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宋声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宋声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兴宁市宋声学校九年级月考物理试卷
说明:1.考试范围:第十三章~第十五章第3节。
2.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的建筑材料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2.小朋友们喜欢玩“吹泡泡”游戏,五光十色的肥皂泡弹性好,不易破,这是因为( )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间有斥力
A.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B.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C.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D.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均保持不变
5.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钻木取火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图乙: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C.图丙:行驶的高速电动列车,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D.图丁: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6.二氧化碳(CO )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非常环保的技术。起爆前高压泵将压缩成高
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迅速汽化,
7.对于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9.如图1所示,用绝缘线分别悬吊甲、乙两轻小物体,用与丝绸摩擦后因 (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带正电的玻璃棒丙分别靠近甲、乙,发生的现象如图2所示,则甲 带电;甲和乙靠近时, (后两空均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会相互吸引。
10.如图所示,这是构成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的分子模型,其中与固体分子模型相似的是图 ;当分子结构由甲图变为乙图时,分子间作用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需要 热量。
11.如图所示,这是小明用可乐瓶制作的“水火箭”,其原理是打入可乐瓶的压缩空气使水从“火箭”尾部向下喷出,从而推动“火箭”飞向空中。使用打气筒打气时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水火箭”升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压缩空气对水做功后,自身的内能 。
13.如图甲所示,这是一款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机,图乙是其简化电路图,A是电热丝,B 是电动机。若要使电吹风机吹出冷风,只需要闭合开关 ;若要使电吹风机吹出热风,需要闭合开关 ,此时电热丝和电动机 (选填“串联”或“并联”)。
1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建设生态优美、幸福宜居的新农村,很多农村地区都已用上了清洁无污染的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完全燃烧200g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的25%被初温为30℃、质量为12.5kg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将升高到 ℃。[天然气的热值为 水的比热容为
三、作图题:本题7分。
15.(1)请按照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助小明同学连接图乙实物图。(连接时导线不许交叉)
(2)如图2甲所示,这是一款智能门锁,有密码与指纹两种开门方式。密码正确时开关S 闭合,指纹正确时开关S 闭合。要求任何一种方式都能使电动机转动,打开房门。请把图2乙中的各元件符号连接成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3)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 与L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如箭头所示。请根据电流方向在图中的虚线方框中填上电池或开关的符号,使电路连接符合要求。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7分,共20分。
16.(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A”或“B”)瓶;根据
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2)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二极管处于发光状态。若将电池正、负极对调,闭合开关后,发光二极管 (选填“仍能”或“不能”)发光,所以发光二极管具有 性。
(3)如图丙所示,将活塞迅速下压,脱脂棉燃烧,这是由于活塞对 (选填“脱脂棉”或“筒内空气”)做功,使其内能 ,温度升高。
17.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应取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使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加热。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可知,如果要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液体作为冷却剂,应选 (选填“甲”或“乙”)液体。
(3)图2中①是乙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果将初温相同的乙液体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不考虑
热损失,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再绘制出一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则为图2中的 (选填“①”“②”或“③”)。
(4)换用多种物质进行实验,发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一般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 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
18.在“连接并联电路”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用两个不同的小灯泡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你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如图乙所示的实物图。
(2)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该处于 状态。
