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哈尔滨市风华中学2025一一2026九学年上学期十月月考语文学科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在学习的漫漫长河中,教材里的经典典籍如春雨般濡养着我们的心灵。主动漫游于这些文学瑰宝之间,是增加语文素养的关键一步。不少同学探寻高效学习语文的秘诀,其实教材中古人留下的“学而不思则罔”等箴言,早已给出答案一一唯有恪守“读思结合”的学习方法,才能让两者相得益章。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对语文的热爱与日具增。回望历史,司马迁忍辱著《史记》,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著《红楼梦》,无数学者前扑后继探索文学真理,激励着我们攻克难题。须知唯有每天坚持积累、练习,才能打破“语文难学”的根深蒂固的想法,最终收获成长的硕果。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标注错误的一项是:()A.濡(ri)养B.秘诀(jue)C.箴(jian)言D.恪(kè)守2.(3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相得益章B.与日具增C.前扑后继D.根深蒂固3.(3分)将画横线句子中的语病修改后写在下面横线上:4.(3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正是这样的情怀,陪伴着我们踏实坚定地走过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明天②北宋的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③他们虽然身处不同时代,身份亦天差地别④汉代的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⑤但是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杰出表现诠释着家国情怀⑥中国从不缺少脊梁A.⑥③⑤②④①B.③⑤②④⑥①C.⑥④②③⑤①D.④②③⑤⑥①5.(3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敬业与乐业》选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维新派领袖,其作品风格晓畅犀利,善于结合生活实例讲道理。B.《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是北宋文学家,文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运用白描的手法,以简洁笔墨勾勒出西湖雪景的壮阔。C.《艾青诗选》中,诗人早期作品常以“土地”和“太阳”为核心意象,如《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借“太阳”抒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D.《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该作品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顾茅庐”情节体现了诸葛亮的求贤若渴。6.(3分)下列有关《水浒传》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第1页(共8页)A.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概括出人物的特点,如“豹子头”,突出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神行太保”则突出戴宗能“程途八百里,朝去暮还来”。B.《水浒传》中武松嫉恶如仇,侠肝义胆:发配途中醉打欺压百姓的蒋门神,在浔阳楼清算张都监等人的陷害…是下层英雄好汉中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C.《水浒传》中李逵绰号为“黑旋风”,他作战时勇猛无畏,沂岭一人怒杀四只老虎,展现出极强的战斗力:同时,做事缺乏思考,如因不满罗真人阻止公孙胜下山便斧劈对方…屡屡因冲动给梁山带来麻烦。D.《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成功地塑造了宋江、吴用、林冲、武松等好汉形象,其语言使用古代白话,富有表现力。7.(7分)古诗文名句默写。对于秋,爱怨悲欢,历来众说纷,莫衷一是。寄情山水者,爱秋颂秋: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绘秋冬美景,(1),水落而石出者。睹物思人者,见秋生情: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借秋月抒发思乡怀亲之情:(2),(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4),(5)。其实,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季节,我们更应该正视秋的收获。时值金秋,请你用一联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古诗(限九上)来激励自己:(6),(7)二、阅读(共45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①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②。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③,所榛莽,焚茅茂,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④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⑤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⑥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摟⑦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⑧)【注】①法华:指法华寺,在原零陵县城东山之上。②指异之:指着它觉得它奇特。③染溪:又作“冉溪”。④箕踞:像簸箕一样地蹲坐着。⑤衽席:坐垫、席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