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课件(共4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课件(共4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革命叙事的三重奏
——诗意、喜剧与悲壮中的精神传承
第一课时
概括三篇文本的核心内容,提炼革命主题的异同;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叙事风格与人物塑造的互补性;
初步理解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学习目标
任务一
内容梳理与主题探究
任务:填写“革命叙事脉络表”,横向对比三篇文本。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 《党费》
斗争形式
人物身份
叙事基调
提问:为何不同身份、不同形式的斗争都被视为“革命”?革命的内核是什么?
军事战斗
诗意抒情
边区青年农民
幽默讽刺
经济支援
悲壮沉重
普通农村妇女
思想斗争
地下党员
思考探究:为何不同身份、不同形式的斗争都被视为“革命”?
其共同内核是什么?
革命不仅是战场厮杀,更是思想解放、经济支援的多元实践。
革命不仅是反抗压迫、挣脱束缚,更是在破茧中创造新生。
1.《荷花淀》:水生嫂的“柔”如何体现革命性?结合“月下织席”“夫妻对话”等段落分析;
2.《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的“反封建”与“革命”有何关联? 结合“命相不对”“自由结婚”等有关内容讨论;
3.《党费》: 黄新的哪些行为体现了怎样的革命者精神?
分组讨论 三部作品是如何体现其革命内核的?
1.《荷花淀》:水生嫂的“柔”如何体现革命性?结合“月下织席”“夫妻对话”等段落分析;
分组讨论 三部作品是如何体现其革命内核的?
月下织席
夫妻对话
——柔美勤劳
后勤支援的坚韧
家国情怀
——柔情牵挂
2.《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的“反封建”与“革命”有何关联? 结合“命相不对”“自由结婚”等有关内容讨论;
分组讨论 三部作品是如何体现其革命内核的?
思想觉醒
行动抗争
(破迷信)
政权保障
(反包办婚姻)
(依靠婚姻自主法)
3.《党费》: 黄新的哪些行为体现了怎样的革命者精神?
分组讨论 三部作品是如何体现其革命内核的?
用咸菜交党费
母女离别
牺牲护党费
务实智慧、忠诚担当
舍小家为大家、信仰坚定
宁死不屈、使命必达、精神永生
任务二
革命叙事的多元化
结合课堂讨论,以“革命,不是单一的_____,而是_____”为句式写两句话。
革命,不是单一的枪林弹雨,而是女性在月光下织就的觉醒之网;革命,不是单一的血肉之躯,而是咸菜中凝聚的忠诚信仰。
概括提升微写作
第二课时
分析三篇文本的叙事策略与艺术特色;
理解形式与主题的关系 。
学习目标
任务一
叙事艺术探究——形式如何服务主题?
角色扮演“编辑部审稿会”
假设三篇文本投稿至《革命文学》杂志,大家作为编辑需讨论分析其叙事特色:
1. 《荷花淀》:哪些方面体现了诗化的特点?为何用诗化语言描写战争?
2. 《小二黑结婚》:哪些方面体现了喜剧特色?对“反封建”主题的作用?
3. 《党费》:找到文中对咸菜的细节描写,体会其如何深化忠诚与牺牲的主题。
白洋淀派代表作家——孙犁
“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小学教师。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孙犁(1913-2002)
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孙树勋
孙犁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由于孙犁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荷花淀派》
“山药蛋派”的创始者——赵树理
赵树理热爱家乡和农民,毕生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奔走呼吁。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大众化、通俗化的旗手。
赵树理(1906-1970)
山西晋城人,现代小说家
“贴近生活,反映现实,与下层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创作态度,直到今天都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主要成员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山药蛋派》
其创作深深扎根于生活的泥土中,真实、深切而典型,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艺术上追求大众化民族化,纯朴自然、平实无华。语言朴素、凝练,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革命前辈英雄的塑造者——王愿坚
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报社编辑、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等。
王愿坚(1929-1991)
①自然美(荷花、月光、芦苇、湖水等意象);
②人物美(善良勤劳、任劳任怨、坚强勇敢、温柔体贴);
③情节美(淡化血腥暴力,日常与战争交织);
④语言美(简练含蓄,富有意境美)。
①以诗化的美写悲:用自然之美反衬战争残酷,如荷花淀的宁静被枪声打破,暗示美好生活受威胁;
②以诗化的柔写刚:通过女性的温柔与坚韧,展现普通人在战争中的英雄性;
审稿会发言
1.哪些方面体现了诗化特点?
2.为何用诗化语言描写战争?
《荷花淀》
①夸张的人物形象(二诸葛、三仙姑);
②幽默的语言风格(方言、反讽);
③大团圆结局(新式自由恋爱战胜旧式父母之命);
④荒诞的情节(算命与自由恋爱的矛盾)。
审稿会发言
哪些方面体现了喜剧特色?
