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
物理试卷
一、单选題(本大题共 13小题,每小题3分,共 39分。每小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愿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领略建立物理规律的思想方法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加重要。下面四幅课本插图中包含的物理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答案】B
2.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田径女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位于第8道的中国队以43秒39的成绩夺得冠军,其中福建选手葛曼棋是第四棒运动员。如图所示为4×100米部分跑道示意图,分界线位于直道与弯道的连接处,比赛中(  )
A.43秒39表示时刻
B.各队中中国队的平均速度最大
C.葛曼棋在加速冲刺过程中惯性增大
D.研究葛曼棋的接棒动作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答案】B
3.如图,共享单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有氧健身的交通工具,正在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大幅提高城市运作效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共享单车所受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B.水平地面对共享单车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
C.共享单车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轮胎发生形变产生的
D.共享单车后轮所受摩擦力总是阻碍共享单车的运动
【答案】D
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
D.摩擦力一定是阻力,不可能成为动力
【答案】B
5.短跑运动员起跑的好坏,对于能否取得好成绩十分关键,因此短跑运动员都采用助跑器起跑,发令枪响必须奋力蹬助跑器,发挥自己的最大体能,以获取最大的(  )
A.速度 B.加速度 C.位移 D.路程
【答案】B
6.一辆汽车沿平直路面以的速度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制动,2s后速度减为,则有关汽车制动后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内位移是第3s内位移的3倍
B.汽车制动后的平均速度是
C.4s末和2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汽车制动后4s内共向前运动了40m
【答案】A
7.质点受到n个外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一个力。如果其他的个外力都保持不变,只将反向,并且大小变为,则质点现在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A
8. 乙要给甲送一个物品,乙开车经过甲旁边时立刻减速,甲发现乙并排后立即开车加速,如图为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B.在前6s内,4s时刻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C.甲车运动的加速度一定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D.甲乙在t=4s时相遇
【答案】B
9.如图所示是李强同学设计的一个小实验。他将细绳的一端系在手指上,绳的另一端系在直杆的A端,杆的左端顶在掌心上,组成一个“三角支架”。在杆的A端悬挂不同重物,并保持静止。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绳子是被拉伸的,杆是被压缩的
B.杆对手掌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杆由C指向A
C.绳对手指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绳由B指向A
D.所挂重物质量越大,绳和杆对手的作用力也越大
【答案】B
10.篮球比赛前,常通过观察篮球从一定高度由静止下落后的反弹情况判断篮球的弹性。某同学拍摄了该过程,并得出了篮球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图像中a、b、c、d四点中对应篮球位置最高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A
11.如图小明同学静止悬挂在单杠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一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小明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手指的形变产生的
C.两手臂间夹角越小,小明受到单杠作用力越小
D.两手臂间夹角越大,小明每只手受到摩擦力越大
【答案】D
12.如图所示为起重机吊起铁管的场景。质量为200kg的铁管两端固定有一钢绳,起重机挂钩勾住钢绳,使铁管从静止开始先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某一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若铁管始终保持水平,不计钢绳质量与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加速阶段铁管处于超重状态
B.匀速阶段钢绳的张力大小为1000N
C.钢绳对铁管的拉力是由于铁管形变引起的
D.匀加速阶段钢绳对铁管的作用力大于铁管对钢绳的作用力
【答案】A
13.我国用长征火箭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如图所示),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下列关于火箭在竖直方向加速起飞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B.火箭喷出的热气流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热气流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C.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D.保温泡沫塑料从箭壳上自行脱落后,相对地面由静止下落
【答案】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3分,共6分。每小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博尔特百米夺冠成绩“9.58s”指的是时间
B.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的“6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C.丙图是某路段的指示牌,上面的“40”指的是平均速度
D.丁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5km”、“39km”等指的是路程
【答案】A,B,D
15.如图一物块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则物块(  )
A.受3个力的作用
B.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块的重力大小
C.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一定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D.受到斜面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物块的重力大小
【答案】A,D
三、非选择题
16.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装有钩码的木块左端和纸带相连,右端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和3个钩码相连。在水平长木板左端由静止释放木块,钩码下落,带动木块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某次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图(b)所示。
(1)已知图(b)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T,以打下A点时木块的位置为初始位置,则从打下A点到D点的过程中,木块的平均速度   (用题中字母表示)。
(2)根据图(b)中的数据,得到小车平均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c)所示。从实验结果可知,小车运动的图线可视为一条直线,纵截距为b,斜率为k。木块的加速度大小a=   。(结果用字母k、b表示)
(3)已知装有钩码的木块总质量为M,3个相连钩码的总质量为m,若,则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结果用字母k、m、M、g表示)
【答案】(1)
(2)
(3)
1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О点,手持另一端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结点О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О点的位置和细绳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   N.
(2)下列实验要求不必要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О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B.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C.细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每次实验时,手持弹簧测力计B必须水平拉动,使OB与竖直方向垂直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4)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用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探究“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绘出如图丁所示图像,则弹簧测力计的劲度系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2.6
(2)A;D
(3)C
(4)200.0
【知识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8.通常情况下,在向高层建筑物运送工料时,在高处用定滑轮进行运输,为了安全起见人站在水平高台上,用另一段绳子控制工料避免与建筑物发生碰撞。其简易图如图所示,某次运输时,工料的质量为,当OB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时,AO绳刚好水平,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绳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求:
(1)细绳OA与细绳OB受到的拉力大小;
(2)人对高台的摩擦力。
【答案】解:(1)对O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关系,可得
(2)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关系有
根据牛顿第三定可知,人对高台的摩擦力为
方向水平向右。
19.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原长为6cm的轻质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的长度为8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g取。求:
(1)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2)物体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向前滑行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答案】(1)解: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此时物体受到弹簧的弹力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有
代入数据解得

(2)解:又因为
联立解得

(3)解:撤去拉力后,物体继续向前滑行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依然为滑动摩擦,而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没变,对地面的压力没变,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即
20.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求:
(1)物体2s末的速度大小;
(2)物体前6s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1)解: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知
(2)解:物体前6s的位移
物体前6s的平均速度大小

21.目前我国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车,在购车方面有国家和地方双补贴、免缴购置税等好政策,为检测某新能源车的刹车性能,一次在平直公路上实验时,某一辆新能源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某一时刻踩下制动器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前2s内行驶的距离是30m(此时汽车还未停下),问:
(1)开始制动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开始制动后,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1)解:根据题意可知汽车的初速度为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
代入数据解得
(2)解:由于
所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