(3)将所有开关闭合后,发现开关S 所在支路的灯泡L 不亮,开关S 所在支路的灯泡L 亮,说明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之间是 (选填“相互影响”或“互不影响”)的;由此推测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 (选填“短路”或“断路”);于是她断开所有开关,交换两灯位置,再闭合所有开关,发现仍然是开关S 所在支路的灯泡不亮,开关S 所在支路的灯泡亮,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合理即可)。
(4)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为了探究开关S 的作用,在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时,她应该 (选填“同时观察两个”“只观察S 所在”或“只观察 S 所在”)支路上的灯泡。
(5)实验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 (选填“电源”或“灯泡”)两端的导线后,再拆除其他导线并整理器材。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7分,共13分。
19.每到夏收季节,农村大量农作物秸秆在田间被随意焚烧。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极易引发火灾。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已研制出利用秸秆生产的节能环保型燃料———秆浆煤。若完全燃烧3kg秆浆煤放出热量的30%被水吸收,能使50kg初温为20℃ 的水的温度升高到80℃。求:
(1)水需要吸收的热量Q吸。
(2)完全燃烧3kg秆浆煤放出的热量Q放。
(3)秆浆煤的热值q。
20.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各种新型汽车不断投放市场。以下是我国某品牌无人驾驶车的测试报告,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汽油的热值 g取10 N/ kg)
测试道路 标准水平国道
测试距离 100km
测试速度 80 km/h匀速行驶
整车质量 900kg
消耗汽油 9L
受到阻力 整车重的
(1)9L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 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了多少机械功
(3)求发动机产生热量转化为牵引轿车前进所需能量的效率。(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7分,共18分。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LNG 双燃料动力船
“达飞雅克·萨德”号是我国制造的全球最大的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动力船。该船长400m,宽61m,标准排水量22万吨。所谓“双燃料动力”,就是既可以通过传统的燃油驱动,也可以通过携带的天然气驱动。与传统燃油船相比,LNG船可以减少20%碳、80%氮氧化合物和99%的硫排放,大大减少船航行时对环境的污染。LNG船的核心部位是殷瓦舱,该舱体积为16800m ,由厚度为0.7mm的殷瓦钢焊接而成,是世界上制造难度最大的设备之一。若将该舱加满液化天然气,船可连续航行2万多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该船的批量生产,反映出我国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
(1)LNG船上配备的发电机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电能。液化天然气作为LNG船燃料,是由于天然气具有 大的优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若将充满殷瓦舱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可以释放 J的热量。(液化天然气的热值约为
(2)LNG船行驶一段时间后,油箱中剩余传统燃油的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请你写出一条提高LNG 船中内燃机的热机效率的途径: (合理即可)。
22.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1)如图甲所示,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一个气缸正常工作时四个冲程的顺序是 (对图甲中 A、B、C、D重新排序)。
(2)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1800 r/min,该汽油机每分钟做功 次,图甲中D所示的汽油机冲程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燃气内能的。
23.假期,小星一家驾驶一辆电动汽车外出旅行。
(1)出发前,爸爸利用充电桩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此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 吸附住,这是因为

(3)小星发现,汽车在转弯前,爸爸拨动转向横杆,汽车同侧前后两个转向灯同时亮,同时灭,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 ,转向杆相当于电路中的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答案】C 【解析】金属材料属于导体,正确选项应为金属制品(根据图片判断)
【答案】C 【解析】分子间引力使肥皂膜保持完整不易破裂
【答案】B 【解析】进气门关闭、活塞上行,为压缩冲程,机械能→内能
【答案】C 【解析】质量剩半,密度/比热容/热值是物质的属性不改变
【答案】A 【解析】钻木取火是机械能→内能
【答案】D 【解析】气体喷出时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答案】C 【解析】同时闭合S S 会造成电源短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扩散;剧烈;热传递
失去;不一定;不一定
甲;变小;放出
压缩;做功;减少
热传递;比热容;8.4×10 (公式Q=cmΔt)
S ;S S ;并联
内;8.8×10 ;70(Δt=Q/(cm)×25%)
三、作图题(7分)
15. (1) 电源正极→S →L →S →电源负极,并联L
(2) S 与S 并联后接电动机
(3) 电池符号左侧填"+",右侧连开关后分两路接灯泡
四、实验题(20分)
16. (1) B;两瓶气体颜色逐渐均匀;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不能;单向导电
(3) 筒内空气;增加
17. (1) 质量;相同
(2) 甲(比热容大)
(3) ③(质量加倍升温更慢)
(4) 不同;比热容
18. (2) 断开
(3) 互不影响;断路;开关S 故障
(4) 同时观察两个
(5) 电源
五、计算题(13分)
19. (1) Q吸=cmΔt=4.2×10 ×50×60=1.26×10 J
(2) Q放=Q吸/30%=4.2×10 J
(3) q=Q放/m=4.2×10 /3=1.4×10 J/kg
20. (1) Q=mq=9L×0.72kg/L×4.6×10 =3.02×10 J
(2) F阻=0.05×900×10=450N;W=F阻s=450×10 =4.5×10 J
(3) η=W/Q×100%=4.5×10 /3.02×10 ≈14.9%
六、综合能力题(18分)
21. (1) 化学;热值;1.68×10 m ×4.4×10 J/m =7.392×10 J
(2) 不变
(3) 提高燃料利用率(或改善燃烧条件)
22. (1) BADC
(2) 900;热传递
(3) η=100%-(35+30+5)%=30%
(4) 比热容
23. (1) 用电器
(2) 不属于;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 并联;开关
(4) D(双开关互锁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