《小二黑结婚》
喜剧手法对“反封建”主题的作用?
①寓教于乐:通过幽默的情节与人物传递对封建陋习的批判,削弱封建家长的压迫性,避免说教式的枯燥,让读者在笑声中反思封建陋习,推动思想解放;
②契合主题:大团圆式的结局,突出了新生力量的胜利,契合新旧交替的时代主题,传递反封建必胜的信念。
咸菜:物质匮乏的象征、忠诚的具象化。
黄新说“咸菜虽贱,心意重”,细节诠释“党费”不仅是物资,更是赤诚之心。
审稿会发言
对咸菜的细节描写如何深化忠诚与牺牲的主题?
《党费》
艺术手法:
以小见大,咸菜这个微小之物串联起个体与集体、生存与信仰的关系,承载了党员的牺牲精神,使“党费”主题具体可感。
革命文学既需传递理想,也需贴近大众审美,形式的多样性源于不同的创作目的。
审稿会发言
总结
总结主题
这三篇小说着重表现战争中的民族正气,表现农民的觉醒与美好心灵的闪光,这正是革命精神的指引。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
作业
1.如果删除所有诗化描写,小说主题会发生什么变化?
2.如果《小二黑结婚》是悲剧结局,主题表达会有何不同?
第三课时
辩证思考革命精神的当代意义,完成从“历史”到“现实”的迁移;
提升批判性思维与文化传承意识。
学习目标
任务一
思辨讨论——革命精神的“变”与“不变”
自由讨论
1. 如果水生夫妇是你的父母,你是否支持他们投身革命?
2. 现代婚姻是否实现真正的自由? 你的哥哥/姐姐因为高价彩礼问题与家庭产生矛盾,请为他们出招破局。
3.如果你是黄新的女儿,你是否理解母亲的决定?
任务二
迁移创作——写给革命者的“时代回信”
我们的革命先烈和前辈,不但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铺平了道路,并且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示例
“我小时候,看了《红岩》这部小说,从此江姐那样的共产党员,就成了我一生的追求。是信仰给了我力量,成为我推动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初心!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为了自己入党的誓言,为了心中的梦想,我将选择奋斗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张桂梅
时代回信
选择一位课文人物(水生嫂/小二黑/黄新),以当代青年身份写一封300字短信,探讨“你们的精神如何在今天延续”。
时代回信
示例框架:
亲爱的黄新同志:
您用咸菜交党费的忠诚令人动容,今天的我们也在用“另一种方式”守护信仰——比如大学生扎根乡村支教,程序员用代码搭建公益平台……
时代回信
“革命文物会说话”
选取一件课文中的物品(荷花、结婚证、咸菜),撰写“文物自述”小短文,说明其革命意义。
任务三
素养落地——红色精神实践手册
任务1:班级共织“信念之网”
行动:每人用红绳编织一段手链,连成班级集体作品,象征革命薪火相传。 联动:联合历史课,每段手链标注一位党史人物事迹(如长征战士、抗疫党员)。
任务2:校园版“荷花淀伏击”
行动:分组设计“校园问题解决战”(如节约粮食、反校园欺凌),录制3分钟创意短视频。要求:视频需包含“发现问题-集体协作-智慧解决”三幕剧,体现团队精神。
我是“水生嫂”——协作挑战
任务1:“代际对话”暖心计划
行动:采访家中长辈,完成《我家的“小二黑”故事》记录父母/祖辈年轻时如何争取自主选择(如职业、爱好)。 对比自己与长辈的成长困惑,寻找理解共鸣点。成果:制作图文故事集《跨越时代的选择》,在家长会展览。
任务2:“我的权益我守护”
行动:针对校园生活痛点(如食堂排队时间长),撰写《学生提案》提交校方。依据:提供《民法典》(青少年权益相关条款)作为法律依据。
我是“小二黑”——理性行动
任务1:每日一善
行动:每天为班级/家庭做一件小事。 记录:用手机拍摄“微善瞬间”,配文说明“这件小事如何体现奉献精神”。 提交:制作九宫格拼图,标注“红色微光日记”。
任务2:资源再生计划
行动:收集废旧物品(如试卷、塑料瓶),变卖后购买文具捐赠乡村小学。 思考:类比黄新“咸菜变党费”,撰写300字感悟《平凡物品的大价值》。
我是“黄新”——微光行动
动荡苦难的历史时期虽早已远去,但革命文化依旧有着震慑人心的力量,在新时代里,我们不妨这样去解读“革命”——革新生命,希望同学们也能借助革命文化的力量,在时代的激流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与光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