡兰口中买到共产党的情报。
2.情节再现:请男生来读敌人说的话。女生来读刘胡兰的回答。“金人”很值钱的东西,刘胡兰也不要。
(出示:不受诱惑,板贴)
师生合作读,指导朗读。
过渡句:敌人的收买没有成功,他们继续下一步。
3.理解“威胁”。(学生演一演什么是威胁的行为。)出示词语解释。(板贴词语)
4.情节再现:女生读敌人的话。
师生配合读,感受刘胡兰“坚定不移”的精神。
过渡句:威胁,也没有动摇刘胡兰,于是敌人——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感受血淋淋的铡刀
6.说一说:刘胡兰还会对敌人说什么?
过渡句:是啊,同学们口中的刘胡兰,是那么的坚定,不动摇。就像——(朗读课文比喻句)除了用“钢铁铸成”形容刘胡兰的坚定,还能说她像什么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比喻句训练,板贴词语)体会到刘胡兰“英勇不屈”。(板贴词语)
过渡句:即使被打的鲜血直流,刘胡兰也不曾屈服。于是,敌人又想到了更残忍的方式......
7.情节再现:分小组合作读。感受“不怕牺牲”的精神(板贴词语)
8.理解“铡刀”:15岁的刘胡兰难道不害怕吗?(生反馈自己的想法)体现出“为了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精神。”
9.最终,她......(全班齐读)刘胡兰“牺牲”了。(理解词义,板贴词语)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从动词中感受刘胡兰牺牲的壮烈。
任务二:分角色朗读,感悟品质
1.同桌练习,指明反馈。
2.引导学生体会“大声、愤怒、挺起胸膛”,感受情感的递进。再次分小组朗读。
3.引导学生注意“!”,再次男女分角色朗读。
4.师生合作,为视频配音读。
任务三:齐读题词,怀念英雄
齐读毛主席的题词,感受“英雄逝去,悲痛万分”的情感。配乐读挽辞。
同学们说一说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理解,配乐读,感受刘胡兰的英勇牺牲。
1.小组讨论:面对死亡,刘胡兰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在文中圈一圈。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 你是怎样理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句话的?(出示理解)联系生活谈谈现代人身边的“生的伟大”的人。(科学家、医生、警察......)“死的光荣”的人(为了防震救灾牺牲的烈士、为了抓坏人牺牲的警察、为了救火牺牲的消防员......)
3.让我们为刘胡兰,和这些我们身边像刘胡兰一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英雄,献花。(复习生字)
过渡句:刘胡兰才15岁,就献身于革命事业,其实在革命时期,还有很多年纪小小,就参加革命的少年,比如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小英雄王二小。
总结升华,红色纪念馆四站旅途已经结束,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离不开革命前辈的努力,和平安定的生活是老一辈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任务四:书写展风采
被:左窄右宽。“衤”竖画正直,并与上点对齐,撇点位置恰当。“皮”横钩宜短,竖从中部直下,捺画舒展。
声:上小下大。“士”注意上横长,下横短。下面部分中间的小短竖要与“士”的一竖对齐。最后一撇舒展。
岁:“山”宽阔,三竖均匀,两个边竖取斜势,左右对称。“夕”两撇向笔画平行,点画对上中竖。
消:“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肖”竖画正直,框形端正,稍窄,横画均匀,上竖居下框的正中。
息:上窄下宽。上部撇画短斜,框形窄长,边竖端正,横画均匀。“心”卧钩呈月牙形,三点位置恰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